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第7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新的政治结构,这个。。。。。。公瑾有想法么?”
    “属下也没有全盘的考虑,但是现在应该是开始考虑的时候了,不管怎么样,加大学馆学宫的投入,从普通的学子士子中拔擢人才,从而阻止世族包揽官吏应该是个可行的方法,当然,这仅仅是以一个方面,能做的、需要做的、需要考虑的还很多,属下以为,主公更应该将心思放到这里来。”
    孙策的眉头渐渐的舒展开来,周瑜的一番话,让孙策完全走出了失去江东,有负先父所托的沮丧和不自信的情绪,人只有在看到未来的时候,在充满了希望的时候,才会有力量,才会有自信。
    周瑜话里的意思也很明确,那就是向前看,让孙策放下对过去的,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的纠结,将眼光放到未来上去,将心思和精力也放到更远大的事情上,才能摆脱脚下的羁绊。
    “那么,公瑾以为,我们应该如何摆脱世族的掣肘呢,难道将他们都排斥在外?”
    “当然不可,如今世族在江东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族人之间的那种团结的关系,在百姓那种依赖家族才能生存的想法被彻底打破之前,彻底的摒弃世族是不智的。但是,主公的态度却可以更强硬了,同时也必须坚定不移的从家族生存体系中,从世族的手里争夺民众,一点一定的将世族的权力夺走。于此同时,世族也可以选择去留,这比先主在时压力更小。”
    “公瑾所说的压力是指什么?”
    “当然是指世族的压力,当时先主的问题是必须掌控江东,同时又要从江东世族的手里夺走权力,这就成了你死我活的关系,对世族的压力大的惊人,所以他们的反应比较激烈也就能理解了。”
    孙策眼神一亮:“现在他们多了一个选择!”
    “对,多了一个留下的选择,当然,留下来是要面对更强硬的方志文,还是投靠向曹操刘备这已经不是我们的问题了。我们的问题就是将能够接受我们、认同我们的世族带走,将百姓尽量的带走,将将士全部带走,这就是我们的问题,其他的问题,我们不用关心。”
    “那。。。。。。能不能。。。。。。。”
    “当然能!主公是想要给方志文留下一个大难题,或者说一个大陷阱对吧?其实主公不做,这个陷阱也自自然然的存在,方志文想要完全控制江东,就根本没有办法避开江东世族这个陷阱,我们也理所当然的可以给他加把火。”
    孙策笑了起来:“那么,这把火该如何烧呢?”
    “当然是大力的宣传幽州的政策了!”
    “那不是帮方志文的忙么?”
    “谁也没有说要宣传完整的政策,我们需要宣传的就是幽州不允许大量的拥有土地,并且不允许土地自由流转这两个政策,至于其他的咱们完全可以不了解嘛!”
    孙策怔了一下,随即呵呵的笑了起来,这一段时间一来,孙策还是第一次这么畅快的笑了,这一笑,似乎将心理原本淤积的郁气都发泄了出去,心情轻松了很多。
    周瑜看着孙策笑了很长时间,才慢慢的平静下来,心里也轻松了不少,至少孙策心里能平静下来,作出错误决策的可能性就小了很多。
    “此事可行,我这就找人召子布先生前来,这事。。。。。。”
    “主公,这事不能让子布先生来做,子布先生的名声主公也要替他珍惜才是。”
    孙策再次一愣,随即看向周瑜,见周瑜目光清澈,孙策不由得欣慰的笑了,周瑜能这样为张昭着想,说明周瑜已经摆脱了那种生怕被人小瞧的心理,能够放开胸怀面对一切,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行考虑问题了。
    “公瑾说的对,是某考虑不周,这事。。。。。。。让陈端来做吧,他的文笔也相当好!”
    “主公明见!”
    “呵呵,公瑾不必奉承某,咱们可是兄弟,这段日子,某心思不清,多得公瑾在旁周全,今日得闻公瑾妙论,某才能拨开眼前的迷雾,看到未来的道路,才知道自己之前的狭隘和错失,某在这里多谢公瑾了!”
    “主公太客气了,不论公私,这都是属下分所当为。”
    “说的对,好了,某也饿了,公瑾留下来用餐吧。”
    。。。。。。。。。。。。。。。。。。。。。。。。。。。。。。。。。。。。。。。。。。。
    九江城里很快就从官方的、半官方的渠道,还有各种各样不知来路的渠道,传出很多的消息,官方的消息主要是宣布孙策军将要加入征战瀛洲的战事,号召民众将士们支持官府的决定,为大汉的国战尽力。
    至于小道的消息则不同,孙策有可能会被调往瀛洲,江东将会归属于朱治,或者说背后的幽州来管理的消息开始扩散开来。
    更多的还有幽州的各种政策,这才是老百姓最关心、最切身的问题,只不过这些消息真真假假的,各种说法都有。
    很快孙策就发现,自己只说了自己想说的,可是在市面上流传的消息远比自己放出去的的要多得多,而且有些更是互相矛盾的,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周瑜和张昭也有些傻眼,很显然,有人伸手在里面搅局了,而且,还不止一个两个,江东如今就像是一个大浑水潭一样,让人十分的无奈。(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离乡背井断无退路
    俗话说乱世人命贱如草,这个时代,就是一个人命贱如草的年代,当然,这话对原住民才有用。
    人命都贱如草了,人们对于背井离乡、生离死别这种事情也就有相当的心理准备,虽然离别的时候依然是那么心痛,但也不会弄得太凄惨。
    孙策亲自来送妹妹登船北上,陪着孙尚香一起北上的有一位孙坚的遗孀,当时吴夫人甚至要亲自带着孙尚香北上,后来孙策后说歹说才将母亲说服,不过代价是一大船的各种物品,以及一大群的侍女侍卫,吴夫人恨不得将整个孙府都给孙尚香带走。
    孙策没敢跟妹妹多说什么,因为他担心自己没有办法回答妹妹的问题,他没有办法像吴夫人那样对孙尚香谎称过几年就接她回家,所以孙策干脆就躲在了后面,任由她们哭哭闹闹了一会终于将孙尚香送到了船上,看着大船慢慢的扬帆远去,孙策久久不愿离开。
    吴夫人心情不好,扫了大儿子一眼无语的上了马车离去,孙权、孙翊站在哥哥身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孙翊还不大懂事,但是孙权知道,妹妹北上去做质子,其实是代替自己或者弟弟的,她帮助自己的哥哥弟弟承受了那悲惨的命运。
    孙权一直想要说自己替妹妹去,可是却一直都没有能说出口来,看着妹妹终于远去,孙权心里似乎放下了一块大石头,但是却又莫名的烦躁。甚至有种想起妹妹就烦躁的奇怪感觉,这种困扰孙权绝对不敢跟别人说,当孙策凝视着远去的大船时。孙权却低头看着涌动的江水。
    “二弟,三弟,你们先回去吧。”
    “哦,那大兄你。。。。。。。”
    “我还有事。”
    码头上的人渐渐散去,只剩下孙策和周瑜两人默默的站在栈桥的顶端,看着江面上往来的帆樯长时间的发呆。
    “公瑾,你说。。。。。。我是不是个好哥哥?”
    “主公。。。。。。。若是尚香已经懂事了。知道眼前的情况,你说她会如何做?”
    “尚香虽然平日里很顽皮,有时候也有些任性。但是却是个懂事的孩子,她一定会义无反顾的去密云。”
    “正是如此啊!主公想要做个好哥哥,尚香也会想要做个好妹妹,不论是主公还是尚香。出发点还是为了江东的百姓和大业。所以,属下觉得主公是个好哥哥。”
    孙策苦笑了一下,周瑜偷换了概念,孙策是知道的,不过孙策和孙尚香都不是普通人,所以他们的身上都担负着普通人所不曾担当的责任,任何试图将这个责任割裂开来,单独评价孙策和孙尚香所作所为的做法。肯定都是不对的。
    “哎。。。。。。公瑾说得是,我们的身上都有无法摆脱的责任。有时候也真想学着异人那样浪迹天涯快意恩仇,呵呵。”
    “人与人是不一样的,主公。”
    “说的对!公瑾,你觉得方志文为何会同意让尚香去密云,而不是仲谋或者叔弼?”
    周瑜沉吟了一下回道:“主公,属下现在想来,当时应该是子敬有意的引导我们提出了尚香去密云的想法,至于真实的原因可就不得而知了。”
    孙策微微的一皱眉:“也就是说,方志文的本来目的就是尚香?这是为何?”
    “主公,此事属下也琢磨过,估计有两个原因吧,一个可能是不希望与主公的关系太僵,因为这个求质本身只是一种象征。。。。。。”
    “公瑾是说某会不顾尚香的安危?”
    周瑜愣了一下,随即有些尴尬的摇了摇头:“属下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在涉及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个人荣辱都是小事。”
    孙策自失的一笑:“是某想多了,公瑾继续说。”
    “主公,既然质子只是一种象征,那么就应该尽量用个影响比较小,身份又合适的人,所以,尚香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原来如此,这么说,尚香应该不会受什么委屈?”
    “想来如此。”
    “可是,尚香年龄渐长。。。。。。”
    “这正是属下要说的第二个可能,随着尚香年龄渐长,方志文就可以根据当时双方的关系和态势,来随时的调整尚香的身份,比如。。。。。。联姻!”
    孙策默默无语,眉头微微的皱着,似乎在思考着周瑜的说法。
    。。。。。。。。。。。。。。。。。。。。。。。。。。。。。。。。。。。。。。。。。
    “母亲!”
    “。。。。。。。。”
    “母亲!”
    “好了,你去忙你的吧,不用来管我。”
    孙策老老实实的跪坐在吴夫人的寝室外,似乎打定了主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吴夫人长叹了一声,终于开口道。
    “进来说吧,你们都出去。”
    孙策入内,却见吴夫人双眼红肿,吴夫人育有四子一女,可想而知对这一个女儿的喜爱程度了,如今,在这个宝贝女儿却要被长子送到遥远的北方去,在陌生的地方,敌视的环境中,年幼的女儿要遭受多少的委屈,吴夫人一想到这个就想哭,对孙策的怨恨也就越发的难以抑制。
    “母亲,孩儿知道母亲舍不得尚香,孩儿也一样舍不得妹妹。。。。。。”
    “舍不得你还要将她送到密云去,那么远,她还那么小。。。。。。。。你可真是狠心啊!”
    “母亲,非是孩儿狠心,你可以骂孩儿无能,孩儿也无话可说,但是孩儿的心跟母亲一一样,都是会疼会流血的。”
    “那。。。。。。”
    “母亲,尚香不去。仲谋、叔弼就要去,您觉得他们去更好一些?”
    “这。。。。。它们身份为兄长,难道不应该么。”
    “应该。但是方志文却指定要尚香去密云,母亲,您明白这其中的含义么?”
    吴夫人抹了抹眼角的泪水,困惑的看着自己的长子,老实说,孙策真的很能干、很出色了,虽然现在江东情势不大好。但是内部还是很稳定的,他一个还没有到弱冠的孩子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让人惊讶了,或许自己不能要求太多了。何况现在这种紧要关头。
    想到这里,吴夫人不由得有些惭愧,擦干了眼泪,吴夫人坐直了身体。强打精神看着孙策道:“策儿想说什么?”
    “孩儿巷告诉母亲。尚香去密云是不会受委屈的,方志文选择尚香而不是选择弟弟,显然是不想与我们弄僵了关系,所以尚香肯定是不会受委屈的,他让尚香去密云,更多的是为了在我们和密云之间建立一个桥梁。如果将来双方的关系缓和,母亲甚至可以去密云探视尚香。”
    吴夫人眼神一亮:“这。。。。。。可能么?”
    “可能!我方若是顺利东渡,将来想要在瀛洲站稳。必须切实的与方志文合作,虽然孩儿心里很是不甘。但是却不得不主动或被动的缓和双方的关系,因此改善关系是肯定的,若无意外,有个一年半载,双方的关系就会完全恢复正常,到时候母亲就能北上探视尚香了。”
    “那就好,那就好。策儿,母亲这里你不必担心,外面的大事要紧。”
    “母亲也一样要紧,孩儿可不想母亲因此而影响了身子。”
    吴夫人勉强的基础一个笑容:“母亲没事,若是想念尚香,会写信给她的,策儿不必担心,如今诸事繁杂,策儿无需担心母亲,策儿自己也要注意身子。”
    孙策咧嘴笑了:“孩儿身体强壮着呢。”
    “那也要注意,”顿了一下,吴夫人又道:“策儿,这江东原本也不是咱们孙家的,你父虽然将江东的基业交给你,但是你也不必将这些看做是负担,母亲觉得,你父亲要交给你的,绝不仅仅是一片土地,而是人!还有他的志向,只要策儿明白这点,就不会因为眼前的挫折而迷茫了。”
    孙策一愣,随即恍然的点头应道:“母亲教训的极是,孩儿明白了!孩儿一定不会坠了父亲的志向!”
    “明白就好,你去吧,母亲没事,至于吴家的人,母亲也会与他们说的,背井离乡谁都不愿意,但是当年江东诸家的前辈,若是没有披荆斩棘的勇气,又如何能在这江东之地开辟田地、扎下根基?若是失了进取之心,江东百姓就没有指望了!”
    “母亲所见甚远,众人不及!”
    。。。。。。。。。。。。。。。。。。。。。。。。。。。。。。。。。。。。。。。。。。。。。。。
    像吴夫人这样有见识的人不多,但是也不会少,江东世族能够屹立江东,也不是仅仅靠着祖辈余荫的,若是没有见识,脑袋不好用,恐怕也早就被淘汰了。
    只不过想归想,真要做的时候,谁能轻松的将自己的家业土地放弃,跟孙策一起奔向未知的前途呢!人心难齐古来如此。
    何况,还有很多的有心人在从中搅和,各种各样的人士也纷纷的带着目的奔赴江东,想要从即将崩解的江东获取更多的好处。
    孙策的目的相当的明确,那就是军队方面要绝对的控制住,孙策、周瑜、张纮的主要精力就放在这个方面,通过仔细的调整将领,将那些心思不坚定的将领都排斥了出去,牢牢的把握住了军队这个重中之重。
    至于民政方面,则完全放手给张昭和孙贲、吴景负责,争取所有能争取的支持者,当然,重点是老百姓,张昭甚至将密云的分田地那一套也给搬了过来,军属就不用说了,肯定会分得土地,连答应移民的老百姓,也可以获得土地分配,这一政策确实厉害,直接从宗族的手里挖走了大量的支持者,毕竟世族是不可能将土地分给雇农、佃农的。
    还有些世族中人,因为不受重视或者土地过少的原因,也渐渐的倒向了孙策这边,所谓穷则变,到了穷途末路,人们就有了背井离乡破釜沉舟的决心了!
    江东,就在这初春时节略显混乱的热闹气氛中发酵着。(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城外踏春偶遇二乔
    ps:  感谢‘sky轻松 ’‘永远的大肚 ’‘a暗夜 ’‘真田幸村 ’大大投出宝贵的月票!
    方志文一时半会是离不开秣陵的,黄忠、折信和甄翔的部队即使部署到位了,在孙策没有完成东渡这之前,在江东没有完全稳定下来之前,方志文恐怕都离不开秣陵城。
    不过这也不代表方志文必须一天到晚的呆在秣陵城里,这天,天气晴好,方志文将正在军营里训练新兵的太史昭蓉拉了出来,将训练扔给了黃叙,两人换了装束,带着几个亲兵就出了城。
    整天闷在军营里的太史昭蓉一出了城就放开了马蹄,一通猛跑,人跟马都出了身汗,整个人都畅快了很多。
    “夫君,你看那边的山坡上有桃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