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原配宝典-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苗和小青连连磕头,感谢夫人大恩,又向萧士及磕头。
  “下去吧。好生当差,别偷懒耍滑。”龙香叶笑眯眯地挥了挥手,看向萧士及,“及哥儿,你觉得这样处置,是不是更加妥当?”
  萧士及虽然不太认同,但是龙香叶是娘亲,他没有为了两个丫鬟忤逆娘亲的道理,只好回身道:“娘是慈善人,希望她们能记住娘的好,不要辜负了娘的一片善心。”
  龙香叶听了更是欢喜,拉着萧士及的手坐在自己身边,细细给他讲如何要恩威并重的驭下之术。
  萧士及一一记在心里,打算有空向爹和杜叔求证。他记得很清楚,爹和杜叔都跟他说过,女人在后院的管家之术,和他作为大男人,以后要做一家之主的治家之法是不同的。
  听龙香叶说完话,萧士及又提起杜先诚送给他的两个小厮,问道:“他们就住在我的院子,娘给他们准备铺盖行李和四季衣裳吧。”
  龙香叶的脸色阴了下来,淡淡地道:“这件事,我会和你爹爹商议,你先让他们住在客院吧。”
  萧士及“啊”了一声,有些意外娘亲这样安排,“娘,这样不太好吧?太见外了。”萧士及喃喃地道。
  龙香叶端了茶,“我自有主意,你先下去吧。”
  萧士及垂头丧气地离开了正房,回自己的院子去了。
  等晚上萧祥生回来,龙香叶就先提了两个丫鬟在杜家受罚的事儿。
  萧祥生去屏风后面换衣裳,一边漫不经心地道:“她们是在杜家犯了错吧?不然弟妹如何会罚她们?”居然和萧士及一个口气。
  龙香叶只觉得胸口闷得慌,拿手揉着胸口道:“老爷怎么能这么说呢?这不是胳膊肘儿往外拐”
  话没说完,萧祥生就从屏风后面出来,虎着脸打断龙香叶的话,“这怎么叫胳膊肘儿往外拐?我看你才要反省反省,谁是内,谁是外!——为两个银子钱买来的丫鬟,居然说弟妹是外人,我看你最近是猪油蒙了心了!”
  一句话戳中龙香叶的心病,她梗着脖子站起来,压低声音道:“弟妹弟妹,叫的这么亲热!——老爷你的亲弟妹还没进门呢?哪里来的外四路的弟妹?!说出去也不怕人笑话!”
  “你简直不可理喻!”萧祥生大怒,顾不得已经换了在屋里穿的衣裳,披着单衣就拂袖而去,一个人在外书房过了一晚上。
  龙香叶见萧祥生这个样子,明白自己是说错话了,可是又不好意思拉下脸去求饶,只好一日三遍让大丫鬟荷蕊去送东送西。
  萧祥生气了两晚,自己也就好了,回来跟龙香叶道歉。
  龙香叶忙软语劝道:“是妾身说错话了,老爷该气。”轻言细语,终于将萧祥生哄了回来。
  因了这件事,龙香叶不敢提将杜家送来的小厮再送回去的事儿,只派人去杜家取他们的卖身契。
  杜先诚忙命管事找出来,送了过去。
  大周昌业二年的年关,就这样过去了。
  整个冬天,江南江北都下了厚厚的大雪。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样的好气候,预示着来年又是大丰收。
  转眼到了大周昌业三年的五月,又是杜恒霜生辰那一天,宫里传来喜讯,皇帝陛下喜得贵子,中宫娘娘和贵妃娘娘同时诞下皇子。
  全国各地一时普天同庆,无数祥瑞报向长安城的皇宫,一时大周上下都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势。
  到了金秋十月,大周江南江北同是大丰收。大周各地的粮仓一时满得溢了出来。
  无数的荒地重新被开垦,无数的良家子又重新衍生出来。
  看着满满的粮仓,大批的税银,和不断增加的人口,德祯帝志得意满,知道他蛰服了这么久,等待了这么久的机会,终于到了!
  大周昌业三年十月十五,德祯帝不顾朝臣的劝阻,一意孤行,颁发征兵令,举国征兵,要重新对高句丽用兵,洗刷先帝在高句丽受到的耻辱。
  这一次征兵,依然只征用良家子,同时征用五倍的民夫,为大军后勤做准备。民夫要负责粮草和辎重的运送,还要负责将伤兵抬离战场。必要的时候,民夫也要上战场杀敌,可是民夫不俱备任何大周军士的资格,凡是大周军士能享受的好处,他们都享受不到。
  此时离大周军队撤离高句丽的日子,刚好八年。
  萧祥生看见征兵令,心急火燎,带着七岁半的萧士及来到杜先诚家,跟他商议此事。
  杜先诚命人将萧士及带到内院,笑着道:“霜儿最近在学骑马,你去看看吧。”


☆、第29章异变

  萧士及很想去见杜恒霜,可是想起杜婶两个月前才生了孩子,忙道:“我好久没有见过杜婶了,是不是应该去见一见杜婶,问声好?”
  方妩娘两个月前生下自己的第二个孩子,还是个女儿,让她失望得不得了。
  杜先诚倒是很高兴,立刻取名叫杜恒雪,请了四个奶妈轮流照应,才让方妩娘勉强露出笑颜。
  杜恒雪的满月礼,龙香叶说二儿子萧泰及病了,不好带到杜家去做客,就连大儿子萧士及也被她拘在家里,也说有些不舒服。就只有萧祥生一个人带着礼物去杜家给杜家二小姐杜恒雪的满月礼添彩。
  因为这件事,萧祥生又去外院的书房住了一个月,直到德祯帝的征兵令出来,他才搬回内院。但是对龙香叶的态度也淡多了,龙香叶虽然委委曲曲认了错,可是心底对方妩娘的刺,又多了几根。
  萧祥生跟杜先诚交好,龙香叶没有话说。她知道两个人是战场上培养出来的过命的交情,这是一般人不能比的。
  可是凭什么就要她跟方妩娘那个箩筐大的字不识几个的人交好?她跟她又不熟
  杜家的人就是会算计,连她的大儿子都被算计过去了。
  知道方妩娘第二胎又生了女儿,龙香叶真是睡梦里都要笑出来。不过很快她就笑不出来了,因为她看着自己的二儿子,十分担心杜家又要把她的二儿子算计走。
  为此龙香叶暗地里试探过萧祥生几次。
  萧祥生看穿了她的心思,冷笑着道:“你自己的儿子是宝,人家的女儿就是草。你也不想想人家是不是看得上你儿子,就在这里担这种没有必要的心!”说得龙香叶真的犯了心绞痛,差一点背过气去。
  眼看着萧祥生跟自己越来越疏远,龙香叶只好更紧地将两个儿子握在手里。
  没有男人不要紧,对女人来说,最重要的永远是儿子,不是男人。只要把儿子抓好了,男人就让他去死吧
  看见萧祥生冷冰冰的神情,龙香叶有时候忍不住会这样想。
  这一次征兵令颁发,萧祥生急匆匆带着萧士及去杜家商议,也是瞒着龙香叶的。
  萧士及这样问话,让杜先诚有些讪讪的,打着哈哈道:“你杜婶还在月子里,等她出了月子再看吧。”
  方妩娘因第二胎又生了女儿,心情不太好,就坐了双月子。算起来,也快出月子了。
  萧士及只好罢了,跟着下人去跑马场见杜恒霜。
  杜家宽阔的跑马场里,一匹雪白的波斯小马在马场上颠颠的跑动。小马上侧坐着一个穿着大红色骑马装的小女孩,银铃般的笑声随着马匹的颠簸,回荡在湛蓝的天幕之下。
  这一幕情景,深深地印在萧士及脑海里。
  许多年后,每当想起这一幕,他就不由自主会心软
  “及哥哥来了!”杜恒霜勒着缰绳,从马背上看见萧士及站在马场边上,微笑着看着自己。
  萧士及挥挥手,“霜儿真厉害,骑马骑得很不错。”
  “及哥哥!”杜恒霜大叫着,居然松开缰绳,直接从马背上往萧士及那边扑过去。
  身上红色的披风迎风招展,如同一团红云坠地。
  “霜儿!”萧士及看见这一幕,吓得心胆俱裂,奋不顾身的往前冲,想要接住杜恒霜。
  可是杜恒霜扑得太快了,萧士及又隔得太远,根本就够不着。
  “大小姐小心!”斜刺里冲出来一个灰色的人影,终于在杜恒霜落地之前,接住了她。
  萧士及飞快地冲过来,满脸吓得惨白,“霜儿,霜儿,你没事吧?”
  接住杜恒霜的,是杜家的护院钱伯。
  萧士及也认识他,忙向他道谢:“多谢钱伯!多谢钱伯!”
  钱伯是个快五十的老头,平日里看上去老态龙钟,比他的实际年纪还要老。可是关键时刻,就看出来他的功夫了,简直是深藏不露。
  钱伯笑着将杜恒霜放到地上,对她摇头道:“大小姐,以后可不能再这样了。我老钱头也不会一直跟着大小姐。若是再有这样的事,老钱头可救不了大小姐了。”
  杜恒霜也是心有余悸。她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一看见萧士及,居然就直接将小马的缰绳都扔了。
  爹爹曾经千叮咛,万嘱咐,让她不要松开缰绳,她怎么就忘了呢?
  杜恒霜一阵懊恼,连连点头,末了轻声细语地道:“钱伯,这件事别让我爹知道,好不好?”软语相求,糯糯的童音,能感化铁石心肠。
  钱伯笑着摸摸她的头,“钱伯知道。大小姐以后别再淘气了。”说着,对萧士及点点头,自己佝偻着腰,回自己护院的位置上去了。
  萧士及就拉着杜恒霜的手,送她回后院。
  “娘生了小妹妹,一直躲在屋里哭。——及哥哥,娘为什么会哭啊?小妹妹好好的,没有生病啊?”杜恒霜疑惑的问道,在她心里,只有自己生病了,娘亲才会哭的。也许现在,还多加一个小妹妹吧。
  萧士及笑了笑。他已经六岁多了,是个懂事的大孩子了。
  “霜儿,你娘生了小妹妹,你有没有不高兴?”萧士及牵着杜恒霜的手,慢悠悠地走在杜家通往后院的羊肠石子小道上。
  杜恒霜觉得这个问题很好笑,咯咯笑道:“娘生了妹妹,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不高兴呢?及哥哥问得真奇怪。”然后反问萧士及,“及哥哥的弟弟泰儿出生的时候,及哥哥也不高兴吗?”
  萧士及被杜恒霜问得语塞,仔细看了她一眼。
  杜恒霜双眸纯净,不染尘埃,定定地看着他。
  萧士及抿嘴一笑,“霜儿说的对,是及哥哥问错了。你是姐姐,记得要照顾妹妹,但是也不要委屈自己,知道吗?如果需要委屈自己,妹妹才会高兴。那这种妹妹,你不要也罢。”
  杜恒霜听得糊里糊涂,但还是点点头,“霜儿记住了。”
  两个人说着话,来到杜恒霜住的屋子。
  杜恒霜原本住在杜先诚和方妩娘的院子。
  后来方妩娘因要生第二胎,本来以为是儿子,专门把杜恒霜搬了出去,腾出地方来好给儿子住。
  结果没有生儿子,又生了个女儿。
  但是杜恒霜就在自己的院子里住下了。反正她有欧养娘,有奶妈,还有丫鬟、婆子,不愁没有人照顾。
  欧养娘看见杜恒霜更萧士及一起回来,十分高兴,给他们准备了小食,现烤出来的香喷喷的胡麻饼,杜恒霜和萧士及最爱吃的东西。
  这边萧祥生就跟杜先诚说起德祯帝的征兵令。
  “你说,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萧祥生背着手,在屋里走来走去,脸上的神情很难看。
  杜先诚面无表情地将征兵令细看了看,摸着颌下刚刚留起来的小胡子,沉吟道:“看来,皇上其实对高句丽的怨气还是非常大。”
  “皇上最会装。当年为了得到太后的好感,他能装了十几年,只有皇后娘娘一个女人。现在一旦当上皇帝,立刻就现原形,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你看他又多纳了多少女人?——照这么看,他忍得越久,现在爆发得就越厉害。高句丽这一次,真是胜负难料呢。”萧祥生坐回到杜先诚对面,端起茶杯来吹了一口,又放下了。
  “照大哥这么说,这一次,看起来比先帝那一次的规模还要大。”杜先诚缓缓地道,“如果胜了,一切好说。如果败了,后果不堪设想。”
  萧祥生重重点头,“我就是担心这个。”
  其实就征兵令本身来说,跟他们已经不搭界了。因为他们不再是普通的商户,而是官身,已经不在一般的平民良家子的范畴。征兵令暂时征不到他们。
  不过既然要对高句丽用兵,他们这些大商户,出血是免不了的。只要能够破财免灾,他们也就认了。
  “那静观其变吧。”萧祥生拿了主意,杜先诚当然赞成。
  大周昌业三年十月征兵,大周昌业四年三月,就聚集了十万大军,五十万民夫。
  大周昌业四年的四月,春暖花开的时候,大周再一次对高句丽用兵。
  大周左翊卫大将军张中辉任主帅,带着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北边的高句丽开拔。
  这一次征高句丽,举国上下都报以了更大的期望和信心。
  可惜事与愿违,到了年底的时候,开始有消息传来,说左翊卫大将军张中辉带领的中军帐遭到高句丽大将朴光的偷袭。张中辉宁死不降,自刎在中军帐。
  主帅身死,大周大军乱成一团。
  十万大军,再一次遭到高句丽人的坑杀。
  十万大军被坑杀的消息正式传到长安城,正是大周昌业四年腊月的时候。
  这一年腊月,萧士及七岁半,杜恒霜才四岁半。
  十万精壮的良家子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大周国力一下子受到巨大冲击。
  这一年的冬天,天气一直温暖如春。洛阳牡丹在腊月盛放,却没有一个人,再敢说这是“祥瑞”,也没人敢报上朝廷,领取封赏。


☆、第30章祸端上

  大周昌业四年的年关,没有几家过得高高兴兴。
  无数家庭在第二次对高句丽的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丈夫和父亲。
  德祯帝气急败坏,在宫里大发雷霆,据说来年还要御驾亲征高句丽,不肯再轻言撤兵。
  萧祥生自从德祯帝征兵令之后,就着意跟宫里的几位太监总管交好,希望能及时得到宫里的消息,好早做准备。
  当他听见德祯帝不仅不接受教训,反而还要扩大战争规模,来年要御驾亲征的消息的时候,完完全全对德祯帝失望了。
  德祯帝做皇太子的时候,和他现在登基为帝之后的反差,实在是太大了。
  知人知面不知心。
  那位一力支持废黜自己的大儿子,支持自己的小儿子做皇太子的欧阳太后,不知道有没有更加后悔
  转眼到了大周昌业五年的正月,杜先诚带着方妩娘和两个女儿杜恒霜、杜恒雪回洛阳祖籍祭祖,临走的时候,特意来到萧家,问萧祥生有没有什么东西要带回去。
  他们两人都是洛阳人,亲戚朋友都在洛阳居多。
  萧祥生坐在书房里沉吟良久,还是摆摆手道:“你拖家带口的,也不容易,就不用帮我家带什么东西了。——你要多带些随从,早去早回。如今,唉”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杜先诚明白萧祥生的心事,连忙保证道:“大哥放心,我带了二十个护卫,其中钱伯的本事,我不说大哥也知道。”说着又有些自嘲的笑道:“我也有好几年没有回洛阳了,趁今年天气晴好,没有大风大雪,路上好走”
  萧祥生的脸色越发难看,杜先诚也说不下去了。
  冬日温暖如春,江南江北都是一样,这样的气候,着实不能算好。不仅不好,而且酝酿着大祸端。
  “这样的天气持续下去,今年庄子里的收成肯定很差。对了,我得去江南走一趟,查看那几处我们置下的田庄,租子肯定是要减的。看情况要不要放粮吧,先跟你交个底。等你我回到长安,再好好筹划筹划。”萧祥生背着手走到书房的窗前,看着院子里在冬日里盛放的重瓣牡丹,变态说不出话来。
  杜先诚点点头,“我都听大哥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