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毒妃 作者:梅果-第4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妃,”夏景臣咬着牙,念了这两个字。
  “小心一些,”白承泽拍一下夏景臣的肩膀,“卫**如今就是我四哥的天下,若是有事,你就到我这里来,我救不了艾婉和艾大人他们,但我能保住你的命。”
  “你说什么?艾大人他们也”夏景臣一下子跳了起来。
  白承泽站起了身,看着夏景臣道:“艾婉都死了,艾大人他们又怎么可能逃过这个死劫?”
  夏景臣呆愣之后,转身下意识地就想上马,他要去伯山郡,亲眼去确定一下自己的救命恩人,现在是否安好。
  “你现在去已经迟了,”白承泽拉住了夏景臣道:“再说你要当逃将吗?”
  夏景臣站着不动了。
  “我已经派人去伯山郡了,”白承泽道:“很快就会有艾大人他们的消息了,我希望会是个好消息。”
  “是谁?”夏景臣转身冲着白承泽道:“这是谁说出去的?!”
  “艾婉的性子你也知道,”白承泽道:“天生不知道防人,我想她也许是在宫里说漏了嘴,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我不相信,”夏景臣直接就道。
  “我会查,”白承泽道:“你给我一点时间。”
  大军开拔的号角声,这时从前军那里传了来。
  “要行军了,”白承泽拍一下夏景臣的肩膀,小声道:“你记住我的话,万事要小心,有事就过来找我,刘高正护不住你。”
  夏景臣紧紧地捏着手里的信纸,眼神还是阴郁,只是眼底泛红,让他这双很英俊的眼,看着有些吓人。
  白承泽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开了。
  “出发了!”
  “睡着人都醒醒!”
  “走了!”
  
  后军营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呼喊声。
  夏景臣将两张信纸抹平,放进了画着一株梅花的信封里,把这信小心翼翼地收进了衣襟里。从小命运多舛,艾婉和艾书玉他们的死,对于夏景臣来说,好像只是心口又多了道伤口。夏景臣觉得自己还撑得下去,被欠下的债还没有讨回来,他不能疯,不能死,再难也要活下去,不然他有何面目去见母亲,去见艾婉?

☆、757断桥

  安元志被袁威拍醒的时候,还睡眼惺忪,被袁威扶着喝了几口水后,才彻底醒了过来,说:“两个时辰都过去了?”
  袁威点点头。
  安元志用双手搓了搓脸,说:“妈的,我怎么感觉我才合上眼呢?”
  袁威把水囊又递到了安元志的嘴边,让安元志喝了几口水。
  安元志从地上爬了起来,甩了甩膀子,动了动腿。
  有亲兵过来,替安元志把马鞍放到了马背上。
  “将军说先杀了那个夏景臣,”袁威趁着这个机会,跟安元志把上官勇和上官睿的话跟安元志说了一遍。
  安元志打着呵欠,目光却已经清明了,说:“知道了,路上找机会吧。”
  大军整装之后,又往南行。
  一连又是三天的急行军,在第四天的晚上,天降大雨,大军冒着雨赶了大半夜的夜路,冷雨浇灌之下,军中不少兵将都冷得脸色发青。
  四更天之后,前军来了一个中军官,跪在世宗的马前大声道:“圣上,卫国侯爷遣小人来报圣上,前方河水暴涨,大军无法渡河。”
  世宗道:“没有桥?”
  这中军官说:“小人启禀圣上,卫国侯爷已经命人去寻过,河上的吊桥无法行马,此时河水暴涨,平日在河两岸摆渡的船也无法行船。”
  “让大军原地休息一下,”世宗命身后的一个员将官道。
  这将官大声应了一声是。
  世宗马往前走,跟上官勇派来的中军官说:“你带朕去前军看看。”
  中军官上了马,跑在了世宗的前面。
  上官勇这时带着前军阵里的将官还站在向南河前,顺着向南山脉蜿蜒向南的这条大河,这会儿水流声如同雷声咆哮,万马奔腾一般。
  世宗到了向南河前,下了马,跟迎到他身前的上官勇道:“地方你都看过了?没有地方可让大军渡河?”
  上官勇摇头,手指着河面跟世宗大声道:“圣上,这会儿就是有船,大军也过不去。”
  世宗看看因大雨而暴涨了的河水,说:“绕路而行呢?”
  上官勇抹一下脸上的雨水,道:“圣上,那就得多行五天的路了。”
  别说是五天,就是一天,世宗现在也耗不起。
  上官勇冲身边的一个将官说:“你放一艘船。”
  这将官带着一队兵卒,跳下了河堤,将一艘泊在河滩上的船推到了河里。
  世宗等人在岸上眼睁睁看着这条不算小的船到了河里后,被几个浪水一打,马上就翻倒在河水里,被湍急的水流带着往南去,眨眼的工夫就不见了踪影。
  上官勇跟世宗说:“圣上,现在无法行船。”
  世宗说:“你的意思是等?”
  上官勇说:“还是等雨小一点后再行军吧,臣问过这里的老船工,雨停之后,这河的水就会下去了。”
  “你知道这雨什么时候能停?”世宗问上官勇道。
  上官勇摇头。
  “那桥呢?”世宗道:“你带朕去看。”
  上官勇抬头看看世宗,世宗这会儿穿着蓑衣,吉和还给他打着伞,世宗的身上看着却还是湿透了,脸色发白,气色看上去很差。
  世宗说:“卫朝,你没听到朕的话?”
  “圣上,请,”上官勇把手往前一伸。
  一行人又到了向南河的渡桥前,一座吊桥悬在河面上,疾风骤雨中,这桥大幅度地左右摇晃着,不要说马了,就是人也走不过去。
  世宗站在桥前面沉似水。
  上官勇说:“圣上,臣问过这里的老船工了,这桥”
  “等雨停吧,”世宗没等上官勇说完话,便道:“过不去,强求也没用。”
  上官勇忙道:“臣遵旨。”
  世宗叹一口气,跟上官勇说:“照这样下去,大军何时才能到南阳城?云霄关那里还能等我们几时?”
  上官勇往世宗的跟前走近了几步,小声道:“圣上,卫**本就是重装铁骑,行军的速度快不起来。”
  世宗说:“你让兵将们把身上的盔甲都扔了吗?”
  上官勇摇头道:“圣上,臣想是不是让一队人马先行?后军带着军中的辎重,先行的兵马全部轻装,这样至少有一队兵马可以先行赶到云霄关去。”
  “你是说让他们连南阳城都不用去,直接去云霄关?”世宗问上官勇道。
  上官勇说:“大军在路上还要等粮草,先行的这队人马自带干粮,不必再管粮草的事。”
  世宗在河堤上踱了几步,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上官勇说:“这支兵马去了云霄关,无法解云霄关之危,但至少能让风大将军有喘息的机会。”
  “谁带这支军先行?”世宗问上官勇道。
  上官勇忙道:“这个臣不敢作主,请圣上定夺。”
  世宗停下脚步,看着奔腾南下的河水发了一会儿愣,突然就问上官勇道:“这是你上官勇的意思,还是老四的意思?”
  上官勇没在第一时间回世宗的话。
  世宗说:“朕知道老四现在经常找你说话,跟朕说实话,分兵这是谁的意思?”
  上官勇冲世宗躬身道:“圣上,这是臣一人的意思,与四殿下无关。”
  “那他找你做什么?”
  “四殿下对军中之事所知有限,所以他找臣去问。”
  世宗盯着上官勇看了一会儿,上官勇这会儿全身上下透湿,但一身戎装的大将军,就是这样淋着雨,也不见狼狈。
  “圣上,”上官勇说:“臣不敢欺瞒圣上。”
  “回去吧,”世宗道:“今晚大军就在这里安营扎寨好了。”
  上官勇和众将官异口同声道:“臣遵旨。”
  世宗转身下河堤时,还踉跄了一下。
  上官勇伸手扶了世宗一把,轻声道:“圣上小心。”
  大雨之中,世宗看看上官勇扶着自己的这只手,目光晦暗不明。
  上官勇也只扶了世宗这一下,在世宗站稳身体之后便松开了手,往后退了一步。
  吉和赶上前,伸手要扶世宗下河堤。
  世宗甩开了吉和的手,说了一句:“不必了。”
  “桥要倒了!”这个时候,有将官大喊了一声。
  众人一起回头,就看方才在风中摇摆如同秋千的吊桥,这会儿断成了数截,断桥掉进了水中,溅起了几丈高的水花,被水一冲,很快就如同先前的那艘船一般,瞬间消失在众人的眼前。
  众将官一起倒吸了一口冷气,他们若是强行过桥,那桥上的人,这会儿就一定都随着这桥一起,全都没了。
  “走,”世宗喝了一声,迈步就下了河堤。
  大军安营扎寨的消息传到后军营的时候,安元志已经坐在马上,淋着雨都要睡着了。
  袁威下了马,跑到了安元志的马前,喊安元志道:“少爷,你下马啊!”
  安元志睁开眼,在马上又坐了一会儿后,才下了马。
  “圣上下旨安营扎寨了,”袁威说:“少爷你再忍一下,等我们把营帐扎起来,你再睡一会儿。”
  安元志冲袁威摆了摆手,抬头看看天,下着大雨的天这会儿黑沉沉地一片,“我去军里看一下,”安元志跟袁威说:“你在这里看着。”
  “小诚子,”袁威扭头就喊袁诚,说:“你跟着少爷。”
  袁诚跟到了安元志的身后,说:“少爷,我们去哪儿?”
  安元志没说话,迈步往前走。
  伙头军们在世宗下旨安营扎寨之后,便在空地上搭了一个棚子,架起几口大锅,开始煮热汤,想让后军的众兵将喝点热汤,驱驱寒凉。
  安元志带着袁诚走到了棚外,没看到来给白承泽煮食的五王府侍卫,“去看一下五殿下,”安元志小声跟袁诚道。
  袁诚跑走了。
  安元志又往刘高正那里走。
  刘高正这会儿正站在泥地里,盯着手下给粮草车加盖子呢。
  “进水了?”安元志走到了刘高正的身边后,小声问了一句。
  刘高正这会儿跟安元志已经很熟了,张嘴就暴了一句粗口,跟安元志说:“这贼老天再这么下下去,我往车上盖再多的东西,都他妈的白搭。”
  安元志抹一下眼睛。
  “这雨一下,前路更难行,”刘高正压低了声音,又跟安元志说:“这一路太不顺!真他的见鬼!”
  安元志摇了摇头,笑道:“快要入冬了么,这叫一场秋雨一场凉。”
  刘高正干笑了几声,说:“五少爷,我去前面看一下,你在这儿等我,一会儿一起喝酒。”
  “好,”安元志答应的很干脆。
  刘高正带着几个副将和亲兵往前边跑去,一边跑一边喝呼兵卒们看好粮草车。
  袁诚一路找了过来,跑到了安元志的身旁小声道:“五殿下可能是着了凉,白登去找了军医。”
  安元志说:“只是着了凉?”
  袁诚说:“我听到他在帐里咳嗽啊。”
  “他的人这么快就搭好帐篷了?”
  “少爷,我们那里的帐篷也搭起来了。”
  安元志小声道:“这种人病死了才好呢!”
  袁诚说:“着凉这病要不了人命。”
  安元志往白承泽的营帐那里走去,说:“他们找的哪个军医?”
  袁诚说:“是从中军那里来的,我没见过这个军医,会是太医吗?”
  安元志回头看了袁诚一眼。
  袁诚说:“五殿下是皇子啊,让太医看病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
  安元志没进白承泽的营帐,只是站在了这座营帐的附近,没站上一会儿,从这营帐里就走出了几个人。
  袁诚指着其中一个人道:“那个就是大夫。”
  安元志看了看这个被袁诚指着人,见不是荣双,心里有些失望。
  袁诚说:“他是太医吗?”
  “看着不像,”安元志小声道。
  “那也不是我们军里的大夫,”袁诚说:“军里的大夫我都认识。”
  “走,”安元志带着袁诚,跟着这个来为白承泽看诊的大夫往前走。

☆、758寒凉

  看着送大夫出帐来的五王府侍卫都回帐之后,安元志也还是一直跟着这大夫快走出后军营了,才在这大夫的身后喊了一声:“大人,走在前面的那位大夫。”
  大夫回头,看向了安元志。
  安元志带着袁诚走到了这大夫的跟前,不认识这位是谁,安元志也是笑着对这大夫道:“你不是在中军吗?怎么会到后军这里来?”
  这大夫倒是认识安元志,给安元志躬身行了一礼,说:“下官见过五少爷。”
  这大夫一自称下官,安元志就知道这是位太医了。
  袁诚在后面拽了安元志一下。
  安元志把袁诚拽自己的手一巴掌打开,冲这位太医笑道:“大人免礼,你怎么到后军这里来了?”
  这位人到中年,看着年纪比荣双还要大一些的太医说:“五殿下的身子有些不适,所以下官来看看。”
  “我五哥身体不适?”安元志回头看着袁诚说:“这事怎么没人告诉我?”
  袁诚的反应很快,马上就说:“少爷,我们方才去了刘将军那里,五殿下的人应该没能找到您。”
  安元志扭头又看着太医,一脸关切地道:“大人,我五哥的身体没事吧?”
  太医说:“五殿下受了寒凉。”
  安元志心中失望,但表面上还是看着松了一口气的样子,说:“受了点寒凉?那还好,不是什么大病。”
  太医看看安元志,安元志这会儿盔甲里穿的衣服不少,只是从里到外,全都湿透了,脸上也隐隐有冻出来的青白之色,太医跟安元志说:“五少爷,受了寒凉可不是什么小病,您也要小心一些,不要再受冻了。”
  安元志说:“多谢大人提醒,我一会儿回去后会喝些热汤,大人,你给我五哥开了药了?”
  “开了药方,也留了药,”这太医说:“其实五殿下应该多休息。”
  安元志苦笑一声,说:“休息?大军一日不到云霄关,我们一日不得休息啊。大人去中军吧,我就不留大人站在雨里说话了。”
  太医给安元志又行了一礼后,带着自己的小徒弟走了。
  “我们回去,”安元志看着这对太医师徒走远了后,跟袁诚说了一句。
  两个人再走到白承泽的营帐前时,就看见营帐前的小棚子里,一个白承泽身边的侍卫正蹲那儿给白承泽熬药呢。这药已经熬了一会儿了,这会儿站在这位营帐前,就能闻到一股药的苦味。
  “看见那人了?”安元志问袁诚。
  袁诚点头,说:“五殿下的侍卫,怎么了?少爷要杀他?”
  “我在你心里就是天天杀人玩的吗?”安元志用胳膊肘撞了袁诚的腰一下。
  “那少爷要做什么?”袁诚笑着问道。
  “一会儿你去把那人撞一下,”安元志小声道:“其他的事我来。”
  “这儿人多啊,”袁诚看了看四周后说道:“要在这里动手?”
  “真出了事,抵死不认帐就行,”安元志冲袁诚挤了一下眼睛,往前走去。
  袁诚也不知道安元志这是要做什么,看安元志往前走了,只能也跟上。
  小棚子里,侍卫正看着熬着药的瓦罐,被烟和药的味道弄得不时就要咳上两声。
  袁诚走上前,开口问道:“五殿下这会儿在吗?”
  侍卫被突然响起的声音吓了一跳,扭头看袁诚。
  袁诚趁机走上前,把这侍卫的肩膀一拍,说:“你怎么在熬药呢?”
  侍卫的武艺其实不弱,只是比袁诚要差,被袁诚按住了肩膀之后,挣脱不开,只得冲营帐里喊道:“有人来了!”
  营帐里顿时跑出好几个侍卫来,冲到小棚里,就把袁诚围上了。
  袁诚还是按着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