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贺兰敏之听了后,挺是感慨,他想不通李贤为何不在事情做成功后,将几名游侠全部杀掉灭口或者令他们远遁,那样就查无实据了,即使赵道生招供,也可以抵赖过去,这是做这样的事必须要采取的后续手段,除非是非常信的过的手下。他也想不明白,如此重大的事李贤就放心交给赵道生这样贪生怕死之辈去主持,而不是其他年龄更长,经验更老道,心机更深的人?李贤的那些谋臣难道不知道他要采取这样的行动,没有加以阻止或者更周密的建议?
一切的情况贺兰敏之只能猜测,想必这些问题除了李贤外,其他人都不会很清楚了,但李贤应该永远都不会将这些事说出来,具体的内幕可能谁也不知道了,除了李贤自己!
在听了武则天讲述这些情况后,贺兰敏之小心翼翼地问道:“姨母,你打算怎么处置贤儿?陛下他是如何说的?”他非常想知道李治的态度,毕竟如何处置李贤是要非常慎重考虑的,谁也不能不考虑李治的意见,虽然这皇帝已经很久没管事了,但他毕竟是当朝皇帝,朝中大臣大半中忠于他这位皇帝的,要是李治不认同武则天的意见,不想处置李贤,那武则天也不能一意孤行。
“当朝太子公然派人行刺朝中大臣,如此重大的事,当然要重处!”武则天漠然地说道,又对贺兰敏之叹了口气“陛下他是不舍得贤儿,但大是大非的事,如何能姑息迁就?姨母会继续劝服陛下,想必他会同意重处太子的,我这是为贤儿好……敏之,你觉得姨母要如何处置好?”
“敏之不知道,敏之也不敢说!”贺兰敏之摇摇头。他也不知道如何说,他当然希望李治同意武则天要求的重处,甚至除了李贤的太子,不然他这位替武则天打前锋的“战将”会是李贤秋后算账的第一人选。他现在已经没有了选择,既然已经替武则天做这样的事了,只能站在李贤的对立面,当李贤的“敌人”了。而李贤的太子位被废,是他地位得到保持的最好结果。反正历史上的李贤也是被武则天废除了太子位的,要是现在看到李贤被废,贺兰敏之并不会有太吃惊的表现。
李治现在还没同意重处李贤有点出乎贺兰敏之的意外,他还以为武则天已经说服李治同意她的决定了,但他相信武则天会说服李治的。当然他不会认为武则天如此做是为了李贤好,对于武则天来说,这是上天赐于她的大好机会,废除李贤或者削弱李贤的权力,打倒一大批李贤的亲信和谋臣,增加自己的势力。这样的机会武则天如何会放过,她一定会好好地加以利用的,看来朝中有一大批人要倒霉了,很多大臣有可能丢官或者被流放了,政事堂的宰相人选也会有变动了。
但仅以刺杀明崇俨的罪名就废了李贤的太子位,贺兰敏之觉得还是有点牵强,他想着武则天会再为李贤罗罪名,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轻易饶恕这位太子哥的胡作非为,以振朝纲。
许多人因此倒霉,但对许多人来说,这又是个机会!
看到贺兰敏之沉默不语,武则天再叹了口气,抓住他的手道:“敏之,你别担心,不会有事的,只要你控制了宫中的禁军,皇宫内就乱不起来,待那几名刺客的供词出来,明日姨母就可以在朝会上宣布,并问询诸臣的处理意见,想必很多大臣都会赞成重处太子的,你也可以站出来表个态!要是众臣都要求重处太子,以振朝纲,陛下他也不能不答应!”
“是,姨母!”贺兰敏之没得了选择,只能答应。武则天要他落井下石,这好像有点不太光彩!
“今日之事,右羽林军还不太听从你及姨母的指挥,右羽林军大将军的人选,也该另外考虑了!”武则天说着,压底声音问道:“敏之,你是否有合适人选?”
“有!”贺兰敏之没一点犹豫就回答道:“敏之觉得李多诈将军去当这个职最合适,当年先皇先后让归附的胡将契苾何力、执失思力、阿史那社尔将军执掌宫中禁军,姨母可以效仿先皇,让归附的胡将执掌北衙禁军,以收胡将的心!想必没有朝臣会反对的!”
他想不到武则天会在这个时候考虑这事,不过既然武则天问了,贺兰敏之还是毫不犹豫地说出一这位与他私交不错,挺佩服他的胡二代,这是个他可以掌控之人。
“唔,你的建议不错,姨母会认真考虑的!”武则天说着隐隐地打了个哈欠“敏之,今日你就陪在姨母身边,睡在仙居殿内,姨母现在只相信你一人,你在这里保护姨母,不许让任何人靠近,即使是陛下派来的人也不可,姨母安寝时候,你可以代处置任何事!”
“是,姨母!”贺兰敏之答应了声,再道:“姨母,那敏之出去让团儿进来替你梳洗,敏之再去布置些事儿,宫门各处的守将也换一些信的过的人!”
“嗯,还是你做事细心,你去吧,待事毕了再回来看看姨母,要是姨母还没睡着,你再陪我说一会话!”
“是,姨母!”贺兰敏之从武则天眼里看到了一丝无助和依恋,这正是他所需要的!
这一个晚上,贺兰敏之就在武则天身边安歇,当然并没和以往一样与武则天同榻而眠,他是睡在外殿,和衣睡的,武团儿陪着武则天睡这样特别的日子里,谁也没兴致去考虑**之事……
://。。
第八十九章大唐的天要塌下来了
'··]更新时间:2012121812:19:13本章字数:4353
。。
感谢无聊的羊水友的打赏!)
宫中虽然起了这么大的波澜,但宫内并没太多的人知道太子李贤已经被软禁,宫外也没人探知道此消息,整个长安城还是很平静的。除中和门下省外,尚省各部的官衙都在太极宫内,第二天又不是朝会日,大多的官员都没机会到大明宫来,东宫所在地与各部官衙距离又远,一般的官员是没办法打探到诸如李贤被软禁这种特别机密事的!不过还是有一些官员在到衙门做事后,感觉到了异常:宫中的守卫比平时多了,可见到大批的羽林军将士,对进出官员的检查也严格起来,不论哪位大臣想见皇帝、皇后或者太子全被阻拦。
觉察到异样的官员都在相互打探宫中发生了什么事,但都打探不出个所以然来。那些想到东宫请见李贤的大臣被挡架后,隐隐地猜着大事不妙了,但他们也不知道具体不妙在哪里,一些人猜测到可能是明崇俨被刺杀的案件有了新的进展或者相近之事,只是没办法确定而已。
因为有不好的预感,一些身处要职的官员也活络起来,他们都要为自己的前程命运担心,一些知道机密事的官员如张大安等人则很焦躁,不得不派人秘密打探。
但因没有具体的情况打探到,大多的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对于武则天来说,现在要做的就是量捂住消息。在没完全控制住局势前,尽量不让消息传出去,她要做很多的准备事项,宫内万万不能起乱,长安城内也不能有乱事出来。而要保证这一切,军队是必须要控制住的,特别是宫内的禁军。禁军的数量很多,左右羽林军就有近两万人,而且战斗力非常强大,即使宫内其他诸卫叛乱。只要宫内禁军掌握在手中,基本不会有太大的事。武则天现在借贺兰敏之之手基本控制了禁军,这是她最放心的事。当然除了禁军要掌握外,其他诸卫也是要派人安排并想办法控制的,而控制诸卫最有效的就是皇帝的诏令。
没有皇帝的命令,兵部是无法调动诸位的,而现在李治的权力基本被驾空,一切诏令全出自武则天之手。借武则天的令贺兰敏之基本控制了宫中禁军,一切都无忧了。而且,在事件起来后,武则天已经有数份命令下发给守城的诸卫,令他们严守各自的职责,不得擅离职守。
这也是贺兰敏之乐意看到的。更让他高兴的是,在事情发生后武则天并没召其他大臣进宫来商量事,凡事都问计与他,一切的行动也是由他指挥,包括到东宫逮人。出城抓获刺杀明崇俨的凶手。从这一点他能察觉出他在武则天心目中的份量,这一切足够让他“甘愿”听从武则天的命令行事了。
第二天早上,几名游侠的供词就出来了,这几天知道赵道生和李贤都已经承认后,没有任何隐瞒,将他们刺杀明崇俨。并准备嫁祸贺兰敏之的事全都源源本本讲了出来。
看到供词的武则天更是大怒,除了为李贤的狠毒发怒外,也为他想将此事嫁祸于贺兰敏之而愤怒,这已经超过了他容忍的底线,这与刺杀明崇俨的严重性不能相比的。
“敏之,姨母真的不敢想,要是他们真的嫁祸与你,会怎么一番情景!”武则天恼怒地将供词扔在案上。愤愤地说道。因昨天晚上考虑了太多的事,她没有睡好,脸上有疲惫,看上去比平时衰老了很多,也威严了很多,仙居殿内的人个个都噤若寒蝉,怕的要死!
贺兰敏之在征战时候练就了躺下就能睡,有事就能起的良好习惯,这一夜睡的还不错,一早起来精神挺不错,思路非常清晰,听武则天如此说,当下马上回道:“相信姨母会让人将一切事都查清的,清者自清,姨母也不会相信敏之会下这样的黑手的!”
话虽这样说,但贺兰敏之对李贤的怨恨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要是李贤的计划真的实现,那他很难洗清楚身上的罪名,即使勉强洗去罪名,武则天也会对他有更多的犯忌,甚至会和她起争斗,而李贤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这家伙心计还不差,只是手段差了一点,要是由他来做,贺兰敏之相信一定可以做的天衣无缝的,而且他绝对不会将这等重大的事交给如赵道生这样的人负责。
赵道生这样一个长的如女人般“娇媚”的男人,如何能担负主持这般重大的事?李贤这是在玩过家家的游戏吗?他手下就没其他可以重用之人?
武则天看了两眼贺兰敏之,微微一叹,“敏之,你这是安慰姨母,要是一切证据全指向你,有可能姨母也会认为人是你杀的,到时……”
“姨母,不会的,你这般疼敏之,肯定会让人将案情查清楚的!”贺兰敏之不想和武则天纠缠这个问题,马上将话引了过去,“姨母,接下来我们还要再做什么!”
刚刚的武则天虽然表现忿忿,但她并没问询这些人刺杀行动结束以后为何没将线索引往贺兰敏之的府上,供词上没写刺客们遇到了什么情况,可能武则天也没去注意,正考虑着如何解释的贺兰敏之见武则天没问询,也松了口气,她怕武则天想到后再问询,马上将话题引走。
武则天略略沉思,马上说道:“姨母昨天晚上想了一宿,想着太子做了这般周密的安排,东宫还有罪证留在那里的,一会你带来去东宫清查一下,将有用的东西带过来,”她说这些话的时候有点轻描谈写的味道,仿佛这是件小事,末了才严肃地吩咐,“注意,千万不要闹出太大的动静!”
“是,姨母!姨母一定不会惊动太多的人的!”话虽这样说,但贺兰敏之知道,即使他再低调,这动静都不会小了。昨天带兵到东宫擒人,今日再带军士搜查东宫,这动静实在是太大了,要传出去,在长安会引起“地震”,许多人会被吓坏的!
武则天再想一下,继续吩咐道:“敏之,你再吩咐一些人,严密监视太子的那些近臣,他们有什么举动都要第一时间向姨母报告!”
“是,姨母!敏之马上吩咐人去做!”
“好了,你先去做事吧,一会再回来禀报姨母!”武则天说着站起了身,“姨母先将这份供词呈给陛下看看,让陛下定夺如何决断,明日朝会,再将此事告诉众臣,让众臣朝议如何处置!一会姨母会召一些信的过的大臣进宫来议事,将此事详详细细地告诉他们,让他们心里有个数!”
“是,姨母!敏之明白!”贺兰敏之作了一礼后,马上就飞跑着出去,命令和他一道守在宫外的一群军士将他的命令传下去,准备再次执行特殊的任务……武则天命贺兰敏之带兵再次搜查东宫,争取搜集更多的人证物证,以便给李贤定罪,贺兰敏之听到后马上就开始行动。他很佩服武则天行事的果断,他也怕有什么异变,不敢耽搁,趁天黑前率手下军士抄查了东宫,准备搜集更多李贤的罪证,并扣押更多知道相关情况的东宫宫人。
因为宁则成是东宫总管,对东宫的情况很熟悉,贺兰敏之带兵进入东宫搜查时候,由宁则成带着去的。在一些殿内也搜查到了有用之物,甚至有李贤及手下的人草拟的行动计划。因李贤从仙居殿回来后就被软禁,许多机密的东西来不及处理,全被贺兰敏之收缴了。
李贤知道贺兰敏之带兵来搜查东宫后,在被关押着的房间内破口大骂,都是骂贺兰敏之的,很难听的话都骂出来,就差说贺兰敏之和武则天私通了。贺兰敏之也不去理会,只是令看守的人礼待李贤,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但也不能让李贤见任何人,不然严惩不怠。
东宫各殿搜查了个遍,最后搜查到东宫马坊,在到达这处最不让人注意的地方前,谁也没想到会马坊内搜出让任何人都会惊异的物器。
马坊内,军士们粗粗翻了几下后,就发现了藏在那里的特别之物,有皂甲数百副,还有许多兵器,埋的很隐蔽,上面全马的草料盖着,还盖的很厚,要不是特意去翻,不可能发现这处没什么人愿意来的肮脏的地方竟然藏着这么多的兵器甲具。
东宫内藏着武器赵道生等人并没有招供,想必他们不清楚。宁则成也不知道,事前事后都没向武则天和贺兰敏之,要不是搜查的仔细,这里藏着这么多敏感的东西还不可能发现。
查抄了大量的武器甲具,贺兰敏之不敢私自处理,命军士将所有搜集到的可疑证物集中看管,他马上回去向武则天复命,问请处理意见。
贺兰敏之知道,李贤完了,在东宫私藏甲具武器,那是准备起事时候用的。东宫除太子六率的卫所外,是不可以私藏武器的,现在李贤的住处藏有大量的武器甲具,这说明了什么?
只能说,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李贤想以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对付武则天,从他的老爹、老娘手中夺权。从武则天的角度说,李贤这是想谋逆!
李世民时候的太子李承乾想要造反,结果被废,最后身死异乡,现在的太子李贤又有这个打算,会有什么命运落到他的头上呢?贺兰敏之不得而知!
但他知道,大唐的天要塌下来了,一场谁也没法预料后果的“宫变”将迅速展开……
://。。
第九十章大义灭亲,何可赦也
'··]更新时间:2012121819:48:26本章字数:4567
。。
“什么?”因没休息好有点累了,正在殿内喝茶的武则天听了贺兰敏之的禀报后,大吃一惊,手中的杯子竟然应声而落,摔了个粉碎。但武则天似乎对此一点都没在意,连茶水溅到身上都没感觉,只是吃惊地看着贺兰敏之,好一会儿后才站起身,走近贺兰敏之的身边,压低声音道:“敏之,你说的可是真的?东宫马坊内真的搜出了武器甲具?”
低着头没看武则天的贺兰敏之瞄了一眼地上碎裂的茶杯,轻轻地点点头“是的,姨母,刚刚敏之已经让人清点了,共有甲具七百五十副,刀剑等武器九百六十件,弓弩七百具,箭矢五千两百支,这是敏之扣押的武器甲具清单!”贺兰敏之说着,将手下清点出来的武器甲具清单呈给武则天“所有查获的武器甲具敏之已经扣押,姨母可以亲自去查验过目!”
“不必了!”武则天痛苦地闭上了眼睛,脸色惨白,身子摇摇欲坠。
贺兰敏之赶紧伸手搀住,小声地惊呼“姨母,你怎么了?快坐下吧!”
说着赶忙将武则天搀到刚刚所坐的榻上,扶着她在榻上躺了下来。再令候在宫外的宫人进来将摔碎的杯子清扫出去,并为武则天添一杯新茶。应令进来的武团儿一脸担心的神色,指挥着手下的宫人将杯子碎片打扫干净,抹去茶渍,不知道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