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建三国-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策支支吾吾道:“这?”
    张昭道:“大王,子敬之言倒也可行,大王可多率兵马前往,一者可前往议和,二者议和不成,救援柴桑等郡。”
    孙策正思忖道:“好,就依子敬之言吧。”
    却说甘宁、黄严率兵前来江夏、柴桑援助。一日有兵来向我报道:“禀大王,我军甘宁都督率十万军来我江夏,现甘都督正在五里外。”我一听大喜,立率数十人前去相迎。
    甘宁一见我拱手跪拜道:“大王,兴霸守备不力,有负大王所托,才使吴军入我境,扰我民,使我大蜀百姓遭此战火之苦。请大王降罪,兴霸愿受罚。”
    我忙扶其起道:“兴霸何出此言呢?昔日东吴使者鲁肃来与我商议共抗曹魏,我便中此计,一心从长安出兵,全心攻魏,没想到此乃敌之瞒天过海,有意引开我军之注意力,以为其为盟友之国,岂料吴军以讨山贼为由向我荆州进攻。如若无兴霸于此,恐吴军早破长沙,取武陵,占我大半荆州。兴霸守备有功,何罪之有呢?”
    甘宁起,双眼望着我,欲哭无泪地道:“大王,兴霸发誓,至此之后,我荆南再也不会受到吴军如此所犯,如若不然愿立军令状”
    我道:“兴霸所故如此。好了,勿须再说此事矣。对了,黄严将军现在何处?”
    甘宁道:“禀大王,我与黄严都督一同从庐陵城发兵,我自至来援助大王攻取江夏,黄严都督率兵与陈到将军前往柴桑相援赵将军。”
    我一听大惊道:“不妙,周瑜军回援柴桑,子龙早已退兵回守武昌,我恐黄严受敌不测。”
    甘宁道:“大王,那现在如何办?”
    我立下令道:“兴霸,你的部下现正好还未定,你立率兵赶往武昌,并报之实情于赵云,联赵云率兵攻取柴桑;我自会引兵随后便到,苏飞,我命你与武飞将军于此守备江夏。”众将皆听令行事。
    周瑜自庐陵回师至柴桑援助,刚退赵云军不久,又闻讯黄严率兵向建昌赶来。周瑜速命建昌守将董袭、谭雄率兵出战,董披挂出战道:“我乃吴将董袭是也。阁下何许人也?报上名来。”
    陈到道:“在下蜀将陈到是也,来领教阁下的高招。”说完,催马出战,两马相交,战二十余回合,陈到不敌退回。对黄严道:“黄都督,属下不敌此人。”
    黄严道:“待我亲自出马。”出马至董袭前道:“在下蜀将黄严是也,来与你一决高下。”说完飞马奔出,直杀而来。
    董袭迎战,战十余回合,董袭不敌,慌忙逃奔,黄严追击,截取退路再战,其又逃,黄严大怒,大挥大刀,直砍其马后腿,董袭坐骑长嘶而叫倒地,黄严至再战。此时,吴将谭雄见此,挥刀率兵而上,蜀军陈到见此亦挥军而上,两军相战,血肉相搏,杀得血肉横飞。旗倒,人倒,马嘶长嚎。
    谭雄救起董袭自奔回城中,立命退兵回守建昌。报之周瑜,周瑜大惊,道:“黄严是何许人也?为何如此勇猛?”
    朱然道:“听闻此人原本**出身,在刘表领守荆州时,出没于夷陵、秭归一带,后遇兰飞,被其收服,相交为兄弟。后来兰飞桂阳起事,在武陵时,就是此人生擒蔡瑁,霍峻等人。兰飞便是与黄严用其昔日**旧部数千人组成突击铁骑,冲破刘表三万军,打得刘表军溃不成军。”
    周瑜道:“哦,原来是此人。看来蜀军之中人才及及,不可小估。”
    朱然道:“对黄严,都督有何计策乎?”
    周瑜道:“现蜀军自庐陵而来,兵多粮草不汲,不如坚守城池,以待其动静。”
    黄严在建昌与敌军相持三日。一日有兵来报周瑜道:“禀都督,据探兵所报蜀军赵云军、甘宁军、兰飞军,三路向我军柴桑而来。”
    周瑜道:“有多少人马?”
    兵答道:“据探兵所报,三路军约三十余万。”
    “三十余万?”周瑜一听,晕退于坐,众将也都大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者们,看书要回贴,认为好,你就砸票!!多多支持!!!!
十四、城外列兵
    话说周瑜听闻蜀军三十余万向柴桑进军,立招麾下将商议对策。
    朱然道:“都督,南昌守将黄盖将军自鄱阳湖而来,与都督商议对策。”
    周瑜道:“快请。”
    黄盖入见周瑜道:“周都督,我闻都督正对蜀军来攻柴桑而愁,故此来与都督商议对策。不知都督有何妙计可退蜀军?”
    周瑜道:“依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军不宜出战,只可坚守。”
    朱然道:“可坚守,能守一时,不可守长久啊。敌军三十余万,如若重围柴桑,如之奈何?到时我军粮草尽,军心涣散,必败之。”
    黄盖道:“是啊,朱将军所言甚是。要退蜀军,看来只有与其议和方能有一线生机。”
    朱然道:“议和?依我观之,蜀王兰飞是不会再信任我等矣。”
    周瑜道:“对了,黄将军,现南昌是何将驻守?”
    黄盖道:“是在桂阳退军而回的吕蒙、韩当、徐盛等将军。都督为何问及此事?”
    周瑜道:“兰飞一向出兵不按兵书常理,所以我恐兰飞命人前去攻取南昌。对了,方才黄老将军说与兰飞议和,兰飞已难以相信我军,用何作议和筹码?”
    黄盖道:“这末将尚未想到,如今只乃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哎!”
    周瑜道:“现在就看曹操快些攻其蜀后方,其必班师回救,我军便可反败为胜。”
    黄盖道:“还想攻蜀啊,都督使不得了啊,就算蜀王兰飞班师回救雍州,然其必使重兵驻守荆州,如何取之?再者,现我军已受其困,柴桑亦恐难守,如何还想取荆州呢?”
    正此时,兵来报道:“禀都督蜀军在城外十里下寨,现城外有蜀军十万前叫战。”
    周瑜道:“叫战者,何许人也?”
    兵道:“叫战者乃蜀将赵云是也。”
    周瑜立与众将前来城上一见,蜀军十万军,列阵于城外,前三排乃步兵,以盾牌于地后乃弓箭手,再者铁骑,皆对两列之间空缝隙处,以待冲杀而出,最后乃轻骑。正中叫战者,乃一白马银枪、白袍银盔之人,与其相并者乃甘宁是也。其二人之后,有一人立马横枪,一身战袍加披风,威风凛凛,身边有十骑于其身边将其人护其中,这十人穿着与众不同,手执长枪,腰配长剑,背上强弓、羽箭,一看便知其非同一般。不错,此人便是蜀王兰飞是也,其身边十骑便是贴身护卫“云飞十骑”。
    周瑜见此问朱然道:“朱将军,赵云,甘宁之后那人可是蜀王兰飞乎?”
    朱然道:“我等皆也未曾见过兰飞,岂可而知?”
    黄盖道:“依我观之,其身边十骑并非等闲,依此来看,此人定是兰飞没错。”
    朱然道:“我等可否应战?”
    周瑜道:“出城迎战必是自找死路,赵云、甘宁皆乃五虎将之一,你等有把握胜之否?况且在建昌对持的还有一个黄严。”
    黄严道:“那依都督之见有何对策?”
    周瑜道:“此事不可冒然行事,还是静观其变吧。”不管蜀军如何叫阵,周瑜就是不出战,只命人坚守城池。
    却说蜀军在柴桑十里外下寨,此日引军前来柴桑叫战,吴军坚守不出,我便命军退寨而回,再探之动静。甘宁道:“大王,听闻黄严将军正围攻建昌,是否要属下发兵相助?”
    赵云道:“这也好,取得建昌,再驻守鄱阳湖以防吴军来援,此柴桑便是孤城了。”
    我点头应之道:“好,兴霸我命你与黄严速战速决,在五日之内攻克建昌,不得有误。”
    甘宁道:“是,末将定不负所望。”
    甘宁、黄严共十五万军,齐攻建昌,建昌乃小城守将不住,立向柴桑求援。怎奈蜀军连日攻城,信兵无法出城。一日晚,黄严对甘宁道:“甘都督,以此攻城,我军必大伤元气,最近连日攻城,兵将劳累;而敌乃有城池相护,我军死伤比之甚多啊。”
    甘宁思忖半响,道:“好吧,今晚我军就全体休息,不再攻城。”
    黄严道:“可是甘都督你所言,大王命我等五日之内攻克建昌,而明日就是五日限期已到啊。”
    甘宁道:“黄都督大可放心,我自有办法。”
    此夜,蜀军并未向建昌发动进攻,吴将董袭、谭雄皆不知此乃何意?皆不敢轻视之,如往常一样,在城楼之上督促坚守城池。至子时,谭雄对董袭道:“董将军,依我观之,蜀军今夜将不再攻城了。将军还是回府休息吧,此处易著凉。”
    董袭道:“不可,领兵之将不以胜而喜,不以败而悲。小心敌军有诈。”
    谭雄允之,再与董袭督守至丑时,终还是未等到蜀军来攻城。谭雄道:“董将军,以末将之见,蜀军今夜是不会来攻城了。将军还是回府休息去吧。如若我等再这样不眠不休,恐待我军疲惫不堪之时再来攻城时,我军无心无力再战啊。”
    董袭道:“将军所言极是。对了,谭将军也去休息休息吧。”谭雄点头允之。
    吴军皆都困了,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蹲着,躺着,皆闭目入梦。而蜀军经这一夜休息,皆精神尚佳。待到卯时,蜀军营中,甘宁对黄严道:“黄都督,一大早的,天还没有亮就把你叫醒,真是不好意思,打扰了你的好梦。”
    黄严笑道:“甘都督为何如此说呢?甘都督叫我起来一定有理由的。”
    甘宁道:“黄都督,我军休息一夜,而敌军却疲劳至极,正是我军攻取建昌之时。”
    黄严允之,立点兵列阵,向建昌而来。黎明前的黑暗蜀军赶至建昌,吴军守城兵将,皆经近几日的抵抗,疲倦,横七竖八地睡着。黄严对甘宁道:“甘都督为何建昌吴军没有动静?”
    甘宁道:“敌军疲劳至极,皆都已入睡,岂有何动静呢?”
    黄严道:“会不会有诈呢?”
    甘宁道:“今日就是大王命我等攻取建昌之限期,有诈也要一搏。”
    黄严道:“也只好如此了。”
    于是黄严、甘宁、陈到各领部将向建昌进攻,蜀军大举攻城,战鼓齐响,几路军共向建昌而涌,长梯直架城墙之上,冲车直撞。吴军从梦中惊醒,不知何事,向城下一看,蜀军密如麻,有此已上城墙,吴军守将立使兵报之董袭、谭雄。
    董袭、谭雄闻讯赶来,可蜀军一鼓作气,已攻破城门,涌军而入。直奔杀城府而来,一兵来报道:“禀董将军,敌军已杀入城,我军抵挡不住,请将军弃城而走吧。”
    “弃城而走?”谭雄道,“此城守不住,如何去见周都督呢?”
    兵道:“此时紧急,还是保命要紧吧。现敌军已正杀将过来矣。”
    说到就到,黄严率兵从南面直杀而来,董袭、谭雄见此,掉头就跑,此时东面甘宁率兵杀来,谭雄见此,出马来战,战五回合败退,欲奔而走,甘宁插刀于地,取弓而弯,搭箭而上,发箭而出,飞箭即出,似流星之快直穿其胸,谭雄立落马而死。
    董袭见此,撤马奔走,可陈到又率兵破北门从北面而来。董袭向西门而奔逃,吴军顽强抵抗,董袭趁此机会率兵自西门杀出,黄严率兵从北门追击而来,截取其前路。甘宁自率兵自其后追击而上,两军夹攻,董袭只胜数千骑于身边,蜀军围攻而上,困其于其中。
    黄严叫道:“董袭,手下败将还不快快出来送死。”董袭心中大叫不妙,就是不出来与黄严挑战。
    甘宁下令道:“擒贼先擒王,射敌先射马。冲啊,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者们,看书要回贴,认为好,你就砸票!!多多支持!!!!
十五、柴桑议和
    话说甘宁、黄严率兵攻取建昌,以连夜攻城,再突然不攻,敌不知何意?是坚守,还是休息?难下定意。而蜀军却经一夜休息,黎明之时复来攻城,董袭、谭雄慌忙来督战,却闻蜀军一举之下攻破城门而入。谭雄被甘宁射杀,董被围困。
    甘宁下令擒拿董袭,董袭率兵顽强拼搏,且战且退。董袭也不愧是一条好汉,战至一兵一卒也死力抵抗,陈到率长枪步兵杀至而来。吴军大都皆为骑兵,兵种相克,吴军死伤惨重,枪兵围董袭于其中。长枪直指董袭,董袭单枪匹马对阵,陈到一声令下,长枪如荆棘丛一样围攻而上。董袭坐骑被除数刺数十枪,长声嘶叫倒地,董袭落马而下,立身再战,杀退数兵;兵再至,长枪多得密而无缝,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背后中数枪,董袭难支撑,兵再至,董袭前后左右皆已中枪,被蜀军长枪活活刺死于地。
    蜀军大胜,回军建昌驻守。建昌失守,吴将董袭、谭雄战死之讯传入柴桑。周瑜一听大怒,其余众将皆大惊。朱然道:“都督,现建昌又失陷,敌军必来攻柴桑,我柴桑乃孤城矣。不知都督有何对策?”
    周瑜道:“现敌军数十万大军正兵临城下,能有何对策呢?我军援军又未到,如若出城而战,敌军必命另一路军攻取柴桑,到时我军必受其追击,无城池相护,我军兵力难敌蜀军。”
    黄盖道:“都督言之有理。可是我军仅此孤城,坚守亦守不了多少时日,如若待到粮草尽,军心涣散,更是加速城破之时日。”
    朱然道:“依属下之见,何不趁敌军未围攻而上之时,弃城而去,他日再议如何夺回此地。”
    黄盖道:“不可,此万万不可。”
    朱然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如今敌已近在眼前矣。如不速思一对策,我军必困于此地,此地也是我等的葬身之地啊。”
    周瑜道:“我已使人报之大王,想毕不久,大王援军便至。”
    朱然道:“时到如今,我军探兵也报援军之讯。如若敌军北守彭泽,南守建昌,阻击我军援军渡河,就算援军至,我等也必困死于此。请都督三思,事急紧迫,不可再拖延了啊。”
    黄盖道:“都督,朱将军所言也并无道理。都督,依我观之,”
    周瑜不语。朱然道:“都督,我军战荆州,已先后战死李异,吕岱,贺齐,谭雄,董袭等将军,兵将死伤无数,我军元气大伤,再无力与之相抗。现我军能守备自己国土,不被灭国就乃大幸了。如若蜀王兰飞率军攻取我江东,我东吴不灭亦废啊。”
    正此时,兵入报道:“禀报都督,蜀军已驻守彭泽,阻截湖口我军援军,建昌亦加重兵把守,阻截我军豫章(今南昌)军渡籁河来援。现我军乃成了孤城。”
    周瑜大惊道:“这么快?”
    正在周瑜思忖之时,又有兵入道:“禀报都督,蜀军发兵来攻柴桑。”
    周瑜立传令兵将坚守城池,自来城楼督战。城西外蜀军摆阵列兵,叫战者蜀将赵云是也。
    朱然道:“都督,我军是否迎战?”
    周瑜道:“将军有把握胜过赵云乎?”
    朱然道:“没有。不过如若敌军几番叫战,我军比闭门不出,敌军会说我军胆小怕死,会影响军心的。今日敌军是与我军对决而来,如若他日敌军围城而上,我军怎办?”
    周瑜知朱然又说何事?是想劝自己弃城而走,可是如今敌已封锁行军必要出口,自己似笼中鸟,撤军也难了。
    却说孙策率三十万大军自吴都来援,此时已至鄱阳,下寨十余里。正招众将相议如何与蜀军议和,退蜀军之策。有兵将柴桑情形报之鄱阳,孙策道:“现敌军意取我柴桑,众下将有何良策?”
    鲁肃道:“大王,我军柴桑恐怕难守矣。依臣之见,不如令柴桑退兵,再前去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