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泉:周恩来与中国民航-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目录
序“天泉”
  我写周恩来
  引子
  第一章 为新中国民航奠基的周恩来
  第二章 为民航发展呕心沥血的周恩来
  第三章 在机场和专机上的周恩来
  尾声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想看书来

简介
林明华新著《天泉——周恩来与中国民航》,经民航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央文献研究室审查、批准, 2007年10月5日由中国民航出版社出版。
  该书作为中国民航纪念周恩来总理对民航工作的重要批示“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发表50周年系列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撰写得到了民航总局领导及有关方面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它的正式出版得到了民航内外的关注。
  “天泉”以翔实可靠的史料、情感激越的文字,深刻再现了中国民航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哺育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苦卓绝发展历程,深刻揭示了周恩来卓越的民航思想、民航实践的本质和精髓,深刻阐明了新时期中国民航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的依归。
  “天泉”是国内第一本探讨周恩来与中国民航关系的著作,从一定层面说,也是1949年至1975年中国民航发展的“简史”。
  这是一本为一代伟人传神写照的书,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这是一本酣畅淋漓的书,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这是一本催人奋进的书!
  该书的出版,对于民航全行业弘扬优良传统,争取更大成绩,努力实现我国从目前的世界民航大国向世界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启示。
  在当前全民航隆重纪念周恩来总理重要批示发表50周年之际,民航总局向全行业各单位各部门和广大干部员工推荐了这本书。
  与此同时,中国民航是探索和认识周恩来的一个视角。通过“天泉”这个视角所展示的周恩来的坚定信念、昂扬斗志、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完全能够启迪人们的心智,激励人们的功业,涤荡人们的灵魂,升华人们的境界。因此,“天泉”的读者群可以扩广到各行各业的广大人民群众。
  

序“天泉”
张树军
  读完林明华新著《天泉——周恩来与中国民航》,有三点可说。
  第一,“天泉”以“男儿八景”定位周恩来,深得其神髓。
  几十年来,有关周恩来的著作可谓多矣,但迄今为止未见过哪位作者言简意赅地对周恩来作如此定位。
  《呻吟语》中的所谓“男儿八景”; 是吕坤心目中仁人志士最崇高的典范。“天泉”作者显然如此识见,全书以“男儿八景”作为叙事的标的,全面展现了周恩来在民航的情景,不但角度新颖;而且立论剀切,令人信服,堪称传神之笔。
  周恩来无愧于“男儿八景”。
  第二,“天泉”语势宏阔,颇具诗性魅力。
  写周恩来与民航关系的著作,处理不好,容易成为“流水账”。但是,“天泉”却很出彩,诚如作者友人赋诗所言:“气蒸翰墨走汪洋,裂土崩奔九曲狂。”
  例如:
  写周恩来的风采、魅力——“照人胆似秦时月”,“万卷书生飒爽来”;
  写周恩来遭“四人帮”诬陷、打击,在力挽狂澜中的身心俱碎——“一山突起丘陵妒”,“长天一月坠林梢”,“天才——在自己的作品中,在自己的行动中——必然是个不吝惜的人。他的伟大性就在于他勇于把自己耗尽”;
  写周恩来对民航的关爱和砥砺——“轻拢慢捻抹复挑”;
  写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对民航局势发展的把握——“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
  写周恩来的行政、处事风格——既是阿睹传神的大写意,又是雕枝镂叶的真工笔;
  写基辛格对周恩来的叹惜——“我经常为周恩来感到难过,因为他没有看到现在中国发生的一切”;
  写周恩来感时伤世的真情——“我看着你们一天天长大,你们看着我一天天变老”;
  凡此种种,俯拾即是。
  作者满腔真情的倾注,感人肺腑。
  第三,“天泉”的个案探研,填补了周恩来研究的空白。
  周恩来研究的现状,套用“天泉”作者的话说,即研究“普世的周恩来”多,研究“我们的周恩来”偏少。一代伟人的原生态和在各行各业的作用力、影响力如能充分发掘,必将蔚为周恩来研究之大观。因此,“天泉”不仅填补了研究周恩来与民航关系的空白,而且对拓展周恩来研究的领域,具有启迪借鉴意义。
  基于上述原因,我乐于向广大读者推荐“天泉”。
  是为序。
  2007年9月1日
  注:    作者系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部主任、研究员
  男儿八###: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
  

我写周恩来
林明华
  2007年5月,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拟拍摄纪念周恩来对民航工作的重要批示“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正常飞行”发表50周年的专题电视片。
  民航总局党委委托高宏峰副局长商我工作的单位——中国航空集团公司,邀请我参加这项工作。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家祥、党组书记孔栋,对此大力支持。这就给了我一个缅怀周恩来,学习周恩来,书写周恩来的机会。
  我到民航系统工作较晚,知周恩来对民航建设、发展的贡献巨大,知周恩来与民航干部员工感情深厚,知周恩来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像永生在人民心中一样,在民航广大干部员工内心深处熠熠生辉,但是,对其所以然的了解并不全面,体验并不深刻。
  我花了大约一个月时间,搜集、阅读能够找得到的资料和素材,同时向有关人士请教。
  当我的准备工作进行到这个程度时,我深刻地认识到,一部短短几十分钟的电视专题片,无法全面反映周恩来与中国民航这个课题。我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有责任把自己现在所认识所了解的周恩来介绍给大家,即使出乖露丑、贻笑大方也义不容辞。
  又经过了一个月的努力,终于草成了这本小册子——《天泉——周恩来与中国民航》。
  在写作过程中,周恩来犹如空潭泻春的天泉,滋润我的心田,涤荡我的灵魂,升华我的思想境界。
  我想,对于民航干部员工,对于民航这个行业,对于各行各业和广大人民群众,又何偿不是如此!
  中国民航,是认识、探索周恩来的一个视角。
  然而,对于一代伟人,即使一个小小的视角,也能展示其波澜壮阔、真情大志的瑰丽人生之一斑。
  “长霄万里飞金羽,青史千秋耀碧芒”。周恩来在民航的行状含英咀华,其睿智,其劲健,其沉着,其旷达,其自然,其缜密,其典雅,其飘逸,其隽永,能够与《世说新语》中最可人的人物相媲美,并且超越他们。
  我一贯认为,任何杰出的人物和出色的事物,都是天然本色、美在其中,不需要人们把赞美作为其组成部分,倘若硬要往里面修饰、添加一些什么,只能是徒劳无功,更有甚者应该就是亵渎了。
  在写作这本小册子的过程中,我反复告诫自己,别滥情,要克制、克制,要以事实为雄辩。因此,全书没有演绎,没有虚构,没有夸张,有关周恩来与民航关系的事实原汁原味,尽可能精确到了年、月、日和人。我不知道自己真正做到了没有。
  我现年17岁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高三学作曲的孩子,以往对我偶有的所谓写作,基本上不屑一顾。这位在十三四岁时囫囵吞枣,读过3遍16世纪法国思想家、作家蒙田的三卷本《蒙田随笔集》的少年,尽管语文教育程度不高,却不妨碍他经常把其父当作揶揄的对象,我的文章自然不入他的“法眼”。
  这次,他耐心地把我的稿本认真通读了一遍。
  我当然知道,这是周恩来吸引了他。
  我写周恩来,希望民航业内同仁和业外广大读者能够阅读它。
  “天泉”心香一瓣,遥祭周恩来。
  我更加希望,周恩来的行状,不会成为遥远的历史绝响!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引子
每一个伟大的时代,必将诞生无愧于那个时代的伟大人物。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这一名句,揭示了大自然的造化,同时也是伟大人物造化时代的生动写照。
  对于20世纪的中国乃至全世界,周恩来无疑是照亮时代的伟大人物之一。
  然而,周恩来的光彩和魅力在于,人们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认识他,都能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周恩来是那个独特场景的惟一,即首先是我们的周恩来,然后才是普世的周恩来。
  明代思想家吕坤憧憬大丈夫立身处世的最高境界,谓为“男儿八景”:“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
  周恩来的民航实践,演绎“男儿八景”,烛深人们心灵。
  当代中国民航发展史,不啻周恩来伟人传中重要的华章。
  民航广大干部员工的尊严和荣耀,是有幸能够紧跟巨人的步伐而建功立业。
  

“你还年轻,能为新中国做更大贡献”


  1960年周恩来总理在飞机上批阅文件

  两航起义惟一直飞北京的主机机长潘国定回忆:
  周总理走到我面前时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潘国定。”
  “好啊,国定同志”,总理紧紧握着我的手说:“你还年轻,能为新中国做更大的贡献。”
  潘国定具有精湛的飞行技术和深邃的飞行理论知识,曾任军委民航局机航处总飞行师、飞行技术检查员,中国民航总局航行局顾问,中国航空学会理事,第五至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抗战时期,潘国定等人参加开辟“驼峰空运”航线试航成功,受到美国航空界人士高度赞许。
  驼峰飞行被认为是当时世界最难飞的航线,必须在群山上万英尺高空飞行一个半小时。据统计,中航在驼峰飞行40个月里,牺牲了25套机组人员,损毁了46架飞机。
  年轻的潘国定,在驼峰航线上安全地飞行了400多个来回。
  1956年5月,潘国定成功试飞“空中禁区”拉萨航线,他驾驶“北京”号飞机从成都起飞,在万英尺的高峰上飞行3个小时,将飞机平稳降落在比当时世界上可供使用的秘鲁的库斯科机场(海拔11440英尺)、###的拉巴斯机场(海拔12200英尺)还要高的西藏当雄机场上,此行标志着中国民航飞行技术的提高。
  这一壮举得到周恩来的嘉奖。
  1991年3月,76岁高龄的潘国定,还认真地参加了波音757飞机从北京到拉萨的示范飞行。
  在“文化大革命”中,潘国定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囚禁了4年零7个月,出狱时胃萎缩了大半,背也驼了,瘦得皮包骨头。这位久享盛名的优秀传奇飞行人物,昔日英姿飒爽的风貌已荡然无存。
  潘国定在美国、加拿大、香港都有子女或亲戚,大家欢迎他去定居。但潘国定的信念没有动摇。
  当年周恩来的一番亲切话语,无时不在激励着他。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陈毅谈中国人的飞行梦
1950年3月,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在北京成立。
  庆祝大会后,军委航空局举行宴会,款待苏联空军元帅热沃隆科夫等苏方人员。
  陈毅即席演讲,他对苏方贵宾风趣地说:论飞行意识,中国人最早、最强,火箭、风筝中国仿得早。至今,你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瓦房,都有翅膀。你们注意到故宫的建筑吗?栩栩如生,像起飞的庞然大鹏。但是,过去飞不起来,被三座大山压住了,现在推翻了三座大山,大鹏可以展翅飞翔了……
  陈毅语惊四座,在场人士频频点头。他那幽默而蕴含哲理的讲述,充满着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设新中国的自信心。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我带头坐民航的飞机,我支持你们”


  1965年周恩来总理在飞机上与乘务员合影

  有一次,周恩来向沈图了解情况,沈图在回忆录中写道:
  “目前坐民航飞机的人多么?”总理又提出一个新问题。
  “有一些,不多。”我解释说:“有些同志由于不了解情况,坐飞机总怕不安全。”
  “你宣传宣传嘛!”总理笑着说:“我带头坐民航的飞机,我支持你们!”
  长期为周恩来飞专机的原中国民航局副局长张瑞霭,在回忆录中写道:
  有一次,周总理指示用专机送他到天津时,我就开玩笑似地问他:“总理,你好像很崇拜飞机嘛。”
  听到我的问话,他看上去好像有些吃惊,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直视着我说:“飞机好呀,它快嘛,能够节省时间,办事效率高啊。我又很适应坐飞机,何乐而不为呢?”
  停顿了一下,他又充满幽默意味地补充道:“这也不等于我不支持铁道部的工作,不关心铁道部的建设啊!”
  由于工作性质和本人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作风,飞机是周恩来使用频率最高的交通工具。
  但20多年来,周恩来只坐过两个机种:1956年苏联赠送给他的伊尔…14飞机;1959年我国购进的苏制伊尔…18型飞机。
  周恩来改用伊尔…18型飞机之后,国内陆续购进了更先进的三叉戟、波音等机种,他始终没有改用别的飞机。
  其实,周恩来的专机并不“专”,中央其他首长外出也可以用,有时民航飞机周转不过来,就当普通班机用。
  上世纪50年代,飞机的性能和舒适度,跟现在的飞机难以比拟,为绝对安全起见,毛泽东等人乘飞机必须经中央批准。
  尽管周恩来是中央领导人中乘飞机最多的人,但他本人不很赞成毛泽东乘飞机。
  周恩来曾回忆过自己30年代初期在国外乘坐飞机,说那时的飞机很简陋,简直就是“打着雨伞坐飞机”;现在随着活塞式、涡轮式飞机的使用,安全保障系数大大提高了。
  为了提高效率,为了抵消人们对飞机的安全顾虑,他喜欢坐飞机。
  列子御风,嫦娥奔月。中华民族的先民,面对苍天大地,精骛八极,视通万里。但观《楚辞》、《山海经》,不论是日、月、风、雷之神,还是炎黄之帝、夸父帝女,几乎全是驾龙系蛇,乘云载雷,以云为裳,以风为马,横跨四海,翱翔于天地之间者。
  周恩来之与中国民航,正是把亘古的神话挥洒点化成了惠及人民的新鲜活泼的现实!
  

周恩来决策部署两航起义(1)


  机组人员在“八一开航”首航班机“北京”号前合影

  1949年,“天翻地覆慨而慷”的黄钟大吕之声激荡长空,响彻中华大地。
  一元复始,毛泽东发表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