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警惕美国的第2次阴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不能马上废除日美安全保护条约,但如果不充分认识进行这种选择的可能性话,就等于轻易放弃了一张外交上的好牌。不过,现在的日本已不一定需要安全保护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日本完全可以自己维持国土安全了。”
(6)美国自己放弃了制造业
在索尼总裁盛田昭夫看来,美国制造业的衰退不是日本造成的,而是美国人自己放弃了制造业的结果。
在美国企业界,盛行的活动是金钱游戏和兼并与收购活动,大量的社会资金在追逐着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债券市场等。美国的金融服务业特别发达,许多企业家和投资家长期投资于这类服务产业,从金融市场的短期波动中获取利润,而像日本人放眼10年以后的制造业投资,美国连想都不愿想。
这就是美国和日本的差别:只图10分钟近利的美国和放眼10年的日本。
美国已将其产业重点转向金融服务业,制造产业已出现空心化的趋势。盛田昭夫认为这是十分危险的事情,对一个国家来说,制造业是最重要的产业。他给美国开出治病药方是:对短期股票投机交易征收高额税收,以抑制股票投机。同时,对长期实业投资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有一个现象很能说明美国对制造业的不重视:美国自诩为世界第一工业国,但却连工业部都没有。在世界各工业国当中,不设工业部的只有美国,这是非常奇特的现象。美国没有工业部,只有商务部和总统贸易代表。所以,美国人在抱怨日本人不买美国货,但却不好好想想为什么日本人不买美国货。
盛田昭夫讲了下面这样的一个故事来说明这点:
我有一个美国朋友,他经常向我抱怨说:日本搞倾销,不通情理,胡作非为,岂有此理等等。去年夏天这位朋友邀我去郊外他的别墅避暑,打打高尔夫球。
我便驾车赶往高尔夫球场,到达后,我站在开球点上取出美国造的麦科格雷尔牌球棒,而我的美国朋友却不动声色地取出日本造的约尼库斯牌球棒。我说:你不是常说不买日本货吗?为什么还用这种球棒?他说这种球棒击球很远。
打完球后,他邀我到了他家。趁他夫人还在做晚饭的时候,他先请我到他家各处看看。一进车库,我就看见一辆川崎牌雪地运动车。他喜形于色地说纽约以北的地方冬季常降雪,路上积雪时可开上它外出游玩,他又指着日本造的摩托艇说夏天可驾驶它游湖,旁边还有一辆日本造的小型四轮驱动汽车。
当他请我到屋里吃晚饭时,看到屋里赫然放置着索尼电视机、索尼立体声音响设备,到处都是日本货。
因此,我问他:你总是谴责日本人为什么不买美国货,可你用的又全是日本货,那让我们来买什么呢?
现在美国自身已不制造产品,只热衷于金融游戏,通过货币去谋利。 
                  
 美国眼中的日本人:异邦人
 80年代以来,日本对美国的直接投资急剧增加,日本企业和日本管理人员也大量涌入美国各地。
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欧洲人是自己人,美国人对前来投资、加入他们生活圈或社交圈的英国人和法国人并不视为异己。
对日本人,他们就不由自主地感到是异邦人,完全陌生的外国人来了。这给他们带来异乎寻常的不安。
由于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的差异,在美国的日本人总是很难融入美国人的生活中去。
例如,每逢星期日,当地的美国人总是穿上整洁的西装去教堂,而一群日本人却扛着高尔夫朝别处去。在当地的美国人看来,日本人不过是一群生活在他们的城市里的异邦人而已。
美国人对日本人存在种族偏见的例子很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人对日本人做的两件事情充分反映了这点。一件事情是:在二战时,美国将所有旅美日本人全都视为内奸,并把他们关进了收容所。另外一件事情是:德国和日本一样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侵略国,盟军对德国和日本都进行了大规模的飞机轰炸,但却把具有毁灭性的两颗原子弹都投在日本,没有一颗投在德国。
美国人只喜欢日本的钱,但非常讨厌日本的人。日本索尼公司总裁盛田昭夫对此深有感触,他每次到日本,美国各州政府很欢迎他,纷纷要求他:“请到我们那里投资,请来吧。”看上去美国非常欢迎日本人。但是这些州的联邦议员一到国会,便对日本大肆攻击。盛田昭夫明显感觉到在美国存在着一种欢迎日本投资与攻击日本的奇妙组合。 
                  
 日本使美国产业空心化
 1、1980年日本汽车业击败美国汽车业的故事
在整个20世纪,汽车制造业一直是美国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直接或间接地支撑着千百万人的生计。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是美国最大的三家汽车公司,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三家汽车公司,领先全球的汽车工业是美国人的骄傲。
但在1980年,在以丰田公司为首的日本四大汽车制造公司潮水般的猛烈攻击下,美国汽车业的全球霸主地位失去了。1980年,日本汽车年产量达到1100万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1980年是美国汽车业的“恶梦年”:工厂接连倒闭,工人大批失业。昔日繁华热闹的汽车城底特律一片萧条,该市市长科曼·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沉重地说:“我们正在经历历史上最糟糕的一次萧条,全市市民中,有20%失业,而黑人的失业率则高达65%。”
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
1979年元月,伊朗发生政变,伊朗国王仓皇逃离德黑兰,到美国寻求政治避难。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措辞激烈地要求美国政府交出伊朗国王,但遭到美国的拒绝。于是阿拉伯国家再次联手,对美国全面实行石油禁运,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
石油禁运几星期后,美国西海岸加州的汽油价格上涨了一倍,从平常的每加仑美元很快上涨到每加仑美元。
石油恐慌很快弥漫全美,到处可见汽车排着长队等候加油。尽管法令严格禁止,不少人都在车上安置不安全的小型油箱,并且开始在家里囤积汽油。到1979年6月,由于供应紧张,美国许多加油站纷纷关闭。美国国会开始讨论发放汽油分配证。
汽车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仅次于住房的第二项个人生活必需品。在美国,汽油价格一直很低廉,导致美国人开汽车追求大马力、高速度,讲究舒适豪华,不用去计较汽油费用支出。美国的汽车公司为满足美国人的这种偏好,主要生产各种系列的大型轿车。大型轿车尽管有马力大、速度高、宽敞、舒适豪华等优点,但耗油量大,美国人把这些舒适的大型轿车称为“汽油狂饮者”。
在1973年—1974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中,这种耗油量大的大型轿车受到了第一次严重冲击,1974年通用公司的汽车销售量比上年同期减少150万辆,福特汽车的销售量同比减少50万辆。但由于第四次中东战争很快就结束了,美国的三大汽车巨头的管理者居然盲目地把第一次石油危机当作偶然事件而置之不理,一点也没看出市场正在形成一种对价平、质优、省油的小型轿车的新偏好,仍然继续生产曾令他们出尽风头的大型舒适轿车,不肯作任何改变。
美国汽车巨头们的这种盲目自大给日本汽车公司有机可乘。
日本汽车市场主要以小型省油轿车为主。由于日本是个资源十分缺乏的国家,所以做什么事都习惯于从节省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且,日本人对精致的小型化产品有着本能的特殊偏好。早在12世纪,日本男人就流行佩带木制的小佩件。到近代,这种小佩件加上小坠子制成精美的艺术品,是男人必备的随身物品。由于日本人对轻便、随身可携带的小佩件的喜爱,日本人发明出了便携式录音机、随身听、微型电视手表等等。这种对小型的偏好运用到汽车工业上,就是把各种汽车小型化。
丰田汽车公司敏锐地看到了第二次石油危机对耗油量大的美国大型轿车的冲击,决定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进军美国市场的好机会。
丰田公司紧急召集所有销售人员,包括在美国的经销商共聚东京。社长丰田英二简洁地发布总动员:“论实力,日本汽车制造商还赶不上美国厂商,石油危机对他们来说是时运不济,对我们而言却是时来运转。一定要不惜一切出击,让日本车大行其道!”
丰田此次战役的目标是全力抢夺市场占有率,采取的策略是广告与优惠价。因此,丰田一方面投入巨资在美国展开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另一方面以极优惠的价格吸引美国消费者。
当年,丰田汽车在美国刮起了销售旋风,上百万辆各种型号的丰田汽车被疯狂的美国消费者抢购一空。
日产、本田、五十铃急忙跟进,群起仿效丰田攻略。其中尤以本田攻势凶猛,1970年本田在美国的销售量仅1300辆,托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福,本田汽车在美销售量跃升到近10万辆。本次本田拿来冲锋的车型是4000美元一辆的大马力省油型ACCORD轿车,在美国造成排队抢购热潮,车子一运到美国马上就被销售一空,这情形让本田汽车社长本田宗一郎喜得合不拢嘴。
1979年,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为17%,1980年快速上升到24%。丰田名车“花之冠”在1980年生产达到鼎盛,在高冈工厂中,三条组装流水线以65秒一辆的速度推出新车,年产万辆。从这一年开始,丰田轿车每年生产总量均超过300万辆。
与此相反,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经营业绩直线下降。克莱斯勒接连三年亏损,1978年亏损2亿美元,1979年亏损扩大到11亿美元,1980年亏损更是高达17亿美元。福特公司由盈转亏,1979年亏损10亿美元,1980年亏损增加到15亿美元,均创下历史最高亏损记录。通用由于在欧洲市场销售状况良好,才免遭巨亏的厄运。
1980年是日本汽车打败美国汽车的一年,也是美国媒体对日本汽车企业发动猛烈攻击的一年。
1980年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制作了一个“丰田入侵”的新闻特别节目,把底特律的停滞和丰田的繁荣兴旺做了详细的对比报道,节目以大量篇幅描绘了美国工厂的悲惨景象,并感叹道:“底特律的辉煌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同年夏天,当25万美国工人被裁减时,CBS又连续推出美日对比节目,报道日本经济的繁荣,讲述美国经济一片萧条的悲惨故事,这些节目在美国民众中引发了强烈的危机感。
面对以丰田汽车公司为首的大举进攻,已连续两年严重亏损的克莱斯勒总裁艾尔卡克和福特董事长卡德维尔商量出一计:借美国媒体和美国工会造起的舆论声势,克莱斯勒和福特两家公司联合向国际贸易委员会正式对日本提出反倾销诉讼,指控“丰田向美国市场倾销汽车”。
面对克莱斯勒和福特提供反倾销指控,日本通产省急忙组织了一大帮律师去应诉。日本律师以大量的资料和数据表明:美国汽车产业的停滞,并非因为大量进口日本汽车所致,而是由于美国汽车公司对于汽车市场上偏好小型车的快速变化未能及时反应过来所致。再说,“石油危机”是偶然发生的事,以前市场旺销大中型轿车时,日本汽车制造商也没到处去告状。一通说辞合情合理,国际贸易委员会同意日本通产省的说法,驳回了克莱斯勒和福特对日本的反倾销指控。
但是事情并未结束,以保护美国的汽车产业和避免失业为由,美国国内要求限制日本汽车进口的呼声越来越高。
美国参议院以90对4票通过议案,要求卡特政府重新估计和调整进口政策。
美国国会也准备提出新法案:将日本汽车的进口量限制在150万辆水平。
日本朝野为之震动,一旦美国国会通过这个法案,日本汽车产业将遭受严重打击。更麻烦的是,欧洲各国也可能起而效仿,如果这样,日本汽车将在美、欧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问题还不仅如此,通产省还担心日美汽车贸易摩擦可能把其它产业也牵连进去,这将对整个以对外贸易为主导的日本工业带来致命打击。
日本首相铃木亲自出面调解。他一方面措辞谨慎地向卡特政府表示:此事的发生日本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另一方面,铃木要求日本的汽车厂商发扬“团队精神”,无论如何作出些让步,以避免贸易战的发生。时任丰田公司社长丰田英二对此十分不平地说:“我们成了美国企业不景气的替罪羊!”。
于是日美双方达成协议:1981年日本对美国出口汽车数量为168万辆,1982年限制为193万辆。
该协议使日本所有汽车制造厂商都受到了损失,极大地限制了各公司的生产能力。美国汽车公司却从中受益不浅。以通用为例,1983年赢利37亿美元,1984年赢利47亿美元。
2、丰田(TOYOTA)与通用(GM):争夺全球第一位置
1990年,是丰田值得骄傲的一年。在这一年,丰田以其著名的高效生产管理系统(JIT)压倒了拥有70多万员工的通用,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公司,年产汽车360万辆。全球约160个国家都有TOYOTA汽车的经销商和代理商,丰田在世界汽车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8%,真正实现了其“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誓言。
1990年度,丰田总资产61176亿日元,净资产40422亿日元;已拥有遍布世界各地的生产、销售和维修网络;员工10万余,海外子公司和合作企业的生产单位合计有29家,国内生产工厂14个;销售、维修服务点:国外7000家,国内4755家;所生产汽车36%用于出口。
1990年,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从1986年的26%上升到30%,而美国汽车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仅1%。
从1987年开始,通用公司陷入了恶性循环中,为了控制高额的费用开支,时任董事长的罗杰决定采用减薪、裁员和把工厂移植到墨西哥等低工资国家去的紧缩政策。
罗杰的计划引起了通用工人的强烈抗议,因为关闭工厂将导致大量的裁员,联合汽车工会也表示严重不安。但罗杰心意已决,面对工会的压力,他说:“公司已经没钱了,你们或者接受公司普遍减薪的策略,或者逼得公司最终关闭在美国的所有工厂,把工厂移植到第三世界国家去。”
罗杰的第一个改革大动作就是裁员,当年减少3万名工人和白领员工。整个密西根州顿时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中。而根据罗杰的计划,在1990年前,通用将陆续关闭在底特率的11家工厂。
在职的通用员工人人自危,不知失业何时轮到自己。一位失业工人悲愤地说:“真是冷酷无情啊!我们已接受减薪,倾全力配合公司降低成本,他们仍然把错误决策转嫁到工人身上。”
每天,密西根州各报头版、电视广播充斥着有关工厂关闭、通用裁员的灰色新闻,以很大的篇幅让愤怒、惊慌的工人发表感想。在关闭底特律一家有着数十年历史的老厂时,一位工人在接受采访时失去控制,驾驶着汽车直朝电视台摄像镜头冲去。另一位发疯的失业工人手舞步枪,声称自己是外星球的“超人”,特来拯救底特律。
昔日繁华的汽车城,陷入了一片萧条、混乱和疯狂之中。
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强大无比的通用突然陷入困境之中,一位通用员工对通用高层管理的无能行为骂道:“仅仅在几年前,我们的公司还是那么强大,还在担心竞争者告我们垄断。然而,我们今天却不得不为我们的生存而日夜担心。”
为了转移视线,罗杰想起了媒体,他花钱请来一大批记者和讲演家,让他们把关闭工厂的责任全部推到日本人身上。
一时间,媒体上到处是指责日本的文章:“为什么美国工人会失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