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禅门生死谜:火菩提-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十章  龙身异像
顺着手指方向,我移目他顾,竟然发现那方向的尽头,竟是墙壁前的一根蟠龙柱。

  我用手一拉小小,几步跑到柱边,绕柱一周,只见柱上盘着一条活灵活现的黄龙,精雕细琢、凸凹有致。

  我情不自禁伸手抚摸了一下面前的一截龙身。就在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那截龙身一经手指触摸,竟突然间开始变色,越来越亮,越来越红,最后如烧红的火柱,绽放耀眼的红光。

  啊!我和小小看得呆了。渐渐的红柱上朦朦胧胧现出一行字来,越变越清晰,最后我们看得清清楚楚,上面写的是:血写法华。

  血写法华?我正诧异未解,身旁一队游人走了过来。他们见我和小小望柱痴想,不禁好奇心起,凑过来仔细观瞧。然而,几秒钟后,却失望地离开了,瞧他们看我俩的眼神,似乎是见了疯子。

  耳边听到一个男人的声音:“普普通通一根柱子,哪座寺庙没有?也值得看宝一样地看,真是少见多怪。”

  我和小小相视惊疑,明明是柱现异像,这群人竟然不以为意,难道说除了我和小小,其他人都看不见吗?

  说来也怪,当我再回头看柱,那柱子竟又恢复了常态,刚才的红光赤字竟似一场梦。

  小小轻声道:“小晨,神论理拿到了,不过,我却一点也不明白,血写法华究竟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我低头沉思,脑子里飞速运转着几位在丽江住店的高僧所讲的内容。突然,灵光一闪,我兴奋地抓住小小的手,快速说道:“我想起来了,那位台湾大师曾经给我讲过,明崇祯九年(也就是1636年),西游的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偶遇南京僧人静闻禅师。静闻发大愿,要将自己刺血撰写的《法华经》送往鸡足山供奉。于是,二人结伴艰苦跋涉两年零三个月,经历江苏、浙江、贵州等省,风餐露宿,历尽艰险,遇盗绝粮,矢志不移。可惜,在渡湘江的时候,不幸遇盗,静闻刃下冒死守经,使经书免于焚溺,然而,静闻却被盗贼受伤,医治无效,后来就病死在广西南宁。临终时他千叮万嘱徐霞客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和经书背至鸡足山,以了夙愿。徐霞客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终于完成静闻大师所托,供经卷于鸡足山悉檀寺。后来,他还在著名的《徐霞客游记》中,用较大的篇幅生动展现了‘名标第一山’的鸡足圣山风采。”

  小小听得出神:“这么说,这‘血写法华’暗指的就是静闻大师了?”

  我微微颔首。

  小小再道:“不过,静闻大师已经故去那么多年了,不知他的骨灰现在埋在什么地方?”

  我立刻回答:“这个我知道,他的骨灰就盛放在鸡足山佛塔寺附近的静闻墓塔里。”

  小小一听,喜上眉梢:“哦?这么说来,下一站的目标出来了,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原来就是让我们去静闻墓塔呀。还等什么,咱们走吧。”

  “别急,待我去问问路径。”我紧走几步,向寺僧询问佛塔寺的位置。

  谁知一问才知,佛塔寺竟在山门片区,看来,我们是要下山了。

第二十一章  血手印
走出祝圣寺,小小开心地哼起歌来,双手插进裤袋,一蹦一跳地跑下石阶,突然,她顿住身形,插进口袋的右手微微一动,紧接着,便从口袋里取出一个东西。

  “奇怪,怎么会多出一个纸团?”小小边说边打开纸团。

  我也凑过去观看。这又是一张黄草纸,上面只有几个潦草的墨笔字:速到石钟寺见我,有绝密消息告知。

  “有没有搞错?没头没脑的,这是谁塞进来的呀?还重大秘密,骗人的吧。再说,连个署名都没有,让咱们去见谁呀?”小小一脸不屑地说道。

  我却不以为然,心中不禁暗想:小小今天早上刚换上这身新衣,那么这纸团一定是刚刚才被放进来了。可是,上午她一直都和我呆在一起,没见谁靠近过她呀。咦,对了,我想起来了。

  “小小,我知道是谁塞的纸团了。”我忽然醒悟。

  “是谁呀?”小小奇怪地问道。

  “就是刚才在祝圣寺前撞倒你的那个西藏大和尚。一定是他。”

  “他?如果真是他,我就不去了。那么没礼貌的一个人……”小小翘起了嘴巴。

  “可别这么说,有可能他是故意这样做的。为的是让你能注意他。”

  “呵,哪有这样的怪人,明明碰着咱们了,有什么秘密不能当面说的?为啥还要故弄玄虚地让咱们去石钟寺见他?咱们今天早上才从石钟寺出来,难不成又要回去了?存心折腾人,不理他了。小晨,咱们还是去静闻墓塔要紧。”说完,小小将黄纸重新揉皱,一甩手,就丢进垃圾桶里。

  我总觉得这事不能儿戏对待,不过,眼下的确是先去墓塔最最重要,回过头再去寻那藏僧也不迟。

  从祝圣寺出去不远,沿途接二连三出现几辆微型面包车。司机见有人来,立即殷勤地上来招呼:“下山吗?坐我的车吧。快得很,又省力气。”

  我们先还不理,轮到第三辆车,终于禁不住诱惑,上车了。

  这司机和我年纪相仿,可性格却豪爽得可以,一开上车,话就像开闸的水库,讲也讲不完:“你们要去的这个静闻墓塔啊,离佛塔寺也就二百多米。车只能开到佛塔寺,你们走过去就是了。我跟你们说啊,这佛塔寺原来叫尊胜塔院,是崇祯年间建的,其中的‘塔院秋月’是著名的‘鸡足山八景’之一,庙宇相当雄伟,那白塔在黄昏时看去,亮闪闪的相当漂亮啦。你们拜完静闻墓塔,最好是去寺里看看,否则一定会后悔的……”

  看窗外美景,听“导游”讲解,不多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佛塔寺跟前。

  绕过寺门,远远的,就见苍翠山林之中,静静矗立一座青灰色的大理石墓塔。

  “这一定是静闻墓塔了。”小小脸上带笑,拉着我向墓塔跑去。

  来到塔前,只见这墓塔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塔身呈鼓形,塔高约三米,造型别致,庄严肃穆。

  忽然,塔身的拱状石门上,一个新鲜的血手印让我触目惊心。

  那手印五指俱在,呈放射状张开,似乎要紧紧抓住什么东西。指印浸满鲜血,血迹竟还未干。青石之上,这血手印看上去是那么惊心动魄、诡异恐怖。

  “血手印?”小小吓得一声惊叫。

第二十二章  墓塔血人
还没等我们回过神来,墓塔石栏外的右侧草丛里突然传来一声微弱的呻吟声。

  “谁?”我吓了一跳,不自觉地大声问道。

  又是一声痛苦的呻吟,比第一声更大了一些。

  “草丛里躺着个人!”小小吓得缩到我身后,指着草丛方向微微发抖。

  我心脏“砰砰”乱跳,拉着小小一步步向那丛蒿草走去。

  “啊!”走到跟前,小小忍不住叫出声来,死死抓住我的手臂,她抖得更厉害了。

  这时,我终于看清了草丛中那个仰面躺着的人,他是个和尚,样子很年轻,也就二十出头,穿着一身青布僧袍,脚上是一双黑色麻鞋。他躺在那里,费力地喘着气,他的左手用力按着自己的肚腹,鲜血,顺着他的指缝肆虐地流淌出来。僧衣已染成半壁血红,那场景真是恐怖非常。

  “你,你……”我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握着小小的手向后退却。

  那和尚却瞪大了眼睛,眼中迸射着奇异的光芒,他那因失血而惨白的脸上,肌肉一阵阵抽搐,同时,嘴唇猛烈地翕动,似乎努力地要和我讲话。

  经过最初的惊骇,我内心的紧张渐渐开始平复,我舔了舔微干的嘴唇,小心翼翼地问道:“你,你要我们送你去医院吗?”

  那人苦笑着摇了摇头,压着伤口的左手缓缓抬起,先指指自己,又指着静闻墓塔的方向,最后指了指我,之后,又费力地将垂在一边的右手艰难地抬起,向着我的方向伸展过来。

  这时,我发现,他那瘦骨嶙峋的右手里,紧紧攥着一张黄色的草纸,确切地说,是半张,因为,边缘有撕裂的锯齿状痕迹。

  我指指他,又指了指自己的胸口,诧异地问道:“你是要把它给我?”

  和尚拼命地点着头。这时,他的喉咙发出“咯咯”的声响,一缕鲜血顺着嘴角淌了出来。

  他快死了。我的心脏猛地收紧,情况紧急,已容不得我再犹豫,所以,我一把夺过他手中的半块黄纸。仔细查看。

  天哪。这上面都是些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鬼画符一样密密麻麻的一片“黑蚂蚁”。我看得头大,愁眉苦脸地向那人看去。

  那人见到我的模样,表情一下子变得异常焦急,想开口说话,谁知嘴唇刚一张开,一口鲜血便喷涌而出。

  小小吓得又是一抖,不过,好奇心还是驱使她要过我手上的黄纸,一看之下,她突然“咦”了一声。

  “怎么?你看得懂这上面的东西?”我奇怪地问。

  “我记得以前好像见过一本藏教的佛经,跟这纸上写的有点相像。会不会是藏文呢?”

  我还未置可否,地上那濒死的和尚脸上却突然绽放出光彩,又用力点了下头,头一歪,昏了过去。

  “看来是猜对了?”我惊奇地看一眼小小,随即快速掏出手机,嘴上说道:“师傅你先忍耐一下,我这就打电话找人来救你。”

  谁知,也许是地处山区的关系,手机根本没有信号。

  算了,还是就近喊人要紧。环顾四周,离这里最近的就是佛塔寺了。二话不说,我拔腿就跑。

  “小晨,别丢下我,我害怕。”小小紧跟着追了上来。

  “那他怎么办?”我为难道。

  “这么近,几分钟就回来了,他又动不了地方,不会有事的。”

  “好吧,快走。”

  说着,我拉着小小如风般向佛塔寺奔去。

第二十三章  见鬼了
谁知,当我和小小带领佛塔寺的三位僧人跑回墓塔的时候,不可思议的事情却出现在眼前。

  几分钟前,那丛倒卧着和尚的蒿草,此刻正随着山风左右摇摆,可是,草丛中那个血和尚却无影无踪了。

  “人呢?在哪儿呢?”佛塔寺的三位僧人狐疑地望着我。

  我急得抓耳挠腮,围着那草丛前后左右跑了半天,却还是没有发现那和尚的形迹。

  “刚才明明在这里的,怎么可能转眼工夫就不见了?”我回到原地烦躁地跺脚。

  “会不会,他自己站起来走掉了?”其中一个僧人问道。

  “不可能的,你没见到他的模样。全身是血,话都说不出来,而且,我们走的时候他已经昏过去了。这么重的伤怎么可能自己爬起来走呢?别说爬了,他连动都动不了。”小小指手划脚地在一旁辩解。

  “那可怪了,既然是这样,那这伤员怎么就平白无顾不见了呢?会不会你们记错地方了?”另一个僧人吭吭哧哧地说道。

  “不会的,你们看,这片草丛明显有被重物压倒的痕迹,上面还有一大片血迹啊。”小小指着蒿草说道。

  三位僧人无话可说了,搓着手在一旁傻站。

  “小晨,会不会,是他的什么熟人把他救走了?你看,地上有一条血痕。”小小边说,边拉着我越过那丛及膝的蒿草,向后面的浅草走去。

  浅草丛中,一条由无数血滴组合而成的血线一直向南延伸,曲曲折折,时断时续,其间还不时可见血线上叠加着杂乱的脚印。

  “看来,真的有人带他走了,你看这脚印的数量,绝对不止一个人。”小小细心地开始分析。

  我点点头,也不说话,只顾低头循着血印向前寻找。身后,那三个僧人小偷样在五步外谨小慎微地跟随。

  “咦?怎么没有了?”小小惊奇地叫了一声。血渍,在一株不知名的阔叶树前突然消失了。

  我也深以为怪,围着大树转了三圈,抬起右掌,“啪啪啪”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地拍打树身。

  “你干嘛呢?”小小皱着眉奇怪地问我。

  “在找机关啊。你想,血渍不可能平白无顾地从地上消失,那和尚也不可能平白无顾地坐地飞升。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通过机关,钻到这棵树里面去了。”我胸有成竹地说道。

  谁知,小小一听此言,非但没有佩服称赞,相反却“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我停了手,不解地问她:“你笑什么?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对,太对了。一棵不过脑袋粗细的树,连个小孩子都放不进去,又怎么能钻进去一个大男人?我还说错了,不是一个,是几个大男人。你说,我能不笑吗?”

  说着,小小又“咯咯”地笑了起来。

  “小坏蛋,你还气我?”我窘得满面通红,咬牙切齿地瞪着小小。

  “好了,好了,我不跟你开玩笑,这件事的确蹊跷,几个大活人是不可能人间蒸发的,看来,问题还是出现在这棵树附近。”小小边说边双脚离地不停地在周围蹦来蹦去。

  “你这是干什么?”我迷惑不解。

  
  小小停下来,喘着气说道:“这有什么奇怪的,树虽然不能藏人,可这地底下不见得就不能藏啊。”

  “地底下?你怀疑这下面有地道?”我更是大惊。 。。

第二十四章  半纸藏秘(1)
“没错,不过,这地道入口却不容易寻找。这些人既然精心设置了这个地道,绝对不会轻易让人发现的。看来,咱们只能暂时收手了。”说着,小小轻轻叹了口气。

  “收手?就这么算了?一个快死的人突然搞得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哪能就这么完了?”我瞪着眼大声抢白。

  “那你说怎么办?难不成咱们还要一直守在这里?何况就算守了也很可能是白守,这地下如果真有秘道,就绝对不会只有这一个出口,如果他们从别的出口走了,咱们岂不是要傻等?何况,那受伤的和尚不是还交给你半张黄纸吗?咱们应该抓紧时间弄清上面的内容,说不定可以从中了解那伤者的来历和去向。”小小一板一眼地说道,此刻,她一改平日里天真小孩的调皮,摇身一变就成了一个精明睿智的女侦探了。

  我先还犹豫,想想也觉得有理,便从身上取出那半张黄纸。只见黄纸一角已被血渍染红,看上去很有些毛骨悚然的味道。

  “师傅,你们看看,可认得这上面的字吗?”小小接过黄纸,几步走到站在后面的三个僧人面前,温言软语地向他们请教。

  僧人们接过一看,全都面露诧异之色,低声研究半天,最后,其中一人肯定地回答:“二位施主,实在抱歉,我们对藏文实在是一无所知啊。”

  “藏文?你们也确定这上面的是藏文?”小小激动地说道。

  “是的,我们寺里有很多藏经存文,可惜只是收藏而已,我们学识浅薄,实在是看不懂啊。”僧人们汗颜说道。

  虽然没有得到预期的答案,但我和小小还是精神为之一振,看来这藏文是不会错的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寻找能看懂藏文的人了。

  可是,这里该怎么处理呢?看来,还是让警察处理更为妥当。

  想到这儿,我望向小小说道:“小小,这件事还是不能这么糊里糊涂地过了。我看,咱们还是去下面报警吧。”

  小小低头想了想,最后也默默点了点头。

  可是,旁边佛塔寺的一位僧人却开始反对:“施主此举似乎不妥。”

  我错鄂:“有什么不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