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新明朝-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声音洪亮,叫李佑听得有点儿耳熟,仔细回想似乎就是刚才到了门外要请他喝酒的人,这哥们倒是挺仗义嘛。
    任御史瞥了一眼,见这发话的是个读书人,没有出言训斥,只是淡淡解释道:“李大人冒领勘合,谮越传乘,王法之前,只有对错,岂敢有私。”
    那士子也不怕官,又上前一步挺着脖子与任御史争辩道:“以我观之,李大人小有过失,但也是为公。刚才我听得一事,东边有个院里住着金尚书的侄儿,一无冠带二无品级,任大人何不去勘之?”
    任大人还没说什么,先把李佑惊到了。他自己被抓现行也就被抓了,要别人以为他因为不服气把打酱油的什么金尚书攀扯进来,那就犯了官场大忌讳。
    敢因为自己倒霉而胡乱拉别人一起倒霉的人,没有谁会喜欢,要都这样不讲江湖规矩,那就乱套了,书迷们还喜欢看:。
    李佑赶紧对那士子道:“仁兄好意心领了,还请早回安歇罢!”
    任御史也看出来了,眼前这人虽然是个读书人,但同时也是个二愣子,不能去理睬,越搭理他越上脸。不过李大人虽然年纪轻,倒是还算懂规矩。
    那士子愤然道:“王法之前,只有对错,说得好!难道不但有对错,还有大小吗?只打老鼠,老虎却打不得?堂堂御史,天子耳目,听到金尚书就畏惧了?”
    任御史扭过头去,充耳不闻。
    李佑也无语的很,恨不得上前给他几个嘴巴子…你才是老鼠,你们全家都是老鼠!别在这里口口声声金尚书金尚书的好不好?这哥们到底想帮忙还是想害人?
    幸好这士子话说到这里,甩袖子走了,没叫李佑继续难堪。
    张三捧着匣子递给李佑,李佑接过后,有御史随员上前要拿走,却被李佑骂道:“狗奴才,滚一边去!”
    打狗还要看主人…任御史微微皱眉,但他不欲多事,眼见着李佑端匣子亲自到他身前。
    抽开了匣子盖,上面第一张纸折子是出行勘合,任御史拿将起来,借着火光扫了几眼后收起来。到此他心下大定,不会错的,李大人的确是冒领谮越了,此人本不该享受这个待遇,只要弹劾成功便是一件功劳到手。
    勘合之下,第二张花绫纸面的,便是天下所有小民都想拥有的东西——告身,也叫官告,乃是官员才有的身份证明。这个东西,任御史无权收走,只能拿起查验,等验明正身、核实无误后必须还给李佑。
    仔细对比后,任御史查完告身,确定眼前的正是李佑本人,并非他人假冒,也没有假冒他人。
    就当任御史要将告身放回匣子时,不经意看到里面还有几层书信,其他书友正常看:。东西不起眼,但上面几个字却很显眼——恩师许吏部俯启。
    就这几个字,让任御史捏着告身呆住,脑子空白了一瞬间。京师中敢称许吏部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六部之首,人称冢宰,手握印把子,小官见了要恭敬磕头的吏部天官许大人,对六品以下官僚最具有杀伤力的存在。
    信会是真的?任御史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这么个蚂蚁居然能与许尚书牵扯上关系?能和吏部尚书牵扯上的,即使是蚂蚁那也是食人蚁啊。
    李佑端着匣子手酸,不留神将匣子掉落在地上,几封书信一齐落了出来。
    任御史不知怎的,不顾在属下面前丢了体面,鬼使神差居然抢先弯腰帮着拾捡,大概是许吏部三个字太吓人了。
    总共三五封信,任御史很快便捡好,眼角很不争气的各扫了一遍封皮。有“兄长亲启”,有“三儿亲启”,看起来都是家书,没有先前那封震撼。
    任御史抬眼便看到李大人似笑非笑的,不禁脸色发烫,亏得黑夜火光下看不出来。
    李佑接过任御史帮忙捡的书信,唉声叹气道:“本官罪过,竟然将贵人们的书信洒落于泥土。对了,这两封是贵院赵宪长的,他那在苏州府的二弟三弟写的,任大人若有空帮忙捎带回去?”
    所谓宪长,风宪官之长也,这个称呼除了御史的大头目,都察院都御史谁能当得起?
    任御史记起来了,他上司的上司的上司,前月新任的左都御史赵良仁就是苏州人…这貌似不起眼的“兄长亲启”就是捎带给他老人家的?
    面前这人竟然可以帮他上司的上司的上司捎带家书!想到这里,任御史脸色煞白,今晚踩蚂蚁刷政绩,到底踩出个什么东西?!
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佑进京
    第一百九十一章李佑进京
    任御史突然连连失态,不成体统,他的随员对此很理解。距离又不远,都明明白白的听见李佑提到了左都御史赵大人,必然是有所倚仗的。
    只有总宪也就罢了,还有个天官更要命…任御史清醒过来,连忙道:“今夜是一场误会,有道是不打不相识。惊扰到了李大人,本官今夜摆酒赔礼,还请李大人赏面。”
    李佑很大度道:“都为朝廷公事,不值当什么,赔礼不必。在下一路疲乏,不耐宴饮,任大人的心意只好心领了。山水相逢,到了京师自有时机。”
    任御史连连作揖,“本官奉命出巡,此身多有不便,待他日回了京师再聚。”
    他正要退出院落,又听李佑问道:“这位大老爷刚直威严,在下十分欣赏,不知高姓大名,也好铭记于心。”
    问的就是那位两次对李佑呵斥的御史随员,只见他瞪着眼讷讷不能语,求救似的望向上官,其他书友正常看:。
    任御史果断甩袖道:“姜先生不堪使用,自行回行人司罢!”
    所谓行人司,是个养了一大群闲散小官吏的清水衙门,主要工作就是出差。按制度,每当朝廷派员出京,所需随员属吏都从行人司调遣。嗯,也是国子监监生打工和分配的主要去向之一。
    这个姜先生便是行人司的,才出京到通州就被主官赶回去,今后这饭碗算是砸了,运气好还能成为吏部的万年待选大军中一员,运气差直接回家种红薯。
    李佑看在眼中,便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心道,这任御史性情凉薄,不可深交。当下也不多说什么,拱手送客。
    这群人离开后,方才紧张万分的张三宽下心来,摇头晃脑叹道:“这世道,老爷的好言好语还比不上几个纸皮子。”
    小竹也从屋里出来,对李佑道:“奴家想着老爷进京后先不要去投信了。这几件信比庙里求来的护身符都管用,在身边多留几日罢。”
    “聪明!”李佑赞道:“此主意不错。”
    一夜再无话,次日清晨,李佑起了身,找到驿丞去要车。
    那驿丞起先不肯,觉得李大人面子再大也管不到他,婉言相拒了。
    然而李大人再次祭出书信这个法宝,表示自己要去老乡卢尚书府上送信,那驿丞立刻服软。
    驿站是属于兵部管理的,卢尚书正是兵部坐堂尚书。作驿丞的,别人的面子都可以不卖,敢不卖兵部尚书的面子吗?片刻之后,便有两个骡子大车停在了李佑小院门口。
    小竹生长以来从没有坐过车,有点雀跃的跟在李佑后面爬进车厢,张三与韩宗以及行李乘另一辆,书迷们还喜欢看:。
    从通州到京城,路程不算太长,过了午后,便遥望见雄壮的城墙,又片刻后,到了外城东便门外。此时小竹已然水土不服了,在车上晃得头晕目眩,皱眉苦脸。
    李佑笑话她一番,对外面车掌道:“就到此罢了,我等自行入城。”
    这外城东便门,紧邻着赫赫有名的内城崇文门。凡南方旅人、货物想要入京,都是从通州运到这里,先入东便门、再过崇文门,没有别的路可走,除非吃饱撑着绕几十里去宣武门。
    所以从东便门到崇文门之间的三里地方,堪称黄金宝地,天下最大的货物集散地。因而设在此处的崇文门税关,也是本朝第一税关,与苏州浒墅关、山东临清关并称为天下三大税关。
    官场上谁不知道,崇文门宣课分司大使虽然只是最低级的从九品官,却是数一数二的超级大肥缺,一年轻轻松松没有风险的万把两银子入账毫无问题。
    只要当一年崇文门税官,下半辈子就吃喝不愁了。所以这税官位置,一般也真是干一年就换人,谁要企图干两年那就是人神共愤了。
    崇文门税官的名声,一直到三百年后,依然名闻遐迩…不过绝对不是脑残电视剧那样搬张桌子守着城门收铜板的收费站式的傻样。
    废话不提,李佑坐车也坐的腰酸腿软,便在东便门外下了车。又雇了小推车拉着行李,他们主仆四人步行进城。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听着南来北往的口音,不知不觉走到了崇文门外。李佑抬头看看高入云霄的城楼,低头看看深邃幽深的门洞,一时有点逡巡起来,忽然产生点类似于近乡情更怯的念头。
    宿命啊,换了一辈子活法,结果又到北京来上学了,其他书友正常看:!
    过了崇文门,人流比外城稍稍少了点,这里是整个内城的最东南角,苏州会馆便在崇文门内不远地方。
    李佑和韩宗还好,张三和小竹却是东张西望。街道笔直,灰砖绿瓦,帝都风物,处处新鲜。
    忽而有头小毛驴从他们一行身边过去,驴不奇怪,但驴上却侧坐着少妇一名。这叫张三眼神发直,他这辈子活了三十来年还真没见过女人骑着畜生上街的。
    那少妇见张三盯着她不放,高声斥道:“看什么看!没瞧过女人骑驴么!”
    张三尴尬的收回目光,讪讪道:“京城娘子果真不同凡响。”
    李佑大笑,“北地胭脂与江南佳丽当然不同,不是那么好招惹的。”
    苏州会馆便在苏州胡同里(虚构的),这年头会馆是兼有同乡联谊、互助救济等功能的衣食住行为一体的场所,也是本乡穷京官们白吃白喝打牙祭的地方。
    李佑是苏州名人,又是七品官身,住进本乡会馆自然不要钱。当晚,苏州会馆的轮值管事还做东道请李佑喝了一顿。
    到了京城的第二日,李大人就往外跑,去了国子监。倒不是因为他热心读书,实在是因为对国子监不了解,心里没底。
    要说对官场其他衙门,他不说如数家珍,总也稍有了解,只有国子监这样的边缘清水地方,实在是不熟悉。但事情又关系到自家前程,着急去问个明白,不然总不能彻底安心。
    不明白的问题多了——坐监怎么个坐法,是寄宿还是走读?怎么编班读书?到底读多长时间,一年、四年?怎么才算肄业,不会是考试过关罢?
    先打听清楚了才好准备。
第一百九十二章 诡异的国子监
    第一百九十二章诡异的国子监
    话接上回,却说李大人要去一趟国子监,其他还好,就是位置比较坑人。国子监在京城最北端,几乎到城墙根下,而李佑所住的苏州会馆,却在最东南角崇文门内,一去一回有二十里路。
    既然去拜访国子监学官顺便报名,总要穿戴正式一些。李佑便叫小竹从行李中把官袍乌纱翻出来,他只是离职又不是罢官,朝廷特命保留冠带品级的。又从会馆里要了轿子,带着两个长随出发了。
    慢慢悠悠的向北快走了一个时辰,才到达国子监大门外的成贤街。街口有两道国子监牌坊,祖宗有制,过此牌坊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所以最后一段路李大人干脆下轿步行过街。
    国子监按惯例建有大门、二门,大门曰集贤门,二门曰太学门。
    李佑连穿两道门和碑亭,来不及看景,入目就见前方一条笔直甬道,甬道两侧开阔地方站满了人,分班列队的还挺整齐,其他书友正常看:。
    两片人粗略估算有一二千人,制服很统一,皆是头戴平巾,身穿玉色直裰,乃是太祖皇帝钦定的监生制服。
    人群再向前,是长形高堂,堂前有露台,露台上有位绯衣官员,估计是监内的学官罢,多半是四品的国子监祭酒。
    真是令人熟悉的场景啊…李佑不知为何想笑,来的好巧,看来是赶上会讲了,这和他上辈子学校开大会的场面相比,除了穿戴不一样没有大喇叭之外,还有什么区别?
    李佑觉得自己堂堂(其实到京城也不能算堂堂了)七品官,鬼鬼祟祟躲在一群监生后有失体面,便从人群的后方绕到旁边小路,又沿着小路到了人群斜前方、露台东侧才停住脚。
    他自觉这个位置十分妥当,既体现了学官的尊重又位于普通监生之上。同时趁机打量了一下未来的同学们,不注意还好,一仔细看不由得摇头叹息。
    这些同学们真的很年轻,放眼望去,年纪最小的竟然只有三十多岁,年纪大的也不过五六十而已…这是太学还是养老院?
    先前李大人还准备开启混学院收小弟养打手的玄幻流模式,但这几眼后,则相当直观的领悟到,国子监果然是败狗集中营…
    秀才们科举屡战屡败丧失信心又想做官的,才会按着年资排序来国子监熬出身,熬到最后运气好的,可能会有个相对位置不错的***品官当。但一般当上官都四五十岁了,出身又低,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就算那些来补监的,也差不多罢,自己这样的果然是天下独一无二…至此李佑便彻底熄灭了结交同窗的侥幸心思。
    在十***岁七品官的势力眼中,这群战斗力不足五的垃圾同窗即使结交了也全都是拖累啊!趁早混个出身走人罢,实在没有必要在国子监浪费太多时间。
    听说监生异数王老头(或许该叫王前辈了)当年在国子监呆了八个月就肄业了…打定了主意,李佑收起心思挺着耳朵细听台上的“领导讲话”。
    其实李佑早被台上的人发现了,下面一两千玉色衫服阵容的边上,出现了全套冠带青袍乌纱的人物,并且是全场唯一走动的,当然十分醒目。
    等李佑挪近了,正在讲话的“领导”拿眼角瞥了一眼他,不知为何脸皮微微***几下,迅速结束了长篇大论,高声道:“尔等务必潜心向学,休得无事生非!不然监规绝不容情!”
    人群散去,李佑稍稍整顿衣冠,欲上前拜见。这时却见那“领导”下了露台,率领几个官吏主动迎了上来,这份礼遇叫即将坐监的李大人受宠若惊。
    离近了,李佑暗暗扫视一眼对方胸前的补子,没错,和王知府一样,是四品。
    国子监里唯一四品官职就是祭酒,看来这外貌瘦小精干的“领导”便是那祭酒了,之前打听过,这位大人姓费。
    “下官今至太学,多有打扰。”
    “哪里哪里,不知尊驾到此,有失远迎了。”
    “不敢不敢,惊动了老大人,都是下官罪过。”
    “无妨无妨,还请入堂一叙。”
    对答几句,李佑感到氛围很古怪,这是一个四品官面对七品官所该有的姿态么?执礼甚恭,莫名其妙。
    他哪里想得明白,一头雾水的跟随祭酒大人向彝伦堂而去。国子监中,彝伦堂是祭酒、司业等官员的公房所在。
    只有四品祭酒和五品司业一起陪李佑这个客人,其他***品的资格不够,上不了台面,都散了。
    这更让李大人不明所以…他只是想来找个管教务的如典簿之流打听打听情况,没想着如此隆重的被接见…都吃错药了?忍不住开口道:“我此次…”
    话未说完,忽然有几个监生冲过来拦住了李佑,噗通一声齐齐跪在地上高喊:“大人在上明鉴!学生有冤情呈诉!”
    李佑顿时愕然了,这要在苏州府不奇怪,当推官的被人拦着告状很正常。可是现在身处京城国子监,这又是哪门子戏码?国子监有祭酒,有执法监丞,他一个来补监的有什么资格去为监生做主?
    怪哉怪哉,今天国子监处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