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敏月的事?”武则天微微一愣,不可置信地看着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用力地点点头,“姨母,正是!”
“你想和姨母说敏月的什么事?”武则天眼中有精光在闪。
“姨母,敏月已经及笄了,敏之想着,得给敏月找个婆家了!”贺兰敏之说着,心内微微地叹了口气,“姨母,敏月长的这般出色,自是不能嫁于普通人家,需要嫁个门当户对的夫君才可,敏之知道姨母非常疼敏月,朝中大臣又非常熟稔,肯定清楚什么样的人才可以配的上敏月,因此今日进宫来,想请姨母为敏月的婚事操点心,替她找个好的夫君!”
贺兰敏月才十五岁,身体发育还没完全成熟,贺兰敏之是极不愿意这个妹妹这么早就出嫁的。
但李治那大色*狼已经在打他妹妹的主意了,他不能容忍妹妹再落入李治的手中,而避免妹妹遭李治毒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尽早出嫁,成为别人的妻子,或者与人订婚,成为有主的人儿,那样李治就不会打贺兰敏月的主意了,至少不敢明目张胆打主意。
李治是皇帝,不能用其他手段对付他,贺兰敏之能做的,只能忍痛割爱,让妹妹早点出嫁或者早订婚,订了婚或者嫁人的贺兰敏月,不让她进宫,李治看不到,总不可能公然跑出宫来抢。
有武则天这个强势女人在,李治不敢这样做的,即使他是皇帝。
这事他不能先和母亲说,至少现在不能和她说,他能说的只有武则天这个姨母,还有外祖母杨氏,这两位长辈如果给贺兰敏月找了个不错的夫婿,那事儿就成了。
这是贺兰敏之当日得了封赏,回府后想到的主意,有了这主意后,她第一个想到的是和武则天说。如今大唐朝中大权半数旁落在武则天手里,这个女人的威望日隆,贺兰敏月的婚事,能得到她的主持,那就成大半了,李治也肯定没有办法的。
母亲武顺那里,贺兰敏之并不太担心,只要武则天同意,他一定能将母亲说服的。
贺兰敏之有这样的想法,想请武则天为妹妹选一夫婿,考虑是很多的。
他知道这个时代富贵人家对儿女婚嫁之事是看的非常重,特别像他们这样与皇家攀上关系的家族,更是如此,无论是他的母亲武顺,还是姨母武则天,对他和贺兰敏月的婚事都会慎重对待,甚至来几场政治联姻也不一定,即使贺兰敏月可以嫁人了,作为长辈的她们一定会为她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因此,即使她们想为贺兰敏月找一夫婿,婚嫁的事不可能马上就会定下来。
但这事武则天操上心了,那就是多了重对贺兰敏月的保护,武则天先入为主向李治说明此事的话,那色*鬼皇帝不可能再开口向武则天提想将贺兰敏月纳为妃子的要求。
贺兰敏之和武则天说想为贺兰敏月找一夫婿,最主要的目的是想借武则天插手妹妹婚事,让这位手握重权的姨母对他这位漂亮可爱的妹妹加以保护,不让妹妹遭李治的黑手。
贺兰敏之相信,武则天肯定会明白他的想法,明白他不希望妹妹得皇帝宠幸。
他这样做,有借机向武则天表明意图,进一步坚定地与这位未来的女皇站在同一战壕中,想以此获武则天进一步恩宠的意思。
贺兰敏之先前向武则天提出让母亲改嫁的事,也有基于这样的考虑。
与大多当儿女的一样,他当然不希望母亲改嫁,虽然说他和贺兰敏月都长大成人了,母亲改嫁,也不会随着改姓,应该会另立一府弟,继续以贺兰家族的当家人出现在长安城内的权贵队列中,甚至不需要叫母亲新嫁的老公叫“父亲”,但无论怎么说,作为儿女的,心里总是难以接受凭空多出这样一位“亲人”来。
但这是迫不得已的决定。
他向武则天提出让母亲改嫁的想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让母亲有了个一同生活的男人后,可以脱离李治的控制,避免灾难降临,同时也想以此获得武则天更多的好感,得到进一步的恩宠。
贺兰敏之也是明白,即使外祖母和姨母都认可了让母亲改嫁,母亲自己也同意了,但真的要改嫁,却不是说说这么简单的,找一个年龄、身份、地位相配的,又没有妻室的人,都是极难,更不要说人家敢不敢娶曾被皇帝宠幸过的女人,因此母亲改嫁的事,不可能很快就有结果的。
但母亲有这样的决心,一心想断了与李治那不正当的关系,极少进宫,没给李治有机可趁,贺兰敏之如此做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大半,只要母亲继续这样洁身自好,不再与李治勾勾搭搭,那改不改嫁,都不重要了。不过为了解决母亲的生理需求,让她改嫁还是必须的。
母亲的事贺兰敏之已经没先前那样担心了,但妹妹的事,他却丝毫不能马虎,必须要借武则天的手保护好她,而今天武则天的回答是他如何实施计划的关键。
贺兰敏之说完,很期待地看着武则天,期望他这主意能马上得到她的同意。
武则天在听了贺兰敏之的话后,脸稍稍有惊色露出来,不过马上就隐了,在怔怔地盯着贺兰敏之看了一会后,轻声问道:“敏之,这事你有没有和你母亲说?”
贺兰敏之的话让武则天心内大起波澜,她怎么都没想到,当日这位外甥和她说了她姐姐武顺的事后,今日又来找她说贺兰敏月的事,贺兰敏之的想法她怎么会不明白。
正是因为从贺兰敏之的话中明白了其后的目的,这才让武则天吃惊,她想不到,这位才十七岁的外甥,能明白个中的许多巧,并且想到了对策,而他所想对策,正是可以解决她的担忧。
但她并不会马上认可贺兰敏之所提,关于她姐姐和外甥女的事,可不是随便可以下决定的,即使要采取对策,也要深思熟虑,想出一个万全之策,让所有人都高兴接受的策略。
因此武则天在回应贺兰敏之提议时候,没有任何感情上的流露,语气上也是淡淡。
贺兰敏之摇摇头,“姨母,敏之还不曾和母亲说!母亲这段时间情绪起伏很大,敏之不想再拿事去刺激她,想着姨母最疼敏之和敏月了,因此就冒昧进宫来求见姨母,想请姨母做主!”
武则天的神情没有什么变化,依然淡淡地问道:“敏之,姨母想知道,你为何会这般想?敏月刚刚及笄,并不急于嫁人的么!”
贺兰敏之看了看武则天,咬咬牙,也不管武则天会不会介意,把话儿都说了出来,“姨母,前段时候,长安城内到处都在传着关于母亲还有敏之的流言,敏之怕过段时间,有关陛下和敏月的流言也起来,那样就是麻烦事了!敏月还是个孩子,未出阁的女孩子,要有有关于她的流言起来,那对她名声的打击会非常大,她听到都不一定受得了,因此敏之想在没有事儿发生在敏月身上之时,就把她的婚事定下来,那样敏月就可以在府中待嫁,少进宫来,就不会有事儿发生了!想必姨母也不希望有事发生在敏月身上,敏之想着,姨母一定会支持敏之的想法的…”
贺兰敏之说的很坚定,他一定要抢在李治那大色狼动手之前,将妹妹贺兰敏月的事处理好!
母亲能从李治身边脱开来,妹妹也与李治脱离干系,那临到他们一家子头上的灾难,就会慢慢离去,最终消失的!

第二十八章示宠
'··]更新时间:201272120:11:06本章字数:3322
第二十八章示宠
武则天心内再起震撼,定定地看了贺兰敏之一会,越加感觉这位长相俊俏的外甥可爱起来,当下拉住贺兰敏之的手,笑着道:“敏之,姨母明白了你的想法,你是爱护妹妹,怕敏月受到伤害,才想到让她早些成婚出嫁的,你说的挺有理,只不过这事还要你母亲同意,陛下也要告知一声,他们都没意见了,才可以将她的亲事定下来…”
贺兰敏之大喜,紧紧地抓住武则天的手,“多谢姨母认可敏之所说的!”
武则天拍拍贺兰敏之的手,很慈爱地说道:“敏之,姨母可一向很欣赏你,疼爱你的,你以后对你母亲和妹妹的事,有何新的想法,都来告诉姨母!敏之啊,这次姨母半年多未见你,发觉你变了很多,不只人长得更俊了,也变的成熟懂事,凡事知道往大的方面去考虑了,姨母很是高兴!”
“姨母,敏之前些年不懂事,只知道胡闹,让姨母失望了!”
“那倒不是!”武则天笑容满面,言语也特别的温柔,“前些年你做事比较冲动,凡事也没去想太多,和姨母交流也不多,现在你终于懂事,知道有事来找姨母商量了!呵呵,你这段时间所做的事姨母都知晓,姨母觉得,你是长大了,让姨母放心了!”
武则天说着放开贺兰敏之的手,从榻上站起了身,贺兰敏之赶紧上前搀扶。
武则天在贺兰敏之搀扶下,走了几步,停了下来,转身看着贺兰敏之,收起了笑容,神情稍稍变得严肃,“敏之,前些日子,姨母多次和陛下说了你的事,希望陛下同意你入朝做事,陛下也应允了!当日你在太液池边的那一番表现也让所有的人都折服,相信你入了职后,没有人敢不服你,敢小看你,只是…你以后要好好做事,不要恃宠而骄,不要让姨母失望,姨母可希望,以后你能为陛下,为姨母分担国事,成为我大唐的肱股之臣,你可明白?”
贺兰敏之闻之心头为之一震,赶紧退后两步,恭敬地施了一礼,“多谢陛下和姨母的垂爱,也多谢姨母的提醒,也请姨母放心,敏之一定会兢兢业业做事,绝不恃宠而骄…”
武则天走到贺兰敏之身上,将他作礼的手拉住,脸上又露出了笑容,“敏之,姨母知道你不会让我们失望的,也知道你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的!以后啊,你有任何事,都可以进宫来和姨母说,只要姨母单独在,你任何时候都可以来求见,姨母会吩咐下去,你来求见,任何人不得阻拦!”
“多谢姨母的恩典!”贺兰敏之大喜,先前武则天已经给予他自由出入皇宫的权利,今日又说可以随时来找她这位手握重权的当朝皇后,他当然能明白这其中表示什么。
武则天对他的宠爱程度远出他的意外,贺兰敏之很是受宠若惊,他并不太完全明白武则天这般表示究竟是为了什么,但他知道,这肯定和他这几次所提的事有关。
贺兰敏之也知道,要得武则天的信任和重用,光光在家事上提几点意见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有其他方面的表现,就比如当日在太液池边所展示的诗才和剑术,文采武功都不错,才能进一步得其重用。
正是因为知道武则天最终会独掌大权,贺兰敏之明白,现在还只是个无权势的小屁民的他,追随武则天,壮大自己的影响力和势力,是唯一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成为做大事的人。
以后会如何,他现在不得而知,但他知道,现在他不能站错队伍。
站错了队伍,不但不能实现诸多理想,甚至还可能会掉脑袋。
天时、地利、人和,诸多有利的因素他现在都占据,没理由不做出番事业来。
解决好母亲和妹妹的事是第一步,贺兰敏之知道,武则天虽然没有表示明确的支持与赞同,但她的心里,肯定完全认可他所提的建议的,正因为认可,才有刚刚这番示宠的话。
有武则天和外祖母杨氏的支持,有他这个穿越人在,贺兰敏之相信,母亲和妹妹的事可以圆满解决,并将危难化为机遇的。而这几件事的成功,武则天会越加宠信他的。
这是绝好的机会,他当然要好好利用,历史上武三思、武承嗣等武家子嗣曾极倾朝野一时,他这个穿越人,不可以做的比他们差,所获得的殊荣也肯定要比他们多。
念头虽多,但都只是一瞬间想到的,贺兰敏之知道武则天接下来肯定还会和他说什么,他等着武则天的问话,或者其他的表示。
“敏之,你的几位表兄弟,都没有特别之才,心胸更是狭窄,众多武家子嗣中,姨母可是最看好你的!以后啊,你也不要和他们再起什么争斗了,姨母会替你解决好与他们间的恩怨的!”武则天似笑非笑地看着贺兰敏之,“上次长安城内起流言时候,你是不是派手下的调查过流言起于何处?”
武则天的前一句话让贺兰敏之更是受宠若惊,但后一句话却让他起了一身冷汗,赶紧作礼回话:“姨母,敏之当时是气愤不过,就派了手下几人,偷偷去舅舅府近调查此事,只是最终无果…”
武则天太厉害了,他所做的事,真的大部知晓,不成身边有她安插的人?
“其实姨母也知道,你也清楚,流言是从何处传出来的,但你就不要去计较流言如何起来的,散布流言的人,最终会受到惩处的,你可明白?”
武则天说话的口气很淡,但让贺兰敏之不自禁地有点寒意起来,她口中的惩处,绝不会是轻飘飘的惩罚,一定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当下也赶紧谢恩,“敏之明白,多谢姨母了!”
看着贺兰敏之一副惶然的样子,武则天笑了笑,笑容很是灿烂,没再说什么,拉着贺兰敏之的手坐回到卧榻上,仍然示意贺兰敏之在她身边坐下。
在贺兰敏之很拘谨一坐下后,武则天笑了笑,放开拉着贺兰敏之的手,似很随意地说道:“敏之,你可知道,原本这次陛下不会这么早回长安,陛下决定明白封禅泰山,这次去洛阳,是准备呆到明年,待封禅结束后,再回长安的,只是因安西有事,青海一带吐蕃军队也有异动,怕与吐蕃间起大的战事,才回到长安的…”
贺兰敏之心里咯噔一下,他不知道武则天和他说此话是何意,但在武则天停下话,看着他的时候,马上就接了口,“姨母,我大唐朝中有那么多善战的名将,如何要惧吐蕃这跳梁小丑?”
“哦?!”武则天眼角挑了挑,看着贺兰敏之,“你与姨母说说,我们为何不畏惧吐蕃?”

第二十九章无心插柳
'··]更新时间:201272212:29:55本章字数:2853
见武则天这般问他,贺兰敏之顿时来了兴趣,吞吞唾沫,把他今生后世所了解的一些情况,滔滔不绝地讲了出来:“姨母,我大唐人口数比吐蕃不知要多上多少,人口数多,可以征用的兵员数量相对就多,因此在可征集军队数量上,吐蕃就远不能和我大唐比,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说,我大唐持续作战能力远胜于吐蕃!而且我大唐能征善战的将领非常多,有那些身经百战的旷世名将指挥作战,吐蕃人岂能敌我大唐百战雄师的攻击?”
虽然说贺兰敏之对武唐时候的历史细节不太清楚,但喜好历史的他对唐初时候大概的情况还是略略知晓的,知道这个时代武功极盛,对外征战几乎没什么败绩,那是因为名将辈出之故。
自唐初武德到贞观,再至高宗李治朝早期,大唐对外有战绩辉煌程度是其他朝代不能比的,这个时代善战的名将数不胜数,李靖、李孝恭、李勣、李道宗、苏定方、薛万彻三兄弟、裴行俭、刘仁轨等等,及契苾何力、执失思力、黑齿常之等归附的胡将,这一堆已经去逝或者依然在世的武将,都是让大唐子民津津乐道,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名将,还有许多战功卓著,但因为非常著名的名将太多,没能在这个时代闪烁星光武将。可以说,大唐初年,绝对是历史上名将最多的时代,只要能好好利用他们,由他们领着富有战争经验的大唐将士出征,那就不惧任何外敌的入侵。
大唐初年,大唐的疆域急骤扩张,几乎没有什么处敌能对大唐构成威胁,直到后来什么大非川兵败后,吐蕃成为大唐的强敌,唐军才开始出现败绩,战略方针也从扩张改为收缩。
贺兰敏之不知道大非川兵败发生在哪年,但他来大唐后,并没听到有关这方面的情况,他猜着这件影响深远的事一定还没发生。
如今李勣还在世,刘仁轨也在,苏定方还活着,裴行俭在安西任职,这些后世时候让人时常津津乐道的名将都在,大唐的军力应该还很强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