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古代戏曲元杂剧名著新译-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昭君  妾姓王,名蔷,字昭君,成都秭归县人。父亲王长者,务农为业。百姓人家,不知帝王家礼度。

  汉元帝  (唱)我看你眉扫黛,鬓堆鸦,

  腰弄柳,脸舒霞。

  这昭阳到处难安插,

  谁想你一犁两耙做生涯。

  也是君恩留造化,

  天降雨露润桑麻。

  若不是俺江山千万里,

  直寻到茅舍两三家。

  看卿这体态,为何不得近君?

  王昭君  当初宣时,使臣毛延寿索要金银,妾家贫寒无凑,故将妾画像点成破绽,因此发入冷宫。

  汉元帝  小黄门,你去那影图来看。(黄门取图看之)

  (唱)我责问那待诏别无话,

  却怎么这颜色不加擦。

  点得这一寸秋波玉带暇,

  是卿眇目,还是他双瞎。

  便宣来八百娇娥与他比,

  也不如这带破绽的丹青画。

  小黄门,传旨,将那毛延寿斩首报来。

  王昭君  陛下,妾父母在成都民籍,望陛下恩典宽容。

  汉元帝  这很容易。你让他。

  (唱)晨挑菜,夜种瓜,

  春种谷,夏浇麻。

  衙门口免去差赋税,

  正阳门不拦到荣华。

  官职颇高如村长,

  宅院广大似县衙。

  谢天地可怜有这穷女婿,

  看谁敢欺负俺丈人家!

  近前来听寡人旨,朕封你为明妃。

  王昭君  妾身怎生消受得陛下恩宠。

  汉元帝  (唱)且尽此宵情休论明朝话,

  到明日醉卧昭阳榻,

  王昭君  妾身溅微,虽蒙皇恩,怎敢至昭阳同榻?

  汉元帝  (唱)休烦恼,莫作耍。

  家辇也许防路滑,

  少疑猜,勿作假。

  真格是长门不敢踏?

  明夜西宫来迎驾

  六宫攀傍拨琵琶。'下'

  王昭君  驾回了,左右掩上宫门,俺睡去也。'下'。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
楔子

  '老夫人上。

  老夫人  老身姓郑,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国,不幸因病故去。生得个小姐,小字莺莺,年一十九岁,针织女工,诗词书算,无所不能。老相公在日,曾许下老身之侄——乃郑尚书之长子郑恒为妻。因俺孩儿父丧未满,未得成和。又有个小妮子,是自幼扶持孩儿的,唤作红娘。一个小男儿,唤作欢郎。先夫弃世之后,老身与孩儿扶柩博陵安葬;因路途有阻,不能得去。来到河中府,将这灵柩寄在普救寺内。这寺是先夫相国建造,是则天娘娘香火院,况兼法本长老又是俺相公剃度的和尚,因此俺就这西厢下一座宅子安下,一壁写书附京师去,唤郑恒来相扶回博陵去。我先夫在日,食前方丈,从者数百;今日至亲只这三四口儿,好生伤感人也啊!

  (唱)夫主京师禄命终,

  母子孤孀路途穷。

  扶柩博陵去安葬,

  路途中普救寺内暂安停。

  盼不到博陵家庙远,

  悲切切泪洒杜鹃红。

  近日暮春天气,好生困人,不免唤红娘出来吩咐他。红娘何在?(红娘应声上。)你看佛殿上没人烧香呵,和小姐闲散心耍一回去吧。

  红娘   谨依严命。(夫人下)小姐有请。(莺莺上。)夫人着俺和姐姐佛殿上闲耍一回去。

  莺莺  (唱)可正是

  人值残春蒲郡东。

  重门深掩寺院中。

  花落残红随流水,

  闲愁万种怨东风。'同下'

  
  第一折

  
  '张君瑞上。

  张君瑞  小生姓张,名珙,子君瑞,本贯西洛人士也。先人官拜礼部尚书,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后一年母丧。小生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现唐德宗即位,欲望进京取士。路经河中府过蒲关,遇一故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后弃文就武,遂得中武举状元,官拜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蒲关。小生就去看望哥哥一遭,再去京师求进。小生满腹文章,湖海飘零,不知何日可遂大志也呵!正是:万金宝剑藏秋水,满怀春愁压秀鞍。

  (唱)脚下无根游中原,

  望眼连天盼长安。

  投得是云路鹏程万里远,

  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

  诗书经传费钻研,

  待试考期砚磨穿。

  空练诗文雕虫技,

  妄读经史十万篇。

  才高难入俗人眼,

  时机不遂男儿愿。

  (念)行路之间,早到蒲津,这黄河有九曲,此地是古河内地,你看好景色也!

  (唱)九曲黄河何处显,

  只有此处天地偏。

  河带齐梁分秦晋,

  山隔楚汉连赵燕。

  雪浪拍长空,天地秋云卷;

  归舟紧也慢,弩箭乍离弦。

  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堰。

  东西贯九州,南北连百川。

  疑似银河云外挂,

  仿佛接到日月边。

  滋润洛阳千种花,

  浇灌梁园万顷田。

  说话间早到城中,这里一座店儿,琴童接下马者!店小二哥哪里?

  '店小二上。

  店小二  自家是这状元店里小二哥,官人要住下,俺这里有干净店房。

  张君瑞  头房里住下,喂好那马者。小二哥你来,我问你,这里有什么闲散散心之处?名山胜境,福地宝坊皆可。

  店小二  这里有一座寺,名曰普救寺,是则天皇后香火院,盖造非俗,琉璃殿相近青霄,舍利塔直侵云汉。南来北往,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那里君子可去游玩。

  张君瑞  琴童,料理下响午饭,俺到那里走一遭便回来也。

  琴童    安排下饭,喂下马,等哥哥回家。'下'

  '法聪上。

  小法聪  小僧法聪,是这普救司法本长老坐下弟子,今日师傅赴斋去了,着我寺中,但有探长老者,便记住,待师傅回来报之,山门下立地,看有什么人来。

  '张君瑞上。

  张君瑞  却早来到这里。

  小法聪  客官从何而来?

  张君瑞  小生西洛至此,闻上厦优雅清爽,一来瞻仰佛像,二来拜谒长老。敢问长老在么?

  小法聪  俺师傅不在寺中,贫僧弟子法聪的便是,请先生方丈拜茶,

  张君瑞  既然长老不在,不必吃茶,敢烦和尚相引,瞻仰一遭,幸甚。

  小法聪  小僧取钥匙开了佛殿,钟楼、塔院、罗汉堂、香积厨、盘恒一会,师傅敢待回来了。

  张君瑞  是盖造的好也。

  (唱)随喜了上方佛主殿,

  早来到下方僧侣院。

  过厨房法堂北钟楼前面,

  游洞房登宝塔回廊绕遍。

  数罗汉参菩萨拜了圣贤,(莺莺引红娘拈花枝上:红娘,俺去佛殿上耍去了。)

  张君瑞   呀!正撞着五百年前*怨。

  *美貌见了万千,

  似这般可喜娘儿实罕见。

  只叫人眼花缭乱口难言,

  俺这魂灵儿飞到天外边。

  他那里尽情调戏垂香肩,

  随风追蝶将花笑拈。

  这里是兜率宫休作了离恨天,

  谁想着寺里遇神仙!

  则见他宜颠宜喜春风面,

  粉颜宜贴翠花钿。

  宫样眉儿新月弯,

  斜侵直画鬓云边。(莺莺:红娘你看,寂寂僧房人不到,满阶苔衬落花红。)

  未语人前先腼腆,

  若语半响恰方言。

  呖呖莺声花外啭,

  好似垂柳晚风前。

  行一步,可人怜,

  解舞腰肢娇又软。

  千般袅娜万般怨,

  疑似南海观音现。

  红娘    那壁厢有人,咱家去来。(莺莺回顾张生,笑下)

  张君瑞  和尚,这可是观音现来?

  小法聪  休胡说,这是崔相国的小姐。

  张君瑞  世间有这等女子,岂非天姿国色呼?

  小法聪  何谓天姿国色?

  张君瑞  法聪,你看。

  (唱)若不是残红芳经软,

  怎显得步轻脚印浅。

  你且提眼角留神看,

  这脚踪儿已将心事传。

  她慢迟延,投至栊门挪了一步远,

  缓回头,带笑魇,

  与俺轻轻的打照面,

  呀!疯魔了俺这书生张解元。

  她却似神仙归洞去,

  空余下杨柳青烟鸟雀喧。

  门掩梨花院,粉墙高似天。

  天不行方便,让我难消遣。

  小姐啊!只被你引了个人意心猿,

  可让俺怎留连?

  小法聪  休惹事,河中开府的小姐走远了。

  张君瑞  (唱)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

  东风摇垂柳,掩映芙蓉面。

  你道她河中开府相国女,

  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悟人。小生不往京师应试也罢,敢烦和尚对长老说之,有僧房借半间,早晚温习经诗,胜如官邸繁杂,房金依例拜纳,小生明早即来也。

  (唱)饿眼望将穿,

  馋口咽空咽。

  怎挡她临去秋波那一转! 

  空得我透骨相思病儿添,

  休道俺这青春风华年,

  就是铁石人也会意惹情牵。

  近庭轩,花争妍,

  日午当庭塔影圆,

  明媚春光在眼前,

  怎奈玉人去不还,

  梵阳宫疑似武陵源。'并下'

本书前言
古典戏曲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元代前期的元杂剧创作,是我国戏曲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繁荣期,产生了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实甫等杰出的剧作家。他们都与人民大众休戚与共,把握时代脉搏,以强烈的爱憎态度、鲜明的是非观念,塑造了一批活灵活现的现实主义戏剧形象,为后世留下了具有历史价值和宝贵艺术价值的戏曲文学巨著。

  本书编译的5部9本元杂剧,是人们所熟知的历史名著,有的是在现今舞台上仍在演出的传世剧目。鉴于元杂剧曲牌繁杂、典故甚多、文字艰深,不易当代人阅读和理解;也看到近代一些改编剧目,未遵循原著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甚至破坏了原著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给后人认识元杂剧带来误差。作者试图创新途径,在保持原著内容、风格不变的原则下,对原著的曲牌体唱词用板腔体加以新译,以适合当代大众阅读和理解。编译中力求通俗易懂,对一些繁杂的典故和词句避译,但对一些传世的经典曲牌和典故仍保持原貌不变。新译本未加注释,相信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读者都可读懂。新译本可作为中、高等教育的普及读物,也可作为当代戏曲艺术继承与创新的新蓝本。本书附录作者改编和新编的两个剧本,试图遵循古法,继承创新,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