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王立群读史记 之秦始皇-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桓鋈说某晒Γ且桓鐾哦拥某晒ΑF渲校斓嫉闹С钟胄湃巫钗匾2灰芤晕约毫⑾铝硕嗌俟停怯Φ笨纯吹蹦闫床绷斓级阅愕闹С钟卸啻蟆!        

。←虹←桥书←吧←  

第11节:六世余烈(3)         

  说完这三件事后,甘茂接着说,我甘茂是个外来之臣,如果率兵去攻打宜阳,最担心有人告我的状,而且大王一定会听信这些话。这样,大王便会背着一个欺骗魏王的名声,而我也会落得一身诽谤。所以,虽然魏国同意和咱们联合攻韩,但是,这一仗我不能打。秦武王听完后,对甘茂说,我和你先订一个君子协定,你就放心去攻打韩国吧。   

  直到这时,甘茂才率兵攻打韩国宜阳,打了五个月,还没有攻下宜阳。秦武王果然收到很多告状信,于是他下令甘茂退兵。甘茂说,协定还算数吗?秦武王这才又派重兵增援甘茂,最终甘茂杀了六万韩国士兵,攻下了军事重镇宜阳,洞开了韩国的西大门,秦兵从此可以畅通无阻地直插韩国的腹地。   

  秦武王这样一位在位仅仅三年的青年君王,在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大业中也镌刻下自己的名字,留下自己的一份业绩,为秦国兼并六国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第四位,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时代,秦国对六国已经占有压倒性优势。此时的秦国国君应当继续东进,打垮六国的军事力量,为最终兼并六国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是秦昭襄王所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秦昭襄王不负历史重托,他多次任用魏冉为相,提拔白起为将,持续攻打三晋。白起伊阙一仗,打败韩、魏联军,杀死二十四万人。秦赵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兵,赵国一战就损失了四十五万精锐,实际上已被打垮。此时的天下只有赵国是秦灭六国的最大障碍,秦昭襄王基本摧毁了赵国的有生力量,使六国之中再没有一国能够和秦国单独过招,这进一步造就了秦灭六国的历史大趋势。   

  此外,秦昭襄王又任用范雎为相,采纳了范雎著名的〃远交近攻〃策略,制定了秦灭六国的大政方针。正是〃远交近攻〃四个字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使秦国兼并六国统一天下有了一个总体战略方针,也使秦灭六国的大趋势日趋明朗。   

  第五位,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是秦王嬴政的祖父安国君,正式在位时间仅有三天,因此未有政绩,也未有败绩,其实可以忽略不计,姑且一并称之为明君吧。   

  第六位,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即异人,是被吕不韦成功包装并推上王位的一代秦君。虽然他的在位时间和秦武王一样短暂,但是,他也绝非寻常之辈。秦庄襄王面临的任务也是继续秦国的扩张大业,巩固秦国统一天下的大趋势。   

  他重用吕不韦为相国,攻取韩国的军事重镇成皋、荥阳,建立了三川郡。韩国西边有两处战略要地,一是宜阳,二是成皋、荥阳。秦武王拿下了宜阳,如此一来,秦军就能够直达洛阳。而后,秦庄襄王又拿下了成皋、荥阳,这样,秦军便可以直达大梁(今河南开封)。三川郡成为插在韩、魏两国腹地的一把尖刀。攻下宜阳、成皋、荥阳,秦军就可以随时马踏中原。         

▲虹▲桥▲书▲吧▲BOOK。  

第12节:六世余烈(4)         

  不仅如此,秦庄襄王还利用赵、燕之战,攻取了赵国榆次等三十七城,进一步削弱了赵国的国力。赵国土地锐减,其中就有秦庄襄王的一份功劳。   

  第七位,秦王嬴政。   

  嬴政在举行加冠礼之后,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巩固自己的权力,所以,除掉嫪毐集团、吕不韦集团成为刻不容缓的压倒一切的任务。公元前237年,嬴政罢免了吕不韦的相国之职,标志着他巩固政权的任务已经告一段落。   

  此时,摆在嬴政面前的历史任务就是适时发动统一战争。   

  嬴政面对历史赋予他的使命,毫不犹豫地发动了统一战争。统一战争的序曲就是继续大规模地削弱赵国。此时,韩非入秦劝嬴政首先攻赵,因为赵国的力量还比较强大,只有先打垮了赵国,秦国才可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所以,在从罢免吕不韦到发动灭韩战争期间,嬴政连续对赵国用兵,其间两次被李牧打败。尽管如此,灭赵已是嬴政完成统一大业的既定方针。   

  嬴政制订的先灭韩,继而灭赵、魏的顺序是完全正确的。在统一天下的整个进程中,除了在灭楚问题上,嬴政基本上没有犯什么错误。在嬴政灭了韩、赵、魏三国,击溃燕军主力并基本灭燕之后,天下只剩下齐、楚两国。嬴政此时有些自满,他听信了李信二十万军队就能灭楚的话,对老将王翦所持的灭楚非六十万军队不可的建议不以为然,反而认为王翦因年老而怯战。结果,李信大败而归。事实证明,王翦有先见之明。嬴政此时完全不顾及个人的尊严、脸面,立即登门向王翦道歉,起用王翦率六十万大军灭楚,并且答应了王翦所有的财产要求。最后,王翦顺利灭楚。   

  纵观秦国自秦孝公以来的七位国君,没有一位昏君、庸主。这是非常不容易的。秦国基本上实施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偶尔也有兄终弟及。在这种继承制之下,君王的继任完全不是择优、选贤,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说安国君的继位,是因为安国君的长兄因病去世,他作为次子而成为王位继承人。如此继承王位的君王能够优秀吗?能够完成历史使命吗?能保证个个都是明君贤君吗?本来,这应当是充满诸多变数的问题,但是,在秦国却毫无悬念。秦孝公以来的七位国君无一昏庸,这似乎是冥冥之中有天意在庇护秦国。   

  秦始皇的前六代先祖都完成了他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因此,到秦始皇时期,一切都似乎水到渠成。西汉的贾谊在他的长篇政论文《过秦论》中极为准确地概括了这一点,认为秦始皇是〃奋六世之余烈〃。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曲折前进的。在战国前期,六国也曾经风光占尽,但他们的发展势头没有持续下去。到了战国中期,当秦孝公开始重用商鞅实行变法时,六国的发展势头与秦国已经相形见绌,国力与秦国差距越来越大。秦国最终统一天下的历史趋势是自秦孝公以来六位国君再加上秦王嬴政不断努力的结果。这就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历史必然性。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在秦国的这七代国君身上,还保持了一个其他六国国君所不具备的特点,这便是秦国的人才战略,它为秦国的发展带来了人才优势与智力支持。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  

第13节:六世余烈(5)         

  选贤不拘一格 统一并吞八荒   

  秦国自孝公以来的七位国君都能够完成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决非偶然,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是这七位国君都非常重视发现和重用人才。战国七雄之中唯独秦国在重用人才方面成就最为突出。秦国重用人才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唯才是用。选才不以国别为界,换句话说,秦国的这七位国君都重用了秦国以外的人才。比如秦孝公重用卫国人商鞅,秦惠文王重用魏国人张仪,秦武王重用的是楚国人甘茂,秦昭襄王重用的是魏国人范雎。秦孝文王正式在位仅三天,无所谓用人。秦庄襄王重用了卫国人吕不韦,秦王嬴政重用了楚国人李斯、魏国人尉缭,而且,嬴政手下的名臣将相还有许多六国人。这些人才都与秦国统治者毫无血缘关系,但却备受重用,可见秦君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   

  第二,用人不疑。比如秦孝公不顾旧贵族的极力反对,坚定不移地信任商鞅,始终如一地支持商鞅推行变法改革,这就是用人不疑的显例。秦武王面对大量状告甘茂的上书,最终还是信任甘茂,继续增兵,终于攻下军事重镇宜阳,洞开了韩国的西大门。到秦王嬴政时,韩人郑国入秦做间谍被发现,宗室大臣趁机建议逐客,李斯上《谏逐客书》,透辟地阐明了重用人才与秦国强大的利害关系。嬴政大为称赏,立刻废除逐客令,提拔李斯为廷尉,信任倚重李斯几十年。这种用人不疑的做法,对国家治理与强盛来说,是必须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礼贤下士。比如秦孝公接见商鞅与他谈话,不知不觉就挪动身体靠近商鞅并与其面对面,零距离地听取商鞅的治国之策,而且连续好几天都不知疲倦(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史记·商君列传》)。尉缭坚持见嬴政不行礼,嬴政依然接见,并且给了很高的礼遇,衣服饮食皆与嬴政同等规格。这种谦恭、礼贤下士的态度,怎能不让人竭尽所能地助秦一臂之力?这说明,秦国统治者至少在事业未竟之时,是很重视礼贤之道的。   

  这些事例也一再证明,秦国七代国君始终如一地把重用人才当作实现统一天下目标的重要手段。他们都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将兼并六国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没有重大失误的前提下,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应当承担的历史重任,最终促成了秦统一天下的大趋势。   

  六国弊在自困 统一亦有偶然   

  秦灭六国作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已载入史册。有心之人不禁要问,秦国就算再气势如虹,也只是一个诸侯国而已,而六国的土地、人口、人才都几倍于秦国。无论如何,联合起来的六国不可能被秦国一一吞食。但事实就在这种种不可能中戏剧般地在历史舞台上上演,留给后人的是六国为何灭亡的谜团。晚唐文人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曾经给出过一个惊人的答案,他认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那么杜牧的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秦国兼并六国和六国本身是不是有关系呢?         

。←虹←桥书←吧←  

第14节:六世余烈(6)         

  当我们大谈秦国统一天下的历史必然性时,也不能忽视历史的偶然性。秦国统一天下的历史偶然性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六国所犯的错误,二是秦国的偶然性。   

  六国所犯的错误颇多,下面逐国一一道来。   

  第一,〃三家分晋〃与秦国东进。   

  在上部里,我们用了一个章节的篇幅讲述了〃三家分晋〃,目的就是为了阐明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偶然性。当时如果没有〃三家分晋〃,或许会由智伯一家独霸晋国。如果强大统一的晋国横在秦国东边,秦国还能轻易地兵出函谷关吗?如果没有〃三家分晋〃,强大的晋国足以使秦国无法东进,更无法兼并六国。但是,历史竟然让一个强大统一的晋国消失了。如果不是〃三家分晋〃而是〃三家分秦〃,那么最终将会由谁来统一中国,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晋国像秦国一样没有分裂,或者像齐国一样由田氏代替姜氏,晋国的完整统一就有可能得到保存。如果秦国的近邻是一个强大统一的晋国,秦国统一天下还有戏吗?所以,〃三家分晋〃是晋国所犯的重大错误,也因此成就了秦国。   

  第二,赵国盛衰与秦并天下。   

  〃三家分晋〃使阻挡秦国东进的最大障碍消失了。但是,历史竟然又让韩、赵、魏三家之中冒出了一个强大的赵国。赵国是三晋之中最强大且最有能力阻挡秦国东进的国家,但是,赵国偏偏出了一位壮年就退居二线的赵武灵王,这是整个战国史上唯一的一例。赵武灵王如果不壮年退位,如果不突发奇想地将赵国一分为二,让大儿子做代王,小儿子做赵王,赵武灵王会壮年饿死吗?赵武灵王犯了这么一个低级的错误,最大的受益者当然又是秦国。赵武灵王的孙子赵孝成王如果不听信谗言,信任并重用廉颇,秦国怎么能够在长平一战中摧毁赵国四十五万生力军呢?如果赵国保存下这四十五万生力军,秦国统一中国的大趋势还能形成吗?假使赵国的亡国之君赵王迁能够信任并重用李牧,也不至于使赵国如此迅速败亡。历史又一次眷顾了秦国。   

  第三,韩国悲剧和秦的统一。   

  韩国的悲剧是韩非生不逢时。韩非是比商鞅更伟大的法家代表人物,他如果能够得到韩王的信任,能够拥有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一定可以让韩国强大起来。但是,在韩非出生之时秦国已成气候,相比之下,韩国国力大大不济。历史没有给韩非一个施展才华的时间和空间,这么一位法家天才到了亡国之时才出现,这是韩非的悲剧,更是韩国的悲剧。但是,这对于秦国而言,又是一次有惊无险的机遇。   

  第四,魏国的错失良机与历史对秦国的垂青。   

  魏文侯是魏国第一代国君,他在位五十年,重用李悝,在各国中率先实行变法,这使得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第一个强大的国家。而且,魏国的强大足足比秦国早了半个世纪。如果照此发展下去,魏国完全有统一天下的可能。然而,魏国却因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一蹶不振。更重要的是,魏国的杰出人才不断外流,例如吴起、商鞅、孙膑、范雎等,纷纷离开魏国。公元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联军大败秦军。第二年,秦王嬴政即位。但是,这么一位能干的信陵君,最终却不受重用,被魏安釐王罢免赋闲,以至于郁郁寡欢,酒色相伴,四年后去世。如此国君,如此待贤,国家岂能不亡?这又为秦国一统天下扫除了一个障碍。第五,燕国的不识大体和秦国的统一。燕国国力弱小,在战国七雄之中本无关大局,然而,燕国享受了秦国〃远交近攻〃的一切好处,同时还为秦国统一天下帮了大忙。这是从何谈起呢?         

※虹※桥※书※吧※。  

第15节:六世余烈(7)         

  一是燕国弱齐。齐国是东方大国,是秦统一天下的最大对手之一。但是,燕国积极谋划五国伐齐,占领齐国五年,报了一国之仇,也为秦统一天下扫清了一个重要障碍。   

  二是燕国疲赵。赵国是燕国的天然屏障,阻挡了秦国对燕国的侵扰。可是,燕国国君极其昏庸,完全没有大局意识。长平之战以后赵国极需时间休整,恰恰在这一关键时刻,燕国发动了对赵国的战争,使其不但不能休整,而且还损耗国力与燕国打了三年仗。秦国借燕、赵大战之机,鲸吞了赵国的大片土地。   

  齐国弱了,赵国疲了,燕国的屏障消失了,燕国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人们看到的往往是自身的利益,而且是自身的直接利益、眼前利益。但是,一个人的自身利益往往与他人的利益息息相关,眼前利益也往往与长远利益密切相连。如果只顾个人眼前利益,将直接利益最大化,最终往往导致自身利益、长远利益大大受损。   

  燕国正是在谋求本国利益的短视行为中自掘坟墓的。   

  第六,楚国的失误和秦的统一。   

  楚国是七国中国土面积最大的诸侯国,也是力量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然而,楚国政治昏庸,明君极少,李园的误国更加速了楚国的灭亡。   

  第七,齐国的历史错误与秦的统一。   

  齐国是建国较早的诸侯国之一,而且齐国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齐国不和秦国接壤,国土面积辽阔,国力强盛。但是,齐国却不像三晋、秦国一样谋求变法图强。齐国占领燕国,两国结下了世代怨仇。齐国独吞宋国,引发五国攻齐,长达五年。田单复国之后,齐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