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44-1948我的战争-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说过我不参加内战。
  部队里面议论政治、议论老蒋都随便,没人管!什么特务、军统,弄急了我给你一枪。我们在部队里面一心抗日打鬼子, 歪门邪道你别来,胡来那就给你一枪。今天我们活着有说有笑在一块儿吃饭,是好兄弟,明天也许你没有了或许我没有了, 咱们扯那干什么?都是挺明智的,没有说谁监视谁的。
  个人之间犯了口角打架的有,我也跟同学打过,但都是小事,有时候互相说不对付了,旁边就有凑热闹的,就干一架, 后来说打啥啊,团结还团结不过来呢。
  当时有件事我总没弄明白,我们有个学医的同学,姓莫, 瘦高个,三十多岁,在六十五团三营当军医,有一天他带着十几个士兵,都是广东人,扛着机关枪、步枪,带着粮食,挑着担子,走了。轰动全师啊,因为我们师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大家说他怎么领一帮人跑了?都感到很惊讶。大家就议论,这一带也没有共产党啊,去当土匪可能性也不大,他对这个地方的情况也不熟悉,没站脚的地方啊,胡猜一通,不了了之。
  编者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八月十七日深夜,在研究受降的最高层会议上,中国战区参谋长魏德迈将军说,日本虽已战败,但仍然傲慢且不认输。新六军在缅甸彻底打败过日军的精锐之师,这对其很有威慑作用。因此,选派新六军进驻南京不仅时间快,而且可以扬我军威。几天后,廖耀湘率新六军奔赴南京, 接受日军正式对中国战区投降。
  有一天,有架飞机飞到安江上空,飘着几条白带, 翅膀侧一侧继续飞走了。后来知道这是国民党中将冷欣从四川飞南京去跟日本人谈判,翅膀侧一侧的意思是说你们不要打我。哎呀,我们欢庆鼓舞,八年啊换来这一天不容易。
  日本向我们无条件认输了,承认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把一切的一切都还给中国。
  安江属于第四方面军防区,司令官王耀武到长沙接受日本驻湖南的军队无条件投降。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节 这一天终于盼到了(2)
过了几天,来命令了,新六军代表中国军队到南京受降。我们是属于全国性的,南京是日军的大本营,汉奸汪精卫的首都。
  八月末九月初,我们就匆忙地上飞机。
  南京,我们的首都,今天终于回来了。
  可能是飞机坐得多了,过去每次坐飞机有反应,有时心脏受不了,有时头疼、迷糊,但是我们飞南京的时候没有那种感觉。飞机一落地,不得了啊,个个下来精神抖擞,飞机场的通道立即全部占领,部队按照指定地方布防。
  高兴得不得了,这一天终于盼到了,没有白白浪费青春,没有,太高兴了。
  我们开始时驻在孝陵卫,这一带有很多日军军营, 因为受降之前日军武装尚未解除,需要监视,我们就驻在日军军营里。
  军营都是楼房,有电灯,但我们住的这个楼到了晚上全部是黑的,一点亮也没有。大伙说怎么这么黑啊? 再一想不用合计,肯定是日本人搞的鬼。挨着我们的楼就住着日本人,去了几个同学,把日本人找来了。怎么灭了呢?他说不知道。不知道能行吗,马上给我弄亮。他看一看,把锈丝拿来了,弄上了一推,全亮了。他们事先都把锈丝拆走了,投降了还把灯给弄灭了,欺负我们不懂。
  我说他们不老实啊,还得收拾他们,不收拾不行。
  白天从楼里出来,他们遇见我们不行礼,二话没有,先打两嘴巴子,啪啪,你的,不敬礼呢?他就马上敬礼。不敬礼就打嘴巴子,就是报复心理。
  受降那天,我们学生教导营在仪式现场负责警戒, 但是离得很远,离得近的都是将领。
  日军侵华最高司令冈村宁次毕恭毕敬,战败者嘛, 受降的是何应钦。冈村宁次签字后,新六军举行了威武浩荡的入城式,全副武装从中山门走过,很隆重,沿途民众高呼口号,场面振奋。我们因为执行警戒,没有参加这个仪式。随即日军武装全部被解除。
  当时的心情那真是欢欣鼓舞,经过八年奋斗,受苦受难这些年,我们打胜了,中国担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国际地位也提高了,生活从此就会好起来了。
  打胜日本,中国坚持这八年很主要,罗斯福对这一点很肯定,当然也离不开美国的支援、参战,加上苏联出兵,当然苏联出兵是投机,它不出兵日本也得投降, 它就是为了到东北抢掠物资。
  受降后,教导营主要执行三个任务,监视孝陵卫日军、守卫中山陵、看守中央体育场日军弹药库。我们排负责守中山陵。
  南京从中山门到中山陵这一段有很多漂亮房子,都是汪伪高级官员的,我们根本不进去,连这个想法都没有。但是很多接收单位、接收大员就来了,哪儿都去接收,到处抓人, 就为了钱。
  编者注:南京受降,蒋介石指派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在南京接受侵华日军投降。九月九日上午九时,何应钦在南京陆军总部大礼堂主持受降典礼, 冈村宁次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仪式结束后,何应钦发表广播演说:“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已于本日上午九时在南京顺利完成。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个日子,这是八年抗战艰苦奋斗的结果。”
  我们最底层的士兵对中山先生是很尊重的,特别是我,和一般人的感情还不一样,因为父亲是同盟会会员,对他很尊重、很崇拜,虽然现在还没有天下为公,也许永远不会天下为公,
  但是他的主张是很好的。
  中山陵有四百多个台阶,我们在最上面,二十四小时守在门口,两个小时一换岗。每天来参拜的人很多,大多穿便服,也有军官,行礼鞠躬。进去以后下台阶,就是中山先生躺着的
  水晶宫,但要进去是有条件的。
  几乎天天都能收到南京市民送来的慰问品,特别是啤酒、香烟和副食品,每天给我们一个班送一箱啤酒,那时我们都不喝酒,从来没有喝过酒啊,我说谁会喝谁喝。
  胡班长是我们一起的同学,湖北人,他说小黄啊,咱们商量商量。我说商量啥啊?他说你不用站岗。我说站不站岗也无所谓,站岗也是十二个人轮班,一人两个小时,站呗。他说你做菜、做饭,我们一天加起来的伙食费是多少,都集中起来拿去买。
  我们兜里都有从缅甸带回来的卢比,每月的工资也都挺高, 南京那时还没通货膨胀,钱还挺值钱。
  我每天一早翻过小山头到菜市场,买肉买鱼,十点多回来就开始做午饭,清蒸鱼、滑熘鸡,过去也没做过,但小时候看母亲做,心里有数,反正天天都吃好的,有钱就吃呗。
  中央体育场是日军的炮弹仓库,地方比较偏僻,轮流派一个班在那里守卫。那天轮到我们班守卫,闲着没事,我跟一个同学一人抱了几发炮弹,跑到看台顶上,把炮弹螺丝松开,往远一撇,身子一缩,外面就炸了,扔着玩。有个仓库里都是烟幕弹,也拿出来在体育场中央插一排,一个一个放起来,打完了体育场都冒烟了。
  我们二连连长段吉升到南京时调走了,到师部参谋处当参谋,等位置。排在后面够资历的上来了不腾位置不行,没有适合的就暂时做个闲差。让他到参谋处还有一个原因,他长得很帅,京戏唱得非常好,唱青衣的,廖耀湘、李涛特别喜欢京剧, 所以留在身边,以后在剧团里客串个角色什么的。
  接他班的叶连长是广东人,黄埔十六期的。
  当兵出来和家里两年多没有联系了。我给大姐写信的地址是韶关,但光复后她们学校已经迁回广州了,没联系上大姐。
  姑姑带我们从香港去博罗县的路上,二姐参加国民政府领导的救亡工作队,在广东和湖南交界的始兴县县政府当公务员,我就写信到那儿去。当时她已经离开始兴到东莞税务局工作, 但还是收到了我的信。东莞那时还是个小县城,她先生也在税务局工作。
  二姐回信说,我们失散这么些年,都是战争造成的,战争把我们的家摧毁了,现在好不容易胜利了,祝你能够早点回家乡,家乡很需要你们。我们同学之间也议论,胜利了,估计要安排我们退役了, 我们都还年轻,该回家上学了,据说上头也正在考虑。
  

第四节 抗战胜利就是中国内战的开始
在南京遇到一件事儿,我心里就想,完了,这内战是非打不可。我这个人年纪虽然小一点,文化知识上也不如队伍里的哥哥们,但我爱想事儿,爱观察。
  我去驻扎江边的六十五团找朱富华,他一直留在六十五团团部没有回教导营,那天刚好六十五团派出的一个加强排从江北浦口回来了。
  新六军的编制,一个排是五十一个人,加强排就是一个排再加上重机枪排、携带小炮的炮兵班,有七八十人,这些人坐
  在马路边上,都低着头,很沉默,好像很有心事。我就问朱富华:“怎么了,重机枪都架在这儿,人都坐在
  这儿?” “刚从浦口撤回来。” “浦口怎么了?” “昨晚打了一宿,新四军向这个排进攻,我们伤亡二十余人。”
  那时,我们的部队跟谁打仗都是不会投降的,就是跟他干。可是打了这么一仗,回来情绪这么低落,大伙都想不通,刚跟日本人打完啊,自己人就干起来了,那就是说这个内战,必打
  无疑了。
  这时候大概是一九四五年十月份吧,双方小的战斗就开始有了。我就想,下级军官也不敢自作主张就来打我们啊,他也得有上级命令嘛,既然上级有命令了,这个战争就难免了。所以当时我就发觉完了。
  在南京前后驻扎了一个多月,十月末,部队到了上海,驻在江湾的盐业新村,准备开赴东北,那就是内战指定要开打了。
  盐业新村的军营都是日本人盖的新房子,建好了还没来得及住就投降了,两幢,一个很大的院落,有个足球场,我们每天上午踢足球,踢完球就在附近散步,挺自由的,部队也不搞训练了。
  这时上面有打内战的思想,但下面没有准备,抗战结束前, 我们在云南、在湘西没有一天不训练,到了上海没出过一天操。
  在上海给我们发了胜利金,中士军衔是六千多元,有些同学买照相机、手表、望远镜等,我一律不买,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年纪小对那些没什么兴趣,也没有可消费的。
  江湾区离市内不远,礼拜天闲着没事就都出去,比我们年龄大点的,就去驻地附近麻将社玩。上海是个花花世界,听他们讲得乱七八糟的,上街的时候我都是自己走,各人的需求不一样。
  从军营出来走四十分钟到北四川路,坐摩电车到南京路霞飞电影院看话剧,最有印象的是《夜店》,这是一个名著,描写下层社会人的生活,进去了经常没有几个座位,就剩十七、十八排的了。那时门票很贵,二百块钱一张票,抗战胜利金才领六千多,吃一碗面条才二十元,所以一般都舍不得看。
  看完话剧就去南京路、外滩、公园浏览市容,饿了想吃点饭,在街上找饭馆,女招待都在门口,看到就拽,我一看,哎呀,那能进去吗,也不明白怎么回事,一看到她们我就跑步过去。找不到地方吃饭,又不敢进去,反复走好几个来回,终于遇见个大排档,门口摆几张桌子,屋里面也有几张桌子,二十块钱一碗肉丝面。挺大的碗,就吃碗面条。
  几乎每次去市区都会遇到相同场面,中午这顿饭对我是挺伤脑筋的,回来跟同学一说,他们就说我小鸡雏子,什么也不懂,有钱连饭馆都不敢进。为什么不敢进?
  汤恩伯是蒋介石的红人,他领着第三方面军进驻上海,他的部队军纪就不行,我们坐公共汽车、摩电车都站排,他的兵不排队。
  那天我和卓干成看见一个,就拽住了,过来过来,不站排怎么能行呢,上后面去。他说我不站排。我俩说你多啥?他是个上士,看我们俩挺凶的,两个打一个还不削扁他?就到后面站排了。
  所以当地人对我们印象很好,知道新六军是远征军。
  我们有时穿上罗斯福呢,扛上枪在南京路等热闹地段*, 一边行进一边高唱胜利之歌,就是要给满城老百姓看看,这是一支什么军队,胜利之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在上海我们跑了一个同学,他是上海人,在教导营营部当书记,营长陶逸同意的,说那你愿意走就回去吧。
  我出生在上海,但没啥印象了,上海还有些父母的老关系, 但没去找他们。
  

后记:那时候的人,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 一
朱洪海
  这是一项历经八年才得以完成的工作。八年前,也是冬天, 黄老先生家里的暖气烧得很不好,他特地在我旁边加了一个电暖气,我和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见面了,但是那天他第一句话就说,我说真话还是假话?说真话,我就接受你的采访。
  采访刚刚开始,我的工作岗位就从编辑转到了发行,无暇进行这项一眼看不到头的工作了。再后来,我就离开了沈阳。
  二○○五年夏天,在北京,辛苦尚红科当司机,我邀请了台湾时报文化的莫昭平先生、张香华女士和王海娜去潭柘寺,从潭柘寺出来,大家坐在一个山坡上,记不得怎么想起来唱歌了,我和老尚、海娜唱大陆的歌,莫总和张香华女士唱台湾的歌。
  唱着唱着,就想起黄老先生的故事,我讲了半个小时,讲完了大家很安静,最后老尚打破沉默说,你把这本书弄出来吧, 我来出。
  两年后,我离开北京回到了沈阳,在可以眺望到浑河的工作间里,进行完唐德刚版《张学良口述历史》的扫尾工作后, 忽然想,黄老先生的采访应该开始了。
  沈阳又经过几年的城市建设,只需坐四十分钟公交车,就可以到达住在于洪区的老先生家,再不必像当年要几经换车耗时两个小时了,更幸运的是,老先生不仅健在,思维、言谈依旧不减当年,语言表达还是那么富有感染力。
  老先生是我一位朋友的姥爷,我也就跟着叫姥爷,二○
  ○九年冬天,牛年正月初六,很多商家还没有开业,我在三好街走过半条街,才买到一支录音笔,中午坐在姥爷家里,开始延续七年前的第一次采访。用完了春节的假期后,在去于洪的公交车上,窗外的景色从春花变成夏荫再变成秋叶和雪花,这一年的无数个周末就是在姥爷家的聊天中度过的,以至于连女儿都认为周末去看姥爷是我的一项工作了。
  姥爷的作风是,去他家事先一定要预约,尽管他的退休金其实很微薄,以卧牛之地形容他那一居的环境并不过分,但是客人来了要摆上几个菜,倒上酒,这是他的待客原则,因而饭桌上的内容需要提前准备,八年以来莫不如此,于是我只要一回望过去这一年,就是无数的酒杯和盘子在眼前飞舞。
  在此,还要特别感谢姥姥,不仅仅因为大多数的酒杯和盘子是姥姥整理提供的,更因为她和姥爷是人到中年才走到一起的,她以大海样的胸怀容忍了我,容忍了那些有关姥爷的故去的前妻、初恋女友的肆无忌惮的提问。
  我有意把关于情感方面的问题攒到了采访工作的最后,心感顾虑这敏感的话题会给两位老人平静的晚年带来不快。凤凰卫视的毕蜂帮我出主意说:“你领姥爷去洗澡,在那采访。”
  感谢姥姥,没让我用上这一招。
  

后记:那时候的人,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 二
口述历史是我八年前开始着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