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也马上让他进去了。
看到梳妆的铜镜里出现了贺兰敏之的身影,武则天笑着很随意的问道:“敏之,听说你带家人去城外庄子里小住了几日?”
贺兰敏之点点头:“是的,姨母,昨天傍晚刚刚回来!敏之已经休息了多天,不敢再偷懒,今日就进宫来,听候姨母的吩咐了!”
“唔!敏之,你还知道想着做事,没在外面淘气顽皮,姨母可是很高兴!”武则天说着侧过头,看了贺兰敏之两眼,笑着道:“你今日不进宫来,姨母都准备使人传你了,姨母正有几件很重要的事想问询于你,你来了正好,一会姨母去陛下那里禀了事,回来就找你说话,你先到奉宸卫官衙,接受了新职的使命,见见赵瓖,再回来候着吧…姨母可告诉你,别去惹赵瓖!”
“是,姨母,敏之明白了!”贺兰敏之知道,这位任左奉宸卫将军的常乐公主的驸马爷,和武则天关系应该不会很好,不然武则天不会数次提醒他不要去惹赵瓖的。
“明白就好,那你先去吧!”武则天说着挥挥手。
“是,姨母,敏之告退!”贺兰敏之说着,冲着他能看到的铜镜里的武则天作了个礼,还带点无耻地笑了笑,在武则天瞪了一眼还没开口训斥他时候,赶紧开溜。
贺兰敏之前往位于太极宫的左奉宸卫衙门报了到,面见了直接的上官赵瓖。
这是一位面相英俊的中年人,出乎他的意外,赵瓖在看到他时,却是没有想象中的严厉,很客气随和,还称赞了他几句,说他是大唐未来的名将,会有旷世的战功立下的。
贺兰敏之很是惊异,他在确定赵瓖这不是暗讽后明白,可能是因为他在这次征战高丽的战役前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让许多的敬服,特别是同为军中武将的赵瓖,再加上他又得苏定方、李勣、薛仁贵等名将的另眼相看,赵瓖才待他客气的。没在赵瓖这里遇到冷脸,贺兰敏之很高兴,趁着赵瓖对他的热情,也和这位直接的上官开始胡拉乱扯,说一些军中及值勤中的事,期望拉近两人的距离。
赵瓖也很热情地陪着贺兰敏之吹牛批屁,说了半天,两人似乎成老朋友一样。
因贺兰敏之新职的任命文档刚刚在前两天送来,左奉宸卫将军赵瓖还没将贺兰敏之排到这两天御仗值勤的队列中,因此明天的朝会他还不需要到殿中站列,后面朝会时候才会有值勤任务,也就是说说贺兰敏之还可以再轻松几天。
和赵瓖吹了一通牛,贺兰敏之满心轻松了回到大明宫。进到大明宫后,他直接来到了仙居殿。
贺兰敏之抵达仙居殿后一会,武则天才回来。
看到进殿的武则天一脸的凝重,以为武则天在李治那里遇到了什么不开心事的贺兰敏之赶紧上前搀扶,和战战兢兢的武团儿一道,将武则天搀进了内殿。
武则天马上将武团儿等人喝退了,只留下贺兰敏之一人。
“敏之,赵瓖如何待你?”武则天落座后问道。
“赵将军对敏之挺客气的!”贺兰敏之把刚刚赵瓖待他的情况大概讲了一遍。
“如此就好!”武则天点点头,她也没再客套,马上和贺兰敏之说事了,“敏之,你前些日子举荐的骆宾王,姨母准备直接让他到御史台任职,任侍御史职,你觉得如何?他能胜任吗?”
“姨母,他肯定能胜任,只是…姨母,他刚来求官,就授他六品的职,是不是授的太高了?”贺兰敏之有点惊异,他想不到武则天会直接授骆宾王这个六品级的职,这可是科举及弟的人都没有可能授于的。他是知道历史上的骆宾王曾担任过侍御史的职,但好像不在这个时候,在任这个职前担任过其他职务,不会因他的提议,一切都改变了吧?
武则天摆摆手道:“姨母了解过这个人的品性,知道他能胜任此职,原本他在道王府任幕僚也差不多这个品级,不存在高与不高的问题!”
“那一切就听凭姨母的决定,敏之想着骆宾王一定会很感激姨母的重用,兢兢业业做事的!”贺兰敏之出城度假前去见过骆宾王,告诉他等着好消息就行了。当时的骆宾王已经很高兴了,要是知道朝廷对他新的任命,不知道会高兴成什么样子。
“唔,你没意见,姨母就这么决定了,姨母也相信他不会让人失望的!”武则天说着笑了笑,不过马上就把笑容隐藏了,再轻声地问贺兰敏之道:“敏之,姨母知道你识人的眼光不一般,如今朝中几个重要的职位要变动,姨母想问问你何人任这些职为佳,想必你一定能给姨母一个意见的!”
一听武则天要和他说如此大事,贺兰敏之有点紧张,“姨母,敏之资历尚浅,和朝中大臣将交集不多,恐怕说不出个一二来…”
武则天冲着贺兰敏之笑笑,摇摇头道:“无妨,你是姨母最信任的人,你要是觉得有合适的人选,马上可以和姨母说,要是暂时觉得没合适的人选,可以回去考虑一下……你别紧张,姨母当然还会问询其他人的!呵呵!”
听武则天如此说,贺兰敏之松了口气:“姨母这般信任,敏之定知无不言!”
武则天点点头,收起了微露的笑容,正色地说道:“司列少常伯郝处俊随军东征了,姨母想另选一位名望很高的人来担任少常伯的职,你觉得朝中这些大臣中,何人来任此职最合适?”
“啊,这个…”虽然有了心理准备,但贺兰敏之还是没想到,武则天会问他如此重要的人选问题,武则天这是怎么了?不成朝中真的要起大的波澜了……或者是因为太子李弘之故?
要知道,司列少常伯可不是一般的官职!
司列即原来的吏部。龙朔二年时候,应武则天所请,朝廷更改官职名,以门下省为东台,中省为西台,尚省为中台;侍中改称左相,中令为右相,仆射为匡政,左、右丞为肃机,尚为太常伯;吏部改名为司列,户部为司元,兵部为司戎,工部为司平,礼部为司礼,刑部为司刑,相应各部的侍郎都叫少常伯。
出征高丽前,司列也就是原来的吏部有两名少常伯,一为郝处俊,另一为李安期,如今郝处俊随军出征了,朝廷另补了一名司列少常伯,由正谏大夫赵仁本兼任,按理说现在两名少常伯,已经是正常的编制,但听武则天的话,朝廷还是准备另授其他人任这个职的。
武则天为何这样说,难道他对这两个人都不满意,想另择其他人来担任?
://。。
第二百十二章姨母会好好谢谢你
'··]更新时间:201292620:22:30本章字数:4231
(感谢残风19900909同学的月票!)
司列少常伯即改名前的吏部侍郎,管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可以说是六部侍郎里面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在李治、武则天时代,很多时候还挂同东西台三品(同中门下三品)的职,位列宰相位的。在想到这个职务的职权时候,贺兰敏之马上明白了过来武则天如此说的用意,她的目的除了想在这位位置安插自己的人外,还想通过这个人为她选拔一些能为她所用的人物才,以作进一步的打算。
但武则天拿这事来问询他,好像有点来太恰当,到底他是个年龄不大,资历很浅的后辈,即使这段时间表现突出,但要他在这方面提建议,提任命何人的建议,还是有点勉强他的!
“敏之,你是姨母最信任的人,你不要顾虑太多,要是觉得有非常合适的人选,都可以说出来,说错了姨母也不会责怪你的!”武则天笑着鼓励道,“姨母知道你虽然年少,但对朝中许多大臣都有不同于常人的认识,姨母想着你一定会说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人来!”
“姨母如此信任敏之,敏之只能勉为其难,随便说说了!”贺兰敏之说着,冲武则天笑笑,装出一副思索样,其实他在武则天说起这事时候,已经想到了一个人,一个非常合适的人,当下马上对武则天说道:“姨母,敏之觉得有一个人最能胜任司列少常伯职,这个人以相人非常准确出名。要是让他担任此职,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敏之,你所指的是何人?”武则天带点疑惑地问道。
“安西大都护裴行俭!”贺兰敏之非常坚定地说道:“敏之觉得。没有任何一个人比他当作此职更合适!”
“什么?裴行俭?”武则天惊讶的嘴巴都张的大了,“敏之,你怎么会荐举此人?你可知道裴行俭被贬去安西的原因…”
“敏之知道!”贺兰敏之点点头,“正是因为知道他被贬到安西的原因,所以才敢在姨母面前说!”
贺兰敏之当然知道裴行俭当年被贬安西的原因。
永徽六年,皇帝李治筹划废王皇后而立武则天,遭到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大臣们反对。时任长安令的裴行俭忧心忡忡,认为皇帝废后改立武昭仪,国家从此会有大麻烦了。他私下和人说的言论。不幸御史中丞袁公瑜听到了。袁公瑜像捡到宝一样马上跑去向武则天的母亲荣国夫人告密,闻听此事的武则天大怒,裴行俭因此被贬为西州都督府长史,去大西北戌边去了,而且这一去就是十多年。
武则天似乎有点明白过来贺兰敏之话中的意思,一双灵动大眼睛看着贺兰敏之。微笑着再问道:“敏之,你和姨母说说你的理由!”
“姨母。裴行俭一向以相人出名,要是由他来担任司列少常伯,可以说正是人尽其用!”贺兰敏之看着武则天说道:“这是敏之荐举其的最主要理由!”
武则天没有说话。只是以眼神示意贺兰敏之继续往下讲。
“裴行俭当然因为妄说姨母的事被贬,但敏之觉得,要是姨母一直对这样的事耿耿于怀,可能要被一些大臣认为心胸不够宽阔!”贺兰敏之说着,抬眼看了下武则天。没看到她脸上有怒意,当下也放了心,继续说道:“敏之觉得,要是姨母不计前嫌,给予其重用,很可能这位在安西呆了十多年的名臣,会感激姨母的大度也不一定,其他原本因为裴行俭事对姨母心生不满的人,也会少些怨恨……他回朝后姨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敏之也相信,要是姨母提出由此人来担任司列少常伯的职,朝中没有人会反对的,甚至很多人会改变态度!”
贺兰敏之知道,他这几句话说的有点过分了,他是硬着头皮说的,如果武则天不生气,他还要继续说下去,要是他这位姨母恼怒了,他就停下不说。
武则天眼睛盯着身边的贺兰敏之,用力地吸了口气后,竟然绽出点笑容,轻声说道:“敏之,你怎么不说了,姨母听着呢!”
“多谢姨母不责敏之妄言之罪,那敏之也再说一些理由,”贺兰敏之再松了口气,“敏之觉得,裴行俭在安西呆了这么多年,也应该宣其回朝了,安西的稳定全赖他之故,朝廷要做到赏罚公平的话,自然要对他奖赏一番…如今安西局势平稳,另遣一良将基本可以掌控局势……再者,退一步讲,裴行俭在安西呆了十多年,非常得人心,姨母不担心其他的事吗?”
裴行俭这一去安西已经十多年了,因他在安西立下了卓著的功绩,官职也由原来六品的西州都督府长史改任为安西大都护府大都护,从三品的武职,成为威震一方的封疆大吏。
安西大都护府掌管着天山南北的广大区域,可以说是大唐治下管辖面积最大的一个行政区域,前些年安西大都护府境内叛乱四起,还曾数次遭受吐蕃的进攻,裴行俭担任安西大都护后,怀柔威吓并济,争取到了安西境内大多部落的支持,率军平定了数次大的叛乱,并击退了吐蕃人的几次攻击。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在安西,他享有非常崇高的威望,无人可及!
因为裴行俭立下这么大的功劳,皇帝李治早有将他召回来的想法,但被武则天所阻,一直无果,贺兰敏之原本早就想和武则天说说这个和他一样师承苏定方的名人,想劝武则天让裴行俭回京,今日凑到机会,也大着胆说了。
武则天依然没有说话,但表情已经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见武则天如此,稍稍放了心的贺兰敏之继续说道:“姨母,可以说,如裴行俭这样文武双全的良将名臣,放眼我大唐天下,也是屈指可数,一直把他放在安西,有些太可惜了,何况裴行俭年岁也不小了,是该让他回京享几年福了…”贺兰敏之顿了顿,再说道:“要是姨母让他回京,并让他任要职,很可能他对姨母还会有知遇之恩也不定呢!想必姨母也知道,裴行俭师承苏大将军,而苏大将军想将兵法传给敏之,要是敏之真的学到卫公兵法,拜苏大将军为师,那和裴行俭就成了同门师兄弟,可能…可能以后敏之能影响他也不一定…”
听贺兰敏之讲的时候,一直在沉思的武则天听到最后这句话时,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虽然这笑容虽然一下子就隐了,但还是被贺兰敏之捕捉到,他更是松了口气:“姨母,敏之是知道,这些年姨母处置了不少的人,这是无奈之举,但敏之觉得,姨母应该很宽容地对待他们,只要他们有才能,还是让他们出来做事……”贺兰敏之看到武则天脸上有不快的神色起来,赶紧解释道:“姨母,当年先皇对魏征等许多原先反对他的人,甚至是他死敌的人以最大的宽容,并以德报怨,给予他们重用,用诚心感化他们,终于收服了他们的心,他们甘愿为先皇做事,留下数段佳话…”
说到这里,贺兰敏之停下了话,想看武则天有何反应。
武则天的心绪起伏很大,贺兰敏之能看的出来,他这位姨母兼老情人心里有点恼怒了,只不过刻意压着,她在压制住情绪起伏的时候,也在认真思考着。
这是武则天的过人之处!
贺兰敏之没再说话,静静地站着,等待着武则天对他所说的回应。他相信武则天会听从他所劝的,因为他所讲的都是从有利于武则天的角度考虑,替武则天着想的。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么!
不如所料,一会后武则天神情平静了下来,脸上还有微微的笑容露出来,看向他的眼光也变得柔和了。见此景,贺兰敏之赶紧作礼请罪道::“姨母,刚刚敏之言语上冒犯了你,还请姨母责罪…”
武则天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还示意贺兰敏之上前,在贺兰敏之依言走过去之时,武则天拉着他的手,很柔声地说道:“敏之,你说的没错,姨母所做的一些事,确实不算很高明,还给人以狠辣的感觉…与先皇比,姨母肚量差的太多,这是姨母这些年在朝中依然得不到更多大臣支持的重要原因……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今日你这一番大胆的话,让姨母醒悟了过来…”
见武则天这样说,贺兰敏之彻底放心,嘻嘻笑着道:“姨母,你刚才的神色吓死敏之了,真怕你生敏之的气…训斥敏之一番,然后将我赶出去…嘻嘻!”
武则天盯着贺兰敏之看了一会,婉尔一笑,上前一步,很快地在贺兰敏之脸上亲了一口,笑吟吟地说道:“敏之,姨母谢谢你,你的一番话让姨母顿然醒悟……要是你刚刚被姨母吓着了,姨母过些日子一定好好安慰你一番…姨母会好好谢谢你,嘻嘻…”
没想到武则天突然间会如此表现的贺兰敏之愣了一下后,马上回过神来,涎着脸道:“姨母,敏之想知道,你要怎么安慰敏之…敏之现在就想得你安慰了!”说着色色的眼睛盯在武则天高耸的胸部上,并露出一点淫荡的笑容…
://。。
第二百十三章到底为了什么
'··]更新时间:201292712:16:36本章字数:4504
(默默看都行同学的月票,中华虎贲军友的评价票)
贺兰敏之猜着,武则天是想以这种方法表示对他刚刚所说话的认可,表示对他的充分信任和特别的宠爱,所以他就顺着武则天的意思,在说正事时候玩一把邪恶。
武则天发现了贺兰敏之眼睛注视的地方,在故意挺了一下胸部后,马上啐了一口:“小坏蛋,一点不正经,姨母和你说正事呢…要是你再说一些让姨母满意的事出来,姨母哪天肯定会好好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