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时尚时代-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读这些书的人自然是青年知识分子,大部分是文革中的知识青年,当时的大学生和研究生。
  作为一般民众,还没有进入到时尚的阶段,也没有任何可以正式了解、认识时尚的杂志和书籍,没有产业、没有传媒、没有对象,外国的品牌基本不为人知,更谈不上消费了。
  就拿我自己来说,对于时尚的接受也有一个并不那么简单的过程的。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我也是处在一个很矛盾的过程中,那是一个原有的先入为主的概念和现实工作的需要之间矛盾的调整、化解过程。
  一开始,我对时尚非但不崇拜,甚至也并不是很认可。
  从教育背景来看,我曾经在轻工业系统中的工艺美术单位做过六年的设计员,文化大革命结束才重新考上大学,后来又越级从大学本科考入研究院的。
  1978年,我进入武汉大学研究院,学的是美国现代史,其中哲学、经济学、法律制度、政治和经济史都是必修课程。
  这样一来,可以说是全方位、有系统地读了现代各家重要的理论著作,自然受到我上面提到的这些人著作很深刻的影响,而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在历史学方面就是新历史学派的影响。 。 想看书来

时尚时代 第一部分(10)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马克思主义把经济剥削作为单一的焦点来研究,这种经济决定论过于简单化了。
  他们认为社会现象是科学、艺术、意识形态、生活形态等的综合结果,单一经济决定论解释不了文化现象。
  该学派认为文明、理性仅仅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社会控制的手段,科学发展带来了战争的残酷,认为大量复制品的所谓文化产业是一种低下的现象,而媒体仅仅以商业利润为目标,服务对象其实是统治阶级。
  因而这个学派提出大众本身并不具有拯救自己的能力,
  110精英们才可能通过提高整体文化水平启发、教育大众,这样的大众才能够自己拯救自己。
  霍克汉姆这些20世纪20、30年代的观点,加上阿多诺对所谓的文化产业造成艺术品复制泛滥的庸俗化倾向的批判,再到20世纪70年代哈贝马斯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对意识形态进行的分析,这一切对我和我的同代学友们的思维,都造成了几乎是决定性的影响。
  虽然后来也接触到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的观点,特别是霍加尔的文化不能够用精英的标准来衡量、文化只有差异,没有优劣这样的看法,但是法兰克福学派四代人的理论对我的影响实在太深刻了。
  因此,在接触到时尚业的时候,我是有矛盾的。
  一方面,知道这是经济成熟的一个标志;另外一方面,则认为这是复制品,而不是真正的作品,有抵触的心理。
  我在工作中经过好多年的110精英们才可能通过提高整体文化水平启发、教育大众,这样的大众才能够自己拯救自己。
  霍克汉姆这些20世纪20、30年代的观点,加上阿多诺对所谓的文化产业造成艺术品复制泛滥的庸俗化倾向的批判,再到20世纪70年代哈贝马斯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对意识形态进行的分析,这一切对我和我的同代学友们的思维,都造成了几乎是决定性的影响。
  虽然后来也接触到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的观点,特别是霍加尔的文化不能够用精英的标准来衡量、文化只有差异,没有优劣这样的看法,但是法兰克福学派四代人的理论对我的影响实在太深刻了。
  因此,在接触到时尚业的时候,我是有矛盾的。
  一方面,知道这是经济成熟的一个标志;另外一方面,则认为这是复制品,而不是真正的作品,有抵触的心理。
  我在工作中经过好多年的努力,才逐步把信仰改变为一种认知,全力以赴地研究时尚,研究设计,可是花了好多时间啊!中国的时尚业和时尚传媒的真正崛起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情,在此之前还是一种朦胧的状态。
  服装业、服装配件业的发展,刺激了时尚产业,加上国外知名品牌陆续进入国内市场,传媒业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时尚》杂志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的。
  经过十五年来的努力经营,现在已发展成中国最大的时尚出版集团了。
  在我的感觉里,中国整个文化氛围的转折发生在1989年。
  以前是意识形态、哲学、艺术思想、文学思想在青年人中最时尚,之后转化成物质方面的时尚,真正的时尚产业的形成,时尚传媒的组建和发展,都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时尚》杂志是这个过程中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
  谈到中国时尚业的发展,基本上跟随《时尚》杂志的发展轨迹去看,就能看得很清楚了。
  《时尚》集团有多长的历史,中国时尚业基本也就有多长的历史。
  因此,《时尚》杂志在中国的意义,和西方那些大的时尚杂志,好似《Vogue》、《Harper’sBazaar》、《ELLE》、《Cosmopolitan》还不太一样。
  西方的时尚杂志是上百年的市场经济中自自然然地产生出来的时尚传媒,是产业推动下产生的传媒。
  而中国的《时尚》杂志则基本是中国时尚业的推手和镜子,是时尚业的一个称得上核心的载体,而不仅仅是传媒那么简单。
  虽然杂志本身是传媒,但是它们的功能却远远超过这个界限。
  以我对世界设计界的观察和了解,还真没有见过有哪一个时尚杂志集团能够对一个国家的时尚业起到那么大的作用,能够产生一种近乎是全民化的冲击力的。
  因此,研究和回顾《时尚》杂志,其实就是在回顾和研究中国的时尚产业发展的过程。

时尚时代 第一部分(11)
中国时尚的萌芽期,大约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
  以前的十年,更多集中在文史哲的方面,两个运动并行。
  一个是官方的“思想解放”,这是因为“文化大革命”的极端破坏性而刺激产生的,从思想上打破禁锢,政治色彩自然很浓厚;第二个是“启蒙运动”,是把西方的文化思想,特别是文史哲三方面的新思想引入国内,在青年中产生了很大的震动,这个浪潮,没有太多官方色彩,基本上是民间一批精英人物带动的。
  所有这一切,到1989年、1990年戛然中止,很沉寂,而突出物质文化的时尚就在这个沉寂的背景下起步了。
  从思想前卫,转变为时尚追求,逻辑上是顺的。
  当然,思想界对于时尚会有比较消极的看法,觉得国家大事不去思考,倒一头扎进了时装、化妆品、家居生活的物质堆里,玩物丧志,多少是一种逃避。
  但实际上,这个转变是必然的。
  因为一方面是物质文化从20世纪90年代日益丰裕,人们渴望了解时尚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是人们的收入水平日益提高,开始形成具有消费时尚能力的职业阶层,中产阶级也逐步开始出现和形成。
  何况20世纪80年代的“启蒙运动”是一个思想运动,是少数的文化精英的事情,而90年代开始的时尚浪潮,则是大部分城市年轻的职业阶层的事情,有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要知112
  道怎么穿、穿什么、用什么、怎么用,要知道什么品牌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品牌,要知道谁设计了这些时尚的产品,要知道西方的生活方式,需要收入能力支持,也需要媒体的介绍,更加需要评论界的引导,还需要一批敢于“吃螃蟹”的潮流引导者,也就是英语中称为“trendsetter”(潮流引导者)的消费群体。
  这些要素,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在国内形成了,《时尚》杂志也正是因应了这个社会需求才应运而生的。
  国内时尚业的产生,应该是1992年、1993年前后开始的。
  从20世纪80年代那种戴“蛤蟆镜”的混乱萌芽期,一下子进入到通过媒体介绍而跟随西方时尚潮流的开始阶段,仅仅用了很短的时间。
  当时我们模仿、学习的时尚,是欧美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休闲热潮的时尚。
  人们谈“时尚”不多,倒是大谈“休闲”很多,这其实是转型期间用“休闲”这个比较不那么敏感的术语来涵括“时尚”这个大概念的一种小伎俩。
  休闲概念被当时国内的报纸杂志大张旗鼓地宣传,西方的生活便装(叫做casualware)被商家包装成“休闲装”热卖,“休闲”一词变成全民时髦用语。
  各种染色和印花的牛仔装、文化衫充斥街头。
  这个浪潮颠覆了多少年来的好多正规的服装概念;比如牛仔裤成了流行,而不再是军干服装了;比如穿衣服颠倒层次,所谓的内长外短搭配成了一种时髦的穿法。
  官方对此没有什么说法,一般认为这是人们生活提高的体现,而保守的家长都开始反对,“内衣怎么可以这样穿到外面来?”这类谴责的话恐怕不少家长都对孩子说了,但是青年人压抑了好久的这种生活方式上的活力一下爆发出来了,不是社会力量可以压抑的。
  外国、港台在国内兴建的合资、外资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如雨后春笋,在各地纷纷出现。
  特别是在几个中心大城市,比如广州、深圳、上海、北京这些地方,这类企业很多。
  除了利用廉价劳动力盈利的加工业之外,也有不少管理、市场、高科技、设计、广告类型的大企业在中国的
  114热土上落户了。
  这些企业都雇用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国内雇员,这些刚从高等院校走出来的年轻职业人,在这些企业中受到了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各种职业培训,也被要求接受和遵循西方企业文化的要求,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上班要穿正装,言谈举止要礼貌。
  中国时装业其实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了,但是除了出口产品加工之外,这个产业在国内是“找不着北”的,仅仅是成衣生产业而已。
  但到了这个时候,中国时装业主动出击了,推出了“职业女装”概念。
  这个概念到后来发展为“白领”概念。
  大家都看到市场的比例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大,因此一些外国知名品牌也开始设法进入国内,在国内开店,也开始探索通过广告和活动来宣传品牌了。

时尚时代 第一部分(12)
1995年可以说是又一道分水岭。
  1995年前口口声声谈的、用的是“休闲服装”,讲究的是“休闲生活”;1995年以后,则是开始说“时装”,谈“时尚”了。
  “休闲”为“时尚”做好了前期铺垫,“休闲”概念被广泛接受,“时尚”概念就一下子铺开了。
  作为一种流行方式,曾经在20世纪60年代以波普浪潮之势席卷西方的“迷你裙”风气,1995年、1996年在世界范围内再次回潮,衣服变短变瘦,裙子直逼大腿根,裤子流行合身的直直的笔管式。
  这股风潮不仅带动了中国少女装市场的繁荣,而且也始料不及地触发了成熟女性集体失去自我,全球性的骨感美女标准也让中国女性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瘦身大运动。
  在年轻化的“小一号”和20世纪60年代怀旧风潮中,“简约”、“中性”等新名词由媒体的灌输,逐渐为中国老百姓知晓。
  西方在这股潮流中还衍生出军装式样的流行,当时已进入中国的国际大牌“范思哲”(Versace)、“普拉达”(Prada)等都推出了相应的款式。
  这个突如其来的时尚潮流,在西方自然是一股怀旧风(nostalgia),在没有发生过“迷你裙”浪潮的中国,1996年就成了女装的主流了。
  国内在经历了前几年提倡休闲风的“邋遢帅”之后,转入“小一号”的紧身迷你时代,休闲风时期的设计特征在女装中完全偃旗息鼓,也再没有多少人在文化衫上浪费时间了。
  我们的“白领”消费群对于西方流行什么,西方什么品牌最受欢迎的兴趣远大于无厘头的创意,几乎是在一两年时间内完成了这个纯粹业余的时髦风气向国际接轨的时尚风转化的阶段性
  发展。
  中国当时的所谓时装业,其实除了国内消费之外,很大程度是外资、合资企业加工出口的产品。
  而国内出现的一些民营时装公司,也是适应国际时尚潮流而产生的,因此,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对国内的时装业打击非常大,海外市场萎缩,需求锐减,中国时尚业进入低迷期。
  1997年开始,外销要求很低,时尚产品逐步转向国内市场,在很短的时间内,好多的时尚产品在设计上居然向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风格转,图案印花、迷幻条子、衬衫式连衣裙、护士制服裙、低腰喇叭裤等;细节上,明线大口袋、露趾拖鞋、皮绳做的颈链,还有嬉皮士形象等,这股潮流接下去就演变为狂热的民族风,尤其是东方热,比如克里斯提安·迪奥(ChristianDior)的“中国娃娃”和美国设计师谭燕玉(VivienneTam)的毛泽东像一下子非常流行。
  “中国娃娃”是西方设计师对中国的一种近似漫画的诠释,而毛泽东像则是西方政治波普艺术的延续。
  这类设计,在中国被裹上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受到欢迎,成为流行,直让设计师始料不及,自己都有些莫名其妙了。
  西方的怀旧风也刮向中国,怀旧的时尚再度从20世纪60年代摇摆到20世纪70、80年代,嬉皮风、DISCO、吉卜赛等怀旧的情结,在一片性感与柔和多彩的水绿、水蓝、水粉、水红等花花世界中显示着比20世纪90年代更多元更丰富的混合。
  中国的怀旧潮流,在当时被演绎为比较纯粹的本土风格,把西方设计界怀旧的对象从西方经历过的时尚潮流,转变为中国现代时期经历过的文化。
  这个时候,我们还是看到casualware的力量的存在,正规
  116的上班套装是一种对身体、对生活方式的限制,这点大家都清楚。
  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内的时尚再度回归简洁和比较随意的都市风格。
  西方曾经流行过好久的中性化时尚,随着女权意识的高涨,在西方一直有很高的地位,有相当的市场。
  经济繁荣的20世纪80年代西方女强人形象,带动的优雅成熟的品位,在国内开始受到广泛的注意。
  女性穿得讲究,穿得高级,男性反而穿得随便,甚至花哨,是西方20世纪80年代时尚的一种情况,国内职业阶层很觉得受用。
  因此这个时候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些地方也出现了类似的时尚潮流,所谓“女素男俏”的逆反时尚。
  对于我这个经历了整个20世纪80年代西方时尚转型历程的人来说,回国看到的时尚潮流,倒真是有种回归20世纪80年代的怀旧感了。

时尚时代 第一部分(13)
既要穿得典雅,又能够保持随意,全世界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大概要数美国了,这是美国人天性决定的。
  收入好,自然会追求穿得有品位,但是无拘无束的性格,又导致他们希望穿得比较casual,所以美国品牌总有与欧洲品牌不同的地方。
  20世纪90年代介入中国市场的美国品牌凯文·克莱因(CalvinKlein)就是这样。
  典雅、有品位、随意、个人化、甚至有点简约,对凯文·克莱因的喜爱,使得西方时尚界知道中国新一代的职业阶层喜欢什么类型的服装和用品,因此国外好多这类型的品牌开始大力打入中国时尚市场。
  我还记得被称为“永远的牛仔服”是如何的受欢迎。
  色彩鲜艳、图案花哨的上衣和带流苏的牛仔裤,扎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