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这是怎么回事,足可给天下带来天翻地覆变化的提议是如何出来的。
所有一切全是贺兰敏之的提议,并由他一力推行的,在知道这个事实后,有太多的人吃惊了。武则天给予了贺兰敏之特别的权力,这份殊荣是任何人可望不可及的,羡慕的人居多,眼红的不少,耿耿于怀的总有一些。虽然一些大臣对武则天进一步揽权不太满意,也对贺兰敏之借武则天的宠信位尊于政事堂有点耿耿于怀,但这些政策的制度,确实是利国利民之事,在朝议时候并没什么人站出来反对,大多的人都惊叹于贺兰敏之所虑的深远及行事的果断,他们也期待接下来天下间的变化。
站出来反对的少数几个人都是酸腐之人,表示许多东西是不可改变的,但被贺兰敏之、狄仁杰、张柬之等人一番批驳后,没了脾气,位高权重的人没站出来反对。这些政策的实施是非常顺利的。
因为这些政策的提议和推行者主要是贺兰敏之,在朝廷以诏令形式公布这些制度后,他强力推行改革之道的事也被一些人“故意”传出去,官方渠道传播这些轶事的速度很快,在不长时间内,他就成为了天下皆知的“明星”人物,市里坊间,田间地头,议论的中心都是他。在知道这情况后,贺兰敏之有点飘飘然了。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让这些改革措施真正给百姓带去福祉,让他这个穿越人成为百姓心中神一样的人物,并开创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因为手上重权在握,给了他施展拳脚的机会,许多建议的提出没有遭到其他大臣们的强烈反对,还因为手下有许多亲信人物的拱奉,在朝议这些新政时候提一步提高了他的声望。贺兰敏之觉得,这个时代是属于他的,他必定能开创更多的辉煌,为了这个目的,他可以做任何事!
只是现在他虽然大权在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但在做许多事上,还是很不自由。做任何事前,他都要征询武则天的意见,只有把武则天说服了,打算好的事情才有可能付诸实施。这也使让他有许多想法都不能和武则天讲。许多计划也没办法通过武则天实现。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贺兰敏之才真正明白当年的李世民不惜杀兄戮弟,逼迫父亲退位,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的情景,很多时候,一些抱负只有在登上那个最高权力的宝座后才能发挥出来。
贺兰敏之对最高权力的渴望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强烈过。他有些想法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也明白要达到目的,不是轻易就可以实现的,他需要借势,需要借武则天的势,只有武则天才能帮他实现这个愿望,现在看来,一切都有可能,只是他希望。与武则天之间千万不要闹到兵戈相见,以武力夺取权力的地步。要做到如此,一些见不的人的手段要继续实行外,加快培养亲信力量是必须的。
如今得他荐举在朝中任要职的人已经不少,文臣武将一大堆了,位于相位的狄仁杰、张柬之,职位不低的骆宾王、魏玄同、魏元忠等文臣,程务挺、黑齿常之、李多祚、李孝逸、薛讷、李敬猷、刘冕、张虔勖等一大堆身居要职的武将,这些是他完全能信任的人,关键时候会听服于他的,这些人必须保护好他们,让他们在朝堂上有更多的影响力和地位,如岑长倩、王方翼、李谨行、阿史那道真等不是完全可以相信,但关键时候可能会帮一把,至少不会站出来反对的人,也必须笼络好,这些文臣武将是他达到最终目的的决定性力量,万不能被人削弱的!
贺兰敏之也知道,他培养的这些所谓亲信都不是泛泛之人,要让他们完全听服于他,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和人格魅力驾驭他们,才能的表现是主要的,必要时候对他们的“依仗”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他还要维护他们的地位和权力,让他们知道,他们的一切都是因为有他才得到的。
事实也证明,到目前为止,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成功的,在他领头制度这些改革措施后,狄仁杰、张柬之等人对他越加的敬佩了,所有人都相信,他是个才,没有人能比的上的俊之才,谁也没法预料,过阵子这位还未到而立之年的大唐秦王又会想出什么让人惊叹的朝政建议出来。
因为贺兰敏之主事尚省事务及献策、制定政策有功,在元日朝会上,他再得皇帝李旦及武则天的奖赏,食邑加了一千户,得赏赐的金银无数,再让众臣惊叹了一番。要不是贺兰敏之现在是亲王了,还实际掌领尚省,没什么职位可以升了,不然加官进爵是肯定的。
而在这次朝会后,武则天身边的婢女武团儿也被赏赐给贺兰敏之当妾室。
武团儿和贺兰敏之相好了这么多年,已经三十一岁了,这些年她给贺兰敏之的帮助无以言表,无论怎么,贺兰敏之都要给她一个交代,给她一个名份,是他必须要做的。
武团儿进入秦王府是许多人意料之中的事,贺兰敏之的妻妾对这事早就有预料,但事情真的发生了,她们还是不愿意接受,武团儿进府的前些日子,还是受了一些气,只是她在宫中呆了多年,非常知道如何为人处事,也学会了低调,在进秦王府,当了贺兰敏之的侧妃后,并没任何方面趾高气昂的表现,可以说夹着尾巴做人。她是知道贺兰敏之手段的厉害,在府中对每个姐妹都客客气气。不该说的话绝不敢露半句,就如贺兰敏之与武则天不伦之情之事。
当然这也是她一辈子的包袱,没办法放下,她知道要是这事有半句泄露出去,无论她能不能给贺兰敏之留下子嗣,命运只能是死路一条。
上官婉儿因年岁还小,宫中礼仪还没有学完成,还要再心几个月进宫。
在抵达洛阳后,贺兰敏之又向武则天荐举了几个人,一个是姚崇,一个是宋璟,这两个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名声的人贺兰敏之在初见他们的名时候就使人传他们,在一番交谈后向武则天荐举了,其他几个他并不知道名气,但接触后发现不是一般人物的人,如娄师德、桓彦范、唐休璟等人。武则天依然如以往一样,对贺兰敏之举荐的人马上给予重用,并让贺兰敏之给他们安排职位,可以说只要贺兰敏之想授以他们什么职位,武则天都会同意。
这是让贺兰敏之非常惊喜的事,他知道以后事情的发展会非常出人意料,做一些事顺利的可能出乎任何人的意外,包括他自己,在许多事上,他要感谢无意中所得的女子谢瑶环。
元日过后,武则天率皇帝桓及百审登上洛阳主城门楼,在城楼上宴请诸王、诸司三品以上及来京叙职的诸州都督刺史,当场嘉勉了有功之臣,并随后以非常凌厉的手段任免了一批官员,以此举动向百官进一步强化她在朝堂上的影响力。
宰相班子再有变化,户部尚骆宾王以本职参与政事,而裴炎因为“身体”原因被罢政事,中令职被除,改授特进,太子太保。作为四个顾全大臣之一的裴炎被解除相职,在朝中引起的哄动还是非常大的,裴炎也是愤愤不平,在朝会上力辩自己无病,可以继续操持朝务,但不被武则天接受,只得无奈地接受这个决定,回府“静养”去了!
上元节过后,神都洛阳的高祖、太宗、高宗三庙落成,令四时享祀如京师太庙之仪,在这三位皇帝庙落成之际,又立崇先庙以祭祀武氏祖先,并在几庙落成之后,举行了祭祀仪式。
武则天服衮冕、大圭,执镇圭为初献,皇帝李旦为亚献,太子李成器为终献。先诣昊天上帝座,次高祖、太宗、高宗,再次魏国先王,最次五方帝座。在祭祀仪式结束后,武则天率群臣御洛阳的则天门,并在则天门大赦天下。这举动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只有贺兰敏之明白,他这位姨母在其他几位新近得宠的大臣蛊惑下,想当皇帝有心思有点迫不急待了!
不过这并不是最让人吃惊的事,在武则天率群臣御则天门时候,发生了一件异之事让所有人都吃惊不已!在祭祀将结束之时,则天门外及至天津桥沿,万余百姓跪拜在皇城外,由几绅士模样的人领头,向皇帝李旦及太后武则天递交请愿,要求皇帝退位,太后武则天即位为皇帝,改唐为周。
://。。
第一百五十三章做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更新时间:201311819:45:00本章字数:4467
此举引得群臣一片哗然,皇帝李旦惊惶失措,连贺兰敏之也很惊异。。)
贺兰敏之是知道,此举肯定是有人组织的,但组织者不是他,虽然武则天此前曾说过要做一些造势的〖运〗动,但并没要求他具体做什么事,不过他也马上想到了会是哪些人想出这计策的。
贺兰敏之率先想到的是这段时间得武则天赏识的几个人,在从长安出发,及至抵达洛阳这段时间,几名没有得贺兰敏之荐举的人得到武则天的重用,一个名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还有一个叫索元礼。周兴是长安人氏,此前只是任尚省的一名郎中,来俊臣是殿中侍御史,在得武则天另眼相看后,分别被授以司农少卿和司仆少卿职,直升到四品的官,索元礼是胡人,此前只是一名普通的军士,因举报上官不满武则天执掌大权而被授以游击将军的散官职。
贺兰敏之知道历史上周兴、来俊臣这两位酷吏的恶名,但并不知道那名胡人胡索远的名,在武则天重用这两名后,他曾派人调查过一番,只是他们在此前的事迹并无什么特别之处,查不到有用的东西,看来在他们在成为真正的酷吏之前,没办法对他们进行评价!
不过想到这些人,贺兰敏之并不能确定是这些人得武则天授意策划的这番举动,他们的官职还是太低,刚得武则天提拔没多久,武则天不应该授意他们做这番举动的。
想到他们刚刚得武则天重用,贺兰敏之脑中闪过一丝亮光。不会是这些人中的哪一个私自主张,策划群众〖运〗动的吧?还真有这个可能,贺兰敏之马上示意站在他身边的狄仁杰,立即派人调查此事。
狄仁杰在听到贺兰敏之的吩咐后,马上明白过来这是怎么一回事。他在刚刚看到万民请愿的时候,还以为是贺兰敏之策划的事件,但一听到贺兰敏之吩咐。马上就知道这是其他人所做的事,当下也立即吩咐身后的一名刑部主事,让他以最快的速度。派人调查此事。
那名王姓的刑部郎中领命后匆匆而去,去布置事了。而此时,在皇城外请愿的百姓越来越多!
谁都知道万民请愿是民意的表示。但这请愿的要求太过分了,把许多大臣吓坏了,皇帝李旦也是如此,脸都被吓白了的他站在那里不知所措,一些事忠李唐的大臣马上上前喝斥,其中有工部尚刘审礼,代刘景先任守侍中并兼任太子少保的李弘的岳父裴居道,尚左丞张行廉等人。
武则天看到此景后,也是“大吃一惊”不过她还是接过了领头士绅们递交的请愿。但对领头献的几人很严肃地说,这件事她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大唐如今有皇帝,她在说话间还指指战战兢兢站在一边的李旦,面容非常和悦!
只不过请命的乡亲们并不罢休。依然跪伏着向皇帝及武则天提要求。最后武则天“勃然大怒”了,令军士们驱散请愿的百姓,但严令不得伤及任何一人。
虽然有军士驱赶,但请愿的百姓仍然不愿意散去,驱赶的军士因武则天的命令,又不敢动粗。仍然跪请,直到武则天、皇帝李旦率群臣回宫后,人群依然没散去。
或许是累了,武则天回宫后,并没召贺兰敏之过去商量事情。
贺兰敏之也巴不得这样,马上出宫,找狄仁杰等人问事去了。
因请愿的百姓聚集的时间很长,狄仁杰吩咐的人非常从容地将事情打探清楚了。
这次事件是一名叫傅游艺的人而起,此人从长安带了九百多个人来到了洛阳,并串唆起近万的洛阳百姓,一道上表请愿,请求改唐为周,今日所呈的请愿表就是傅游艺所写。''此人的具体身体及背景还是调查之中,不过很快就会有结果。听了狄仁杰所报告之事,贺兰敏之大概清楚了是怎么一回事,他也马上召集他的那些亲信密议事情,要他们不要在这件事上有任何的表态,至少在他没有表明意见之前,任何人都不要在朝堂上或者其他场合提支持或者反对意见。
在吩咐完事后,贺兰敏之单独留下狄仁杰商量事情。在和狄仁杰密议了一番事后,他再吩咐,一定要调查清楚周兴、来俊臣、索元礼等人的一切,并让狄仁杰派人监视他们,同时他自己也派一些人监看他们的行踪,将他们的行动了如指掌,他不允许有任何人在武则天面前新近得宠。
武则天没有将这事明白地告诉他,贺兰敏之感觉不太好。这段时间以来,他给武则天献了谢瑶环新配的药后,武则天几乎对他言听计从,任何事都没批驳。这件不小的事竟然没对他透露口风,这女人还是没对他完全信任,有事瞒着他做,一会要进宫去问询一下情况。
贺兰敏之吩咐、布置完事,也马上进宫。
这些事他没想过与裴行俭去商量,因为这段时间裴行俭身体染病,病的还不轻,他不想去打扰。
对于慈父一样的裴行俭,贺兰敏之是非常信任,大的事几乎都会和他商量,要不是裴行俭染病卧床静养,今日肯定第一个找他商量。想到裴行俭的病,贺兰敏之心里有点沉重。
裴行俭生病后,武则天打发宫在太医去诊看过,贺兰敏之也带着谢瑶环去诊看过,据谢瑶环讲,裴行俭的病情不容乐观。因为多年的征战,及年轻时候呆在西北的日子太久,裴行俭是一身的伤病,每天阴雨天及天寒的日子全身疼痛,这些年虽然因谢瑶环的诊查及一些好调养的建议,身体情况稍好,但沉疴已久,很难根治。这次受了风寒后,一病不起,已经近一个月没下过床了,连元日大朝会他都没能参加。贺兰敏之也差不多每天都过去看望一下,并令谢瑶环时常过去诊查,关注裴行俭的病情。只是谢瑶环并没给他带来好消息,许多时候一些疾病再好的名医也束手无策的,特别是一些慢性迁延性疾病。谢瑶环的说法让贺兰敏之的心情非常沉重,他知道裴行俭的时日无多了,能活多久就看裴行俭自己的造化了。但他希望裴行俭能多活几年,至少这个冬天能挺过去。
冬天能挺过去,待春暖huā开之时,裴行俭的身体肯定会好起来,夏天天热时候再好好调治,下一个冬天再注意保养,应该能再活几年的。
带着沉重的心情,贺兰敏之进到上阳宫内,没让宫人禀报,就直接进到仙居殿内。
武则天正倚在榻上休息,两名非常俏丽的宫女正在替她捶身子。贺兰敏之进去后,示意两宫女不要声张,让她们出去,他接过两位羞搭搭宫女的工作,替武则天捶捏起身子来!
“敏之,是你吗?”武则天没睁开眼睛就问道。
“姨母,是敏之!你累了吧?敏之替你捏一下身子!”贺兰敏之说着,坐近身去,小声问道:“姨母,要不要让你拿一些吃喝的东西进来,你还没吃东西吧?”
武则天轻轻地摇摇头“一会再吃,你陪姨母在宫中用膳,姨母有事要和你说!”
“是,姨母!”贺兰敏之答应了,手没停,继续替武则天揉捏身子。相比较宫女们,贺兰敏之替武则天按摩身子时候没有任何顾忌,也可以让武则天有更多的享受,这是他讨好武则天的一个手段,很多时候这个女人情绪不高,他给按摩一通后,她心情就会变好。
“敏之,你进宫来是想问今日在则天门外发生的事吧?”武则天享受着贺兰敏之非常周到的按捏,依然没睁开眼睛,语气淡淡地问道。
“是的,姨母”贺兰敏之马上承认“你并没有吩咐敏之去安排这样的事,敏之怕是什么人想给你泼上恶名!”
听贺兰敏之如此说,武则天略略睁开眼睛看了看,旋又闭上,声音轻轻地说道:“敏之,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