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故事:关于中国梦的十个样本-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石永阶的带领下,他的长城电器开关厂最初经营得很好,每年赢利可达到10万元。
  1990年,开始告别物质短缺的中国人突然遇到了一个新问题——经济疲软,这成为困扰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一时间好像所有的东西都卖不动了,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的“三角债”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石永阶的小工厂也没有逃过“三角债”的纠缠,他的工厂开始亏损,资金运转发生困难。一开始,石永阶对客户端偶尔欠债并不是很在意,这在以前也是有过的。但是,石永阶逐渐感到不太对头,欠条越来越多,欠债越来越难讨回。有时候欠债大户前来拉货,还得继续赊账做生意。石永阶说,如果不让客户继续赊账,以前的欠款就要不回来了。
  外面拖欠的货款迅速增多,而要不回来的欠款也开始沉淀为企业的亏损,这是石永阶的小工厂难以承受的。石永阶眼看越干越亏损,觉得不能再这样干下去了,再干,就得关门大吉。
  石永阶召集全体职工开会,宣布停止生产防爆器材,转产做豆腐。石永阶的算盘是,豆腐能卖现钱,谁也不能买豆腐赊钱吧?他觉得,做豆腐生意不存在企业被欠账拖垮的风险。
  直到现在,当年石永阶做防爆器材时的一部分欠账还没有要回来。石永阶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有的债务人都已经离开了人世,钱是要不回来了。
  1998年,石永阶的豆腐房开张,很快,老石头大豆腐以物美价廉远近闻名。在沈阳防爆器械厂破产后的12年中,这已经是石永阶进行的第三次创业。在开豆腐房的同时,他在豆腐房的后面还开了一家饭馆。
  做豆腐生意是个本小利微的辛苦活,而这一年,石永阶已经72岁了。不过,石永阶有自己的想法,在当初防爆器械厂破产的困难日子里,石永阶一家生活困难,经常靠吃豆腐度日,豆腐,伴随着石永阶渡过了最初的难关。其实,与石永阶同样困难的中国第一批下岗职工中,与豆腐相伴熬过苦日子的并不在少数。
  1997年,中国的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随之而来的是大批职工下岗,到这一年年底,全国下岗职工累计达到1 152万人。东北是中国计划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国有企业最集中的地区,在石永阶生活的沈阳市,国企职工下岗已经成为那一年这座城市最普遍的现象。
  1997年6月,沈阳市有关部门对全市6 000多户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企业需要精减的富余职工总数是436万人,其中下岗职工378万人,而在下岗职工中,还没有安置的达到了249万人,在沈阳市国企最集中的铁西区,30万产业工人中就有13万人下岗。每一个下岗职工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而他们也许是这个家庭的支柱。对当时常住人口600万的沈阳市来说,上述任何一个数字都是沉重的和令人惊心动魄的。。 最好的txt下载网

1995年:毅然下海(3)
作为中国第一批下岗职工的代表,石永阶对破产下岗有着切身体会,他希望通过开豆腐房多吸收一些下岗职工,帮助他们度过人生的低谷。石永阶并不指望靠豆腐房挣多少钱,豆腐在他眼里具有渡过难关的特殊含义,白干还是赔钱,他考虑得并不多。
  当时,豆腐在沈阳市场的价格是l元钱一块,石永阶做了“让利下岗职工和老百姓,8角一块豆腐”的招牌。石永阶的豆腐房选用优质黄豆,不添加任何色素与调味品,他做的豆腐块大肥厚,卖得很好。后来,“老石头大豆腐”成为沈阳市“名牌产品”和“沈阳市民放心食品”。
  就这样,石永阶的豆腐房坚持了下来。不过,与豆腐房同时开张的饭馆最后却关门了,石永阶说,主要是免费招待的朋友和单位太多,给吃垮了。
  石永阶在1990年以后的境遇,实际上折射出了当时中国国企改革的风雨历程。在石永阶遭遇“三角债”的时候,国有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张希永所在的沈阳市第二变压器厂在这时效益也开始下滑。
  1992年,这一年成为中国改革年代的一个关键年份,中国的改革在这一年发生了飞跃。年初###的南巡拉开了这一年精彩华章的序幕,这年秋天,随着十四大的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中国的坚定选择,加快改革和开放也成为整个国家的共识,中国人被压抑已久的活力得到了释放,全世界都感到了这种已经积蓄了巨大势能的活力。这一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了14%。
  这一年,有12万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辞官下海,继1984年的全民经商热之后,又一个“下海潮”在中国出现了。在这一年的8月,北京市库存的公司营业执照竟然悉数发光,不得不紧急从天津调运一万张以解燃眉之急。很多后来在中国经济领域十分活跃的民营企业,在这一年开始迅速成长。
  与中国经济的蓬勃生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一年,中国庞大的国有企业却看不到多少活力。这一年,国企改革的一个亮点是轰轰烈烈、半途而废的“破三铁”运动,所谓“三铁”是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破三铁”意味着企业可以辞退职工,在不少地方,出现了工人下岗回家的现象。尽管这场运动不到半年就因为缺乏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而不得不中止,但是曾经“以厂为家”的人们意识到,他们的工厂不再是市场经济大海中永远的避风港了。
  1993年,沈阳市第二变压器厂开始裁员,一部分职工下岗。
  单位效益不好,张希永开始考虑搞点兼职。这个时候,一种歌舞餐厅在沈阳悄然兴起,曾是业余舞蹈演员的张希永发现自己的业余爱好有了用武之地。他开始在下班后到歌舞餐厅唱歌伴宴,为家里增加收入。每天晚上从七点唱到九十点钟。
  1993年,张希永每月唱歌的收入达到了1 000多元,胡百君也在市场里建了一个小商亭,生意越来越忙。
  在朋友和熟人眼里,张希永是一个性格活泼、能说会唱的人,平时亲戚、朋友结婚都找到他去主持婚礼,最初张希永只当给人家帮忙,也不收钱。后来,张希永主持婚礼逐渐出了名,找他主持婚礼的人越来越多,从1994年开始,几乎每个周六、周日都有人来找他。那时,张希永主持一场婚礼价码一般是50元,最多100元。
  1995年,张希永所在的第二变压器厂开始滑坡,一些车间停了工,很多工人面临着下岗的局面。当时有人用多种方式求领导,希望不要下岗。张希永也找到了工厂领导,却是主动要求离职,他想自己给自己做主,离开企业,和妻子一起做生意。。 最好的txt下载网

1995年:毅然下海(4)
张希永的第二次下岗没有任何犹豫,这次他离开单位的心态和第一次工厂倒闭时的心态完全不一样。1986年工厂倒闭时,张希永觉得好像掉进万丈深渊。但这次离开单位却没有这种感觉,在他看来,自谋生路并不可怕,而且此时沈阳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已经建立。下海,对张希永来说并没有多少后顾之忧。
  张希永看到,他妻子做生意的市场越来越繁荣,而做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多,他觉得自己的选择不会有错。
  1995年,张希永正式告别了工厂,告别了熟悉的工作环境,成了一名个体户。白天帮妻子卖塑料袋,晚上在酒店唱歌伴宴,虽然辛苦,但是家里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光做塑料袋生意每年就能挣到四五万元。
  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几年,从1997年开始,唱歌伴宴这种形式渐渐被市场淘汰,于是张希永专心和妻子一起做了两年塑料袋批发生意。靠着勤奋和敬业,张希永一家的日子开始步入小康。
  张希永有时候也和女儿张音谈起以前艰苦的生活,但是年幼的女儿难以理解,总觉得父亲说的是电影里的旧社会。
  有一天,正在上中学的张音在语文课上学到了一篇课文《骆驼祥子》,突然想起父亲给她讲过的一段经历:有一年夏天,张希永要赶好几个场子,第一场演出结束后,身上的演出服被汗水浸透,等到第二场演出结束后,演出服几乎能挤出水来。张音觉得父亲和夏天在马路上拉车的祥子很相似,想到这里,张音哭了起来。
  张希永说,孩子长大以后,就能理解父母了。
  在张音初中毕业的那年暑假,有一天晚上,一家三口在一起聊天,张希永心情很好,突然提议全家出去旅游。女儿不假思索地说,上大连呗,我没去过。张希永记得,当时家里没有那么多现金,他半夜到银行自动取款机上去取钱,一家人半夜坐火车到了大连。
  一家人在大连玩了三天,逛遍了大连的著名景点,张音很喜欢这座海滨城市,高中毕业后就考取了大连的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那次大连之行花了2 000多块钱,一家人玩得非常开心。这也是一家三口唯一的一次外出旅游,此后,全家人各自忙碌,再没有一起到外地旅游。
  就在张希永夫妇的塑料袋批发生意逐渐红火的时候,2000年,国家开始治理白色垃圾,他们的生意出现了滑坡。进入不惑之年的张希永又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他重新操起了老本行,去夜总会这些地方赶场子演出。
  2001年的一个晚上,张希永先后跑到四个地方演出,回到家已经是午夜一点多了,他已记不清那天是怎么爬上楼的了。还有一个晚上,张希永和他的搭档一连赶了五个场子,回来的时候,他靠着门就想睡觉。
  一天,张希永无意中看到了春节晚会上赵本山演的小品,赵本山的小品引发了东北小品热,张希永想起朋友们开玩笑说他像老太太,于是从这不经意的玩笑中,张希永开始了全新的尝试——演小品。
  让张希永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小品一出现就受到了欢迎。同时,张希永也帮别人主持婚礼,名气越来越大。在这几年当中,张希永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夫妇俩在沈阳市铁西区买了一幢100平方米的房子,他们对这一套有厨房、卫生间的两室一厅的房子很满意。张希永后来回忆说,搬进新居觉得就像到了天堂一样。

1995年:毅然下海(5)
2005年,张希永花了三万多块钱买了一辆当时很便宜的吉利轿车。他解释说,买车主要是业务需要,因为他要经常赶场子。在张希永还没钱买车的时候,有一次坐公交车赶场子,结果手机被小偷偷走,损失了不少生意,这让张希永很是懊恼。
  知道张希永名字的人逐渐少了,很多人都只知道他叫阿希。张希永也习惯了别人叫他阿希,偶尔听到别人叫他的全名,反而觉得不习惯。
  对于成为一名个体演艺人员,张希永觉得没有什么不好。张希永以前因为生活所迫,也和妻子一起做过生意。但是,张希永觉得自己不适合做生意,赚不了大钱,于是果断停止了做生意,继续靠演出吃饭。
  对于未来,张希永很有信心,他说,做婚礼主持人和小品演员,年龄大一点反而更受欢迎。如果将来彻底干不动了,张希永打算做一个演艺经纪人。
  就在张希永四处赶场子的时候,2000年,胡百君也离开了南二市场,成为一名职业股民。
  股票对于胡百君来讲并不陌生,早在1988年,胡百君就成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股民。那时,对大多数中国普通的百姓来说,股票是遥远而陌生的。当时,胡百君所在的汽车消音器厂是沈阳金杯汽车公司的下属企业,而金杯汽车公司正是东北第一家尝试股份制改造的大型国营企业。1988年金杯公司发行内部股票,要求本单位职工认购。那是胡百君头一次听说股票。
  股票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很多人将它等同于国库券甚至是捐款。胡百君记得,当时人们纷纷传言,说股票是一张废纸,买股票等于捐献。对于企业发行的内部股票,人们习惯性地抵制,以至于工厂不得不动员干部职工每人购买若干。
  胡百君随大溜地买了1 000股,这是她第一次拥有股票这种有价证券。当时,胡百君并没有想到靠股票赚钱。
  然而没过几年,人们就开始对股票趋之若鹜,正在试点的中国股票市场迅速升温。1992年,深圳甚至发生了百万股民抢购新股认购抽签表的“8·10”事件。此时,胡百君当年认购的金杯股票也开始赢利,她看到了一条增加财富的新路。1996年,胡百君第一次走进了股市。
  对于第一次购买股票时出的洋相,胡百君记得很清楚。那时候,买股票还要填单子,胡百君来到证券营业厅,对工作人员说,买一股南岭百货的股票。工作人员看了胡百君一眼,告诉她最少要买100股。
  胡百君买了100股“南岭百货”。第二天出手时,胡百君赚了几块钱。几乎是历史的重演,当年卖菇茑赚到两块钱让胡百君开始做生意,这回又是从微不足道的几块钱开始,胡百君加入了炒股的大军。2000年,胡百君离开了南二市场走进了股市,从不懂到着迷,从散户到大户,胡百君跟着中国股市的涨涨跌跌,一直走到今天。
  从周一到周五,胡百君每天准时到证券营业厅,下午休市后离开,如同原来在单位上班一样有规律。
  2007年,石永阶的豆腐房面临拆迁,此时,81岁的石永阶才决定收手,安度晚年。现在除了每天早晨听听歌,白天看看报纸,石永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早晚两次带着老伴出去遛弯儿。
  2007年5月,张希永一家又一次搬进了新居,将原来的房子租了出去。张希永说,原来住的房子有点偏。
  虽然居住条件改善了,不过,张希永对自己开的吉利不太满意。他觉得自己在这个地区小有名气,开着小吉利到外地去演出,让他这个“大牌演员”比较没有面子。有时候碰到盘山公路,汽车动力不够强劲,也让他感到难堪。
  2007年,中国股市出现了罕见的大牛市,胡百君在短短几个月内赚了十多万,富有经验的胡百君怕再炒下去赔钱,和张希永商量之后,决定把钱提出来买车。这一年10月,张希永买了一辆宝来。张希永说,过几年条件再改善了,还要换更好一点的车。
  张希永的父亲是沈阳变压器厂的职工,1976年退休,张希永没接上父亲的班,这成了老人一生最大的遗憾。张希永的父亲临终那年在本子上写道:今年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带我孙子孙女回家乡,让父老乡亲看一看。但是,这个心愿没有实现。
  每年9月,张希永都要带家人回老家给父母扫墓,以完成父亲的心愿。
  如今,张希永的女儿张音已经从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毕业,成为沈阳市一名公安民警。
  张希永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足,他觉得心里踏实,生活稳定。他和胡百君都很知足,夫妻俩从不吵架。
  想想过去30年的人生经历,张希永认为自己是最爱感慨的人。他不太愿意提起当年的困难处境,回忆一次,记忆深处的伤痕就要裂开一次,这对他来说是一种痛苦。张希永更愿意回忆和妻子一起经历过的风雨和岁月深处的感动,他总是想起妻子对自己的支持,和夫妇俩曾经为这个家共同付出的艰辛。
  对张希永来说,苦难是他们的一笔财富。他说,如果现在再遇到什么大灾大难,他们还能从头再来。张希永自信地说,通过这些年的打拼,他们对战胜生活中的困难有绝对充足的信心,任何大风大浪都能挺过去。
  现在,张希永虽然没有任何单位,但是他对未来却没有什么忧虑,他和胡百君都参加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