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毒妃 作者:梅果-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官勇道:“他们对元志下手之后,一定都跑了。”
  “元志会没事吧?”上官睿问上官勇道。
  袁义这时道:“少爷的身上有刀伤。”
  不少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好好的人落进这种起浪的江水里都不一定能活,安元志还身上带着刀伤?
  “水下面都找过了?”上官勇问袁义道。
  袁义全身湿透地站在上官勇的面前,脸色青白地道:“我把少爷落水的地方都摸了一遍,找到了几截渔网。”
  乔林这时开口道:“五少爷水性很好,若是身上没有渔网覆着,那五少爷还有生机。”
  “生机?”上官睿终于站立不住,跌倒在了江滩上。生机这个词在这个时候说起来,那不就是在说,安元志九死一生了?
  江水吹得所有人脸上发疼的时候,一场暴雨不期而至,把所有人心底的那丝希望给浇了个干干净净。
  一个老渔翁这时被中军官带到了上官勇的面前。
  上官勇看这老人家要给自己跪下行礼,忙说道:“老人家免礼。”
  老渔翁打量了上官勇一眼,暴雨中上官勇的脸上面无表情,看着让人害怕,“将军,”老渔翁声音发颤地跟上官勇道:“这么大雨的人,草民们不能再在江上行船了,不然浪再一大,草民们的船都会翻的。”
  上官勇道:“老人家,你是这里的老人了,从这里落江的人,要如何救?”
  老渔翁看上官勇看着吓人,可是说话还挺客气,说话的声音便大了些,跟上官勇道:“将军,今天的江上风大浪大,这么多人找到现在都没能找到人,那这人一定是被冲到下面去了。”
  上官勇说:“下面,下面是哪里?”
  老渔翁手往东指道:“这江水往东流,人也一定是顺着这水流往东去了。”
  上官睿这时道:“你是说他人已经不在这里了?”
  老渔翁点了点头。
  “这里落江的人,有被救上来的吗?”有将领问道:“你们”
  这话还没问完,这位就挨了身旁人一肘子,要说的后半截话被打了回去。
  “今天若是江上无风,”老渔翁道:“这人还好救些,这会儿风大雨大,唉!”
  上官睿看着老渔翁摇头叹气,全身上下,连心里都凉了。
  “船翻了!”这时从江面上,传来了不少人的惊呼声。
  一艘小渔船在风雨中,整个倒翻在了江水里。所幸在附近船上的人们,给落水的人抛了绳子,落水的三个人,抓着救命的绳子,才没有被江水冲走。
  “将军,”老渔翁看到这一幕,扑通一声给上官勇跪下了,说:“草民求将军放草民们一条生路吧,这种天气里行船,是寻死之举啊。”
  上官勇双手扶起了这老渔翁,道:“你让他们回岸吧。”
  “哥!”上官睿大叫了起来。
  老渔翁刚要冲江面上的渔民们打口哨,让众人回岸,被上官睿这一喊,又吓得不敢动弹了。
  “元志不在这里了,”上官勇伸手把上官睿从江滩上拉了起来,说:“我们要找,也是往下流找。”
  “老人家,你让他们回岸吧,”袁义跟老渔翁说了一声。
  老渔翁弯起了手指放到了嘴边,吹了一声声音很大的口哨。
  “老人家,”上官勇说时又跟老渔翁道:“我们军中会出钱,能不能请你们这几日替我们在江中找人?”
  老渔翁忙就答应了。
  “那现在呢?”上官睿问上官勇道:“现在就不搜了?”
  上官勇命身旁的中军官道:“你带一队人马,往东边走。”
  这位中军官忙就领命跑走了。
  “让袁威他们在江里小心,”上官勇又跟袁义道:“不要元志没有找到,再让他们几个丢了性命。”
  袁义也点了头。
  上官勇吩咐完了这些,掉头就往军营里走。
  上官睿还要跟上官勇叫,却被乔林一把拉住了,小声道:“这个时候,再让人在这里搜只能是无用功,二少爷,你冷静一些,这个时候慌神,只能害人害己。”
  上官睿回身望向了江水,抹了一把脸,人站在雨水里,脸上的液体外人分辨不出,这是雨水还是泪水,不过上官睿自己知道,他这会儿在哭。
  袁义跟袁威喊了话后,跟着上官勇进了军帐,开口便道:“将军,我带着袁威他们往下流去找少爷吧。”
  上官勇望着桌案前的地面出了一会儿神,然后才跟袁义道:“你不能再留在江南了,不然让京城的人知道你长留在我的军中,她在宫里就很难自圆其说了。”
  “那少爷?”
  上官勇道:“我还是那句话,对元志,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不管怎样,我不会把他一个人留在江南的。”
  袁义沉默了半天,突然就带着哀求意味地跟上官勇说:“将军,你觉得少爷还能活着被救回来吗?”
  “小睿子说最后看见元志的时候,他的身上在着火?”
  袁义点点头,说:“我们都看见了,想必少爷是想将身上的渔网烧掉。”
  上官勇捶了一下桌案,几乎将这黑漆的桌案捶成了两半。
  袁义说:“将军,少爷还能活着回来吗?”
  “我不知道,”上官勇说:“他的水性很好,只是他身上带着伤,又是这样的天气,他”
  “那我要怎么对夫人说?”袁义打断了上官勇的话问道。
  “不能告诉她这事,”上官勇下意识地便说道。
  袁义摇了摇头,说:“将军,这种事你只能瞒一时啊。”
  上官勇抱着头。
  “将军!”袁义紧贴着桌案站了。
  “你把这事告诉她吧,”上官勇放下了双手,说道:“不管元志是死是活,我会给她把人带回去的,也会为元志报仇,你让她看在我跟孩子的面上,不要,不要太伤心了。”
  袁义的眼中隐约有了泪光,说:“夫人怎么可能会不伤心呢?”
  上官勇提笔给世宗写奏折,元志之事他得让世宗知道。

☆、394宫中来信

  “这事是谁做的?”袁义看着上官勇写奏折,一边跟上官勇道:“军营里这么多人,那些水匪都不杀,他们怎么偏偏要杀少爷?”
  上官睿这时冲了进来,两眼红红的,一看就是在外面痛哭过一场了。
  “你的规矩呢?”上官勇抬头看着上官睿阴沉着脸说,将官们都在帐外站着,这个弟弟却无令一头冲了进来,在军营里这是大忌。
  上官睿脚步停了一下,随后还是快步到了上官勇的跟前,道:“那帮水匪一定是冲着元志去的!我抱着平宁往军营里跑的时候,那帮人没有一个人来追我,全都只顾着要杀元志。元志这些日子,喜欢在傍晚的时候,带着平宁去江滩上坐坐,这些人一定是盯着元志很长时间了,不然他们也不会在江滩上布下鱼网。”
  “你们营里,当地江南的兵勇看起来了吗?”上官勇听了上官睿的话后,没表示,只是问上官睿道。
  “戚哥把他们都看起来了,将官也抓了,”上官睿道:“戚哥说他没脸来见你。”
  袁义说:“让水匪混进军中,他当然有错!”
  上官睿说:“这个时候说这些都没用了啊,元志已经出事了。”
  “平宁少爷呢?”袁义突然又问道。
  上官睿说:“在对岸的营里,有兄弟看着他。”
  上官勇这个时候把奏折写好了,封口之后交与了袁义,说:“你替我劝劝她。”
  “你要走?”上官睿问袁义道。
  袁义点了点头。
  上官睿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了,说:“你是不能在这里久留,不然我大嫂那里就不好跟圣上交待了。”
  “让外面的人都进来吧,”上官勇揉了揉自己的眼睛,跟袁义道。
  袁义转身正要出去时,就听见上官睿道:“这会不会跟元志借水匪之名,杀了兴王之事有关?”
  袁义停下了脚步。
  上官睿双手揪在一起,说道:“元志来江南,没有打兴城之战,他只是跟兴王府之事有关,会是水匪知道元志嫁祸给他们,所以来杀元志的?”
  上官勇跟袁义一起摇头,兴王一家被杀之后,虽然传出是水匪所为的说法,但现在官府还什么结论也没有下,他们卫**也没有对水匪下手,水匪怎么可能因为安元志嫁祸的事,就混进军营里来杀安元志?
  上官睿这个时候自顾自地又道:“这帮人有本事混进军中,看来有江南的军中人跟他们合谋了这事,不是合谋也至少是帮凶,是江南官场的什么人想元志死?”
  “江滩上的水匪中有活口吗?”上官勇这时问袁义道。
  袁义摇头。留在江滩上的水匪,不是被安元志杀了,就是被自己的同伙灭口了,没有一个活口留下来。
  上官睿道:“元志抓了林氏王妃父女两个,也得罪了淮州的官员。”
  袁义道:“五殿下现在人在江南,他到现在也不来见将军,这里面一定也有事。”
  上官睿觉得他好像抓到了些什么,只是这里面的线太多,让他还抓不到可以解迷的线头。
  将领们被袁义叫到了军帐里,众人七嘴八舌,都想出主意,可是这事发生的太突然,谁也说不清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
  军营外的江面上,还是有不少军士在沿岸找着安元志。
  袁威在江水里硬是泡了半宿,最后力竭,快被淹死的时候,被几个兄弟救上了岸。
  安元志流在江水里的血,早就随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消失不见了,这会儿众人看着眼前的江水,谁也不看出这里面掉进过一个大活人的样子。
  “少爷!”袁威趴在江边上冲着东去的江水喊了一声。
  这声音在雨夜里,带着回声传出去很远,但最终还是消失在这片天地之间。
  进芦苇荡追诸大这一帮子水匪的卫**,一直搜到了第二天天亮,最后还是空手而归。这一大片的芦苇荡,看着茂密,其实里面也隐藏着众多小水道,诸大等人进了这片芦苇荡后,就从其中一条水道走了。从京城远道而来,不熟悉江南水道的卫**们,进了这片芦苇荡,只有抓瞎的份。
  韩经在第二天天亮之后,赶到了卫**的军营,一到辕门口,韩经就感觉这军营里的气氛不对头,等他跟辕门前的将官自报了家门,说有要事要见上官勇之后,发现这位将官在用一种恶狠狠的目光打量着他。
  “你是江南人?”这将官问韩经道。
  韩经往后退了一几步,他这一路做贼似地赶过来,一顿正经饭没吃过,一个踏实觉没睡过,好容易赶到了江南了,他可不想在卫**的辕门前,被人一刀给砍了。
  “问你话呢!”将官看韩经不说话,人往后退,看着是要逃跑,这将官的样子就更像是要杀人了。
  “我是京城人,”韩经忙道:“军爷去见上官将军,只须说我姓韩就行了。”
  “你的口音不像是京城的口音。”
  “哦,我是在江南求的学,所以口音里带了些江南这边的口音。”
  “看好了他,”这将官命自己的手下道:“我去见将军。”
  韩经看着这员将官走了,才问辕门前的军士道:“军里这是出事了?”
  没有一个军士开口说话,一个副将军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出了事,任是哪个卫**的心里,都有一股焦燥的情绪。
  上官勇听说营外有一个姓韩的人要见他,便道:“他是哪里的人?”
  “他自己说他是京城人,可是末将听他说话的口音,带着江南这里的口音。”
  上官勇说:“你让他进来。“
  这将官道:“大哥,这个人会不会是水匪?”
  乔林坐在一旁道:“这个时候水匪躲我们还不来及,怎么可能找上门来?”
  “让他进来,”上官勇又说了一句。
  这将官才出去,把韩经一路带进了军帐里。
  “上官将军,”韩经进了上官勇的军帐后,就跟上官勇道:“小人有要事要单独与将军说。”
  上官勇挥手让军帐里的人出去。
  韩经看着人都出去了,才跟上官勇说:“上官将军,在下是韩约的堂弟,是他让我送信来的。”
  听到韩约两个字,上官勇的心里就又是一紧,忙道:“信在哪里?”
  韩经把自己的腰带解下来,拆开,拿出了被他藏在里面的蜡丸,说:“小人原本半月之内就可以到江南的,只是在下在半路上感觉被人盯上了,又绕了些路,所以晚了几天。”
  上官勇接过了蜡丸,看这个蜡丸没有裂缝,中间也没有碎屑,没有被人打开看过的样子,这才捏开了这粒蜡丸,等他看到这信上的笔迹,就知道这是安锦绣的亲笔信了。
  韩经一直等到上官勇看完了信,才问上官勇道:“上官将军,在下是不是来迟了?”
  上官勇手捏着这封信,道:“没事,一路上辛苦你了。”
  韩经忙笑道:“没来迟就好,将军,我这就告辞了,你有没有什么东西要我带回京城去的?”
  上官勇说:“再见到韩大人的时候,你替我跟他说声谢谢。”
  韩经听上官勇没东西要他带,莫名就松了一口气,说:“上官将军太客气了。”
  上官勇拿了两张银票放到了韩经的手上,说:“你回京的路上还是要小心。”
  韩经想推辞上官勇给他的赏钱,可是又一想自己不要,反而是落了上官勇的面子,所以干脆就什么话也不说,把这两张银票收了。
  上官勇也不留韩经在军中休息了,从宫里往外递消息就已经是死罪了,安锦绣这还是往江南他这里传消息,上官勇要是心再狠点,都能杀了韩经灭口。
  韩经给上官勇行礼之后,就要走。
  上官勇却又道:“我这里还有一人也要回京,不如你跟他一起走吧,在路上你们两个也好有个照应。”
  韩经明白,这是上官勇怕他在路上出事,特意让人护他上路,马上就点头道:“那在下就多谢将军了。”
  “你是我在城面旧巷的老邻居,”上官勇这时道:“听闻我在江南,所以特意来找我借些银两,记住我的话了?”
  韩经忙又点了点头
  上官勇让自己的中军官先带韩经下去休息,命人去把袁义叫来。
  上官睿也跟着袁义一起来了,看见上官勇说:“京城里来人找大哥你了?”
  这个时候上官勇已经把安锦绣写的信烧掉了,说:“不是熟人,以前应该也是住在城南旧巷的。”
  上官睿说:“他来找大哥做什么?”
  上官勇说:“借些银两。”
  上官睿一脸的狐疑,还有人能跑到军里来借钱?
  袁义这时道:“将军找我何事?”
  “给圣上的那本奏折我要重写,”上官勇说道:“原来的那一本,你把它烧掉吧。”
  袁义没问原因,拿出放在身上的奏折,走到火盆那里点了火,把这奏折扔进了火盆里。看见这火盆里已经有了一点点纸灰,袁义看了上官勇一眼,也没有吱声。上官勇的这个军帐,有专人打扫,这才大早上的,这火盆应该被清理过了才对,上官大将军方才应该在这火盆里烧了什么。
  上官勇说道:“我刚得到了消息,五殿下住在符乡林家的大宅里。”
  上官睿说:“我们不是应该先找元志吗?”
  “元志要找,水匪我们也要打,”上官勇道:“江南官场与水匪素有勾结,这一次元志的事,一定跟江南的这些官儿有关系。”
  上官睿说:“大哥你查到了什么?”
  “我想过了,”上官勇道:“我要把林家那座大宅给围了。”
  袁义看着火盆里的奏折被烧为了灰烬,说道:“少爷是五殿下害的?”安元志跟他说过要杀了白承泽的话,白承泽也许跟安元志有一样的心思也说不定啊。

☆、395军队与官场

  上官勇下笔飞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