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兵器谱-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连串的问题,问得群臣哑口无言,个个一脸的黯然之色。
    宋神宗说得没错,若宋朝没有大量的骑兵,光靠两条腿的步兵,能打败辽国吗?很难很难即使打败了辽国,也无法收复辽东,无法进军大漠,无法收复西域,无法象唐朝那样打到怛罗斯去。
    “你们说,这不是缺乏雄心么?”宋神宗很是苦恼,大声质问起来。
    “……”
    群臣静默,无言以答。
    “放弃骑兵,推行以步制骑,就是放弃了收复燕云,就是放弃了收复辽东,进军大漠,收复西域的雄心”宋神宗掷地有声。
    要想收回失地,要想重现唐朝的盛况,必须要骑兵
    而宋朝推行以步制骑,不是打造骑兵,就是放弃了雄心,就是守着宋朝那一亩三分地
    “臣死罪臣死罪”
    韩琦再度叩头,用力过猛,额头上渗出了鲜血。
    “起来吧”宋神宗把韩琦扶起来:“韩琦,以步制骑这事,你是有罪。你是以陕州的情形为据,以此而力推以步制骑为大宋国策,这是你的罪过。可是,若不是大宋缺乏雄心,而是力主收复失地,就不会采纳你的策议。”
    “呜呜”韩琦是感激涕零,老泪纵横。事到如今,宋神宗就是要杀他,要剐他,他也没有怨言,他是真心感激。
    以步制骑,这是韩琦力推的结果。就是宋神宗诛他满门,也不敢说个不字。可是,宋神宗竟然为他开脱,要他不感激都不行。
    “这事,朕以前也不明白。如今,随着北方战事的进行,朕再三回想起王韶转述的吴骥所言,越来越是明白,唯有打造大量的骑兵,才是大宋强盛之道。”宋神宗挥挥手,阻止韩琦哭泣,道:“打造骑兵,就是大宋重拾雄心你们一再说,辽狗骑射无双,可是,你们想过么?秦汉隋唐,华夏那么多的骑兵,难道他们如匈奴、突厥一般,自小生长在马背上,可以在马背上过一生么?不是华夏的骑兵都是训练出来的只要大宋立定一心,完全可以象秦汉隋唐那般,打造出众多的精锐骑兵”
    这话一针见血以前,一提起骑兵,大臣们口口声声说辽国骑兵如何如何牛,宋朝的骑兵如何如何不济事,这也是宋朝放弃骑兵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天,他们不敢再如此说了。
    “韩琦,虽然大宋缺乏雄心,才把你的以步制骑定为国策。可是,若无提议,则断不至于如此。以步制骑推行数十年来,可有成效?”宋神宗不住摇头,道:“这罪朕是不得不治韩琦削职为民,永不叙用念在你有功于国的份上,赐黄金千两,你就在相州做一田舍翁吧”
    以步制骑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真要追究起来,杀韩琦的头都不为过。宋神宗只是把他削职为民,已经是手下留情了。
    “臣谢官家臣谢官家”韩琦对这处置是很满意很满意。
    谢过恩,韩琦蹒跚着退了出去,来到殿门口,突然转过身,冲宋神宗跪下,声泪俱下,道:“臣韩琦别君之际,叩请官家举贤任能,力推新法,整顿朝纲,励精图治,整军经武”
    “咚咚”他叩头很用力,声音很响,额头上渗出了鲜血,兀自不觉,接着道:“臣误国误君数十年,能在行将就木之年知晓过错,实是臣之幸事臣叩请官家出兵辽东,进军大漠,收复西域,洗雪唐耻还有,官家,应当派遣使臣,出使越南、南诏,诏二国归降若是不降,遣大军讨之”
    宋朝解决了北方之后,肯定要收复越南和南诏,只是,这还需要一些时间。韩琦提出,群臣大觉有理,不住点头。
    “臣别君去兮,此生无憾此生无憾”韩琦站起身,快步而去,轻松异常。象他这样的三朝元老,能在行将就木之年听到宋神宗的宏论,眼见着宋朝即将重返汉唐巅峰,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韩琦明事理”宋神宗打量着朝琦的背影,极是欣慰。
    韩琦与司马光不同,司马光给轰出朝堂,他没有明白过来。而韩琦却是非常明白,他真的错了。
    “一个时代落幕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群臣心里都明白,韩琦是三朝元老,望重天下,他的离去,意味着一个时代结束了。
    这个即将结束的时代,就是宋朝积弱,为异族欺压的时代
    即将到来的时代,必将是宋朝强盛的时代
    宋神宗把司马光和韩琦之辈拿掉,就是要甩开膀子大干,就要是让宋朝强盛。朝中有王安石,军事上有吴骥和王韶,再有如此大好形势,宋朝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了
    “下一个会是吕公著了”群臣打量着吕公著,知道他的位置不保了。
    吕公著算是个明白人,不等宋神宗开口,立即请罪道:“官家,臣年事已高,请官家恩准臣告老”
    司马光和韩琦这两个反对派最为重要的人物,都给宋神宗拿掉了,吕公著能跑得掉么?与其给轰走,还不如主动请辞。
    “准”宋神宗眼里露出赞赏之色,吕公著还是识相的。
    吕公著叩头谢恩之后,黯然退场。
    宋神宗挥挥手,邵九带着太监,把奏章放到那些上奏的大臣面前。
    “你们都看看吧这些就是你们这些年写的奏章,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你们为了反对新法,是无所不用其极”宋神宗一脸的肃穆,目光似剑,在一众大臣脸上扫过,冷冷而言。
    他的目光盯着谁,谁就心惊胆跳,忙跪下请辞。
    “臣年事已高,请官家恩准臣告老”
    “臣家有老母……”
    “臣父体弱多病,臣身为人子,不得不奉汤药……”
    一众大臣请辞,说着各种各样的籍口。告老的不过四十余岁,白白净净的,一点也不老。要做孝子的,早就父母双亡了。
    不管他们找什么样的籍口,宋神宗一概不问,全准了。
    大臣们接二连三的离去,不一会儿功夫,就有一半人离去了。
    整个朝堂之上,就有一半大臣反对变法。在这种情形下,王安石要想变法成功,那是痴人说梦
    经过宋神宗这一整顿,朝堂为之一清,反对派不复存在了,全面失势,推行新法的大好时机出现了,王安石振奋异常。
    这些年来,王安石也想整顿朝堂,把司马光、韩琦、吕公著他们的影响清除掉。可是,情势所迫,王安石做不到。
    宋神宗并非不想做,而是他不敢做,因为曹太后的存在,他的帝位不稳,他的屁股坐不稳,他哪敢动。
    如今,因为吴骥在边关打了大胜仗,宋神宗帝位稳固,终于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臣叩请官家举贤任能,补充朝中官员。”王安石上奏。
    朝堂一下子去了一半,要是不把官员补足,后果难料。
    “不”宋神宗断然拒绝,道:“朕恨耶律洪基,不过,朕不得不承认,他曾经讥嘲朕的话有道理。他在昔年曾说,大宋冗官、冗员、冗费多如牛毛,若朕能解决此事,大宋必然会强盛。如今,朝中一空,正好趁此机会,进行一场革新,把吃饭不做事的官员们全部清除”
    宋朝的冗官、冗员、冗费,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苛政,千古有名。就这样,给宋神宗解决了。
    一场自上而下的大变革拉开了序幕,改革之后,宋朝焕然一新,宋朝这条沉睡的巨龙,终于苏醒了。
    “朕能在今天进行如此大的举动,都是因为吴骥你们说,吴骥攻打西夏的捷报何时能传到?”宋神宗心情特别舒畅,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唯有眼下最象皇帝,杀伐决断任由己出,不用再顾东顾西了。。。
    更多到,地址
    '  '
第六章 兵临城下
    慈宁殿,曹太后、高太后、向皇后这后宫三后聚在一起。
    曹太后拉着高太后,一个劲的夸宋神宗了得,成了大宋的圣君,她一通好夸,把宋神宗夸得跟花儿一样。
    高太后恭恭敬敬的听着,眉头绽开,眉梢儿上停着一个喜鹊。曹太后名义上虽是宋神宗的祖母,却不是亲祖母,对宋神宗的威胁最大。宋神宗自从登基以来,无时无刻不颤颤兢兢,不敢稍违曹太后的意思。
    就是变法这事,宋神宗也是因为她而顾东顾西,不敢放开了手脚大干。宋神宗明知朝中有一半以上的官员在反对变法,变着法子破坏新法,却是不敢动他们。
    今天却是颠倒过来了,曹太后一个劲的狠夸宋神宗,作为母亲,高太后能不欢喜么?听得出来,曹太后是真心夸奖的,那就更难得了。
    向皇后听在耳里,却是奇在心头,曹太后什么时间转性子了?竟然如此夸赞宋神宗。虽说宋神宗今非昔比,帝位异常稳固,谁也动不了他,曹太后也不用如此夸赞吧?
    正奇着,只听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传来,原来是燕云光复了。
    燕云光复一事,是铁板上钉钉的事儿,只是时间早与晚的差别罢了。这些天,后宫中的人都在期盼这一天大的消息。终于等到这消息了,后宫立时爆发出惊天的吼声,整个后宫沸腾了,不论是太监,还是宫女、嫔妃,无不是欢呼不已。
    不管他们身份,无论高贵也好,还是低贱也罢,都是华夏儿女,期盼华夏繁荣昌盛之心是一样的
    “呵呵你们听见了么?”曹太后站起身来,一双眼睛特别明亮,粉嫩的脸上绽放出了花朵,打量着高太后和向皇后,笑呵呵的道:“燕云光复了老身说官家了得,是大宋的圣君,如何?呵呵,你们准备着,官家很快就会来迎接我们,一起去欢喜庆贺”
    她挺起了胸膛,昂起了头颅,异常欢喜。
    高太后看在眼里,恍然大悟,曹太后如今狠欢宋神宗,就是为了参与这种庆贺。这是宋朝的大事,若是没有庆贺,那谁也不会相信。
    以如今宋神宗稳固的帝位,他要谁参与谁才能参与,即使曹太后也不例外了。
    能参与如此庆贺,绝对是人生的快事,三后做好准备,只等宋神宗一到,就跟着去庆贺。
    然而,让她们意外的是,她们一等不见宋神宗,二等不见宋神宗,三等还是不见,这就不得不奇了。曹太后有心要派人去催,可是,一想到如今宋神宗的帝位稳固,大权在握,即使她催也没有用。与其如此,还是静等,宋神宗会来的。
    如今的她,不敢不顺着宋神宗了。
    三后就静静的等着,始终不见宋神宗的身影,曹太后就在怀疑,宋神宗是不是故意要给她难堪,故意如此?要知道,这些年来,她一直压着宋神宗的,宋神宗要冷落她,要小小的报复她也不是问题。
    她越想越是心神不宁,派一个太监前去打听消息。
    没过多久,这个太监就急匆匆的回转,一脸的惊慌之色,这让曹太后一颗心直往下沉,宋神宗真的要报复她?以她做过的事情,宋神宗就是把她打进冷宫,也不是问题。
    “快说发生何事了?”曹太后急切异常,迫不及待。
    高太后和向皇后看在眼里,不由得大是欢喜,暗想曹太后这把悬在宋神宗头上的利剑也有今日,算是报应吧这说明宋神宗真正的掌控了宋朝局势,大权在握了。一个是宋神宗的生母,一个是宋神宗的皇后,高太后和向皇后是欢喜不已。
    当然,她们并没有把这种欢喜之情表露出来。
    “禀太皇太后,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太监急急忙忙的回禀。
    “何事呀?你说清楚”曹太后一听这话,只觉脑中嗡嗡直响,差点晕倒。她并非宋神宗的亲祖母,在以往,正是这层关系,使得她对宋神宗无所顾忌,成了悬在宋神宗头上的利剑,让宋神宗顾虑重重。
    而如今,这层关系又让曹太后忧心如焚。她并非亲祖母,宋神宗在成功之际要与她算算旧帐,不会有丝毫顾忌。在这一刻,曹太后只觉天旋地转,后悔不迭,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如此压制宋神宗啊。
    “官家可是要处置老身?”曹太后震惊无已,已经绝望了,不得不问了出来。一双好看的眼中涌出了泪水,伤心欲绝。
    “太皇太后,您这是怎生了?小的说的不是这事”太监有些想不明白,他要说的事与曹太后风马牛不相及啊,她怎生往这方面想呢?
    “不是这事?真的?”曹太后仿佛听到天音仙乐似的,欢喜不已,一双眼睛打量着太监,催促道:“快说,何事?是何事?”
    “禀太皇太后……”太监把宋神宗在朝中的所作所为一一说了。
    “轰走了一半大臣?”
    “朝堂为之一空?”
    高太后和向皇后震惊无已,直接石化了。
    欢庆燕云光复的欢庆声山呼海啸般的响着,宋神宗就下手了,把司马光、韩琦、吕公著这些反对派给清理出去了,谁会相信?
    更别说,宋神宗下手很重,竟然一下子清理掉一半大臣,古往今来就没有发生过。
    曹太后也是直接石化了,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宋神宗这一手大出她的意料,让她有措手不及的感觉。
    “太皇太后,官家他年轻不懂事……”高太后率先反应过来,这是天大的事情,若是曹太后震怒的话,会对宋神宗极为不利,卟嗵一下跪了下来,为宋神宗求情。
    “媳妇儿,你快起来。”曹太后给惊醒过来,脸色再三变化,最后不得不冷静下来,扶起高太后,笑呵呵的道:“官家英明神武,打败了辽国,收复了燕云之地,是圣君呐官家做得对做得很对司马光是有才,可是,他再有才不为变法出力,那也无用啊。与其让他在朝堂上败坏新法,还不如罢了他的好”
    她嘴上如此说,心里却是悲哀的想:“今非昔比了,我还能说甚么呢?我敢说甚么呢?我若不顺着官家,官家一怒,就是把我打入冷宫,也没人敢为我求情呀”
    西夏,左厢神勇军司,与在现的榆林地区非常之近。
    这是一座坚城,方圆十余里,西夏筑此城,为的是防备辽国。虽说西夏与辽国勾结,共抗宋朝,彼此间却是勾心斗角,相互防备。
    左厢神勇军司,城高垣厚,驻有两万军队,是西夏最靠近东边的一座城池。
    驻守这里的西夏军队是西夏的精锐,一队队西夏军盔明甲亮,正在城头上巡逻。他们一边巡逻,一边低声议论。
    “契丹人真是不济,这么快就给宋军打败了。”
    “那叫败么?那叫惨败耶律洪基差点成了宋军的俘虏,契丹人这次败得不能再惨了”
    “你们说那个吴骥是不是三头六臂?要不然的话,他哪来这么大的本领,竟然能在短短三两年内就打造出如此多的宋军,把契丹人给打败?”
    “吴骥是个人物,宋军如此能打,不全是他的功劳我听人说过,说宋皇的土地很广大,口众极多,而且银子又多,若是用得其法的话,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宋军有如今的变化,不用奇怪”
    这个兵士虽然语焉不详,他也不甚了了,是听别人说的,很有道理。宋朝能有今天的成就,吴骥功不可没,是吴骥推动的。可是,这不完全是吴骥的功劳,若没有宋朝雄厚的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宋军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即使吴骥再能干。
    宋朝是一个畸形儿,经济高度发达,科技先进,军事上却是一蹶不振,没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大军。若是所用得法,把经济实力转化为军事力量,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吴骥起的就是一个推手的作用,成功的达到这一目的。
    “我们大夏怎不趁这机会前去燕云捞些好处呢?”
    “谁不想啊?可是,我们做不到啊。我们的大军进入了陕州,若再去燕云之地捞好处,一旦惹怒了宋军,那还得了?契丹人这么快就败了,谁敢惹宋军?”
    宋军这一战,打出了威风,威名赫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