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兵器谱-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睡得太死了,叫不醒你们,只好谎言一次了。”吴骥理解他们的心情,不容他们询问,直奔主题,道:“这次追击耶律洪基,都很辛苦,按理说让你们睡够了才是正理。可是,眼下的情形不允许,不得不把你们叫醒。”
    “可是辽狗打来了?”周威他们一脸的严肃,大声请命:“吴都指挥,您请下令吧,你说打到哪里,我们就打到哪里”
    王韶把他们的肃穆样儿看在眼里,不住点头,大是欣慰。周威他们疲惫不堪,却是一心求战,这份战意太难得了。这次派他们去西夏,没有看错人
    “辽狗没有打来,陕州出事了。”吴骥扼要的把陕州情形说了。
    “西夏人可恨竟然屠城”
    “一定要让西夏人付出血的代价一定要让西夏人血债血偿”
    “自大宋创建以来,就从未有过如此惨烈之事,一定要狠狠教训西夏人决不能轻饶”
    周威他们是恨得牙根发痒,恨不得立时杀到西夏去,报仇雪恨,讨回血债。
    “你们说得没错,这是大宋从未有过之恨事,一定要讨回血债”王韶重重点头,道:“官家的旨意已经传到了,要吴都指挥率军前去西夏,击破西夏你们愿随吴都指挥出征?”
    “愿意愿意”
    周威他们大声吼起来,狠狠的晃着拳头,挥着胳膊。此时此刻,他们是义愤填膺,恨不得立时把西夏给灭了。莫说与吴骥出征,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他们也不会犹豫。
    “你们可要想好了,此次出征,还不知道何时才能休兵”吴骥特的提醒一句:“自从年前出征到眼下,我们打了一个多月的仗,辛苦不已,身心俱疲,极待休整。可是,战机难得,时不我待,不得不眼下出兵你们要做好苦战的准备这次,其苦不会比追击耶律洪基差”
    “吴都指挥,啥都莫说了只要你一句话,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周威上前一步,大声回答道:“只要能讨回血债,只要能报仇雪恨,就是死,也是死得其所”
    “周将军所言正是我等肺腑之言”皇甫嵩、齐大保、李明初他们上前一步,大声附和。
    “好”吴骥和王韶同声赞好:“军心可用军心可用”
    对西夏这一战,宋军的战力虽然强悍,却会很辛苦。原因就在于宋军太过疲惫了,若是军心不可用的话,问题就麻烦了。周威他们求战之心甚切,这比什么都好。
    “你们先吃些东西,我把与王枢密商议的事儿为你们说说。”吴骥手一挥,兵士进来,送上食物,周威他们跟吴骥当时差不多,乍见食物,差点扑了上去,慌得王韶和吴骥忙拦着,道:“慢点吃,莫要太急”
    在吴骥和王韶再三提醒下,周威他们以极大的毅力强忍着,才没有狼吞虎咽,而是慢慢吃着。
    吴骥这才把情形简要给他们说了说。让他们了解一下眼下的情形,对接下来的大战有莫大的好处。
    在吴骥为周威他们解说情势之际,王韶离去,传令集结大军了。周威他们吃过东西,穿戴整齐,跟着吴骥一道,出了屋,前去校场。
    策马行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百姓,人人欢喜不已,个个跟过年似的,脸上洋溢着喜悦。这是发自内心的笑容,是真心的笑容,这是一百多年来,幽州百姓最为开心的笑容了。
    “一百多年了,幽州终于回归了百姓欢欣鼓舞”吴骥骑在战马上,感受着百姓的欢喜,大是舒畅,暗想:“这可是共和国的首都,竟然在异族铁蹄下一百多年。收回这座雄城,我出力不少,人生如此,夫复何憾?”
    吴骥来自未来,对幽州的重要性,认识得比谁都深刻。幽州,就是现在的北京,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能为收复这座雄城出力不少,吴骥的心情是异常激动,无比自豪
    若无吴骥,幽州当如历史上那般,在忽必烈统一中国之后,才最终与华夏融合在一起。不过,那时的幽州是元大都,仍是在异族手里。直到朱元璋光复,建立明朝,才真正回到华夏手里,那是数百年之后的事了。。。。
    更多到,地址
    '  '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九)
    幽州光复,意义重大,吴骥出力不少,谁都会自豪。
    “是吴都指挥”
    “是吴都指挥”
    “吴都指挥来了”
    “吴都指挥吴爷爷”
    就在吴骥出神之际,只听一阵欢呼声响起,只见一群百姓面带喜色,争先恐后的涌将上来,把他给团团围住了。百姓打量着吴骥,就象在打量老祖宗似的,张着嘴乐呵,一脸的风光霁月,欢喜无已。
    对于幽州百姓来说,他们深知幽州光复之不易,而造成幽州光复的关键人物便是吴骥,他们能不对吴骥感激不已?
    自从石敬瑭卖国之后,燕云十六州就割让给了契丹人。从那时起,燕云百姓就想回归华夏的怀抱,可是,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成功。到如今,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在这在一百多年里,燕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在异族的铁蹄下呻吟,受尽了**,他们深知异族的可恨,时时刻刻想着回到华夏的怀抱。
    周世宗和宋太宗北伐,先后失败,丧失了他们的希望。哪里想得到,吴骥的到来,使得宋朝异军突起,终于收复了幽州,他们回到了华夏的怀抱。
    一提起吴骥,幽州百姓就是一口一个吴爷爷,尊敬无比。眼下,他们亲眼见到吴骥,那是见到大恩人,谁能不欢喜呢?
    “值了值了”吴骥望着一张张朴实而真诚的脸,大是感动,泪水在眼里涌来涌去:“我两世为人,这一世最是值能得百姓如此真诚感激,还有比这更有价值的么?”
    能得百姓如此真诚的感激,那是无价之宝,人生若此,夫复何憾?
    “参见吴爷爷”
    百姓齐刷刷跪了下来,冲吴骥叩头,极是用力,咚咚有声。
    对于百姓来说,吴骥是他们的大恩人,莫要说叩头,就是塑金身供起来也是应当的,他们一边用力叩头,一边抹着眼泪,激动得哭了。
    吴骥感到鼻子发酸,跳下马来,抱拳作揖,道:“父老乡亲们,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吴都指挥,您让我们获得了新生,我们要给你建庙宇,塑金身”
    “吴爷爷之恩,我们永世不忘”
    一众百姓围着吴骥,欢喜不已,七嘴八舌的说着感激的话语。
    “父老乡亲们,谢谢你们的好意,我愧不敢当”吴骥很是感动,婉拒道:“身为华夏男儿,我做的不过是我该做的,不敢当你们的谢意。建庙宇,塑金身之事,千万莫提,不然的话,我心里过意不去。你们刚刚回到华夏的怀抱,你们给异族欺凌了一百多年,你们吃尽了苦头,家里的日子不好过,与其给我建庙宇,塑金身,不如好好把家里的活儿干好,过上好日子。父老乡亲们,只要你们过上好日子,我就欢喜了”
    建庙宇,塑金身,为百姓瞻仰,那不是迷信,而是百姓的一种纪念方式,说明吴骥这辈子很值得,这么多的百姓敬仰他。
    可是,吴骥深深的知道,为了收复燕云之地,无数的热血志士为之努力,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他,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他很幸运,他成功了
    只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才知道,只要是华夏男儿,身处此情此景,都会如此做,都会投身到收复燕云的伟业中去
    “吴爷爷真是好人呐他事事为我们着想”
    “吴爷爷,我们对你的感激是真心的,我们一定要为你建庙宇,塑金身”
    吴骥的举动让百姓更加感动了,建庙宇,塑金身之意更坚定了。
    这种事情吴骥真不喜欢,太劳民伤财了,眉头一挑,道:“父老乡亲们,请听我一言。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这建庙宇,塑金身一事,万万不可行父老乡亲们,只要你们能过上好日子,家家幸福,这就是对我最好的感激”
    说到这里,以无比坚定的语气,道:“父老乡亲们,你们可曾想过?一百多年来,有多少华夏志士在为收复燕云之地而奔走,抛头颅,洒热血?我和他们一样,我们如此做,就是为了让你们过上好日子若你们过不上好日子,我们的热血就白流了”
    说起为收复而奔走的志士,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就能叫出很多人的名字。听了吴骥的话,不由得眼泪长流,激动不已:“遵吴爷爷令”
    至此,吴骥总算是打消了他们的念头,长舒一口气。若此风一开,可以想象得到,燕云百姓肯定会在燕云之地给吴骥大建庙宇,不会是建一座几座,而是数十上百,甚至数百座。如此之多的庙宇,得花费多少银子?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燕云百姓给契丹人压榨了一百多年,日子过得很苦,这笔不小的费用是他们的巨大负担。与其耗费在如此无用之事上,不如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吴爷爷,我们不为你建庙宇,塑金身,可是,你能去我家坐坐么?就喝杯水酒”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打量着吴骥,一脸的希冀。
    百姓就是如此质朴,不能建庙宇,塑金身,用一杯水酒聊表心意。吴骥暗中感叹百姓的纯朴,笑道:“多谢你们的好意,我还有军务在身,时间紧。容我征战归来,一定赏光”
    去百姓家里瞧瞧,体察一番民情很有必要。可是,吴骥眼下是军务在身,担搁不得,得立即率军前去西夏,只得婉拒了。
    “吴爷爷有军务在身,那我就不打扰吴爷爷。吴爷爷,祝你马到成功”老者一听这话,知道军务紧急,不敢有丝毫担误,忙让到一旁,不住挥手,道:“给吴爷爷让道给吴爷爷让道快给吴爷爷让道”
    即使他不说,百姓也知道该如何做,齐刷刷的给吴骥让出了一条道路。吴骥现身的消息传得跟风一般快,幽州百姓赶到的很多,就这一会儿,就不下万人之众了。
    他们站在两厢,一脸的爱戴敬仰之意,激动得身子打颤。
    “多谢多谢”吴骥感动不已,飞身上马,不住抱拳见礼,率领众将匆匆离去。
    “恭送吴爷爷”百姓的欢送声传来,隐含抽泣,百姓流下了泪水。
    听着百姓的欢泣声,周威他们这些热血汉子,铮铮铁骨,无惧生死的男儿,忍不住流出了泪水,抹着眼睛,叹道:“今日,我们方知我辈之所为是何等的值得让燕云百姓重见天日,实是我辈的幸事”
    这一幕实在是太感人了,周威他们这些见惯了生死,不知眼泪为何物的好汉,也是忍不住流起了眼泪。
    “他们不过是回归的第一批,以后,还有更多流落在外的百姓回归”吴骥看得更远,道:“盛唐之际,华夏儿女足迹遍布万邦前朝灭亡之后,他们沦落异族之手,倍受欺凌,至今还流落在外燕云收复之后,接下来就该是辽东、大漠、西域、河西之地、越南、南诏”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王朝,以其煌煌文治,赫赫武功享誉千古。那时候,大唐之民的足迹遍布万邦,辽东、大漠、河西、西域、越南、南诏都有他们的身影,甚至连中东地区也有他们的足迹,那是何等的盛世
    阿拉伯帝国崛起之时,正是中国盛唐之际,阿拉伯帝国大举东进,想打到东方去,在西域遭遇到唐朝,与唐朝在西域打了数十年,一直给唐朝压着打,是以,阿拉伯帝国在西方得意,在东方失意。
    为了与唐朝打,阿拉伯帝国投入了大量的军力人力物力,与唐朝争锋数十年。在这期间,阿拉伯帝国联合吐蕃,由吐蕃出击河西走廊,牵制唐朝在西域的力量,而阿拉伯帝国在西域与唐朝大打。
    在当时,吐蕃的领土极广,不仅仅是现在的青海西藏,还包括阿富汗和部分巴基斯坦,是一个控域万里的大国。
    就是这两大帝国联手,与唐朝争夺西域,都打不过唐朝。虽然吐蕃曾经一度打下安西四镇,又给武则天夺回来了。
    西域一词,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定义很不相同。在汉朝之际,西域主要是现在的新疆地区,那时候,汉朝初通西域,对西域的控制力不算强。
    到了唐朝,西域一词不仅仅是指新疆,还包括现在的中东地区。到了唐玄宗年间,唐朝把西域一词无限延伸,只要大唐军队所到之处,都是西域。而大唐大军想要到达之处,就是中东,就是阿拉伯帝国。
    为此,唐军大举西进,与阿拉伯帝国爆发过多次激战,一直占到了上风,压着阿拉伯帝国打。直到怛罗斯一战,高仙芝战败,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战争才出现转折。
    尽管高仙芝败于怛罗斯,以唐朝惊人的恢复能力,很快就恢复了在西域的实力,准备卷土重来,与阿拉帝国再度争锋。然而,一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发生了,这就是“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唐朝曾向阿拉帝国借兵三千。这三千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大功。而且,他们见识过了大唐的繁华,远非阿拉伯帝国所能比,在平定安史之乱后,他们不愿回去,就在唐朝定居下来,最后形成了一个民族,这就是“回族”的由来。
    唐朝由盛转衰,无力西进,阿拉伯帝国才把征服的中东地区进行伊斯兰化。若是唐朝不衰败,阿拉伯帝国虽然征服了大量的土地,却是无力伊期兰化。
    吴骥这话,说出了当时的情形。在当时,因为宋朝积弱,无力恢复唐朝的伟业,流落在外的汉人很多,燕云百姓不过是回归的第一批罢了。
    (马上要进入下一卷,我要整理一下思路,这几天的更新放慢点。)。。。
    更多到,地址
    '  '
第一0九章 燕云光复(十)
    大唐王朝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传说,赫赫武功让后人称道。吴骥这话,无异于是在说,宋朝即将恢复大唐王朝的盛世景象。若是在以前说,不会人有相信,眼下说来,却是人人相信,而且这盛世景象就在不久的将来。
    “是啊”周威大声而言,异常振奋,道:“要是在以前,我们不会相信,眼下嘛,呵呵,那是必然之事了燕云之地一回到大宋手里,辽东、大漠、河西、西域这些华夏固有之地就将回归了。”
    燕云之地非常重要,以其独特的战略地位倍受人重视。可以这样说,中国古代的辉煌历史,和燕云之地息息相关,若是没有燕云之地,则不可能有汉唐这样的盛世。因而,可以说燕云之地是中国走向辉煌的锁钥所在。
    以前,宋朝积弱,燕云之地在异族手里,如今即将回到宋朝手里,宋朝收复辽东、进军大漠、挺进河西、收回西域就成了必然之事。这些地方一收回,越南和南诏能独留境外?
    肯定不可能。宋朝一定会收复越南和南诏。
    这些原本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全部回到华夏手里,那么,宋朝也就恢复了盛唐气象,再现唐朝雄风。
    自从唐朝灭亡之后,无数人就在怀念唐朝的强盛,就在想,若是能恢复唐朝时期的领土,那该是何等的美好
    这是何等的让人振奋
    若是宋朝的雄心更进一步,要与阿拉伯帝国争雄西域,再续唐朝雄风,洗雪唐朝的耻辱,也不是不可能。一旦成功的话,宋朝就会完成唐朝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进军中东,征服中东地区。
    真要如此的话,宋朝的武功将会超过唐朝,站在一个新的高度
    这太激动人心了,周威他们发出一长串畅笑声:“呵呵”
    “前朝称盛,却有怛罗斯之败,败于大食之手。”皇甫嵩眉头一挑,很是不甘心的摇摇头,道:“大宋收复了西域之后,应当往西进军,洗雪这一耻辱”
    “还有吐蕃的旧帐要算算”齐大声恨恨的道:“吐蕃趁着前朝衰败,出兵河西之地,一度占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