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蓦然回首-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繁衍生息。藏语称这些人为嘉莫察瓦多,意思是居住在河谷流域的人,久而久之就有了嘉绒人这一称呼。

  ‘乾隆年间,大金川土司萨罗奔受了奸人蛊惑,乱了心智,起兵叛乱。朝廷调集数十万人马,汇集于嘉绒山谷之中,三易主帅,最后才在阿桂同福康安的征讨下,平息了叛乱,由此可见这嘉绒人的战斗力非同一般。乾隆爷当时也认同这一观点,不但在紫禁城中建了一支由八旗将士与嘉绒人为主的精锐之师,称为‘健锐营’。还将平定叛乱的八旗军士与绿营官兵驻扎于山谷之中,实行屯兵制度。时而久之,便有了新的嘉绒人出现,他们就是我大清军士与当地藏民的后裔。

  “陈儒生望了望听得入神的光绪帝,继续说:‘嘉绒土兵也由此产生,他们在官寨中练习武功,耕地放牧。到了朝廷需要兵丁之时,就出征为兵。从远征后藏,剿灭台贼,平定回乱,到后来道光年间抗击英夷侵犯沿海,最后血战江孜,凡我大清的战场上,处处都有头戴皮帽、身穿藏袍的嘉绒土兵的身影。尤其是道光年间,两千嘉绒康巴汉子血战英夷的事迹,更被天下黎民百姓传为佳话。臣恳请皇上恩准,容臣向万岁爷引荐两人。’

  “光启兄,当时我听了小禄子说的事情感到有些蹊跷,这嘉绒土兵的美名,早在我家先祖福康安的时侯便传扬开来。陈儒生这人我也听说过,他家世代为汉军旗下的军官,能征善战。祖上还是我富察氏旗下的披甲奴才。陈儒生父亲在光绪三十年战死在西藏江孜城,他自己是当朝的武举人,可谓一门忠烈。我当时想,难道光绪爷与他密谈有什么天大的秘密不成?随即叫人端了些酒菜给小禄子,让他边吃边说。小禄子一边狼吞虎咽地吃肉喝酒,一边不住地磕头谢恩。我说:‘你这就免了吧,别看你身体残缺不全,可大小也是条命啊。那陈儒生给光绪爷引荐了什么人?’

  “小禄子听了,抹了抹嘴边的油腻,说:‘回贝勒爷的话,陈儒生替万岁爷引荐的两人,正是先前奴才在涵元殿前见到的那两位。听得陈儒生介绍,那穿白衣的武士乃是回族人,名叫马德文,是嘉绒山谷松洲县城的一位茶商。另一位是位藏族头人,名叫哈姆甲。

  “听了小禄子啰嗦了半天,还没有进入正题,我也火了。我冲着他就是一巴掌,说:‘给爷拈重要的讲,别东边一个回族茶商,西边一个藏族头人,云里雾里地乱扯一通。说!到底先帝爷让这三人干什么?”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光绪赐给了陈儒生一把宝刀
小禄子捂住脸,急忙说:‘奴才知罪!奴才该死!那日夜里,万岁爷是叫那三人编练一支八旗新军,好为日后新政做准备。万岁爷说了,现如今之八旗非昔日之八旗,只会溜鸟跑狗,全无半点刀剑功夫,须得编练支神勇的新军,方可保大清长治久安。’ 

  说到这里,傅三爷满脸红光,面带喜色地对李光启说:“我这一听,心中一阵窃喜。瞅瞅现如今天下局势,虽说旗人执掌朝政,但兵权依旧在汉人手中。北洋的袁世凯,湖北的张之洞,全是汉人。光绪爷有这样的心思,也是因为当年变法自己手中没有一兵一卒,依靠袁世凯这样反复无常的小人,到底不是旗人,不可靠啊!俗话说得好‘亲连亲,亲套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上阵还是得自己的父子兵才行。思量着,真若如小禄子所说,找到陈儒生,我岂不成就了一大功名,咱又可象先祖福康安一样,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官至一品,可以在紫光阁上画图像,扬名海内外了。 

  ‘小禄子,你小子真不是东西,当三爷我是傻子或是呆子?但凡招兵募马,没有银两如何成得气候?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好大的狗胆,居然说出这样的鬼话来糊弄人。来啊,赐酒!’光启兄,我本想吓吓这狗奴才,看看他还有什么秘密没有说清楚,别藏着掖着。几个门外的戈什哈闻声,随即向小禄子扑了过来,这些人皆是从内务府和宗人府里调来的带刀侍卫,个个心狠手毒,杀人不见半滴血。话音未落,戈什哈们便将小禄子拧了起来,一旁的人端着个盛着毒酒的木盘。

  “小禄子吓得连哭带喊:‘贝勒爷!贝勒爷!奴才实话实说的啊!对了,贝勒爷,饶奴才不死,求您老人家了。适才奴才愚钝,忘记了一件事儿啊,贝勒爷,容奴才回禀再动手也不迟啊!”

  “快说,别到了黄泉路上后悔,快说。”

  “那夜,先帝爷在那三人临走之时,还赐给了陈儒生一把宝刀,叫什么来着,对了!遏必隆宝刀,对!就是这把遏必隆宝刀,说可以找到一笔富可敌国的宝藏,叫嘉绒宝藏,据说是您家先祖福康安远征后藏时留下的财宝。另外还赐给他一把乾隆爷用过的纸扇,说那些当地土司见了这把纸扇,如朕亲临。”

  “啪!”我听了当时便给了他一巴掌,大声呵斥:‘狗奴才,翻天了?居然变着花样取笑我?还敢污蔑我家先祖?’我心想: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私自埋藏宝藏,这按大清律令是要灭九族的啊!即使真有此事,也不能让这奴才活着,不然他如疯狗似的张嘴到处咬人,我非但没有功劳,还得惹下一身腥臊,保不定会变成宗人府里的死囚。”

  这时,傅三爷眼中闪出令人胆寒的凶光,望着西炕供奉的神龛和祖宗牌位,口中用满语念着李光启听不懂的话语。李光启低头沉思,蓦然无语了。他自然明白,官场的黑暗、 无奈和绝情,你就是个有心善良之人,进入官场后就会变成一只狠毒的禽兽。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蒙古老将的鸡血石
傅三爷冷笑一声:“我挥动手中纸扇对小禄子说:‘小禄子,不是爷不保全你的性命,只怪你福薄命短,听见了不该听见的东西,说了不该说的浑话。好好上路吧!你的家人三爷自会照顾周全的。’说着,戈什哈便捏住他的鼻子,往他嘴里直灌毒酒。无奈这小子不肯就范,先是哭着求饶,后来忍耐不住了,被灌了几口毒酒后,人就神志昏迷,喊着些不入耳的浑话,当我走出牢狱之时,这小子就吐血咽气了。”

  讲到这里,傅三爷对李光启苦笑了下:“光启兄,也许听到这里,您会觉得我心狠手辣,做些违背良心的狠毒之事。可说真话,自古宫闱之间就没有人心道德可言。咱讲了道义仁慈,谁会体恤得到?宣统爷不过是个吃奶的孩子,掌权的是他阿玛,带兵的全是北洋武备军的将领。巡抚总督各自为政,不是敛财享福,就是拥兵自重,谁想过大清的江山?真有此事,倘若人家认为是你想建立新军,夺取皇位,那岂不是满门抄斩的灾祸?再说了,还有笔富可敌国的嘉绒宝藏,哎。。。。。。我们满人有句老话叫‘射出去的箭回不了头。’世间万物,为人最难,为臣子奴才的叫难上加难。” 

  李光启替傅三爷换了杯热茶,宽慰道:“三爷说得在理,自古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贝勒爷也不必自责,您又是如何与曹啸林结怨的呢?’到底哪夜小禄子说得可否属实啊?”

  傅三爷咳嗽了几下,轻声说:“也怪我多事,心里老是惦记着嘉绒宝藏,正巧遇见了一个名叫哈丹巴特尔的老将,哎。。。。。。。”

  “哈丹巴特尔?他与这宝藏有何联系?”李光启疑惑地问。

  “他是位蒙古族的老英雄,骑马射箭,摔跤搏斗,那可是一把好手。咸丰年间入宫做了名三等带刀侍卫,后随着蒙古亲王僧科林沁在通州与英法联军鏖战数日。洋人的火枪厉害啊!轰隆!轰隆!一阵枪炮打过去,几万人的蒙古马队就全军覆没,他也丢了只胳膊,好歹捡了条小命,一直在家养老赋闲。只可惜啊!这老爷子英雄一世,晚年得了个幼子,自然欢喜得不得了。对这位公子哥是娇惯溺养,到头来,还不是自己吃亏倒霉。那小子在街头打死了人,本要被步军统领衙门的人打入死牢的,哈丹巴特尔找到了我。没法子,收了他礼,便将混小子保了出来。”

  傅三爷满脸红光地望着天棚,略带自豪地说:“哈丹送的礼可不简单啊!三块上等的鸡血石,据说这玩意儿出自蒙古一个叫巴林的地面,俗称‘巴林鸡血石’。哎哟。。。。。那宝贝,质地细润透明如玉,其中一块外表全被鸡血覆盖,象穿了件红褂子,叫‘大红袍’。另一块顶部有红色,部分石头通身透明,看上去像一块冰,叫‘鹤顶红’。最后一块石头上有黑、红、白三种颜色,有点京戏《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的味道,叫‘桃园三结义’。”

  李光启听到这里,对傅三爷说的鸡血石望眼欲穿,他是个喜好雕章刻字的书生,李光启知道,鸡血石因为质地湿润色泽丰富,特别适合篆刻,是用于印章的*,更是观赏石的佼佼者。

  “有您三爷的庇护,那犯浑的公子哥还能有事?说什么步军统领衙门的人也得给您点颜面啊。”李光启替傅三爷点燃香烟,恭维道。

  “那是自然,不过费了不少银子,还把那块名叫‘大红袍’的鸡血石送给了衙门的主官。哈丹巴特尔为了答谢救子之恩,特地在‘东来顺’请我喝酒,临走之际,蒙古老英雄偷偷塞给我一本陈旧的线装古书。他轻声说:‘此乃令先祖文襄公老人家平定巴勒布小国的作战日志。嘉庆初年,他老人家奉旨平定苗乱,不慎瘁于军中。老奴的先祖是文襄公的亲兵,老主子临终前嘱咐他,将此物带给其后人。当年兵荒马乱,先祖地位卑微,又没有照顾好老主子,心中愧疚,不敢来贵府请罪。他索性将此物收藏起来,令老奴日后选择时机,归还原主,求贝勒爷宽恕奴才!’

  “唉。。。。。。我本想着好好欣赏余下的两块鸡血石,顺带着细细读读先祖的日记,也好寻思嘉绒宝藏的真假。没有想到,好好的一个大清国,咋说没有就没有呢?紫禁城的皇上没有了,威风八面的王公大臣们,被杀的被杀,躲藏的躲藏,咱这铁杆庄稼一钱不值了。全乱了,乱了。。。。。。”

“遏必隆宝刀,你总记得吧!”曹啸林笑着问
此时,傅三爷仰天痛苦道:“这可是咱老祖宗立下的祖制啊!自古由来旗人落地有钱粮,不准下地为农,不准四处经商,只能当兵打仗,只要大清国在一天,就得养活咱们。可现如今,大清完了,咱这些八旗子弟阿哥格格的,除了跑狗遛鸟唱戏逛园子,啥也不会,让我们如何过啊?瞅瞅,连阿济格都去你那儿说书混饭吃,这世道哟!”

  李光启不停地宽慰着傅三爷,他望着这位昔日威风八面的贝勒爷,他变得极其干瘦,曲颈勾腰像只大虾米,乱糟糟的头发纠缠在一起,不知道多少日子没有洗脸修面,穿了见脏得看不出颜色的破旧长衫,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难闻的酸气。想当初,傅三爷到德裕茶楼喝茶听戏,那派头!可现如今。。。。。。。

  “光启兄,我本以为靠着祖上留下的基业可以暂时渡日,始料不及的是,祸害从天而降,让人无法躲避啊!袁世凯这狗东西当政不久,一日深夜,一群北洋士兵闯入我家宅院,不分青红皂白地将我捆缚起来,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这是位于京城郊外的一处军营,四周岗哨林立。我被挨上了一记闷棍,当即昏厥过去,不省人事了。当我醒来之时,早已是第二天午时,看看自己,居然被绑缚在军营操场中央的木桩上。毒辣辣的阳光射得我两眼昏花,嘴唇因为滴水未进,也变得焦黄起来,外加上受了惊吓,人简直不成形了,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一个穿戴华丽的军官在几个手下的簇拥下,来到我的跟前,他面带杀气,脸上还留着道道疤痕,看上去就是一个蛮横无理之人。‘哎哟!贝勒爷,您老受委屈了。’这人嘲讽我说,‘大伙瞅瞅,这可是名镇京城的傅三爷啊!人家祖上可是赫赫有名的福康安哟。要是换在大清国,他是主子,咱们都是下等的奴才。’四周人一阵哄笑,让我好不难受,那人说:‘我是袁宫保手下的军官,叫曹啸林,今儿个请贝勒爷到这里也是我有点难处,想请您老为我分忧解难。做得好,立马放您回府,要是您老摆谱的话,先仔细这是什么地界儿。’

  “我当时一下子就蒙了,我在前朝当官与你们素不相识,更没有同袁世凯结怨,你没凭没据地将我抓到这荒山野林来,没头没脑地给我一下,算怎么回事啊?俗话说‘识时务为俊杰。’毕竟是人家案板上的肉,刀搁在脖子上,我强忍着怒火,说‘敢问曹大人,袁大总统找我有何贵干,有这样求助于人的吗?庶民犯了民国那条法令,让您家大帅看不顺眼?还请曹大人明示!’

  “‘哎哟!你小子嘴上还带刀?’曹啸林一脸狞笑,冲着四周的手下吼道:‘弟兄们,都他娘的改民国了,这狗东西依旧做着复国的春秋大梦,真当自个儿还是个尊贵的贝勒爷。来啊,好好伺候伺候这位爷儿,给我去去他身上的贵胄之气!不识相的家伙!’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一阵拳打脚踢迎面袭来,我顿时昏了过去。过了许久,一股热腾腾的水将我淋醒,睁眼一看,居然是几个士兵冲我脸上撒尿,笑嘻嘻地说着些不堪入耳的荤色笑话。他们还把我的辫子给剪没了!这时的我啊,那是生不如死,从小到大,只有我欺负别人的份儿,哪里有今天这般受辱的理儿,真想撞在石头上一死了之,免得受这洋罪。可想到女儿,念及家人,又断了这念头。回头想想,毕竟大清国亡了,如今是袁世凯主政,曹啸林又是袁世凯手下的将领,得罪不起啊!人不可逞强怄气,丢了自个儿的性命。我也顾不得嘴里带着腥臭的尿液,大声喊:‘我要见曹大人!我要见曹大人!’

  “不一会儿,我便见到了曹啸林,他换了张笑脸,说,‘想通了?贝勒爷,说一千道一万,你也不过是满清皇帝手下的一条狗,连你家主人都归顺我家慰帅了,你还摆什么谱啊?毕竟大伙儿都是前朝的臣子,你不念旧我还念哩。’说着他打发走四周的手下,神秘地冲着我说,‘只要您肯交出家中的宝物,让我到慰帅那里交差完事,我立马摆下酒席,赔罪道歉。做得好,咱还可以结义金兰,拜把子换帖子。如若不然,嘿嘿,那可别怪我心毒手辣,先送你去见阎罗,随后便是你家的闺女和不成器的舅子。自个儿仔细掂量掂量,曹爷我有的是时间陪你,只怕你自个儿耗费不起哟。。。。。。’

  “‘什么宝物啊?’我昏迷间含含糊糊地问。 

  ‘遏必隆宝刀,你总该记得吧!’曹啸林笑着问。

乱世处事的良策
“‘的确是我家祖传宝刀,可嘉庆初年,先祖福康安病故之后,便交还宫中内务府了。这可是有据可查的。’

  “‘屁话!蒙对我?宣统皇帝都说在你府上,你还抵死不认!看来你小子还没有开窍!来啊,马鞭伺候!’

  又是一阵马鞭劈头盖面地袭来,我昏在血泊之中。。。。。。”

  这时,傅三爷早已老泪纵横。李光启想着他当日的处境,也不觉得胆寒心酸,勉强地笑了笑,安慰道:“遏必隆宝刀我听说过,据说嘉庆年间,一直被内务府收藏。咸丰年间,还赐予大学士赛尚阿,作为御用宝物,用于剿灭长毛,以壮军威。何况三爷不是先前说了吗,遏必隆宝刀早被光绪帝赐给了陈儒生,哪里有在宫中和你府上之理?难道袁世凯也道听途说了些有关嘉绒宝藏的传说,以此为由,为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