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星特工-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涧鸣,我理解你为什么要走,我知道你不甘心这样下去,我也知道你一直对我和女儿感到愧疚。可是你不明白,一个女人需要得不仅仅是性,也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从你走后,在这个不属于我的城市里,你知道每个夜晚对我来说都是多么难熬?我好害怕,害怕自己撑不下去。我变得越来越容易紧张、焦虑,患上了这个时代许多人的流行病。我还经常忍不住对女儿莫名其妙的发脾气。我真的吓坏了!我觉得很冷,很孤独。涧鸣,你能感受到吗?”

  “罗姐,哪不舒服?你最近总说头晕,头晕也有很多原因的,千万大意不得。”这几天看罗美凤总是精神恍惚,有时还两眼发直挺吓人的。小护士张馨关心地问她。

  “哦,我没事,这几天没休息好。”罗美凤回过神来,含糊答应一声,打开药瓶往嘴里倒了两颗安非他命。

  小张知道,罗姐的婆婆身体不好,丈夫回北京去照顾自己的母亲。丢下年轻少妇独守空闺,难怪她情绪不好。“罗姐,这药还是少吃吧。你知道不好的。”

  下班后,美凤骑着自行车穿过小城崎岖不平的街道,去幼儿园接两个孩子。风吹在脸上,她觉得眼睛象是湿润了,却并没有感到悲伤,眼泪仿佛只是不自觉的在流淌,无声无息。回到家,她走到搪瓷脸盆前往脸上溅了些冷水,让自己保持清醒。

  “小平,看好妹妹,我去做饭,爸爸快回来了。”

  自从殷涧鸣走后,玉芬夫妻两对美凤非常照顾。这居家过日子看似简单,可一个女人带着孩子还真是不容易,于是两家吃用就都合在了一起。玉芬嫂子天生是个爱张罗的性子,外向热情、精力充沛,是厂里供销科的头号女强人。可一年中大半年要在外头出差,经常全国各地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平时家里只有美凤一个女人,这洗衣服做饭的活自然就全是她包了。

  “叮玲玲……”

  人还没进门,先是一串自行车铃声响起,引得两个孩子争先恐后的跑了出去,李平欢叫着,“爸爸、爸爸。爸爸回来啦。”玉红也懵懵懂懂的跟着喊,“啊,是爸爸回来了呀。妈妈,真的是爸爸回来了。”

  “哎,乖儿子。看爸爸给你们带什么啦。”李庆功一手拎着一网兜活蹦乱跳的鲫鱼,一手扶着肩膀上扛着的一袋大米进了屋。

  李平跳了起来,“哦,爸爸给我打鱼回来了,晚上吃鱼喽。”

  小玉红嘟嘟着小嘴,“啊,怎么又吃鱼哇?”

  “玉儿,不许瞎说,李伯伯上了一天班,还要骑好远的车去给你们打鱼吃,多辛苦呀。”

  小玉红稚嫩地说道,“啊,李伯伯辛苦哇?”

  “是呀,李伯伯还不是为了你们好。”

  “啊,为我好哇?”对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每一天都充满着新奇,有很多事情等着她去探索学习。“那妈妈、那妈妈,为啥李平哥哥和我叫爸爸,你要叫李伯伯呢?”

  “不是我叫李伯伯,是你要叫李伯伯。这孩子。李哥你坐下歇会,我来收拾鱼。”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也没别的本事。不是跟你吹,早年间在农村,我年轻那会儿有个外号就叫龙王恨,要说水性咱谁也不服。呵呵。”李庆功一边爽朗笑着,冲美凤骄傲地说。

  “瞧您说的,现在也不老呀。”

  美凤把李庆功换下来的衣服扔进了盆里。望着面前这个男人流淌着汗水宽阔的背肌,有些发楞。这个农民出身的东北汉子,他咋就好象从来没有个忧愁烦恼呢?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也没有丈夫那么忧国忧民。可给人感觉却活得是那么塌实。

  “李哥,那钢铁厂的工作我是知道有多累,以后下了班你就早点回来歇着吧,我们吃什么都行。”

  “嘿嘿,孩子都是长身体的时候,营养这玩艺可缺不得。再说……我看你最近脸色不好,听人说喝鲫鱼汤补身子。”

  “……我没关系。”

  “让你一个大城市来的女人,到俺们这山高皇帝远,条件贼拉艰苦的北大荒来工作,还要拉扯个孩子,真是难为你啦。”李庆功虽然没提,可心里早觉得涧鸣兄弟做事太不靠谱,这说走就走,不会是想做陈世美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五章  鲁难未已
删除整理……

  是年阴历六月,尽管李德多方设法殷涧鸣仍然没能恢复工作。看到老战友一天天变得憔悴的面容,回想起当年曾经一起战斗的日子,这让他心中充满歉意:“涧鸣,你的问题很复杂,目前……请原谅我没能帮到你。”

  “不要紧,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孙老有消息吗?”殷涧鸣脸色憔悴,目光却依然炯炯有神。似乎他这种男人,生下来就是要战斗的。过李大哥夫妻那种安逸的生活反到让他浑身象长了苔藓。

  “孙老他……已经去世了,保留在军芳的那份档案据说已经被销毁。但你不要灰心,我查到孙元麟的学生童子川十分可疑。这几年全国上下忙着搞运动,107区渐渐被遗忘了,我想还没有人注意到。”

  一阵无声的沉默后,殷涧鸣开口问道:“怎么死的?遗体——还在吗?”

  “自然死亡。”

  自然死亡? 殷涧鸣一脸狐疑,垂头不语。

  偏巧这时又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李德在调查中获知孙老的学生童子川突然失踪后,查出他在春节期间曾到哈尔滨档案馆查阅了一次孙元麟女儿孙婷的外侨档案。便急忙和殷涧鸣以搜集反革命罪证为由,北上哈尔滨追查这份档案的下落。而在路上殷涧鸣才知道,孙老下放的河东乡,竟然就在自己刚搬去的那座小县城境内。

  抵达哈尔滨后,得知孙夫人此时也已经因病去世,殷鉴溟先设法找到了当时已经无家可归的孙婷。带着她连夜赶往孙老下放的屯子祭奠,连路过县城也没有停留。让他意外的是,孙婷表现得极其平静。这个只有20岁,本该是青春活泼的女孩子,也许是饱受磨难令她麻木,使她看上去比同龄人显得格外沉默寡言。

  折回哈尔滨,殷涧鸣和李德又匆忙赶到了档案馆。

  肖馆长有些莫名其妙,“孙婷的档案?那上面只是记录了一些她的个人信息,内容非常简单。为什么最近这么多人对它感兴趣?”

  殷涧鸣和李德听后对视了一眼,问道:“你说很多人对它感兴趣?都有什么人来查阅过这份文件吗?请尽量提供线索。”

  肖馆长看面前两位保密调查部的工作人员一脸严肃,不免有些紧张。他们插手的事准不是小事。“前些日子确实有人来查阅过,。一共三个人——其中一个叫童子川,还有两个市公安局的同志。”

  “请详细描述当时的情形,不要漏过任何细节。”

  肖馆长让当天负责接待的管理员小李介绍情况。小李年纪不大,但做档案管理工作锻炼了良好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而且那个年代的人警惕性特高。她回忆了一会认真地说道。“那是去年冬天,记录是1975年12月16日。恩,没错,当时记得就快过春节啦。那天他们一共来了三个人。也就是查阅了孙的档案,看了不到十分钟就离开了。”她略一停顿,觉得还是应该把那个细微的疑点说出来。“哦,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可疑,不过,那两位民警同志说话的口音有些奇怪,不象是哈市人。我当时就觉得有些纳闷,他们走的时候我就有意在门内站了一会,隐约听到他们走到走廊远处的时候,其中一个男人说了句外国话,听着象是日语。但我不敢肯定。”

  二人带走了孙婷的档案袋进行技术分析,发现果然被动过极为高明的手脚,不出所料,里面夹带的东西已经被人取走了。殷涧鸣猜想这或许是孙老留下以防万一,也或许是童子川私下保留的。

  李德脸色凝重:“涧鸣,看来你是对的。这件事的确不简单。孙婷和他父亲都是归国华侨,而且又从事保密工作,她的档案是不可以随便查阅的。童子川假冒市公安局的人,显然是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这份档案里必定藏着非常重要的内容。而且,如果刚才的管理员小李没听错的话,很有可能还牵扯到境外的敌特组织,我必须马上向上级汇报。”

  “对了,有件事我还是想不通。你说报告中提到了反物质,可据我所知反物质一旦与正物质接触就会发生湮灭而消失。而地球上的任何物质都是正物质,所以理论上在地球是不可能找到天然的反物质。”

  (注:地球上的任何物质只要和反物质相遇,就会在发生‘湮灭’的同时产生巨大能量,那是人类所知最大的能量源。一粒米大小的反质子,就可以产生相当于200顿化学液体燃料的推进能量。只要用1吨正反物质相互‘湮灭’,就可以解决全世界一年所需的能量,并且不留残渣,没有辐射。核裂变的力量在它面前根本微不足道,一克反物质相当于20千吨当量的核炸弹的能量——也就是当年扔在广岛的那颗胖小子)

  殷涧鸣毕竟和孙老一起参与过调查107神秘现象,积累了大量人类科学家在五、六十年代关于反物质研究的进展:“从五十年代反质子被找到后,而后又发现了反中子。到目前为止基本粒子中的反粒子差不多全被人类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找到了。你说的没错,地球上的确很难找到天然反物质,但并不是绝对的。本世纪初那场被称为‘世纪巨谜’的俄国通古斯大爆炸,就给了我们极大的提示。”

  李德打断他:“你说的是1908年西伯利亚发生的那场震惊世界的大爆炸?整个一片沉睡的原始森林瞬间化为灰烬、大火甚至融化了冰层和冻土,引起山洪爆发,仿佛是世界末日到了一样。”

  “孙老是世界领域的岩石力学和爆破权威。据他估算,那次爆炸的威力相当于上百颗氢弹一齐爆炸。从产生爆炸的能量看,只有可能是一次偶然的反物质与地球上的正物质发生湮灭所产生的。

  其实在反物质能量的开发中,一直困扰科学家的:正是如何在由正物质构成的地球上储存这些反物质。只要找到了储存的方法,就等于迈出了控制反物质能量的第一步。通古斯大爆炸提示我们:既然地球上全部都是正物质,那么反物质为何能在天然环境下储存呢?显然地球上有一些极特别的地方,起到了潘多拉魔盒的作用,它一直在保守自然界这一终极秘密。通古斯或许只是一次小小的意外罢了。”

  听到这李德噌的一下站了起来,神情激动地说道:“这么说来,孙老在107区黑洞里发现的秘密,极有可能是一项改变国际上各大国间军事力量格局的全新技术!一件划时代的战略武器!”

  殷鉴溟心中一惊,此刻他分明从李德眼睛里看出了一种恐惧,那是人类的原罪。他开始怀疑自己、开始怀疑孙老所说的‘这将是一项造福全人类的伟大发现’。他犹豫地说道:“还不好说。不过,如果真有外国势力已经注意到了它,那倒是很奇怪的一件事。你知道,107区的事从头到尾可都是严格保密的呀?

  “哼,敌特无处不在,没什么大惊小怪的。鉴溟,要相信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邪不胜正,这种东西一定不会落在他们手上的。”

  殷鉴溟不置可否地看了李德一眼,继续说道:“出于隐蔽考虑,107区选在了长白山崇山峻岭上的一座高山湖底下。孙老曾经告诉我,这座湖是大约在第四纪的中晚期形成的,从岩石结构上没有找到典型的玄武岩判断,它不是在火山活跃期由岩浆喷发所形成的熔岩堰塞湖。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根本找不到它形成的理由。也就是说,这座湖象是忽然之间凭空冒出来的?而更奇怪的是湖底的岩石结构不仅异常坚硬,还具有许多不可思议的神秘特性。”

  “难道孙老没有说明原因吗?”

  “没有,也许他也没来得及解开谜底吧。记得他在递交报告之前,曾对我和童子川有过一次谈话。现在想想,显然当时仍有很多疑问困扰着他。他提到陨石或小行星撞击的可能,并且说湖水的成分很可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107湖底隐藏了一个不存在任何物质的黑暗空间,他推测这个神秘空间属于与我们的世界并行的另一个世界,并称它为‘反视界’。但他也坦承,这已经超出了他的研究领域……”

  听孙婷说,她唯一的亲人是居住在新加坡的外婆,于是殷鉴溟请李德帮忙安排孙婷出国和她外婆住在一起。李德答应帮忙后匆匆赶回了北京。

  孙老和夫人都已经过世,殷鉴溟觉得自己有责任照顾孙婷,想来想去只好先把她带回了县城家里。

  “鉴溟!你……回来了”

  和他突然消失那天一样,他的归来一样毫无征兆。妻子美凤正在厨房做饭,门外忽然传来了一声熟悉又陌生的呼唤。她一时失神,手中的搪瓷钵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等她转过身来,看见丈夫殷鉴溟正站在门前,后面还跟着个面无表情的年轻女子。随后,她只觉得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空白,四周的声音也完全消失不见了,双手不住在围裙上揉搽。

  “……”殷鉴溟也塄住了,脑海中开始剧烈翻涌。接下来在一阵难熬的沉默后,隔壁李嫂闻声赶来,看着仿佛蜡像似得两个人,说道:“鉴溟兄弟,你可回来了。哎!这些日子可苦了美凤啦,一个人带着个孩子,这又怀上了。你们男人哪,咋这么粗心大意呢!这回好了,终于一家团圆了。”

  两个月后,所有人再次沉浸在巨大悲伤之中,殷鉴溟悄悄带着孙婷踏上了返回北京的列车。接到李德电话,事情有了转机,有关领导做了重要指示。并且孙婷出国的事也有了眉目。

第六章  真理
要不是冷战时期国家为了防止大战爆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线厂建设,恐怕李庆功现在还是个农民。或者至少要晚上许多年才会成为一名县城里的工人。所以,李庆功虽然是个工人,但骨子里却仍是个农民。同时,他也是个很正常的男人。 

  从一个农民的角度来看,这个时代所发生的许多离奇莫测的政治事件和天灾人祸,都非常容易理解。毕竟他的生活只局限在这座由于建了个大型钢铁厂才支撑起的小城里。他的口头禅是,“真理就是吃饱了不饿、没有人吃不下的苦,只有享不得的福。” 

  毕竟这个时代只赋予了他们使命和突如其来的身份,但却并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树立人生观等等内在的灵魂。话说回来,改革开放搞了三十年,物质上的确富足了。可邓爷爷当年交代说:“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即使到了二十世纪的临秋末晚,又有谁能说这精神文明取得了多少成果。 

  农民是善良敦厚的,但也有农民式的狡黠。这种狡黠或许就是源于度荒时对饥饿的恐惧记忆,或许是受了城里人发动的各式各样名目运动的挑唆。总之,他们聪明了起来。而聪明的同义词也包括了‘自私’;因为只有钱才是最可靠的,所以在很多年后他不顾儿子的反对,在城市消灭农村的战役中做起了挖沙船的生意。亲手将农村老家那条自己打小就在里面玩水,曾经带给他无数欢乐和至今再也找不回的美好记忆的河,葬送了!

第七章  重返战场
XX结束后,国家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逐渐恢复到正常运转的轨道上。是年年底,著名科学家赵九章,运动员容国团艺术家盖叫天等一大批知名人士相继平凡。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也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