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建三国-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说黄严围攻湘乡郡连攻数日,均攻不下。这日韩当亦出兵来援助,黄严退兵五里,次日又围攻而上。吴军莫敢松懈,加紧坚守。
    而陈到自向北而上,欲进军攻取湘乡之后湘潭,途中正遇汉寿之军,见一人立马当先,乃长沙甘宁是也。陈到奔上去,见甘宁道:“甘都督为何在此?都督不是正在长沙守备乎?”
    甘宁道:“我乃昔日以化作小兵出长沙城,是乃庞军师之计,得闻襄阳黄严将军援军至,使我招集昔日湘潭旧部,夺回湘西。”
    陈到道:“正好,黄将军现正围攻湘乡拖其后腿,我等可取湘潭之后,再援黄将军。”
    甘宁点了点头,立点令三军直奔杀湘潭而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者们加油投票啊,支持支持吧!!!!!!!!!
七、零陵失守
    话说甘宁、陈到两军直取湘潭,湘潭守军难敌,弃城而逃。
    湘乡徐盛、韩当闻讯知中计,可亦无奈。奈何入他国之境,敌众我寡,救顾不及,也乃人之常情。
    甘宁留陈到驻守湘潭,自率兵直奔湘乡而来。湘乡得此讯,徐盛与韩当正商议对策。徐盛道:“湘乡乃小城,难敌蜀军数十万大军,依将军之见,应如何应之?”
    韩当道:“依我之见还是退军向衡阳吕蒙将军去吧。”
    徐盛道:“我意亦如此。”
    次日,黄严率兵来攻,战半日,攻取不下,黄严退兵。待黄严退远,徐盛、韩当率兵出城,向南下,去衡阳。行军一时辰,探兵来报道:“禀二位将军,东北方向有一军直奔而来。”
    徐盛道:“可知是何人领军?多少人马?”
    兵道:“据探兵所报,是乃甘宁领兵,兵五万。”
    韩当道:“混帐,这怎么可能?甘宁乃在长沙守城,与周都督相对持,怎么来此了呢。”
    此时兵中又有人道:“他说得没错,湘潭失陷,也乃甘宁率军来攻的。”
    韩当、徐盛相互对望,心中大惊。正此时又有兵来报道:“禀二位将军,西北方向黄严率军追击而来。已在十里之外。”徐盛听后立传令加紧行军,不可待慢。
    甘宁在途中遇黄严,黄严道:“甘都督不在长沙守备乎?为何在此地?”
    甘宁说出实情,又道:“现湘潭已留陈到将军守备,依我之见,我等可速挥军南下将吕蒙军逐出我大蜀境去。黄将军意下如何?”
    黄严道:“不可急于一时,依我观之,甘都督还是回守长沙好,如若周瑜知都督不在长沙,定进攻长沙,长沙一旦失守,你自知后果会怎样?况且大王援军也应将至,但亦不可在这时掉以轻心啊。”
    甘宁点头应之,速立兵将回湘潭防备,以防周瑜攻取长沙而来。
    话说桂阳霍峻、文聘守城,与贺齐、吕岱军相对持。一日,贺齐使吕岱前来叫战,道:“城上是何人?快快出来与我吕岱一决高下。”
    文聘出城迎战,回道:“蜀国文仲业是也。”
    吕岱嘲讽道:“哦,原来是昔日刘景升刘州牧麾下将文聘。我道是何许人也呢,原来是不能为主守其国,而另投兰飞的文聘将军。”
    文聘大怒,叫道:“如此狂妄,我看你是活得不奈烦矣。”说完横枪纵马直奔杀而来。
    吕岱出马相战,文聘早被吕岱之言激怒,已失常性,两马相交,立疯狂地拼杀,欲至吕岱于死地。文聘,人称“金枪将”,使一杆金枪,乃有勇有谋之将。与吕岱战二十回合,吕岱渐感体力不支,刀法错乱,欲退身回。文聘早知其意,急击不停,吕岱乃一点空闲也未有。文聘使枪拨开其刀,一枪直刺其胸,吕岱来不及躲闪,幸枪入不深,文聘便回了枪,正在吕岱感庆幸之时,文聘一挥长枪,将其横切下马,纵马飞起,落地踏于吕岱胸口,顿时只见吕岱口中鲜血直涌,即刻而死。
    蜀军见此,军心大振,士气高涨。文聘收兵回城,霍峻赞道:“文将军虎将也,此战杀敌大将,挫其士气,看来吴军定莫敢轻易来攻矣。”
    文聘笑道:“谁叫他吕岱口出狂言,最终死于我枪之下。”
    吴军见此,皆心惊胆战,纷纷逃回,报之贺齐,贺齐大惊,立传令三军退兵十里下寨。日夜使探兵探其桂阳动静,不敢轻视。
    正在文聘高兴之际,零陵太守刘巴,败退而至桂阳,零陵不幸失守,张翼拼力而战,被敌将韩当所杀。桂阳众将听此讯,皆大悲。刘巴泣道:“张将军是为救我而死矣。”
    文聘道:“刘大人不必伤心,事已至此,节哀顺变吧。零陵城难过易攻,况且兵不足,也难怪会被敌军所破。”
    霍峻道:“如今零陵失守,吕蒙军至,贺齐从东而来,我桂阳也成了一孤城矣。文将军,现应如之奈何?”
    文聘道:“霍将军大可放心,依我桂阳之兵力,暂可坚守十日并无问题。十日,我想大王的援军应到了吧。”
    霍峻道:“但愿如此吧。自大王在桂阳起事,图荆州,取襄阳,进军西川,定汉中,安雍州,这些年来,荆州都相安无事,百姓安居乐业,共享太平;没想到今日,荆州被东吴搅得如此之乱,自湘潭,湘乡至衡阳,末阳此皆乃我等守备不力,有负大王昔日之重托。”说完伤悲起。
    刘巴道:“是乃东吴变卦,至使我军不备,我等岂能料至东吴假借平山贼之名向我军进攻?数月前,大王还在襄阳应吴使者鲁子敬之约共同抗曹,怎知其乃是转移大王与我军之注意力,攻我不备。”
    文聘拍案而起道:“你他娘的,狗娘养的,竟然过河拆桥。依我观之,这一定是周瑜那小子出想的计策。给老子,真气煞我也。”
    刘巴道:“将军请息怒。大王乃为太下之计,故昔日不肯前来取公子琦(指刘琦)之江夏,有意让与东吴,让孙策杀黄祖,以报其仇;示意表与东吴结盟,共抗阻曹操百万大军挥军南下,一者是乃为我荆襄万民免战火之苦;二者当时我军兵力,军备皆不足以与曹操相抗衡,不得以而为之;三者大王知甘宁将军、苏飞将军与刘表有昔日之主臣之关系,岂可命甘将军袭击公子琦呢?何况文将军与甘将军素有交情,何忍心见故友相战杀呢?”
    文聘道:“大王考虑周详,文聘自然是知。昔日蒯军师(指刘表军师蒯良)临终时,曾说出主公刘表之遗言,叫公子琦投奔。”
    霍峻道:“有如此之事?”
    文聘道:“此乃公子琦亲口对我所言,不会有假。不过如此昔日之事,我想不提也罢。当务之急还是坚守桂阳为重。”众将听后皆允之。
    话说周瑜正长沙城外十里下寨,与蜀军对持。这日,江夏告急来报道:“禀大都督,兰飞率军渡江水,至赤壁,向我江夏发动进攻,我军兵力恐难敌。”
    周瑜无语,自知蜀军兵强将多,此次出兵攻蜀,是乃一大错误之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者们加油投票啊,支持支持吧!!!!!!!!!
八、桂阳坚守
    却说我从长安出兵,至江陵,得知荆南形势。赵云对我道:“大王,依我观之,急发兵去救荆南,不若向东去,至乌林,夜渡江水,攻取江夏。”
    我道:“子龙之意,乃是围魏救赵之计?”
    赵云道:“子龙正是此意。江夏、柴桑乃是东吴防线之城,如若我军取得此二城,今后东吴欲来犯我大蜀,必长途跋涉,是乃难上加难矣。”
    我听后,点了点头,道:“好,就依子龙之言向乌林进军。”
    此夜,我军趁夜色连夜渡江,直逼至江夏。江夏见一军从江上而来,始料不及,防不胜防,江夏守将凌操传令坚守。我军一时难以攻下,赵云对我道:“大王,依我观之,此江夏易守难攻,一时半刻难于取下,不若让属下领一军,绕过江夏攻取柴桑,断其后援,守之柴桑,可灭我蜀境之内的敌军。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我道:“好,子龙我就点兵十万与你,速战速决,尽快取下柴桑。”
    赵云军一路猛攻,勇不可挡,势如破竹,一举之下破武昌,直逼柴桑而来。柴桑守将董袭、马忠、潘璋闻讯上城楼督战,见城下一人,白袍银盔,白马银枪,前来叫战,道:“城上何许人也?能与我常山赵子龙一决高下否?”
    潘璋披挂上马,出来迎战道:“就让我潘璋来领教阁下的高招。”说完奔马而来,赵云横枪纵马而上,仅一枪将其挑刺,枪从胸入,至背而出;赵云回收银枪,其随枪出而坠地而死。董袭、马忠一见大惊,皆不敢出战,立飞马报向吴郡吴王孙策,向其告急。
    话说周瑜屯兵长沙城外,得兵报甘宁夜出长沙城,至汉寿领兵相助黄严夺回湘潭、湘乡二郡,欲发兵攻取长沙,又得报江夏告急。周瑜心中自生郁闷,是回江夏援救好呢?还是力取进攻长沙好?周瑜自在营账之中,来回徘徊着,一时难下决定,可是不快下决定,恐江夏失陷,柴桑亦危及矣。
    正此时朱然入,道:“都督在思索何事?为何久不发兵回救江夏郡?”
    周瑜道:“为何定要回救江夏?为何又不可攻取长沙呢?长沙已被困久矣,粮草不足,况且又无甘宁驻守,为何又不可取之呢?”
    朱然道:“都督可知当务之急否?蜀军已入我东吴境内,恐江夏、柴桑皆难守矣,就算都督得此长沙城,可我军乃一孤城,何来援军?”
    周瑜自言自语小声道:“为何曹操还不出兵攻蜀?”
    朱然一听,不明其意道:“大都督你说什么呢?”
    “没什么?哦,没什么?”周瑜回过神来,道:“对了,方才朱将军所言极是。其实我早已如此想过,只不过此次进军蜀军却未得半座城池。”
    朱然道:“不是还有吕蒙将军与贺齐将军两路军乎?据吕将军使人回报,吕将军已取得零陵、衡阳、末阳等郡,依我观之,以吕将军与贺将军两路军联手,定可取得桂阳、临贺等郡,至时我军已得荆南一半矣。”
    周瑜点头道:“将军所言甚是。那依将军之见,此回是直向江夏救援,还是从安城至建昌,回柴桑,再向江夏相援呢?”
    朱然道:“自我军一旦撤军,安城、攸县、庐陵自然难过,均被蜀军夺去,此去巴陵向江夏,恐遭蜀军前后军夹攻,不若自此回建昌,到柴桑再作决定。”
    周瑜道:“嗯,就依将军之言,你立传令下去,立刻起程回兵建昌。”
    朱然道:“是,我立刻去。”于是周瑜撤兵从安城向建昌、柴桑退军。
    一日,吕蒙使人与贺齐军传讯,相约两军一齐进攻桂阳,贺齐率兵与吕蒙军会师于桂阳北十里,两路军二十万向桂阳逼近而来。此讯传入桂阳城中,文聘、霍峻、刘巴等人一同商议对策。
    霍峻道:“文聘将军,依你之见,应当如何应之?”
    文聘道:“唯今之计,仍只好坚持坚守。如若出城相对战,我军兵力难与之抗衡。”
    刘巴道:“仲业言之有理。不若先使人前去南海、苍梧、临贺引来救兵,以解燃眉之急,二位将军意下如何?”
    文聘道:“南海有兵需要以防患于未然,而苍梧、临贺皆乃小城,兵数不过万,区区小数之兵,怎能敌吴军万众。如若桂阳果真守不住,其如此兵来救亦是枉然。”
    霍峻道:“文将军所言甚是。如若以我桂阳八、九万兵力也未能将桂阳坚守住,那恐怕已是城破不可守之时矣。不过昔日我桂阳之粮草皆来源于零陵,如今桂阳兵又多加兵力,恐粮草殆尽,军心涣散。”
    文聘道:“就算粮草尽也要坚守到底,那怕只剩一兵一卒也要誓死方休。我大蜀江山岂能轻易被吴狗所占乎?”
    霍峻道:“文将军说得对,我等定全力抗敌。”
    正此时,有兵来报道:“禀文将军、霍将军,吕蒙、贺齐二军围城而上,正叫战于城外。”
    文聘道:“立刻传令下去,坚持坚守。”兵领命退去。
    文聘、霍峻立来城门上城楼督战。吴军虽兵有二十余万,但亦莫敢轻易攻城,是乃守城易,攻城难啊。只在城下狂叫,可文聘就是叫兵坚守,不出城迎战。
    东吴贺齐叫战道:“文聘,昔日你斩杀我军大将吕岱将军,今日为何不敢出城来战,如此胆小之辈如何称之‘金枪王’呢?”
    文聘道:“今日非彼日,今非昔比,带兵之将要学会见机行事,因形势而定,如果冒冒然然而出战,岂能称之大将,能为我大蜀百姓谋福呢?你这等吴狗便不会,只有你这等吴狗才会出尔反尔,过河拆桥,你此等狗只会在此汪汪直叫之外,却不会天下百姓思虑,你等可知战乱伤我多少百姓乎?”
    贺齐道:“我大王欲得天下,岂能姑息如此小民?”
    文聘大笑,对吴军道:“城下之兵,城下之将,你等谁人不是百姓所养?百姓不耕田种庄稼,你等吃什么?喝西北风乎?难道你等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乎?不惜百姓?哼,简直可笑。吃水也不忘挖井人,不要忘了,你等是吃什么长大的?你等是人乎?不是,是狗,吴狗,只会摇尾乞怜,唤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狗!”
    贺齐无言以对,吴军兵士不再叫嚷,皆息气似焉了一样,无精打采,吕蒙见此立传令退兵回营。
    霍峻称赞文聘道:“文将军骂得好,骂得妙,光凭三寸不烂之舌,竟可退敌军。如此一来打消了敌军士气必不会再轻易攻城矣。”
    文聘笑道:“霍将军太过于夸奖了。其实此翻道理皆乃大王所授,想昔日与大王一起进军巴蜀,定两川,耳闻目染,也略有所得,大王之口才、才学才是更让人为之称赞的呢!”
    霍峻道:“文将军尚还有幸在大王身边耳闻目睹的学习,而我却未能有幸与大王多相处时日,昔日大王在荆州时,大王对我等如兄弟”
    文聘道:“霍将军,其实大王昔日也常提及将军,说将军治理桂阳有方,托将军于桂阳郡大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者们加油投票啊,支持支持吧!!!!!!!!!
九、魏吴阴谋
    却说周瑜昔日与吴将朱然商议如何退兵之事,一时不慎说出一句“为何曹操还不进军攻蜀”,不知此乃何意?
    在许都,曹操与麾下众将商议进军攻蜀之事。曹操道:“东吴孙策与我军有约,一同进军伐蜀,东吴进军荆州,我军进军蜀军长安,雍州一带,现吴军已发兵向荆州进军,蜀军注意力集中于荆州,我军虽失一武关,但我等定要夺回失地,并向蜀军推进。你等有何妙计?”
    郭嘉道:“大王,以如今之势,我军要进军蜀军从洛阳是难于登天。蜀军有潼关为天险,又有武关、泥隘口重关,况且长安城固壕深,土质咸硬,要攻破潼关取长安,不要说一两月,恐怕一年半载也难以攻陷啊。”
    曹操道:“奉孝,那你有何妙计乎?”
    郭嘉道:“大王,依臣之见,我军可从并州河西渡黄水(指黄河)取上郡城,攻北地郡,再西取安定、石城,南下攻高陵、冯翊郡、咸阳,渡渭水取长安。不过潼关、武关亦不可松懈,每日使人前去叫战,分散其注意力。或可命兵从南阳、樊城向蜀军襄阳进军,夺其荆襄阳之地,便可进军上庸、汉中一带。”
    曹操道:“军师之言正合我意。”
    曹操立下令,命张燕、郝昭为将,率十万军渡黄河水,攻取上郡城,自与夏侯惇、许禇、曹彰等将率三十万大军从随其后而至,命梁习押送粮草。数几十万大军直渡大河,攻占,上郡、北地等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