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夏立国传-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候,刚才一直没有言语的杨初站了起来,向曾华施了大礼道:“杨某愿交出仇池公大印,退归内府,还请刺史大人能谨守诺言,保我一家老小安全。”
  曾华顿时眉开眼笑道:“这个自然!这个自然!杨公如此深明大义,我以项上人头做担保,不但保你一家安全,还保你一生富贵!”
  当日下午,仇池公府发出一连串的明令和密信。
  明令上说仇池山武都城昨夜遭奸党贼人偷袭,养马城马料被烧,武都城被袭。仇池公杨初亲身士卒,弹压侵袭。谁知贼人被歼灭之际,仇池公却被潜伏的奸细刺伤,幸无大碍,正在疗伤。而一切军政事务暂时委托监事杨绪处理。在明令中还编了一通“有人”如何勾结晋军,如何袭击仇池山武都城,如何火少养马城,差点杀到山上去了,又如何在英明神武的仇池公杨初的面前不堪一击,如何地被镇压,而仇池公又如何被潜伏在守军中的奸细刺伤。
  最后传令昭告各地各部不必惊慌,叛乱已经平定,大家一切照旧。
  而两封密信分别送到祁山和武兴关。
  祁山守将杨直是杨绪的儿子,收得仇池公的命令和老爹的手书,立即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马上派心腹向武都城送来誓书,以表忠心。
  而武兴关的领军大将是杨初的弟弟杨岸,当他看到自己哥哥的亲笔手书,再看看从其独子身上取下的金锁信物,不由长叹一口气,乖乖地按照“信使”-几名梁州军官的吩咐,悄悄地派心腹向对面的毛穆之请降。
  依然躲在仇池山上没有暴露身份的曾华藏在杨绪的身后,开始策划一系列更加惊天动地的计谋和行动。
    正文 第三十六章 飞羽军
     更新时间:2009…1…7 0:14:38 本章字数:6209
  明王据武都,阴使杨绪遍清杨初余党,以可靠心腹充之。并收马奴、卑种等卑贱者两千余,暗编为军,以白羽为记,号飞羽军。
  ----------引言摘述
  “杨公,你请坐!”这是杨初荣休、杨绪假监事的第二天,曾华在武都城的原左都事府里接见杨绪。不过他那张满是笑容的脸让惶恐不安的杨绪有点受宠若惊。
  “大人,你太客气了。你是朝廷钦命的封疆大吏,而我只是土藩外臣,怎受得了你如此大礼呢?你叫小人直名吧。”杨绪卑谦地说道。
  “不行!不行!杨公你好歹现在也是监事假仇池公,如何能乱了这礼数呢?”看到杨绪坚决不受,曾华只好转道:“既然如此,你我不是各以字号兄弟相称,反正你我都是同朝为官,这样称呼反而更加亲切。我字叙平,不知杨公你?”
  “贱字符惕。”杨绪还是那样卑谦。
  “符惕兄,我就这样冒昧地叫你了,坐,坐!来人,上茶!”曾华客气地说道。
  听到曾华如此说,杨绪的脸顿时笑成了一朵花,连忙跪坐在右下首的位置上。他非常满意曾华如此叫他,越是平常的称呼越显得这位刺史大人把自己当一回事。老奸巨猾、都快成精了的杨绪自然明白这称呼中的微妙了。
  而曾华也大大咧咧地在上首坐下,很自然和杨绪成了兄弟,不过不知他清不清楚如此算下来的话,他岂不是比杨初要高上一级了。
  “符惕兄呀,这次请你来相叙主要是想向你请教一下仇池的事务。”曾华开门见山地说道,然后摆手阻止了杨绪的自谦,“你是仇池的老人了,历经三代仇池公,这仇池上下有谁比你更了解这仇池事务呢?”
  待杨绪自豪得意完了之后,曾华放下茶杯,继续说道:“符惕兄,你说这武都城上下,仇池两郡众首领官员,谁忠谁奸你应该最清楚!说说吧。”
  听到这话,杨绪顿时有些犹豫了。虽然他对仇池每一官员将领和部落首领都很清楚,但是这要是真把话说出去了那得罪的人就多了,自已以后还怎么在仇池混呀?
  曾华看到了杨绪的疑惑,微笑道:“符惕兄,不必顾虑。这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现在这个时候正是换人的大好时机。再说了,这武都城可是有不少人知道昨晚的真相,也知道你是昨夜的首功之人。我们不可能把这团火包住多久,我们还处于险境之中,随时都可能有危险。”
  说到这里,曾华看了一眼杨绪,只见杨绪若有所思,而且脸上现出重重忧色。曾华赶紧趁热打铁。
  “所以我们必须先下手为强,借着仇池公杨初被袭负伤的机会,清除异己,安插心腹,牢牢地抓住仇池上下的实权和兵马,这样才能保住你我的性命。”说到这里,曾华意味深长地说道:“我对符惕兄是完全的信任,毕竟我们现在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杨绪的脸顿时红白交替,看来他的心思已经大动,只是还是欠那么一点火候来下最后的决定。
  曾华扬身站了起来,走到杨绪的面前。杨绪一惊,连忙站起身,面向曾华微微弯着腰。
  “符惕兄,你要好好想想,我答应保杨初的身家性命和一生富贵,但是把他留在武都仇池也不是长久之计,早晚是要送他去建康受封,而且这也是朝廷的惯例。但是仇池却必须要有杨家的人才镇得住。”曾华的脸笑得越发地亲切了,“符惕,你可要好好考虑清楚,现在不动手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这时的杨绪激动地浑身都在哆嗦。看来曾华的威胁加重诺效果非常明显,尤其是后面那段话,明里暗里都在告诉杨绪,现在努把力,这仇池公的位子就是你的了,但是关键就看你能不能借着现在的机会把忠于杨初的人清理干净。
  杨绪不是没想过要当仇池公,只是那都是在梦里。在他的爷爷手里就已经丧失了当仇池公的机会,只能夹着尾巴去选一棵最有前途的大树来傍。现在曾华突然给了这么大一个馅饼,顿时把杨绪砸得有点晕了。
  富贵险中求,既然老子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了,再往回退是不可能的了。杨绪一咬牙,开始一五一十地从武都讲起,叙述起各贵族官员的人品、性格和弱点,对杨初是忠是离还是中立。
  听着杨绪从肚子里掏出来的货,曾华有点佩服这个风吹两边倒的人精,看来他深受杨初信任,历任两代仇池公而不倒是有自己一套的。这家伙看人真的很毒,而且平时对这些方面没少下工夫。
  曾华边听边对感兴趣的几个人提问,详细了解。
  “你的儿子杨直真的靠得住吗?他手里可掌管着祁山万余兵马,而且离武都城最近,稍有点风吹草动我们就危险了。”
  “这个大人,不,叙平兄请放心,知子莫如父,我的儿子我很清楚。他虽然不是平庸,但是他的才干最多只能算中等,而且素来没有野心,对父母、兄弟、妻子亲情倒是很看重。要不是因为这样,杨初也不会放他只身去祁山镇守北方了。既然有杨初的命令,又有我的手书,那他公私两边都说得过去了,自然会全心全意地效忠朝廷了。”
  “那就有,有才干却没有野心就最好,他将来一定是你的左膀右臂了,也一定是你的好世子。”
  听到这话,杨绪差点没给曾华跪下,我们爷俩没白上你的贼船。
  “那杨岸如何,他不是杨初的弟弟吗?也这么深得杨初信任?居然让他带一万五千精兵驻防武兴关?”
  “杨岸是杨初的同父异母弟弟不假,但是从小却和杨初关系最好,幼时就爱跟在杨初的屁股后面,大家都说是杨初的影子。后来杨初继位之初,仇池暗潮涌动,政局不稳,杨岸亲自带兵四处征讨,也算是为杨初坐稳位子立下了汗马功劳,杨初自然信得过他,而这杨岸的才干在仇池也算是上上了。但是他有一个最大的弱点,杨初也是抓住了这点才放心让他带大军驻外。”
  说到这里,杨绪低声地说道:“杨岸娶了八房妻妾,生了十几个女儿,却只有第四个小妾在四年前给他生了个儿子,宠得不行了,简直比自家的性命还重要。连带着这位小妾也受宠,要不是两年暴病而亡,早就扶为正室了。可就是这样,杨岸还是杀了百余奴隶为这位小妾殉葬,宠爱之心如此可见一斑。”
  “明白了,难怪在我给杨岸发密信的时候,你要我把他儿子脖子上挂的金锁摘下来叫我的部下带去。符惕兄,你真是高呀!”听着曾华的夸奖,杨绪颇为得意洋洋。
  看着杨绪得意得满脸通红,曾华却在寻思,这位杨岸的小妾还正死的是时候,要不是她死杨岸也不会拿奴隶殉葬,如果杨岸不拿奴隶殉葬,姜楠也不会因为自己的血海深仇没有报就拼死逃到晋寿,要不是姜楠逃到了晋寿,老子今天怎么会坐在这里坐客呢?
  真是天意,这冥冥之中自有造化呀!
  看来这杨岸不必顾虑了,只要他受要挟乖乖地向毛穆之投降了,就凭毛穆之这晋朝的上上之才还揉不圆、搓不扁你区区仇池的上上之才?
  “那镇守下辨的镇东将军杨沿呢?他不是曾经和杨初争过位子吗?后来怎么就这么乖了呢?十来年就一直老老实实地呆在下辨。”曾华继续问道。
  “这杨沿勇武冠绝仇池,但是争嫡不是打猎斗勇。杨初心思缜密,机敏狠毒远在杨沿之上。而且杨沿却又有多愁善感,素多妇人之仁。当初杨初继位,杨沿手掌仇池尽半兵马,只需整军西来,杨初只能束手就擒了。但是杨沿出兵之际,却被几个姬妾拉住衣袖,说什么刀兵一动就是血光之灾,恐将军难回,留妾身等独自难活。围着杨沿一通美人泪,居然就把他给哭动了,罢兵散军。结果等杨初缓过劲来,一点点把杨沿手里的镇守仇池北部的兵马都抽调一空,留个空架子给他,这才后悔莫及,但是却已经于事无补了,只好老老实实地蹲在下辨当他的镇东将军。杨初念在他是一母同胞兄弟,看他老实了,也不过分逼迫了。但是树的影,人的名,杨沿的名声却留下了,仇池一有风吹草动他就是第一被怀疑的人。”
  曾华不由大笑起来,还有这样的人,真是太可爱乐。不过可爱归可爱,但是这个黑锅还是要你来背了。
  就这样,曾华和杨绪你问一句,我答一句,两人秉烛夜谈,一直谈到深夜,最后曾华笑眯眯地把眉开眼笑的杨绪亲自送出大门外。
  谈完话的第二天,杨绪这位监事假仇池公开始发威了。他打着清理前夜谋乱的关联叛逆分子,在换上仇池守军衣服的梁州军的配合下,先从武都城开始,把忠于杨初的官员将领和贵族们全部揪了出来,该杀的杀,该关的关。
  然后杨绪又以仇池公的名义把各地重要的官员和将领全部紧急召集回武都城“商量重大事情”,当然也包括杨初的全部心腹。
  最先是武都城里的官员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情了,立即向表面上的杨绪再表了一次忠心,就差插血刀发毒誓了。但是在杨初的“火眼金睛”下,任何想“伪装混进革命队伍里来的敌特分子”全部被揪了出来。
  在短短的十几天里,一批批官员和将领被派到各地,掌管起来各地的政务和兵马,当然了,这些人都是被杨绪选来选去精心挑选出来的,他们的家人都统统被留在武都城里做为人质,而且在他们的随从属官中,谁也不知道谁是武都城的密探。但是这些官员和将领们都知道,周围有很多人都希望能探到自己“谋逆”的一点点迹象,然后再去告密以便取代自己。于是个个不由地打起十二分的小心。
  对于没搞明白那晚发生什么事情的仇池大多数人来说,大部分人在猜测是杨沿在图谋篡位,而且差点就得手了。少数心计深沉的人却感觉得出来,恐怕这篡位的人应该是现在的监事假仇池公杨绪。但是大家心里都明白,在这个纷乱的时候,还是小心谨慎一点好。
  在杨绪暗地里大力清理杨初势力的时候,曾华却和姜楠泡在了一起。
  姜楠也是仇池的老人,但是他和杨绪不同,杨绪是高高在上,在贵族阶层里面混,但是姜楠却是仇池的一名奴隶,一直生活在最底层。数年来他放过马,看过羊,种过地,也替主人去打过猎,反正什么有危险的事情他都干过,而且他的足迹也遍及了仇池两郡,认识了许多同样悲惨的奴隶朋友。
  姜楠告诉曾华,仇池的奴隶有两种,一种是从西边买来的生羌,包括白马羌,西海羌,甚至是生羌党项人,这些人一般都被用来放马看羊,所以也叫马奴。另一种是世世代代的奴隶,一般是帮主人种地耕作或者是家事杂活,这些也没有名字,都被叫作卑种。
  姜楠还向曾华推荐了他认识的两个马奴好汉。一个是二十来岁的党项生羌,叫野利循,十来岁的时候跟着父母被吐谷浑部众围猎的时候俘获了,卖给了武都郡的一位氐人首领。但是野利循的父亲却“野性未改”,时时想着逃走和反抗,最后被首领活活剥皮处死,他父亲的那种又干又黑的人皮还是前几日姜楠帮着从氐人首领的祖宗堂里取下来如土未安。
  而野利循的母亲含辛茹苦地将野利循抚养到十四岁时,终于不堪凌辱而死了。
  而另一位是三十来岁的西海羌先零族人,叫先零勃,二十来岁的时候被吐谷浑抓住卖到武都,成了一名马奴。
  曾华看着眼前的两人,野利循瘦黑身长,于中原人有点不同的高颊长脸,一双深褐色的眼睛看上去有点呆呆的味道,但是却抑止不住偶尔流露出的那种雪山野狼的气质。
  如果说野利循是野狼,那么先零勃就是一只狮子。他阔脸粗脖子,身体雄壮,双臂长伸。满脸的胡须加上那双虎眼,颇有点威猛的气势。
  看着两人身上那破破烂烂的衣服,曾华突然想起了姜楠说起的话:“这些马奴卑种都是仇池最苦难的人,他们过着猪狗都不如的生活。如果谁要是给他们最渴望的自由和尊严,他们会为这个人粉身碎骨,万死不辞。”
  想到这里,曾华再也不犹豫了。由监事假仇池公杨绪下令,借口为正规军作仆役辅助,从武都郡、阴平郡众多部落的马奴、卑种中选出或勇武善斗者或骑**湛者两千人,,却暗暗配上养马城的良马和武都城里缴获的刀枪,再粗粗训练几日。
  看着被编成两营的新军,曾华不由心情万绪。历史不管是由谁书写,但总会有人昨日是奴隶,今天却成了万户侯。
  曾华举起一根白色羽毛,对着站得整整齐齐的两千新军,高声说道:“以前你们叫马奴,叫卑种,是最卑贱的人,你们的生命在许多人眼里就象这根羽毛一样轻。”
  听到这里,两千人都默不作声,手心紧紧地撰着刚发下的羽毛,继续静静地听着,并注视着曾华和他手里那根白色羽毛。
  “但是从今天开始,你们会让那些人看到羽毛的力量!你们这些卑贱者的力量!”说到这里,曾华将羽毛紧紧地插在了自己头盔的边沿空隙中。没有谁下令,两千人同时将自己手里的羽毛插在了头盔上。顿时,整个校场除了两千沉寂如山的军士,就是无数随风摆动的白色羽毛!
  在杨绪忙着搞“大清洗”的时候,曾华一边训练草草成军的飞羽军,一边将这些人的家眷从他们的主人手里强买过来,统统接到养马场和武都城分别安置,并许下重诺,只要飞羽军军士立下军功,不但他们本人,就是他们的家人也全部获得“解放”成为平民,而且在此之外,军功封赏制度(自然是梁州军的那一套,只不过没有讲出来而已)对他们一视同仁。当然了,梁州军那森严的军法同样给众飞羽军讲清楚了,让他们知道那些该做,那些不该做。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到了二月中旬,血光之夜已经过去半个月了。正当曾华训练军士,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