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范蠡传奇-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说,你也想嫁给他。”范蠡指了指山阳,开玩笑说。

  蕖儿红了脸,白了山阳一眼,说:“才不呢。蔓儿也是没办法才答应的。”

  范蠡听了笑着看看山阳,山阳也讪讪地笑着,对蕖儿说:“我看你还是服侍大人好,我跟大人整天在一起,这样你和蔓儿就能在一起了。”

  蕖儿看了范蠡一眼,羞红了脸,却没有表示反对的意思。

  范蠡见状,怕她为难。就说:“你先和蔓儿在一起吧,有事我再叫你。”

  山阳便带着蕖儿出去了。


夫差得知消息时,正是争霸的关键时候,听说越军只有五千人,心想姑苏城墙坚固,应该能固守一段时间。恼恕之余,知道最关健的是不能走漏风声,让他人知道,便命知情人严守秘密。不料还是有人泄漏了消息,夫差狂怒,将涉及的七个人立刻都杀了。

  这次会盟,夫差是志在必得,而且早就开始着手准备。一年前他召鲁国的鲁哀公、卫国的卫出公在橐皋会盟,鲁、卫害怕吴国,只好同意与吴结盟。

  约来会盟的也主要是姬姓诸候,其中能与吴国抗衡的只有晋国,吴晋两国实力相差不多。于是夫差便说:“于周室而言,吴国先祖的辈份最大。”

  吴国的先祖吴太伯和太伯弟仲雍是周太王的长子和二子。他们俩见周太王有意传位给三子季历,因为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人之相,通过传位季历从而让姬昌继位。

  而历来传位都是传长不传幼,为了让季历顺利接位,太伯和仲雍便离家出走。一直走到荆蛮之地,并和当地人一样纹身短发,以示永不继位。荆蛮人见他们仁义,又是周王之后,便有上千多家归附并追随他们,两人兄弟就带领他们建立了吴。

  季历顺利继位,后又传位给姬昌,这就是周文王。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灭了殷朝后,派人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人。太伯无子,仲雍的后代周章已做了吴王,武王就把吴地封给他,并列为诸候。

  而鲁国、卫国的开国之君都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晋国的开国之君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故而夫差有此一说。

  晋定公不甘下风,想了想说:“在姬姓诸候中,现在我的辈份是最大的。”

  夫差听了哧之以鼻,一脸不屑。站在晋定公身后的晋卿赵鞅见夫差无礼,不由大怒,上前对夫差说:“吴王,论辈份,定公确是你长辈,你若不承认,便是目无尊长,晋国一定会率诸候*吴国。”

  夫差见赵鞅怒目圆睁,理直气壮,心知自己礼亏,只好说:“定公的辈份也许是比我大,可也没有谁辈份大谁就做盟主的规矩呀。”

  鲁哀公、卫出公点头表示赞同,晋定公见诸候大多支持吴国,便对赵鞅示意算了。就这样夫差争得了霸主地位。

  回国途中,路过宋国时,夫差想起宋景公在会盟上帮晋国说话,对他则大为不敬,便想攻打宋国。

  太宰伯嚭劝他说:“大王,打败宋国不过是举手之劳,但是我们不能占领宋国,况且越军犯境,还是早日回国为好。”

  夫差想想有道理,就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

  吴军长途跋涉,本已疲惫不堪,进入吴国境内后,越军已攻占姑苏的流言在军中传播,军心涣散,好多士兵都开了小差。

  伯嚭劝谏夫差:“大王,我们离姑苏尚远,眼下军中谣言四起,必须尽快稳定军心,否则与越军交战时大为不利。” 

  夫差皱了皱眉头,不耐烦地问:“那你说该如何才好?”

  伯嚭深知夫差的脾性,一边看着夫差的脸色,一边小心翼翼地说: “越人不过是钻了我们一个空子,大王大军一到,越人自然望风而逃。但是到时各国就都知道是越人犯境,大王刚刚当了霸主,岂不是让人笑话。不如先和越国议和,让他们在大王回去前撤军,我们就说这是让越军为吴国守城,各国都知道越国是吴国的属国,自然不会怀疑。”

  夫差大发其火,“都是你,当年让孤放了勾践,才会有今日之事,和越国议和,孤脸面何在?”

  伯嚭一声不吭,作出惶恐不安的样子,等他火气渐消,装作提醒的样子,说: “如果不议和,就只有开战了,那不如和士兵明说。”

  夫差沉呤半晌,问伯嚭:“你说怎样才能让越军撤走?”

  “越人无非是觉得年年为吴国纳贡,付出太多了,我们如果还一些给他们,他们也自然知足了。”伯嚭见吴王已心动,知道要尽量不伤他的颜面。

  夫差恨恨地说:“可恶!看我以后怎么收拾勾践,这次暂且放过他。你立刻去姑苏,一定要在孤到达前让他们撤走,什么条件你看着办吧。反正以后迟早要让他们还回来的。”


伯嚭赶到姑苏,见越军兵士众多,远不止五千人,而且军容齐整,完全不是他所想像的乌合之众,深感震惊,知道已是养虎为患。

  见到范蠡,也不敢太过倨傲,又不想低声下气,于是尽量摆出太宰的派头,慢条斯理的说:“吴王知道你们占了姑苏,非常生气,已带着吴国大军赶回来了。我好说歹说才让他同意,只要你们在他回来前撤军,他就饶了你们这次,不再和你们计较。我看你们还是速速撤军为好。”

  范蠡冷冷的看着伯嚭,一言不发,直看得伯嚭心中发毛,这才开口:“越军既然来了,就不会急着要走。吴军劳帅远征,必是疲惫不堪,如今得知姑苏被占,更是军心不稳。而越军士气正旺,又以逸待劳,大人看会鹿死谁手呢?”

  伯嚭心中叫苦,脸上却不动声色,他于是换了语气,苦口婆心地说:“当年吴王围困会稽时,文种大人来求我,我不惜得罪伍子胥为你们求情,越国这才得以保全。这些年我为你们越国说了多少好话,放你回越,借你们粮食,哪一件我没帮越国。如今吴王派我前来和谈,希望大人看在以往的交情上,能好让我向吴王交差。”

  见范蠡没有回答,又接着说:“就算大人不给我面子,也请大人想想,吴国大军可不是好惹的,你们虽然占了姑苏,但吴军兵力尚在,真要开战,也是胜负难料,大人何不见好就收。以后越国也不必再向吴国纳贡,你看可好?”

  范蠡心知此言不差,越军虽长期训练,毕竟没经历过实战,而吴军久经沙场,真要开战,确无必胜把握。于是装出为难的样子说:“我知道大人帮过越国很多忙,也想还大人的情,但是撤军需要越王同意,我立刻派人向越王请示,你看可好?”

  伯嚭一听急了:“大人,军情紧急,如等越王同意,只怕吴王早已到达姑苏了,开战在所难免。请大人为呈越两国着想,速作决定。我想越王一定不会怪你的。我愿再送黄金千镒作为补偿。”

  范蠡摇摇头说:“你也太小气了吧,这么多年,越国送给吴国的何止万镒黄金。你让我如何向越王交待呢?”

  “不瞒大人,这几年吴国遭灾,国库里实在没这么多。这样吧,我们送黄金三千镒,另外宫里的东西你们尽管拿走,大人看中的嫔妃也尽管带走,这样总可以吧?”伯嚭为了让范蠡撤军,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范蠡想了半天,才似乎下了决心,装出无奈的样子,对伯嚭说:“那好吧,看在大人的面子上,这次就算越国报吴王会稽撤军之恩,你回去告诉吴王,我们两日后撤军。越王要是怪罪,我也只好认罚了。”

  伯嚭连连称谢。

  两天后,越军班师回国。


三年前,越王勾践见吴军在这几年和齐国、晋国的交战中死伤大半,战斗力锐减,就再次命范蠡率大军进攻吴国。

  夫差得知后,急忙召集军队进行抵抗。这次范蠡采用稳扎稳打的策略,待吴军赶到后,以逸待劳的越军一举杀出,大败吴军。此后吴军溃不成军,剩下的将士全部退守姑苏城。

  范蠡却并不攻城,而是令二万大军将姑苏城团团围住。命令随后赶到的军队分成几路,继续攻占吴国的其他城邑。越军所向披靡,几个月后便占领了吴国全境。

  武丘甲以为这下可以进攻姑苏了,可范蠡却依然命令军队围而不攻,

  武丘甲不解地问范蠡,“大人,为什么不攻占姑苏?”

  范蠡笑了笑,对他说:“我们这次不是要打败吴国,而是要将吴国变为越国的一部分。如果现在攻占姑苏,杀了夫差,吴国的百姓一定会立新的国君,他们会在各地反抗越军。而只要夫差还在,他们就无法立新君,而吴国的百姓憎恨夫差,就不会去帮助他。如果其间我们在吴实施仁政,让吴的百姓安居乐业,时间一长,吴的百姓就会知道越王的仁慈,他们就不会再想立新的吴王,而愿意当越王的臣民了。”

  武丘甲点点头,说:“我明白了,那要多长时间呢?”

  范蠡说:“民心的转变非朝夕之功,至少需要两年以上。我要让夫差眼睁睁地看着吴国怎么变成越国。”

  武丘甲应道:“我想这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范蠡听了,不由地笑了。

  城中的夫差犹如困兽,脾气也日益暴躁,宫中的奴婢、宦官在他面前尽管倍加小心,但还是轻者挨驾,重者受鞭笞甚至处死。

  见到伯嚭,便想起当初正是他劝自己在会稽放过勾践,就忍不住痛驾。伯嚭连忙跪地谢罪,说他想办法和越国议和。

  伯嚭出城来到越国的军营求见范蠡,士兵便押着他来到范蠡的大帐。

  范蠡对伯嚭向无好感,看到他那失魂落魄的样子,既厌恶又觉得可怜。想想二十多年前他对待自己是何等傲慢无礼,趾高气昂,可见人生无常。而夫差居然会如此信任这种人,真是难以理解。

  他不动声色,客客气气的问:“太宰大人来此,不知有何贵干?”

  伯嚭毕恭毕敬的对范蠡行过礼,语气谦卑的说:“大人,吴王以前是做了对不起越王和您的事情,他深感后悔,希望能得到越王和您的宽恕。只要您从吴国撤军,吴王愿率吴国子民做越国的臣民。当年在会稽时,吴王不是也曾这样答应你们的请求。”

  范蠡对他说:“吴王的会稽之恩,我们四年前从姑苏撤兵时便已还了。请你转告吴王,吴国的臣民如今早已成为越王的子民了。至于吴王愿作臣民一事,我会转告越王的。”

  “其实我也知道越王念念不忘当年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是吴王仁慈,又何至会有今日。我猜你们是不会放过吴王的,但他毕竟是天子亲封的伯候,难道你们真想杀了他?”伯嚭试探着问。

  “我们不会杀他,也不想杀他。”范蠡依然语气温和。

  “我听说大人一向爱民如子,不知大人想过没有,您这样围城,岂不是要活活饿死姑苏全城的人。”伯嚭开始转为自己打算。

  “姑苏百姓的性命其实取决于吴王。不过我们会善待吴国的百姓,我也不希望姑苏城内的人挨饿。这样吧,每旬的第一天我们会在城外卖粮给城内的百姓,那一天城内百姓可自由出入,吴越两军互不攻击,你看可好?”

  伯嚭赶紧行礼,说:“多谢大人,如此甚好。不过吴王的请求还望大人转告越王。”

  “我会转告的。”范蠡淡淡地说。

  伯嚭只好失望的告退回城。

  如今围城已快三年了,姑苏城内的很多百姓和士兵借着买粮的机会,纷纷逃离了姑苏,姑苏差不多已是空城,攻下姑苏已是易如反掌。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一个传令兵策马飞快地向武丘甲的营房赶去。来到门口勒马问守卫的士兵:“武将军在吗?”

  士兵指了指姑苏山,“他往山那边去了。”

  传令兵便调转马头,向姑苏山方向奔去。

  传令兵赶到姑苏山时,武丘甲正从山上下来。

  传令兵下马对武丘甲说:“范大人有令,让你做好攻城准备,范大人明日到达姑苏。” 

  武丘甲一听大喜。回到营房,让人通知其他各营的将领前来他营房。

  各将到齐后,他传达了范蠡的命令,众将一听都很兴奋,立刻回去准备。

  范蠡这些日子带着亲兵营在吴国各地巡视了一圈,见各地民心安定,越军也是纪律严明,便宽了心,重回姑苏。

  路上得知越王也正前来姑苏,便传令武丘甲做好攻城准备。

  范蠡一到姑苏城外的大帐,就派人召集众将。待众将领到齐,便升帐落座,对他们说:“众将军,大王过几天将亲临姑苏,我想在大王到来前攻占姑苏。你们准备好了吗?”

  众将纷纷表示已准备好了。范蠡看他们急不可耐,磨拳擦掌的样子,笑了笑,接着说:“姑苏经过我们三年的围困,已是兵疲粮绝。夫差已是死路一条,但我还是想让他自行了断,不必我们动手。所以明天我们主攻东门,佯攻南北二门,让夫差从西门出城,然后将他围困在姑苏山上,各位将军意下如何?”

  众将齐声回答:“谨听大人安排!”

  范蠡又说:“这三年,由于我们在吴国实行仁政,让吴国的百姓休生养息,他们已经知道了越王的仁慈,所以一直没有起兵反抗。攻城后,我希望也让姑苏的百姓知道越王的仁慈,所以你们要严禁士兵在姑苏烧杀抢掠,明白了吗。”

  众将齐声回答:“明白了。”

  于是范蠡给众人分别下了命令,约定第二日辰时听鼓声开始攻城。

  众将走后,范蠡留下山阳,命他在大军攻入城后带亲兵营包围夫差的王宫,严禁一切人员出入,随后又细细交代了一番。

  攻城开始后,夫差果然带着士兵从西门杀出,越军毫不费力的占领了姑苏,夫差带着他的士兵奋力拼杀,在越军有意的围堵下,最后上了姑苏山,越军便将姑苏山团团围住。

  当范蠡带着随从入城时,只见昔日繁华的姑苏城在寒风中显得一片萧条,路上不见一个行人,沉寂得像一座死城。

  范蠡将全城巡视了一遍,见越军基本没有扰民,便对随从下了几道善后和抚民的命令,然后前往王宫。

  山阳已在宫门前迎候,

  范蠡问山阳:“人找到了吗?”

  山阳回答:“找到了,我带大人前去。”

  范蠡随他住宫内走去。范蠡边走边打量着王宫,王宫的建筑依旧,但因缺乏维护,有些地方已显得破败。范蠡想起二十年前自己被带入吴王宫时的情景,如今物是人非,恍若隔世。


范蠡跟着山阳来到后宫一座气派的院子前,山阳恭手禀报:“启禀大人,就在这里。”

  范蠡看着大门,大门由楠木制成,显得很厚实。山阳推开大门,范蠡走了进去。随行的亲兵们自觉地分成两队,站在大门外面。

  前院很大,中间有一个水池,水中还有几片干枯的荷叶,水池边的花草树木也在寒风中哆嗦着,偌大的院子空无一人。范蠡沿着池边的石头小路来到对面的后院门前,院门紧闭,他敲了敲院门,过了一会,有个宫女打开门,问他:“您找谁?”

  范蠡楞了一下,倒不知该如何回答。那宫女倒很机警,说:“您是找娘娘吧?” 范蠡点了点头,她便行了个礼,说:“大人稍候,请容我禀报王妃。”就穿过院子进了屋。

  范蠡站在门口打量着后院,院子不大,却更显精致贵气,尤其是院中那块巨大的玉石,整体圆润光滑,在阳光下发出柔和通透的光泽。

  范蠡正欣赏着,那宫女从屋内出来,又行了一礼,对他说:“娘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