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兵器谱-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连三个相同的消息,就不同了。尽管耶律洪基他们不可置信,认为这很荒谬,可是,到了这份上,他们也不敢不信了,有些相信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看见彼此眼中的不信之sè,还有那么一点点相信的意思。
    就在他们犹豫不决,不知道信与不信的时候,接二连三的败报到了,一连来了十几批人,说着相同的败讯,个个振振有词,笃定异常。
    如此一来,谁敢不信?
    “真败了?”
    “耶律明给活捉了?”
    “雄州得而复失了?”
    “南人这是怎么做到的?”
    虽然相信进攻雄州的行动破产了,可是,一众大臣脑子里冒出不计其数的问号,他们无论如何也是想不明白,宋朝是如何做到的。
    要知道,宋军胆小,见了辽军的面就要逃跑。辽军攻入雄州城里,这是何等的让人惊骇之事,不要说宋军,就是换作辽军,也不见得能顶得住,要他们相信这是宋朝干的,还真是很难,很难
    “说南人是如何做到的?”耶律洪基终于清醒过了,满腔的喜悦刹那间不存,化为了无尽的愤怒,脸sè铁青,一双眼睛都喷火了,好象有人挖了他祖坟似的。
    一百年才等到的机会,就这样从指缝中溜走了,谁能不怒?那是一百年,历代辽国皇帝都在等待的良机啊
    终于有一个胆儿大的探子,大着胆子,结结巴巴的回答:“本来,耶律明将军攻入城里,不断杀伤雄州军,雄州百姓,夺得越来越多的雄州城。三成雄州城,已经有两成落到大辽手中了,只余一成还在周威手里。周威虽是善战,却也回天乏术,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废话,朕问你是如何失败的,不是要你说这么不沾边的事。”耶律洪基听了半天,没有想得到自己最想得到的答案,恼怒异常,吼声如雷,震得屋顶嗡嗡直响。
    “皇上,就在这紧要关头,归信军前来增援。”这个探子听了这话,好象炸雷在耳际轰鸣一般,直冒冷汗,不得不强抑心惊,小心翼翼的说:“前后夹击之下,耶律明将军就失败了,五万兄弟也没了。”
    “谎言十足的谎言”
    “归信才多大一点?守城的宋军不过区区五百人。区区五百胆小的宋军,就能打败大辽数万勇士?大辽的勇士就是站在那里,让他们砍,也会把他们累死”
    “你以为大辽的勇士都是泥捏的?任由宋军砍杀?”
    “几百人就能打败几万大辽的勇士,这是最可笑的谎言了”
    一众大臣愤怒的喝骂起来,个个不信,若不是耶律洪基在场,他们肯定是把这个探子当场砍杀了。
    这是他们这辈子听到最好笑的笑话,几百归信军就能打败几万辽军,打死他们也不会信。他们宁愿相信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也不会相信此等废话。
    “闭嘴”还是耶律洪基听得不耐烦了,沉喝一声,一众大臣的吵闹声跟用剪刀剪断似的,戛然而止。
    “归信军不是五百人,是三千人。”这个探子不给一众大臣喝斥的机会,自顾自的说起来:“归信军有一种能发出雷霆之声的武器,虽只三千人,数万大辽勇士竟然抵挡不住。”
    “又在胡说,世上怎能有如此利器?”一众大臣又喝斥起来了。
    “哈哈”
    就在一众大臣气恼愤恨质疑之际,耶律洪基爆发出一阵惊天的大笑声:“赵顼,你走在前面了可是,朕不会比你差要不了多少时间,朕就会有攻破雄州的利器”
    在辽军遭受最为惨重的损失之际,耶律洪基不仅不怒,反而还如此大笑,一众大臣要不是亲耳听到,亲眼见到,打死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你们都是井底之蛙世上就有如此利器”耶律洪基打量着一众大臣,嘴角微微勾起来:“赵顼自以为他能守住秘密,却不知,朕早就把这一秘密给盗走了。”
    “皇上,那进攻中原之事,怎生处置?”萧律打量着耶律洪基,有些难以置信,却不得不信,他说的是真的。
    “嗯,这事,过几天朕就有决断,你们还是做好准备吧。”耶律洪基一甩袍袖,快步而去,甩下一众大臣,面面相觑。
    XXXXXXXXXX
    汴京,大雪纷飞,一派银装素裹,整个汴京城化为一片冰雪的世界。
    尽管天气很冷,却是挡不住汴京百姓的热情,街上一样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肩摩肩,踵碰踵的繁华景象。
    摊贩的叫卖声不绝,汇成一首热闹的繁华之歌。
    陈桥门,地处汴京北城,是由北方进入汴京城的主要通道。不少城门军站列,守护城门,任由行人进出。天气虽冷,进入汴京的行人却是一点也不见少,依然来来往往,人车相拥。
    “咝”
    城门军不时吸着冷气,暗中骂骂咧咧,真他娘的冷。
    “雄州大捷”突然之间,一个沙哑的吼声传来。
    这吼声蕴含着无尽的喜悦,很有感染力,然而,进进出出的百姓听在耳里,却是没有当一回事,只是咧咧嘴角。
    更有人冷笑起来:“雄州大捷?真会吹的打了上百年的仗,大宋几时有过大捷?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不能怪汴京百姓麻木,实在是宋朝没有打多少胜仗,让他们太失望了。上百年来,有谁听过大捷的消息?
    “雄州大捷全歼五万来犯辽狗活捉辽将耶律明雄州大捷全歼五万来犯辽狗活捉辽将耶律明”
    只见一队宋军疾驰而来,扯起嗓子叫嚷着,快活无已。
    这队宋军一身的冰雪,人人身上厚厚一层冰晶,乍一看,就象冰人似的。却是扯起嗓子,吼得很是欢畅,尽管声音沙哑不堪,却是丝毫不妨碍他们的吼叫。
    “贼配军又在谎报军情了”
    “五万辽狗给全歼了?真是胡言乱语。杀百姓冒充战功吧”
    “以为辽狗是猪啊,任由你们来砍来杀?”
    “谎报军功,也要过过脑子,好好想想。报个杀敌三五千,还算靠谱,说杀敌五万,大宋立国百多年来,有谁杀敌五万的?太祖没有,太宗没有,杨无敌没有,潘美没有,曹彬没有,杨延昭没有。”
    “贼配军好狠的心肠,一次杀五万百姓冒功,真没天理了”
    一众百姓看在眼里,不屑在心头,不少百姓开始骂起来。
    即使让宋朝很自豪的高梁河一战,也不过是杀敌数千而已,一次xìng歼灭五万辽军的事情,在宋朝历史上就从来没有过。不要说五万,一次xìng干掉辽军两三万的战例都没有,要让汴京百姓相信这是真的,不是难,是很难,很难
    比起要让他们相信太阳从西边出来,难度一点也不小。
    习惯成自然要是说宋军打了一个大败,一次xìng损失五万,汴京百姓肯定会相信。就是说损兵折将十万,汴京百姓还是会相信。
    一次xìng歼敌五万这种事情,宋朝没有发生过,汴京百姓没有这种习惯,绝对不会相信。
    “拦住这些贼配军,要他们好好交待杀百姓冒功的龌鹾事。”
    “拦住贼配军”
    “拦住贼配军,不能让他们去冒功”
    汴京百姓义愤填膺,好象潮水一样冲了上去,把兴冲冲赶来的一队宋军给拦住了。
    '  '
第七十七章 你,可以滚了
    第七十七章你,可以滚了
    望着象潮水一般涌过来的百姓,这队报讯的宋军惊诧莫铭,又震惊异常。他们绝对想不到,他们带着宋朝历史上最为重大的喜讯而来,却是落得如此下场,百姓不信还在其次,瞧百姓这气愤样儿,把他们划入了无恶不作的“贼配军”行列。
    “你们要作甚?”一个宋军见势不对,眉头一皱,大声喝问起来。
    “贼配军,你还敢使横?”百姓立即暴怒起来。
    “贼配军,你们太没天良了,杀数万百姓冒功。”
    “打打打死可恶的贼配军”
    一句质问点燃了火药桶,百姓原本就对宋军没有什么好感,把捷报当作冒功的可恶事件,听了这话,谁还能忍耐?无不是捋起袖子,咬牙切齿,就要冲上去把宋军打死。
    宋军军纪败坏,杀百姓冒功的事情层出不穷,不知道干过多少,百姓对宋军早就恨之入骨了,有此等良机,群起响应,气势汹汹,涌了过去。
    见势不妙,报讯的宋军忙抽出斩虏刀,盯着百姓,大吼起来:“你们这些刁民,真是没眼光。我们在雄州打生打死,好不容易打了一个天大的胜仗,你们不信就算了,还要找我们的不是。”
    “我们要是死在你们手里,那就真是冤枉死了没死在辽狗手里,死在你们手里,有这天理么?”
    众怒难犯,百姓虽是没有武器,真要动手的话,一人一拳,就足以把他们打成肉泥。
    就在这危急之时,城门冲了过来,把百姓拦住,把报讯的宋军护在中间,宋军这才长吁一口气,暗道好悬,若是城门军来迟片时,他们就会成为枉死鬼。
    “军爷,你们让开,我们要打死这些无恶不作的贼配军。”百姓对城门军还是有所忌惮的,好言相劝。
    “胡闹即使他们有罪,也得官家治罪,轮不到你们来多嘴。滚”城门军冲百姓大吼起来,气势汹汹的举起了手中的麻扎刀。
    见城门军发火了,群情jī动的百姓终于平静下来,不敢闹事了。
    “兄弟,你们真在雄州打了一个天大的胜仗?”一个城门军有些好奇,冲报讯宋军问询。
    “那还用说”报讯宋军xiōng一tǐng,头一昂,意气风发,得意万分的道:“你也不瞧瞧,我们手中用的是何种利器,这叫斩虏刀,锐利无匹区区五万辽狗算得了啥,就是五十万辽狗,我们照样全歼?”
    不是他们爱吹嘘,实在是雄州一战太长他们的志气了。宋朝百年历史上的第一个大胜仗,由不得他们不自豪。
    他们说得口沫横飞,自信十足,任谁听了都会相信。
    然而,城门军冲他们一竖大拇指,赞道:“兄弟,有你们的说胡话都说如此较真,可以去勾栏瓦舍说戏了”
    他们也不信,报讯的宋军郁闷得发狂,个个哇哇大叫起来:“你们要怎生才会信?”
    “你怎么说,我们都不会信全歼五万辽狗,我还一刀劈死十万辽狗呢要冒功,也得多动动脑子。”城门军的回答很是打击人。
    “你们爱信不信,不跟你们说了。见官家去”报讯的宋军气愤难已,明智的选择了不予解释,报给宋神宗再说。
    城门军虽然不信,却是护着他们赶去皇宫。
    就这般,宋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胜仗,竟然在汴京引起了相反的后果,没有jī起一点喜悦的气氛。
    XXXXXXX
    集英殿,宋神宗、王安石、吕公著、吕惠卿、司马光、韩琦等人聚在一起,个个脸sè凝重,气氛压抑。
    司马光和韩琦二人是奉宋神宗的旨意,从家里赶过来的。司马光原本想再做做姿态,以写《资治通鉴》为名,要宋神宗三番五次下旨再出山,可是,当他接到宋神宗的旨意之后,马上改了主意,从河南府连夜赶来。
    雄州战事不利,宋神宗在旨意上明确说了,要他进京,商议抵抗辽军入侵中原一事。这是他的良机,完全可以借此事大做文章,干掉王安石,他就有机会重新出山,只要他当上丞相,新法夭折就是必然,那是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他哪能不来的。
    为了早点赶到汴京,司马光是日夜赶路,刚刚赶到,风尘仆仆,顾不得歇息,就进宫见驾,准备逼王安石罢相。
    很巧的是,韩琦与他前后脚赶到。韩琦与范仲淹是同时代人物,二人同时驻守陕州,同抗西夏。范仲淹驻守陕州,取守势,西夏虽然强横,却没有捞到便宜。范仲淹曾以此方略告诫韩琦,韩琦不以为然,率军冒进,在好水川打了一个大败仗。
    好水川一战,是宋朝与西夏百年战争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以前,西夏虽然侵边,却名义上仍是宋朝的属国,没有自立。好水川一战之后,西夏开始独立了,不再承认宋朝为朝廷,才有了西夏国。
    韩琦的好水川之败,使他在暂时间内受到攻击。让人惊奇的是,好水川之败竟然成了韩琦进身之阶,在短暂的沉寂之后,他竟然不断升官,成了朝廷的一方重臣,还是“深通兵道”的那种“名将”。
    这也折射出了,宋朝好坏不分,清浊不辨的官场风气。
    作为老一辈知兵的“名将”,在辽军即将进攻中原的紧要关头,宋神宗想起了韩琦,下旨要他进京。韩琦接旨之后,大喜过望,攻击新法的良机到期了,连夜赶来,正好赶上商议大事。见到司马光,韩琦更加笃定,王安石罢相是必然了,不由得暗中窃喜。
    没有人说话,屋里静得吓人,过了老半天,还是宋神宗率先说话。
    宋神宗的语调很低,语气沉痛:“诸位爱卿,朕不敏,而登大位,本想上顺天心,下面民情,励精图治,革故鼎新,让大宋之强强于契丹。然天不佑朕,竟有雄州之败,辽国入侵在即。这是朕之罪,非臣之错。”
    宋神宗深深自责,一语“非臣之错”,是在为王安石开脱。
    为了变法,宋神宗和王安石面临着极其巨大的压力,反对新法的人很多,司马光、吕公著、韩琦这些人最为有名,是反对党的领袖。
    雄州战败,给了反对派最好的反击良机,最好的反击理由,若他们不借此机会兴风作浪,司马光就不是司马光了。是以,宋神宗决定,把这些罪责揽到自己身上,就不会有人责怪王安石了。
    “官家,臣有本奏”司马光一听就知道事情要糟,要是宋神宗把罪过揽到自己身上,他要搞掉王安石,自己当丞相的想法就不可能实现,忙抢着奏本。
    “说吧”宋神宗又何尝不明白他的心思,有心不让他说话,可是,在这危难之际,团结才是最重要的,不得不让他说话。
    “谢官家。”司马光深施一礼,这才缓缓而言:“官家自登基以来,心系天下,宵衣旰食,励精图治,大宋日趋富强。然,朝中有jiān佞在侧,摇chún鼓舌,以邪说huò官家,天下不宁,徭役日重,战事频启。熙河之役,费钱亿兆,名虽拓地千多里,实为无用之地,于大宋何益?”
    司马光越说越欢,声调越来越高,他却忘了,西北之地,自古便是地广人稀。王韶在熙河一役,拓地一千多里,逼使西夏数十万之民投降宋朝,这对人口本就不多的西夏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使得宋朝成功的从西边锁住了西夏,为最后成功的把西夏锁在西北之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韶是宋神宗朝的第一名将,一篇《平戎策》备受后人赞赏,熙河之役更是大功一件。可是,却因为他支持变法,给反对派,给司马光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最后落得身败名裂,郁郁而终的下场。
    “雄州本是大宋坚城,牢不可破辽国攻打上百年,不能逾雷池一步,为何在短短时日内失陷?”司马光一张嘴能说会道,不愧是写《资治通鉴》的人物,把这事归结为王安石的过罪:“明里看,是耶律洪基在十年前埋下伏子,实则是有人暗通辽国,出卖大宋。”
    好大一顶帽子,一顶通敌叛国的大帽子,足以压死任何人。
    “官家,君实所言极是”韩琦忙附和:“雄州本是天下坚城,若无内应,怎能如此快就失陷?还请官家明察。”
    “官家,臣以为,君实所言有理。”吕公著也是反对派的有名人物,马上就逮住机会,沉痛万分的道:“敌之在外不可怕,敌之在内最可怕,若要收复雄州,把辽国赶出去,唯有先治内。”
    吕惠卿沉默半晌,把王安石瞧瞧,再把司马光、韩琦、吕公著三人瞧瞧,眉头拧得更紧了,却是没有说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