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奈三国-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轲比能不知道,鲜卑人没见过。可这要是中原的老百姓看见,那绝对会撇着嘴说:哦,不就这东西嘛。不就是压谷子的碌碌嘛。
  不过,眼前刘明使用的这个碌碌,那绝对要比普通的碌碌大的多。而且还是碌碌在前,牛在后。如果形象一些地说,那他更像现代修路的压道机。而且,还是改装版的压道机。
  这些庞然大物,在不配备作战装备的时候,可以填充土石,充当碾压路面压道器械。他们每个单独测量,那都是宽一米五,直径三米的圆形滚筒。但是,这只是单独测量,作为刘明手下高级人才马钧的高科技产品,这些滚筒的轴心部位,率先应用了轴承技术。而且由于中轴部位可以保持不动,更可以把数个滚筒连接在一起。
  就像如今。八个压路的滚筒连接在一起。那宽度足有十五米。而且滚筒连接的部位之间还装上了两米五的冲城巨木。那些冲城巨木探出了滚筒外圆足有一米。而在这一米的冲城巨木上则丫杈着六把弧形的利刃。这些利刃的长度倒不算太长,只有六十公分左右。但是其厚度和宽度,那都远超一般的钢刀,显得格外的坚韧,锐利。
  尤其是这些利刃的刀锋冲前,配合他那几乎完美的弧形,非常便于削、抹。而那些冲城巨木的顶端,也被打磨的非常的圆滑,只会把撞倒的任何物体撞倒、撞飞,而决不会产生任何的贯穿效果。
  由这些东西护住了整个滚筒的前方,任何拦在滚筒前方的生命,那就好像收割机前面的稻谷一样,瞬间就会七零八落。而凡是跌倒在滚筒前的物体,那也都会被碾压成平整的路面。
  这就是刘明威力无比的清道夫二号。
  这些东西之所以被命名为清道夫二号,那是因为这已经是第二代的改良产品了。
  当初,刘明与董卓的一战。刘明虽然以火牛阵,战胜了董卓的疯狂战车,可李儒的那种骑兵配合战车的作战方式,却极大的震撼了刘明。
  在刘明早年的训练当中,现代步兵集团作战模式当中,步兵配合装甲车的作战模式,那可绝对是一大主流方向。所以,刘明在看了李儒的骑兵配合战车的作战方式后,立马就萌生了这种以冲撞、碾压为主的战斗构思。
  只是,火牛阵的消耗攻击,以及疯狂战车的无人道攻击,都不符合刘明的节俭实用的作风。于是,第一代的清道夫产生了。刘明利用小白鼠踩滚筒的原理,设计了第一代清道夫的驱动系统。以次来确保作战的莽牛可以重复利用。
  第一代的清道夫,那种滚筒的个头更庞大,光是滚筒半径,就有两米。里面放一头莽牛,以中轴束缚牛身,利用滚筒滚动,滚筒里面的莽牛则需要不停的奔跑来获得平衡,以此来驱动滚筒前进。
  但是,这样一来,悬浮的撞木没有平衡物以及支点,很容易被敌方砸向地面,成为滚筒前进的障碍,滚筒也就只能以碾压为主,串联起来的滚筒就更像是一根巨大的滚木。从而缺乏了削砍得杀伤力,以及威慑力。
  而当马钧知道刘明之所以把莽牛藏在滚筒里面,只是为了避免莽牛的损伤。马钧撇了撇嘴说道:“不就想让牛别伤着嘛。把牛搁在后面不就得了。”
  于是,第二代的清道夫也就诞生了。在马钧的建议下,改以莽牛从后面推动,而刘明更在每个莽牛滚筒前面挂一幅红色的布幔。平时卷起,用的时候,把所有的红色布幔放下,以此来刺激莽牛进行疯狂的冲锋。
  现在,八千头莽牛,八千辆清道夫,每八辆为一组,串联成一个宽十五米的整体车阵。每个车阵之间留有五米的空隙,一千个清道夫车阵,一字排开,延绵不下四十余里。
  虽然这种阵型比鲜卑那面四十万骑兵组成的五十余里的阵线稍微还短了一些,但是作为中路突破,那却是足够了。
  当刘明这面所有的旗门撤下之时,那些莽牛前面的红色布幔就都垂了下来。紧接着牛群背后又是一阵鞭子的刺激。当时所有莽牛的眼睛全都红了起来。‘哞哞’咆哮着,四蹄蹬开,疯狂的冲刺起来。
  一排排清道夫战车,由缓到快,越滚越快。隆隆的向前推进着。而跑在前面的鲜卑骑兵在看到这一幕之后,立马就心胆俱裂。
  如果说当初董卓的疯狂战车虽然恐怖,可那也好理解,毕竟还是有马在拉着跑的。可现在刘明这个清道夫,牛都是藏在滚筒后面的,高大的滚筒,完全挡住了牛的存在。让这些从来都没见过这些东西的鲜卑骑兵,完全不知所措。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没有牛马拉着就自己滚动呢?
  未知。神秘。这都是恐惧的源泉。尤其是那滚筒的金属光泽,以及那撞木上寒光闪闪的利刃,更是让这些鲜卑骑兵知道那家伙绝对不是吃素的。
  所有前排看清楚刘明清道夫二号外貌的鲜卑骑兵,全都清楚地意识到,正面和对面的那种东西碰撞,那绝对是找死。不过,蜂拥而出的鲜卑骑兵也是没有回退一说的。后面接连不断的骑兵是绝对没有办法给前面的骑兵让出地方来退后的。而且,由于清道夫车阵漫长的阵线,也许鲜卑两翼的骑兵还能够转向绕开。可挤在中间的中路部队,却绝对不可能有任何避免碰撞的希望。
  于是,清道夫车阵空隙的地方,就成了所有鲜卑士兵争抢的活命机会。
  可这,却也是刘明清道夫车阵的巧妙之处。虽然刘明清道夫二号的冲撞之力巨大,锋利,坚韧的刀锋更不是当今任何盔甲可以阻挡的。可是,如果让所有的敌人没有任何一点的活路,万众一心。只消十几万人的尸骨和马骨,那就绝对可以垫成一道血肉长城,拦住清道夫车阵的庞大冲击力。
  可现在,为了活命,前排的鲜卑骑兵,或是向后退缩与后排的骑兵撞倒了一起。或是争抢清道夫车阵的空隙之地以求活命。还没等和清道夫车阵发生碰撞,自己就率先乱作了一团。
  而就在他们混乱的时候,清道夫车阵也毫不留情的撞了过来。八辆可以充当压路机的清道夫联合在一起,那滚动起来的力量,又何止是万斤?
  所有碰到撞木的鲜卑马匹,立马就被撞翻,所有被刀锋划过的鲜卑士兵,立马就成为两端。而所有倒下去的,无论是马匹还是士兵,那就别想在起来了,全都会被随之而来的巨大滚筒碾为肉酱。
  而那些抢得有利位置,从清道夫车阵空隙间逃得性命的幸运儿,他们的幸运也不过就使他们晚死一会儿。
  刘明这个车阵,那可是有近卫军配合的车阵。近卫军作为刘明的直属军团,那是幽州军队战斗力最强大的军团。每一个军团的成员,那都拥有强骑兵和突骑兵的综合素质。而他们之间的配合作战,那更是默契无比。
  如今,两万人的近卫军,在这清道夫车阵之后,分成了两百个百人队,以百人为单位,对这些漏网之鱼,发起了不断的冲锋。
  四十余里的阵线,可以充分发挥强骑兵的突击力。这些侥幸穿过清道夫车阵的鲜卑骑兵,往往还没看清楚清道夫车阵后面是什么,就被那些排着整齐队形的近卫军冲散,随之,不是被践踏而死,就是被呼啸而至的马刀劈为两段。
  观战台上,看着这一幕的郭嘉,无聊的向刘明说道:“主公,那些鲜卑真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刘明对眼前的这一幕屠杀,也是有所估计不足,想当初,火牛阵对撞疯狂战车,那是何等的壮观,可现在,清道夫二代面前,没有一个鲜卑骑兵能挡得住这种冲撞。
  不过,想想也对。八辆清道夫二代连接在一起的力量,光是他们本身的重量,那就得好几千斤。这一滚动起来的冲击力,就是几万斤,那也好不新鲜。别说是这些鲜卑骑兵了。就是董卓的疯狂战车撞上了,那也得粉碎。
  可是,说实话,此时喝着茶水,嗑着瓜子,悠哉,悠哉看戏的郭嘉,他对步度根和轲比能联军进行的评价,还是有失公允的。
  以轲比能长期吸纳汉人为幕僚的胸怀,轲比能可不是一个不懂军事的人。而步度根能在众多争夺大单于地位的人中脱颖而出,那更不是一个简单的家伙。
  只是,四十万兵马的统一出击,对于步度根和轲比能来说,确实也是第一次。象轲比能,十万控弦之士,他周围的那些部落就已经没人敢来招惹他了。而他们平常部落之间的内部战争,有个五六万兵马的交锋,那就已经是灭族的战争了。如今他们几十个部落联合起来,五十万的兵马,一次性的作战,即使是轲比能和步度根这样的鲜卑人的佼佼者,那也是头一次。
  而且此次作战,还不象上一回刘明悬赏花红那样简单,上次作战,所有的伤患,抚恤等事情,刘明都包了。各个部落都只需出同等数量的兵马,到时候平等分钱罢了。统一调动也没这么多的繁琐。
  可如今,联合作战,自负盈亏,尤其是上一次同等出兵导致小部落损失惨重,大部落在没伤筋骨的情况下,反倒借机吞并了不少小部落,更加壮大了起来。这让部落之间的调和就更不好运作了。
  在如此条件下,步度根,轲比能除了能选择一拥而上,以众欺少的各自为战,他们还能选择什么?
  不过,轲比能还是留下了备用的预备队,作为扭转战局的最后手段。
  此时,步度根和轲比能都看出来正面战场是拦不住那些不知道是什么的大家伙了。可是混乱的战场,各个部落不同的领导,让步度根和轲比能也无法让这些人全都撤下来。而且,如果这些人撤退,也会导致那些大家伙更加肆无忌惮的冲撞过来,
  在这种无可奈何的条件下,步度根和轲比能只能选择放弃正面战场,把希望寄托在两翼军马的攻击上。同时,步度根和轲比能欺负刘明的军马数量少。把五万的预备队也派了出去,让这支预备队从主战场绕过去,从刘明大营的左方,突击刘明的大营。然后对刘明形成前后夹攻。一举击破刘明的兵马。
  而步度根和轲比能在派出这支部队之后,也转身退回了自己的联营,准备调集守候大营的十万兵马,依托营寨的设施,抵抗刘明的那些大家伙。
  起点中文网 www。。c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下位者鄙
    正文 第三百四十六回 横冲直撞
     更新时间:2008…6…26 0:53:57 本章字数:4753
  朗朗乾坤之下,科尔泌草原之上却征尘弥漫,血光映天,日月无光。以至于两军相对的另一头,都不能清楚地看见对方的兵马调动。尤其是那些高达三米的清道夫二号犹如滚动的山峦一般向前推进,横在当中。两边的主帅就更看不清对方的调动了。
  然而,这种视线障碍的问题,那对正在喝茶看戏的刘明和郭嘉来说,那真是毛毛雨了。居高临下,又有千里眼帮助,别说是几万的大型军马调动了。就是鲜卑部落那几个首领如今是什么表情,只要刘明和郭嘉想看,那都不会有任何看错的地方。
  此时,刘明就清清楚楚地看见鲜卑部落预留的那五万兵马开动起来,正准备从左面绕过如今已成为修罗场地的主战场。刘明稍微思索了一下,觉得这支鲜卑骑兵地目的,不是准备避开清道夫二号的正面攻击,从而攻击赵云本阵的左翼,就是直接向自己左面的大营发起袭击。而且以其迂回的距离来看,一时半会儿还绕不过来。
  于是刘明开口说道:“来人,告诉赵将军,敌军留守骑兵已出动,正从左面向我军移动。”
  “遵令!”说完,那个传令兵转身从观战台上跳了下去。
  这可不是那个传令兵想不开要自杀,也不是那个传令兵的武艺高强,可以直接从二十多张高的观战台上跳下来安然无恙。
  而是刘明的这个观战台,除了可以观看战场,指挥作战之外,其他的功能也齐全,巧妙,作用非凡。
  首先,此观战台,距离大营正门一百五十米,二十丈高,三十丈方圆,四壁陡峭,只有背冲营门的地方有一溜台级。别看如今只是刘明和郭嘉在使用。可是,当敌军攻过来的时候,却可以容纳五百名的弓箭手对营门外百米的距离内实施覆盖性射击。
  其次,此观战台的四个方向,各有四条绳索与百米外的地面相连。绳索靠观战台的一端吊着滑轮,绳索靠近地面的一方,在绳索离地面两米左右的地方结着绳网。如此可以确保观战台上的人快速撤离。
  如今,转身跳下观战台的那个传令兵,就是借助通往营门口的这条快速通道,以此来传递消息。
  赵云接到传令兵的通告,又拿千里眼观看了一下战场,只见清道夫二号战车两侧,逐渐有分流出来的鲜卑骑兵,各有两万余人的模样。而中央战场已近空出了约四十余里的开阔场地。
  赵云稍微想了一下,遂决定趁鲜卑后备骑兵还没赶上来的时间,先把鲜卑骑兵右翼的兵马吃掉,然后再集中全力配合中路的近卫军攻破鲜卑部族的联营。而鲜卑部族从左面攻击过来的兵马,则暂时交给留守部队坚守。
  主意一定,赵云当即传令刘璇,张亮,穆鹏,黄帅,各带本部兵马突击右翼的鲜卑骑兵,并在击溃这股鲜卑骑兵后,配合中路的近卫军攻击鲜卑部族的联军大营。
  随后,赵云又传令收缩阵线。严守本阵。同时调留守大营的一万弓箭手部队,分出七千兵马防守左翼大营。
  随着赵云一道道军令的下达,赵云身边的兵马也迅速的开始了运动。
  此时,赵云虽然稍微有些不习惯不能亲自领兵冲杀,可赵云却不得不佩服主公军规当中,临阵主将不可出击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军事转型的将领。往常,赵云作为领军的将军,听从主将的调遣,奋勇在前,那是无比的痛快。可是,如今赵云已经成了独当一面的主将,如果照着以前的习惯,那留下来的部队谁来指挥?就像现在,瞭望兵发现军情向赵云汇报,可赵云跑敌人当中去了,别说是汇报了,找得着,找不着赵云,那还是两说着呢。而且,就算是找着赵云了,乱军当中的赵云,哪怕就是喊破嗓子,哪也指挥不了一兵一卒的。
  “主人,我呢?”眼看着战场上打得如火如荼,眼看着赵云又派出了许多兵马,刚跟宇文虎学会几个简单汉字的熊灞再也忍不住战争的欲望,大叫着向赵云讨令。
  赵云对熊灞的勇猛,那是别提有多喜爱了。而且赵云也觉得如今这场面,熊灞这家伙也随便打,也不会有什么亏吃。于是点了点说道:“好,你也跟着他们一块出击吧。”一边说着,赵云还怕熊灞听不明白,用手给熊灞指引了一个方向。
  确实,虽然熊灞跟着赵云也有些日子了,熊灞也一直在和宇文虎学汉话,但是熊灞对赵云话语,哪也只能是一知半解,不过,赵云的意思,熊灞那是完全明白了,而且赵云比划的那个方向,熊灞也全都了解了。熊灞高兴的大吼一声,那是撒腿就跑。
  别说,熊灞这个大家伙,跑起来还真不慢,虽然熊灞是在用脚跑,可是还是追上了那些骑着战马,逐渐加速的幽州骑兵们。
  四万幽州骑兵,其中两万突骑兵,两万强骑兵。犹如一道狂风一般的扑向那些从右翼冲杀过来的鲜卑骑兵。突骑兵在前,强骑兵在后,眼看幽州突骑兵距离鲜卑骑兵快到七百米的距离时,那些前排的鲜卑骑兵已经纷纷张弓搭箭,准备投一轮的射击了。
  可是,就在这时,幽州部队跑在前面的突骑兵已经拎出了蹶张弩,开始了第一轮的攻击。
  有效距离八百米的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