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贺兰敏之不清楚明崇俨在他面前为何表现的如此谦恭,但明崇俨表现出一副委曲求全的样子,他心里还是有得意的,当下以略微带调侃的声音再问道:“本王听说明大夫善相面,所述之论无出被相之人左右的,让人惊叹,今日难得与明大夫相遇,不知明大夫能否给本王看看相,断言一下本王以后的命运如何?与本王相关的家事、国事都可以论述,无论说什么都可以!”
“下官不敢!”明崇俨依然没抬头,只是作礼,还退后了两步“太原郡王是异人,连李淳风道长和孙思邈道长都不敢妄下断言,下官道浅技微,更加不敢给太原郡王论相!”
说这话时候明崇俨额头上已经有细汗渗出来,在冰天雪地的寒冬时节,与贺兰敏之呆了一会后竟然紧张的有汗出来,这是他自己也没想到过的,他从贺兰敏之的〖言〗论察觉到了很多异常,清楚面前这位年轻的太原郡王已经盯上他了,甚至对他所会的一些幻之术产生好和怀疑,这不是个好兆头。再加上站在贺兰敏之身边,他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压抑感觉,以往一些刁滑之术就是发挥不出来,连说话间都是如此,这让他很是恐惧。
“明大夫太过谦了!呵呵”贺兰敏之笑了起来,背着手踱了两步,压低声音问道:“那……本王想知道,明大夫可曾给自己算过命?未来几年官运如何?以后的命运又会如何?”
“啊……这……”听到贺兰敏之这阴阳怪气的话,大惊失色的明崇俨终于忍不住抬头了,但他只看到贺兰敏之脸上淡淡的笑容,没有其他的任何异样!
“明大夫既然这般,那本王也不敢强求什么,先告辞了,以后有机会再向明大夫请教!”贺兰敏之说着,抱拳作了一礼,甩甩衣袖,施施然地走了。
明崇俨呆了一会才回过神来,吞了几下唾沫,终于没吐出来,自信也重新写在脸上,长吸了几口气后,以手背身,离开仙居殿近,走了。
东宫,崇文殿,太子李贤正在和左庶子、同中门下三品张大安密议重要之事。
殿外冰天雪地,殿内因生有几个大火炉而温暖如春,只是年轻英俊的太子李贤的脸上写满了寒冬的冷意,丝毫没因为火炉放在身边而感觉到温暖,他心里正窝着火呢。
一个月前,太子妃房氏为他添了第二子,并得父皇赐名“守礼”但这丝毫没让李贤感到高兴。这段时间宫中发生的事太让他揪心了,他感觉到有一股寒流在涌动,而这股寒流是直指向他的,而其中搅些浪huā的还是一个跳梁小丑。
刚刚张大安进来向他禀了一些重要之事,李贤听了后脸上有怒意,但因为顾及太子的形象,不想让张大安看轻他什么,故作镇静,在调整了一个情绪后才开口说道:“明崇俨实是可恨,竟然在父皇和母后面前恶意中伤孤,孤以后定不饶他!”
刚刚张大安向他说了明崇俨在李治和武则天面前相诉当日他斥责之事,李贤没想到这样一个一直让他鄙视的人竟然如此张狂,敢把这事告诉他的父皇和母后。让他更气人的是,也就是刚刚张大安所报,父皇和母后对他当日的行为颇为微词,虽然没有直接的斥责,但从他们的态度上来讲,这件事上他们并不支持他,这让他很愤慨,越加对明崇俨有怨恨,并因此对母后武则天也起了情绪。
“殿下,此事没那么简单,明崇俨只是个小丑,他的背后肯定有指使的人,要是没有人指使,即使给他一百个胆,他也不敢说这些!”张大安劝慰道:“明崇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身后指使的人,殿下要提防的是幕后之人……”
张大安是贞观名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张公谨第三子,他的两位哥哥张大象、张大素都曾在朝中身居高位,张家一门在朝中的影响力不是一般人家可比,如今张大安又身居宰相之位,领太子左庶子,深得李治的倚重,也被李贤引为心腹。他说过的话很在份量,以往李贤对他可是言听计从。他也对李贤忠心耿耿,事事替李贤着想,只要这位太子殿下有什么不快的事,一定帮忙拿主意。
“你所说的幕后指使人是谁?是母后,还是另有其人?”李贤压低声音道。
张大安摇摇头“这个臣也暂时没法判断,不过依臣推断,应该是天后娘娘所为!”
李贤听了马上沉默,脸上有恨意现出来,好一后才收住,看了两眼张大安,恨声说道:“你说会不会是太原郡王所使?或者是他在母后面前蛊惑?”
“太原郡王不可能对太子殿下使这样的招式的!”张大安几乎没作考虑就摇头“他与殿下并没什么交恶,殿下也没影响到他的地位,即使他对殿下有任何顾虑,也不会采取这样急迫的方式的!”
李贤再次沉默,脸上现出这个年龄的年轻人不应有的冷峻。
见李贤如此,张大安知道这位太子哥没完全相信他刚才所说的,叹了口气后继续说道:“殿下,据臣所了解,当日明崇俨在向天后娘娘禀报此事时候,还被太原郡王挖苦训斥,明崇俨羞愧而逃,他帮了殿下一个大忙啊!”张大安瞅瞅神色阴晴不定的李贤,再压低声音道:“依臣所见,殿下应该和太原郡王处好关系,太原郡王深得你母后的宠信,得宠程度非一般人可比,他的文韬武略也非一般人能及,几年前的青海之战,初出茅庐就立下让所有人惊叹的旷世功,殿下要是有他相助,许多困难就可迎刃而解!”
李贤听后依然沉默,张大安也不敢再说什么。好一会后,李贤才幽幽地蹦出了一句“先生所言甚是有理,孤会好好考虑的……”
://。。
第七十五章宫中有流言
'··]更新时间:2012121112:20:21本章字数:4442
。。
位于崇仁坊的贺兰敏之的太原郡王府,在冬日里显得很宁静。
前几天下的大雪已经融化,雪融后的日子非常寒冷,虽然暖阳高照,但府中池子里的水面上结的冰都没融化,有风吹过,让人感觉彻骨的寒。这样的日子里,府上的人大多都躲在屋里烤火炉,或者开一个背风但太阳能晒到的窗户晒太阳,除一些来往匆匆的下人外,极少有人外出活动。
贺兰敏之因武则天的特别宠信,再加上这些年他为朝廷献计献策不少,在青海之战中又立下了赫赫战功,官职和爵位一再得到升迁,位高权重,在朝中炙手可热,来拜访和投行卷的人很多。但贺兰敏之为避嫌,却极少接待来访者,除一些特殊的人物如狄仁杰、张柬之等人外,大多来访者都没可能进入郡王府中,诺大的郡王府大多时候都是大门紧闭,只留一侧门供府上人进出。
只不过贺兰敏之虽然拒见访客,但来访者依然不少,即使是这样天寒的日子里也没绝迹。刚刚一名兵部的郎中带着礼物,想趁年前空闲时间来拜访一下上司,但却没得见,只能带着礼物归去。
这名方姓的兵部郎中离去后,暂时没有了访客。
因天冷,又暂时没事做,守在府门外的护院也偷懒,一些人趁没什么人来拜访之际,躲到门房里烤把火,留在外面的几名护院也不时地跺几下脚。或者跑动跳跃一番,以让身体暖和一下。
但就在几名被冻得有点吃不消冷意的护院溜到门房内还没将身体烤热之时,府门方向又一驾马车徐徐而来,刚进屋的几名护院只得骂骂咧咧地从门房内出来,准备挡驾,当然他们只敢用自己听到的声音骂,并且在出了屋后马上就恢复一副凛然的神色。
在众护院的注视中,这驾表示来者身份不低的马车在府门外停了下来,随驾的一名身着体面的随从在听了车内人吩咐了几句后,跳下马车。走到一名看似护院头目的人面前,陪着笑将拜贴呈上:“这位小哥,我们家老爷有急事想面见太原郡王,烦请通报一下!”
“我们家王爷吩咐了,今日概不见客,还请你们家老爷回转吧!”护院小头目贺兰长搏回了一礼,不卑不亢地回绝了。贺兰敏之吩咐过不接待来客,但他同时也吩咐过。不得粗暴对待任何来访的客人,无论是何人来访,都必须有礼接待,即使拒见也要让来访者不会有怨气产生,他不想让人对他产生狂妄自大的感觉。因他的吩咐,所有的护院都不敢有任何任狂妄的表现。即使负责府上所有事务的管家兼护院总头目贺兰安鸿也是如此。
“这位小哥,我们家老爷真的有急事要见太原郡王,烦请你通报一声,太原郡王见了我们老爷的拜贴,一定会见的!”这位上前通报的来访者的随从陪着笑说话的同时。很隐蔽地将一个装钱的袋子塞到贺兰长搏手中,再陪笑道:“我们家老爷找太原郡王是有重要的公事商量,这位小哥行个方便吧!”
贺兰长搏接过钱袋,疑惑地看了面前这陪着笑的人几眼,再看看停在府前的那驾马车,犹豫了一下。也变了口气“那好吧,小的就代为通传一下,我们家王爷愿不愿见你们家老爷,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说着把手中的钱袋抛回面前此人怀中,作一礼道:“小的不敢受你们家老爷的礼,我们也不需要这些,还请你们家老爷稍候!”
不待来者有什么继续的反应。贺兰长搏已经退后几步,吩咐了手下几句后,拿着拜贴疾步往府内走去。接回打赏的钱袋,这名来访者的随从有点讪讪。而来访者在马车上看到此景,脸有赞色露出来,不由的感叹,所传关于太原郡王府下人不贪恋钱财,从不受人礼的传言果然是真的。
也只等了一会,贺兰长搏就从府内出来了,上前对那名候在府门口寒风中的来访者随从作了一礼,不卑不亢地说道:“我们家王爷愿意接见你们家老爷,请驾车进府吧!”随即令人打开大门。
“多谢这位小哥!”来访者这名随从也是见过识广之人,知道待客的礼遇,让他们家老爷直接驾车进府,自然是把他们当贵客看待了。
停了一会的马车重新启动,在几名郡王府下人的陪送下驶进府中,直往主楼方向而去。让所有人惊异的是,在马车将近主楼时,他们看到了贺兰敏之已经迎了出来。
贺兰敏之在看到拜贴,知道是何人来访后,赶忙放下手中的事,亲自出来迎接了。来访者身份特殊,在朝中地位不一般,他不敢失礼。
在看到来者掀开车帘下车后,贺兰敏之赶紧上前作礼:“不知张相来访,在下失礼了,下人们不知礼数,让张相有府外久候了!”来访者是太子左庶子、同中门下三品张大安。
“不敢当太原郡王亲自迎接!”走下马车的张大安赶紧回礼“今日某冒昧来访,打扰了郡王的清静,还请见谅!”
“张相客气了”贺兰敏之再作一礼,笑着道:“外面天寒,张相快请进屋,我们进屋再聊!”
“太原郡王请!”
两人入内后,分宾王落了座,下人们送上茶水后,就被贺兰敏之屏退了。
一番简短的客套结束后,贺兰敏之也直接问询张大安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张相整天忙于朝事,今日来访定有事要指教在下,呵呵,有什么事还请张相尽管吩咐!”
张大安没料到贺兰敏之说话会这么直接,一下子有点尴尬,只能打着哈哈道:“其实某也没什么事,只是想过来和郡王私下聊聊一些朝中之事!”
见张大安如此神色,再想到他的身份,贺兰敏之基本明白了此人来访的用意,当下笑着更加直接地说道:“在下冒昧相猜,张相是为了明崇俨之事来找在下?”
大家都是在朝中身居高位的聪明人,聪明人之间说事不需要绕什么弯弯,直接说就是了。
张大安听了后哈哈大笑起来“太原郡王果然是明白了,某没开口说话,你就猜到了某的来意,佩服佩服,某也不相瞒,今日来访确实是想和郡王说关于明崇俨之事!”
“原闻其详!”
“某知道太原郡王是清楚这段时间太子殿下和明崇俨之间的纷争,也曾听说当日在明崇俨向天后娘娘进馋言时候训斥了一番这厮,某深为郡王的大义而感动”张大安说着,露出一副愤愤的神色“明崇俨也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竟然敢私下议论太子之事,敢与太子起纷争,成何体统!要是连江湖术士都敢对太子殿下评头论足,那太子的威严何在,皇室的脸面何存?”
贺兰敏之笑笑道:“太子殿下与明崇俨具体起何纷争在下并不知详,但当日明崇俨向天皇娘娘进言时候刚好在场,如张相所说,像他这样的人没资格与太子殿下争论什么,皇家的脸面不能让他糟蹋了,所以当日在下就出言训斥了两句,只是因为此原因!”
“郡王如此大义,让某等甚是感动,只怕没机会羞辱一番明崇俨,以泄心头之恨!”张大安作礼后再道:“太子殿下听闻郡王的义举后,也很是感动,今日也让某代他感谢一番!”
“不敢当太子殿下和张相如此说”贺兰敏之摆手示意张大安不必多礼“太子殿下是在下的表弟,原本就是极亲之人,许多事上本就要相帮,更不要说有人中伤殿下!”
“太原郡王极重情义,才情出众,文韬武略无人可及,陛下和天后娘娘极为赏识,并给予郡王以重用,让某等眼红不已啊,哈哈!”张大安大笑间不露痕迹地拍马屁“太子殿下也时常在人面前称赞郡王的文武双全,是我大唐少见的栋梁之才,希望郡王能时常过往东宫,一道论事。郡王领太子左卫率,但与太子殿下却素少谋面,这让太子殿下有些不安啊!”
太原是李唐的起家之地,贺兰敏之被封为太原郡王喻意原本就非常不简单,在初授时候朝中许多人曾反对过,张大安就是其一,不过今日他将此事拿出来当作称赞贺兰敏之得朝廷重用的一个实例,并将事引回到太子李贤身上,隐隐表述了李贤示好的意思!身为太子近臣的他可是知道,这些年李贤和贺兰敏之的关系并不太好,虽然没有任何利益争斗和冲突,但交往极少。他在向李贤建言求贺兰敏之的相帮后,也亲自上门拉关系来了,这也是他今天上门拜访的真正意图。
“太子殿下见外了,我们本是表兄弟,自小亲近,现在我又领太子左卫率的职,肯定会时常去往东宫的!以后还想要请太子殿下和张相多多指教呢!”贺兰敏之呵呵笑着道。
“某非常期望与太原郡王有更多的交集,有许多事想向郡王请教呢!”张大安靠近贺兰敏之身边,压低声音说道:“某今日来是想问询太原郡王一事,郡王可曾听到过明崇俨散布的最新流言?”
“不曾知,还请张相告诉!”
“宫中有流言,说太子殿下非天后娘娘亲生,而是韩国夫人所生,与太原郡王乃同母胞兄弟!”
“什么?”
://。。
第七十六章迷雾一团
'··]更新时间:2012121119:24:55本章字数:4348
这几天贺兰敏之因忙着修改将要在年终时候朝会要朝议的关于兵制改革的方案,大多时候在府中埋头写作整理方案,再加上武则天又忙着事,就没进宫,关于李贤有什么的流言起来他并不知情,在听到张大安如此说后,他大吃一惊,感觉到事态的不一般
详细问询了一番张大安后却并没问出什么有用的东西,贺兰敏之有点着急了
在送走张大安后,他心急火燎地进了宫,找武则天去了,他要将这事弄明白
在乘马车进宫时候,贺兰敏之心情很不平静,刚刚张大安所说的太让他意外了,这是逆天的事,什么人敢这么大胆在宫中散布流言,说李贤是他母亲武顺所生
他当然不相信李贤会是他的同母胞弟,无论从情理及现实情况来看都是不可能的,李治与武顺的私情虽然到了人所共知的地步,但他们玩的再过火,也不敢生出个小孩来的,武则天也不会容忍,从贺兰敏之所知的情况及他们一家子的生活经历来看,也没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李贤出生时候,他们一家还没到长安来,女人怀胎要十个月,除非李治当年屁颠颠离开长安到他们一家子所呆的安州来会武顺,才有可能让武顺怀上李贤,不然就是决无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