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奈三国-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就这样,韩遂在琢磨了半天之后,也发现了自己不安的所在,敢情自己和马腾在接到密诏后,一厢情愿的认为董卓的大军此时应该已经出发讨伐太尉刘明去了。可董卓到底走没走,走了的话,又走了多远,自己等人可是没有一点的准信儿。别自己和马腾到了长安之后,那董卓还没动身呢,或是董卓虽然动身了,却没走多远,那自己和马腾可就惨了,到时候,那就不是自己等人趁董卓不在的时候,掏董卓的老窝了。而是自己等人和董卓的主力进行正面的作战了。那自己等人岂不是冤大了。
  韩遂这么一说,马腾是恍然大悟,连声说道:“对!对!对!就是这么一个理。”连忙喝令大军原地驻扎。并派出探马打探消息,以及派出使者和刘范等人联系。
  此时,郭嘉在并州已经加固了所有的要点城市的布防。并派出了惑敌的部队。这些惑敌的部队,每日行走之时,要稀疏行军,遍打旗帜。安营之时,要多挖灶头。行减兵增灶之策。以次来迷惑董卓的视听。
  同时,郭嘉还利用自己手上的暗部,大肆的宣传刘明为了提防董卓的进攻,特意在并州部下了大军,现在并州的兵力已达到了五十万。用以谎骗董卓。
  董卓在得到这些情报后,当然不敢冒然而进的了。可就在此时,董卓又从左贤王那里得到了马腾从羌族借兵十五万的消息。董卓当时就是勃然大怒,这时节马腾向羌族借兵还能干什么?肯定是准备借机攻打自己来了。董卓当时就准备不攻打并州了,先解决了马腾的这个心腹之患再说。
  李儒劝解董卓道:“马腾、韩遂不过是西北之犬,可雄踞幽、并二州的刘明,却是东北之虎。咱们若是与犬厮杀,自损实力,待刘明从容归来,恐咱们皆要葬身虎腹矣!故而,先灭猛虎,再灭狐犬,乃咱们根本之策也。现今,刘明为防咱们进攻并州,在并州留下了大军五十万。咱们若是不倾全力,势必不能攻克并州。可咱们又有马腾、韩遂为患。不可能倾全部兵马攻打并州。然,马腾、韩遂无知,倾全部兵力来咱们这里不说,又向羌族借得兵马十五万,这可是上天赐给咱们的机会。咱们用不着和他们强攻硬打,只需深沟高垒,坚守以据之,即可无忧。想那马腾、韩遂二军远来,又借兵十五万,人吃马喂,那军粮的开销是何等的巨大。不过百日,彼兵粮尽,必将退兵,这时,咱们引兵追之,以咱们养精蓄锐之精兵,应对马腾、韩遂等无粮之疲兵,此二将措手可擒之。如此,不损咱们之兵力,后患刈除,且那时刘明也应远赴辽东,无暇返回,咱们倾全力进攻并州,当可势如破竹。一举成功!”
  董卓一听,哈哈大笑,将此事委于李儒处理。
  李儒得令,向董卓建议道:“长安西二百里盩厔山,山路险峻,又是通向长安的咽喉要道。可令郭汜,樊稠各带五万的大军在此屯扎,坚壁守之。其余兵马全部撤回,清空所有的粮食,以空乏马、韩二将之兵粮。”
  董卓欣然同意。于是,郭汜、樊稠带着兵就走了。
  那马腾、韩遂打听了多日,可以确定,董卓确实是准备去攻打刘明的,可是!董卓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不动换。这一来,可把马腾、韩遂这两个人急得都不知道怎么好了。
  两个月后,马腾和韩遂就吃不消了。大军在外粮食的消耗,那可和驻扎在当地不可同日而语的。这得需要有大量的挑夫,源源不断地从自己的后方把粮食运过来。这一路之上,那些挑夫也需要吃饭,返回的路上,同样还需要有一定的口粮。故此,这军粮的损耗可就海了去了。出兵在外,一般光是运输军粮的损耗就都在七成左右。这要是路途还远,那损耗就更多。尤其是现在马腾和韩遂还从羌族那里借了十五万的兵马,那负担就更重了。
  马腾和韩遂一合计,现在这局面,自己等人算是陷在这里了。真是进退两难呀。
  进,董卓对外宣称的百万之众,那绝对不是吃素的。一场仗打下来,最好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鱼死网破。如果玄一点,那自己等人就得全军覆没。全都得交待在这。可是,要是就此后退,那就更不行了。一方面,自己等人这回出兵,劳民伤财,元气大伤,这要是空着手回去之后,那也就再没有能力负担这三十五万大军的开销了。另一方面,就算自己这面咬牙忍了。认头吃这哑巴亏了。可是自己等人从羌族那里借了十五万的大军,这要是没有好处给他们。那些羌族首领也决不会放过自己等人。
  为了到底是前进,还是后撤。马腾和韩遂产生严重的分歧。
  依韩遂的意思,认头吃这哑巴亏得了。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材烧。至于羌族那里,凭着自己等人和他们那么多年的交情,好好的和他们说说,应该有可能取得他们的谅解。
  可马腾却认为自己身为伏波将军的后代,既然已经接受了汉室的密诏,那就应该把这命令执行下去,这才不愧自己家族世代忠良的称号。打不赢,归打不赢得。可是自己要是就这样灰溜溜的撤兵回去。自己一世的英名,那就算完了。而且,反正自己等人就算是这样回去了,那自己等人也无力负担这么多的兵马给养了。还是要裁减军队。到时候,那些裁减下来的士兵,自己即不忍心,也不能够把他们全都杀了。杀之则不仁,从此也就再没有士兵会真心地为自己等人效命了。可是,要是不杀的话,这些裁减下来的兵丁,出了打架杀人之外,再无一技之长,他们为了生活,不是兵变,就是要啸聚山林,落草为寇,那自己的地盘也算是毁了。还不如和董卓真枪真刀的干上一仗,把那些兵丁消耗在董卓这里得了。背不住还能产生什么奇迹呢。况且,马腾世代与羌族打交道,比韩遂更加地了解羌族人的秉性,自己打了败仗,向他们解释没关系,背不住这些羌族人,冲着往日的交情,还能得到他们的支援。可要是自己一仗不打得就撤回去,势必会被那些羌族人认为是懦夫。到时候,往日的交情全毁不说,还会引起他们的小瞧,弄不好就会兴兵前来攻打自己等人。
  最后,韩遂被倔强的马腾说服了。决定与董卓拼了。不过韩遂还是心眼多,认为自己等人现在已经有了五十万的大军,那董卓对外宣称的兵力,也不过就一百万,只要自己进攻的同时,董卓的死敌刘明,能够同时进攻董卓。哪怕只分担董卓几十万的兵力,那自己这边也就不是全无胜算了。
  当即,马腾、韩遂就给刘明这面来了一封信函,诉说自己等人奉天子诏书,讨伐国贼董卓,希望刘明的部队能够响应。
  这封信到了关羽和郭嘉的手中后,郭嘉非常干脆的就建议关羽给马腾、韩遂回一封信,大致的意思是说,家主刘明不在幽州,各地兵马皆受令防守,本不应调动兵马出击。可是,既然诸公是受圣命出兵的,那幽州身为汉室的臣子,自该响应。只要马、韩二位将军与国贼董卓交手了。那并州的兵马就会附随尾翼,起兵攻打董卓的。为二位将军分散董卓的兵力。
  关羽一听郭嘉的建议,那就全明白了。这根本就你动手,我捡便宜,你不动手,我也看着。关羽欣然听从郭嘉的建议,就给马腾、韩遂回了这么一封信。
  马腾、韩遂一看,那心里也明白了。可是,现在自己等人那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而且,人家的主子没在家,那些家臣能自作主张得给自己这么一个回复,那已经是很够意思了。足以说明刘明平时的教导就是以汉臣自居的。(其实是因为刘明的官制、职权等和马腾他们不一样)
  马腾、韩遂抱着决死之心前来攻打董卓。一路上,破关斩将,到没遇上什么像样的抵挡,搞得马腾和韩遂大为奇怪,难道这个董卓只是架子大,其实是虚张声势,他根本就没那么多的兵马?这样一想,马腾和韩遂的信心大增。分外懊悔自己空自耽误了这么多的时日。而马腾更是为自己的英明决定而沾沾自喜。
  这一日,马腾和韩遂的兵马来到了距长安以西二百八十里的齐平县,突然间,闪出了一哨兵马,约有一万多人,拦住马腾、韩遂大军的去路。
  马腾、韩遂全是一愣。一路之上,自己都没遇过这么多的兵马阻挡,这一万多的兵马,应该是最大的一股了。可是,自己是五十万的大军呀,这点兵马拦路,这算什么?是够自己塞牙缝的,还是够自己垫马蹄子的。难道是董卓在这里安排了什么伏兵不成?这支兵马只是引自己部队进入埋伏的诱敌之兵不成?
  起点中文网 www。。c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正文 第二百二十回 中伏
     更新时间:2008…6…26 0:52:05 本章字数:4684
  拦住马腾、韩遂得这哨人马,其实倒不是李儒所派来的诱敌人马。而是董卓新进招收的两员大将,为报私仇,鼓动了郭汜,樊稠,率兵而来。
  这两员大将,一个是北宫离,一个是淳于慕汉。
  北宫离乃是当初被韩遂设计而死的北宫伯玉的幼子,只因北宫伯玉丧命之时,他正和其母逗留至外公处,这才逃过了一劫。北宫离手使一柄枣阳槊,重七十二斤。出世以来,未逢敌手。
  而淳于慕汉则是北宫离艺成游学之时结交的好友。手使一把斩马刀,重六十四斤。除了曾经以一招之差,败给了北宫离之外,那也是再没有碰过对手的了。
  这两人皆有万夫不挡之勇。自到了董卓的帐下之后,备受董卓的宠信。就连郭汜、樊稠等众将也一致认为,此二人的武艺,也只有当初西凉的第一武将,现今叛逃到了刘明帐下的华雄可堪比拟。
  此次北宫离,淳于慕汉皆随郭汜、樊稠来到了盩厔山,坚壁防守。
  北宫离早在得知自此作战是和马腾、韩遂开战,那就是兴奋不已,认为自己投靠董卓,就算是做对了,自己的父仇总算是可以得报了。
  可是,北宫离足足在盩厔山等了俩多月,就是没见到马腾和韩遂得踪影。这下北宫离可就沉不住气了。他认为这韩遂要是不来,那可该怎么办?而且就算韩遂来了,此次作战的主将乃是郭汜、樊稠,他们都奉了董卓的将令,准备在此坚守不出,这要是韩遂打不过,逃跑了。那又该怎么办?自己岂不是空欢喜一场?
  为此,北宫离特意向郭汜、樊稠请令出征,并对郭汜、樊稠夸下海口说道:“马腾、韩遂,乌合之众!末将不才!愿借精兵万人,立斩马腾、韩遂之头,献于麾下。如若不胜,某自提头来见将军!”
  樊稠当时还好心的提醒道:“相国已下严令,令我等坚守不出。相国之令,何人敢犯?”
  北宫离呲目说道:“相国怪罪!某当独自承当。单有寸功,某自与二位将军分享!还望二位将军成全。”
  郭汜本来就心胸狭窄,平常就十分嫉妒北宫离的武艺高强。此时得找机会,也就顺水推舟的说道:“如此可立军令状!”
  北宫离一点也没含糊,立马就写了一份。
  樊稠一看事宜至此,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当下也点头应允了。樊稠私下盘算:自己犯不着当那个恶人。而且北宫离只是要一万的兵马。那也不算太多。就是和马腾、韩遂他们开战了,这点兵马也应该算是正常的损耗了。实在是无关大局。
  而淳于慕汉作为北宫离的好友,当然知道北宫离是怎么想得了。他害怕北宫离独自行动,会有什么闪失,故此也讨令随北宫离共同出征。
  郭汜、樊稠一看北宫离都走了,也就不在乎多一个淳于慕汉了。而且郭汜、樊稠也知道,淳于慕汉和北宫离的关系密切,让他们一块走,成了,自己等人也算是卖他们一个交情了。败了,正好让他们一块升天,省得有人在相国面前说一些对自己等人不利的坏话。
  以上就是这支人马出现的因由。他们的目的和动机都挺简单的。可是!马腾、韩遂哪里知道这些呢?
  马腾,韩遂看着面前的这支渺小的人马在这里讨敌叫阵。实在是摸不清门路。出于慎重,马腾、韩遂先派了大将程银,马铁带了两万的兵马前去会会对面的将领,并命令二将,若是对面的敌将,顽抗到底,可以对他们聚而歼之,若是他们不战而逃,或是轻微抵抗,即刻逃走,则绝对不可追击。速率兵马返回。
  程银、马铁领令去了。去不多时,有小校前来报告:“程银将军战不三合,被一持刀的大汉,杀得大败。现马铁将军已经接应上去,正和敌将厮杀。”
  这个小校还没下去,又有一个小校冲了进来报道:“马铁将军身受重伤,全军败退回来。敌将正在辕门之外叫阵!”
  马腾、韩遂大惊。董卓手下何时有了这等的人才?而且这支部队难道不是诱敌来的吗?
  马腾、韩遂还没想明白,帐下一员大将咆哮道:“何方贼子如此嚣张?竟敢伤我袍弟。待孩儿取其首级献于爹爹!”
  只见说话之人,面如关玉,目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身披锦袍,头戴金冠。那真是千般的威风,万般的煞气!此人不是旁人,正是马腾的爱子马超,马孟起。
  对于马超的武勇,马腾、韩遂倒是没有什么好怀疑的。可是,他们对敌军来此的目的,却更糊涂了。难道对方真的会认为只有一万的兵马,就可拦住,击溃自己的五十万的大军吗?
  马腾、韩遂决定亲自上前,看看对方到底是什么意思!
  当即,马腾、韩遂领了八万的军马,兵分八路,列阵出迎。
  只见淳于慕汉手持大刀,飞马于两军阵前,耀武扬威的来回飞驰。
  看到淳于慕汉的举动,韩遂真有心直接就叫自己的大军一拥而上,把那支部队歼灭了算了。可是,刚才自己这边已经输了二阵,要是不把这个面子找回来。势必会灭了自己军队的锐气。今后再和董卓军队交战,那就不划算了。
  正在这时,马超再次的讨令出阵。马腾就惦着点头允许,可还没等马腾说话,马休在一旁说道:“杀鸡焉用宰牛刀!小弟前去足矣!”
  马腾一想,也是这个道理,要是直接就让孟起过去,恐怕自己和韩遂也看不出一个子无卯有来了。于是就让马休过去试试。
  马休纵马过去,不承想,只一招,刀枪相交,就被淳于慕汉把兵器磕飞了。马休大叫一声:“不好!”再不敢纵马回去了,调转马头,从斜刺里就往回跑。
  淳于慕汉那哪能放过,大叫一声:“拿命来!”催马就追。
  此时在一旁观敌瞭阵的马超,也顾不得再向马腾、韩遂请示了。大喝一声:“休伤某弟!马孟起来也!拿命来!”飞马就去救援马休。
  马超的这匹马,那也是塞外的宝马良驹乌云盖雪。这匹马,头至尾长丈二,浑身漆黑,再无半点的杂毛,只是四个马蹄上有着一寸长的雪白绒毛。故名乌云盖雪。这马跑起来,别提多快了,日行一千,夜走八百。那都是等闲之事。现在这匹宝马良驹被马超情急之下,全力一催,当即稀溜溜咆哮一声,撒开欢就跑,那速度,真是话到,马到,枪也到。
  淳于慕汉听到马超的喊声之时,只来得及用眼角的余光看到了一道白影。就被马超一枪给挑于了马下。根本就没来得及做出其他任何的反应。
  马超一击得手,毫不留恋,勒马就回。
  可是,此时在旗门之下给淳于慕汉观阵的北宫离哪能放过马超。北宫离满心的悲愤,认为是马超无耻的偷袭,才导致了自己的好友,连一招都没使的,就不明不白的死于非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