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废立的大事,你千万不能对另外的人说出去!”
狄仁杰听了心里一凛,事情比他想象的还严重,当下不敢再问,忙点头答应:“我明白了!”
贺兰敏之也没再说什么,就让狄仁杰走了。
差不多就在狄仁杰走后,武则天使人来传贺兰敏之了,贺兰敏之不敢耽搁,交待了程务挺事后马上就跟着来传的宦官过去了。
回到仙居殿的武则天一脸的寒意,看情况她与李治间并没取得共识,或者李治没答应她重处李贤的要求,两人谈崩了才会让武则天恼怒异常。
贺兰敏之作了礼后,没敢问询,站在一边,等候武则天自己说。
而武则天也在屏退身边人后,马上就将事儿告诉他了:“敏之,陛下不同意重处太子……”
对此贺兰敏之并没什么意外,听后马上轻声问询:“姨母,那陛下要如何处置此事?”
“明日朝会时,朝议此事,并让诸臣商量决定如何处置!”
“那姨母同意了?”
武则天重重叹了口气,“还能如何,陛下一意如此,姨母只能同意!”
原来是李治和武则天各退了一步!
://。。
第九十二章李贤的命运可想而知
'··]更新时间:2012121919:20:30本章字数:4220
第二天是朝会日,宣政殿内出现了让人非常惊异的一幕,久未坐朝的皇帝李治竟然抱病来主持朝会了,但这并不是众世最惊愕的事,让他们惊呆了的是武则天所宣布的事
太子李贤私养男宠,使其男宠收买江湖游侠刺杀正谏大夫明崇俨,并在东宫马坊内私藏近千件武器及甲具,准备谋反武则天宣布完事后,大殿内一片寂静,有太多的人惊愕张大了嘴巴,许多人觉得朝中要出大乱了或许谁都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上次朝会时候的太子还在宣政殿上主持朝会,与大唐们讨论将要展开的平叛之战,今日却失去了自由,甚至马上要被冠上谋反的罪名,这太有戏剧性了,先皇时候太子谋反被废,现在又出了这样的情况,上天很捉弄人啊!
接下来的争论非常激烈,武则天非常明确地说要严厉处置太子,要明言提出要废李贤的太子位,另立其他皇子为太子,阴沉着脸的李治对武则天的意见不置可否,只是令众臣们各自发表意见
天皇与天后这二圣的意见都不一致了,群臣的意见加的混乱
宰相张大安、戴至德、张文瓘坚决反对废太子,他们并不相信太子会谋反,张大安甚至指责是有人故意嫁祸于太子,连指使人刺杀明崇俨的事也是如此,目的只是想毁太子的名声张大安的话惹来了武则天的怒目,也让一些已经知道情况的大臣们“窃喜”!
赦处俊、李义琰则建议慎重处理此事毕竟太子乃大唐之储君,不能轻易谈废立
而户部尚李敬玄、改任黄门侍郎的裴炎则坚决要求重处谋逆的太子,位列政事堂的贺兰敏之、薛元、来恒、刘仁轨则建议由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指定几名朝中高官,查审太子谋逆的事,待事儿查清了,再由皇帝和皇后定夺持各种意见的人在朝堂上轮番发表意见
贺兰敏之也从其中看出了李贤得朝臣们的拥护程度,除他之外在朝的八个宰相有三人名言反对废太子,而其他几位则持谨慎意见,一力要求重处的是裴炎和李敬玄这两位一直被武则天引为亲信也是她亲手提拔上来的人
昨天密议事的时候武则天就料到了这情况,她也改变了意见,不要求贺兰敏之在朝会中站出来强力支持废立太子那样会成众矢之的,她只要贺兰敏之提议让朝中重臣来彻查此案即可
贺兰敏之知道,武则天是令裴炎和李敬玄这两人站出来一力主张废太子,另立其他皇子为太子
朝臣们面红耳赤地争论了半来个时辰,谁也说服不了谁,争的甚至都快到了大打出手的地步,最后被恼怒异常的武则天喝止了
“既然诸位爱卿对如此处置太子谋逆之事有不同的意见,还有很多人不相信太子会谋反,为了慎重起来,本宫同意令几位在朝中德高望重之人彻查此案将案情查个水落石出后,再做定夺!”武则天威严的声音及李治面对武则天的喝令沉默不语让众臣们不敢再站出来争论
武则天所说的,应该还算“公允”,她已经没强势地要求马上给予李贤以重处了不过武则天这样决定还是有她的底气的虽然朝中反对处置太子及坚决要求重处太子的人不少,但多的人是持中立立场他们建议朝廷令几名大臣主查此案,待事情查清楚后再做定夺,要是太子真有谋逆的行为,应该给予处罚对案情已经一清二楚的武则天自然不怕再查此案,也马上在关键时刻“退了一步”,同意让几位大臣彻查此案并在查清案情后再在朝会上公布
武则天这样说中,众臣齐齐看向御座上的皇帝李治
只见李治阴着脸,并没马上表示什么,直到过了好一会,他才轻轻地点点头,算是同意了武则天的决定皇帝如此,众臣也没再敢站出来再发表不同奏言的,虽然一些人非常不甘愿
朝会还要继续,但关于如何处置李贤有了最终结果,持各种意见的人各退一步,决定由皇帝和皇后任命几位在朝中颇有声望的朝臣,组成“专案组”,彻查太子谋逆之事已经支持不住再继续主持朝会的李治,在宣布了此决定后马上就离去了,留下武则天继续主持朝会
朝会后,李治非常难得地接待了一次朝臣们的请见,主持朝会支持不住身体的他,在先一点退朝后回到金銮殿,但他还没休息上多久,散了朝会张大安、戴至德、张文瓘等几位宰相追至金銮殿而来,几人度快的武则天都不来及阻拦,也只能放他们进殿面见李治
只是身体支持不住的李治没办法听太多宰相们的控诉及为李贤的求情,再加上虎视眈眈的武则天坐在身边,在朝会上同意了让几名重量级大臣彻查此案的李治没办法给他非常信任的这几位大臣以明确的答复,只说他会安排几名所有人都信的过、耿直忠贞的大臣去查关于太子谋逆之事的,让几人不要担心,最后张大安、张文瓘、戴至德等人只能失望而去
应武则天的令,带着一批羽林军将士守在大明宫主要殿内的武则天是看着几人失望而去的
因负着非常重的职,贺兰敏之这些天自是没办法回府,他要随时听候武则天的招唤,一直呆在宫中,不过在张大安等众宰相求见李治的时候,他是回避的,没和他们打上照面
特别的人要负特别的事,他不愿意在这特殊的时候,和政事堂的同僚们有私下的交集,即使要和他们说什么,也待具体的处理结果出来后再说他相信已经有很多人会到他府中求见,相求他到武则天面前替李贤说说好话,让武则天看在母子的情份,及大唐的安定、一力关注北线战事的需要上,给予李贤忏悔的机会贺兰敏之相信,张大安是肯定会来
要是今日在宫中遇到他们,保不定就有人会拉着他说话,除说这些外还可能会向他打探机密的事,问询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等等,这是烦不胜烦的事,贺兰敏之觉得他现在已经够烦,没精力去接待这些人,不想遇到他们,就让他们往自己的府上跑,反正他不会回府
接下来的时间内,武则天一直呆在金銮殿内,因为让哪几人去查李贤的案件还未定夺,李治和武则天还要商量贺兰敏之知道,两人肯定会为让什么人去查此案争论一番的李治肯定想让对李贤同情的人去负此事,而武则天当然希望由她自己信任的人负责查此案
武则天出来时候,脸色稍缓,不再是像朝会结束时候那般绷着脸了,想必最后商量的结果还是以武则天胜出,李治败退而收场,随后公布的结果证实了贺兰敏之的猜测
也就是在这次朝会结束后的第二天上午,朝廷宣布诏令,令中侍郎薛元、黄门侍郎裴炎、改任御史大夫的高智周,与刑部、大理寺官员一道共查李贤谋逆之事!
反对重处李贤的几名宰相没一人入选“专案组”,而强力支持重处李贤的裴炎及持模糊意见的薛元被任命为主要负责彻查此案的官员,贺兰敏之已经基本猜到了李贤的最终命运,相信朝中很多大臣知道这份诏令的内容后,会抱着同样的想法
武则天自然私下召见了主查此案的薛元、裴炎、高智周等人,她并没有给予他们高压,只要求他们禀公处理,不能冤枉好人,但也不能放过有罪之人,对有谋逆之心的人决不能放过李治也是召见过这几人,吩咐的意思与武则天差不多,但他特别地表露出了对李贤的疼爱,并说这些年李贤做的非常好,是个合格的太子,他不知道为何会走到这一步,他非常自责,原代李贤受罪!
武则天和李治的先后召见及特别的吩咐让负责查案的三人挺有压力,不过此案该如何查还是要怎么查下去的因贺兰敏之处理得当,包括李贤收买的几名游侠及赵道生等人被分别关押,并日夜有守卫看守,不要说想逃脱,即使他们想自杀的机会都没有,而从东宫收缴的物资也全部集中存放着,这样人证物证俱全,案件查询的进展非常快
被逮捕的这些人数次被传去问询事儿,问询的结果自然不会与当初招供的有太大的差别,像赵道生这样的贪生怕死之徒,为了保命,还添油加醋地把事情夸大,甚至还“控诉”起李贤的狠毒起来还好李贤不知道他的这位“男情人”如此出卖他,不然要气的吐血了!
率军两次“查抄”东宫的贺兰敏之也被唤去问询事儿,他也把他所经历的事都告诉了查案的诸位官员,而且他和武则天一样,是随时可以了解案情进展的人
从主查此案的三人情况上,贺兰敏之能推断出来此案最终结果会如何
薛元是标准的墙头草,而裴炎是坚定的拥武反李贤分子,在三人中高智周的官职算最低,又刚刚在一年前被罢了相位,虽然他很同情李贤,但在表述意见时候底气不足,此案的情况又明摆在那里,人证物证俱全,等着李贤的命运可想而知!
://。。
第九十三章不要站错队
'··]更新时间:2012122011:41:45本章字数:4264
西市近,由苏兰操持的归属贺兰敏之名下产业的“醉仙楼”,顾客盈门,热闹非常,差不多到了座无虚席的地步,无论是大堂还是包厢,都挤满了食客
唐朝时候炒菜还未盛行,但贺兰敏之这个穿越人在后世时候吃惯了各种炒菜,又时常下厨,对烹调之术不能说精通,但至少有一定的研究,能做不少的菜肴他也将这门“技术”用于赚钱之中,将烹调之术教授给酒楼内的厨师,让他们按着他所传的方法烹调菜肴加了油盐酱醋等调料,用猛火“炒”出来的菜味道当然是非常不错的,菜肴味道不错就足够吸引食客闻香而来
贺兰敏之把他耳闻过的蒸馏之术也用在酒的酿造制作上,酒的成色、口味、醇度也比其他地方好,再加上贺兰敏之创出来一些时人没见过的全的经营模式及一些这个时代没有的食物、饮料等鲜事物,全用在酒楼的经营上因为有这些其他酒楼没有的东西,再加上烹炒的菜肴味道远比其他酒楼好,贺兰敏之的妻妾们间接操持、由几名得力下人直接掌管的酒楼都非常红火,每日食客都很多,差不多到了挤爆的程度,用日进斗金形容也不为过
又因为他这个幕后老板的势力足够强大,长安城内那些惹事的小混混吃了几次亏会没人敢来招惹,其他眼红的酒楼掌柜及他们后面的东家也无可奈何,只有眼红的份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经营贺兰敏之名下的几个酒楼成了长安城内档次最高的食府,达官贵人请客首选就是这些酒楼,不然身份就是掉价这些酒楼给郡王府上带来了滚滚的财源,每年的收益多的让人吃惊,有了这些额外的钱财来源,贺兰敏之做很多事根本不需要去担心没有钱可使
生活红火是好事,做生意的掌柜最希望的就是如此他们总是想尽办法创造条件来迎接多的客人,比如扩建营业场所等,不让包厢等可以吃饭的地方空闲以让多的食客就食不过凡事总有例外,今日的“醉仙楼”虽然生意很好,但三楼最里面的几个包厢却并未拿来待客除了最里面的一个包厢有几个人外,外面的两个包厢是空着的当然是店内来了特殊的客人才如此安排的,这几个特殊的客人是吃白食的正是贺兰敏之和他的几名亲信人物在这里喝酒商量事儿
一通大吃后,又猛灌了两杯烈性酒的李敬猷抹了两把嘴,很得意地笑道:“常住兄,醉仙楼的酒菜味道就是好,以后我得常来这里吃,不知小弟来就食能否免单?”
“不行,最多给你打个折!”贺兰敏之没好气地说道李敬猷和他边上的刘冕不止一次到他名下的酒楼吃白食了,今日竟然还明目张胆地说让他气不打一处来,很想让掌柜把这两个死皮赖脸的纨绔所欠的账都算清楚,再到他们府上要账去,将酒钱都算回来
李敬猷和刘冕是知道醉仙楼属于他的名下,但并不知道他名下还有哪些产业要是知道的话很可能哪家都去吃白食,白拿东西了家底当然不能全部让外人知道的
“常住兄,你别这么小气么,”李敬猷涎着脸道:“这些天小弟和天官兄天天跟着你在宫中受罪,你也该犒赏一下我们几个了么,你看我们这些天都瘦了很多该补点油水了!”
“要补油水回家补去,别上我这儿来!”贺兰敏之没好气地喝了自己杯子面前的酒
李敬猷忙拿酒壶为贺兰敏之添满,继续嘻嘻笑着:“常住兄,你别这样,哥几个算你油水最足了,不到你这里吃白喝都说不过去!”
“是啊,是啊!”一边的刘冕也跟着附和,“常住兄,我和敬猷贤弟都是穷困之人,口袋里没几个子,以后得靠你这位当兄长的人赏口饭吃了!”
“我说你们两个,都到我这里来哭穷了,我可是和你们一样只领朝廷俸禄的……”
“常住兄,你别这般小气,反正以后我们兄弟两个所有的都指望你了,要是哪一天没饭吃你得养我们一家老小,哈哈!”李敬猷说着站起身举杯,“来……我们喝酒,今日不醉不休!”
贺兰敏之只能装作无奈地举杯,但他心里还是乐滋滋的,为难得有这样轻松的时刻开怀,为一直有这两位私交不错的兄弟而高兴虽然现在贺兰敏之是当朝宰相,郡王了,在朝中位高权重,刘冕和李敬猷也都是军中高级将领了,但几人私下间就一起还是这副嘻嘻哈哈的样子,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口无遮掩,尊卑只是在其他人面前才要表现的
要是一辈子都有几个这样的朋友相伴,不是人生一大乐事吗?
几句玩笑话后,进入了正题,李敬猷在呷了一口酒后,与刘冕对看了一眼,放下酒杯将身子靠近贺兰敏之身边,小声地问道:“常住兄,这次宫中发生如此剧变,你说……太子会被处死吗?”
贺兰敏之瞄了两眼一眼好的李敬猷和刘冕,想了一下后,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娘娘会如何处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太子之位定将不保!”
薛元、裴炎、高智周查案已经进行了数天,李贤转移到另去关押,宫中的戒备也松去了,贺兰敏之也难得清闲,可以和李敬猷、刘冕出来喝酒散心了贺兰敏之是大概知道审案的进展,从审查情况来看,所有的一切都对李贤非常不利,特别是人证方面赵道生等李贤非常倚重的人交代了多的东西,甚至以前李贤做过一些见不得人的事也招了出来,包括对付他的阴招当然谋逆之事是越查越深入,有许多的朝中官员被牵扯进来,李贤的罪也随之加重
形势对李贤非常不利,但这是武则天非常希望看到的这段时间她与李治间的争吵越来越多,都是因为李贤的事而起,虽然“专案组”还未结案,但李贤的罪已经没办法洗去,武则天一再在李治面前要求重处李贤,废除其太子位,改立李显为太子,但李治不置可否,并不愿意重处李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