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44-1948我的战争-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官兵发了一套呢子军服,我们起名叫罗斯福呢。
  不久命令下来,我们奉命由印度的雷多向缅甸进发, 目的地是缅甸的卡马英一带,之前是日军十八师团部的所在地。
  公路还没修完,我们就在野人山里爬来爬去,野人山有六万多平方公里,直到我们也参加反攻的时候部队还在野人山转。没有公路的地方,就得步行,还要过沼泽,挺困难。
  有一天傍晚正下大雨,碰到一条二十多米宽的河流, 汽车过不去,部队只好停下来,但是还必须走这条路。我们广东兵都会游泳,学生大队没有工兵,我们就自动组织救援队自己当工兵,每个人都有把缅刀,砍几棵树,架了小桥,拉上树藤,不会游泳的就扶着栏杆全部通过了。
  我以为到了卡马英就开始分配下连队了,心想这回就有仗打了,结果还不行,二十二师正补充兵力、补充弹药整休呢, 准备打下一场战斗。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五节 这几鞭子挨得很值得(1)
到了卡马英后,西安教导团和重庆教导团也到达了,还是分到驻印军这五个师,二十二师学生大队原来只有两个中队, 现在是四个中队了。
  原来的大队长辎重营中校营长武文秀没有跟到卡马英来, 因为在雷多还有很多骡马辎重器械需要照料,大队长职务改由师部上校参谋主任赵照担任。
  六十四团少校团副沈九高担任一中队长,黄埔十四期、六十五团少校团副张速任二中队长,黄埔十三期、参谋处作战科长黄锦华任三中队长,黄埔十三期、军特务营张营长担任四中队长。这四个中队长,两个是黄埔十三期的营级干部,两个是黄埔十四期的,这些人后来到东北都做了团长、副团长。
  我在二中队,中队长是张速,一九四六年到东北时,张速已经是中校营长,上面要提拔他当六十五团中校副团长,他不干,宁可当中校营长。副团长没有实际指挥权,他不喜欢当助手,宁可等待。
  在卡马英训练了有一个月,闲暇时跟老兵聊天,对二十二师了解得更多了,我们学生兵爱问,小知识分子总有一种憧憬, 看到战事发展得比较顺利,老打胜仗,胜利在即了,就对未来有种向往。
  一般的士兵没这样多想法,让干啥就干啥,就是打,为争夺一寸土地一棵大树,他们都肯付出生命。一直打到家乡去, 收复家乡家人团聚了,该种田种田,没有什么复杂的想法,
  区队长、中队长都是带着血战昆仑关那种胜利的余威来远征的,也都经过第一次远征失败、爬过野人山,这种干部有个特点,很自信,非常执著,不打拉倒打就非要打胜不可,士气很旺盛、斗志很旺盛。当排长的全是这帮老兵,这时刚分到二十二师的黄埔十八期就只能当副排长。
  孟拱河谷一带小城市很多,全部是二十二师和三十八师打下来的,对面的日军有五个师团,第二、十八、三十三、五十五、五十六师团,有十多万人,尽管打一个地方就拿下一个, 我们的伤亡也比日本人小,但打得很不容易。战争就是这样, 你占领每一棵树每一块土地都得流血,没有说没经过什么像样的战斗就能占领的。
  因为部队在休整,训练比在雷多时轻松了许多,我们住在原来日军十八师团筑建的营房,都是很大的二层楼竹棚,也省了许多劳力。
  晚饭后到晚点名前这段时间通常很悠闲,我和卓干成经常在附近散步,去一条小河里洗澡,附近就是森林,都随身带着刺刀和手榴弹。河边有一处沙滩,沙子很柔软,卓干成就向我挑战:“来, 摔一跤。”他比我大,但人很瘦,我说:“你虽然比我大几岁, 但你摔不过我。”我俩规定三战两胜,但每次他都是连负两局。
  摔不过他就很不服气,我说你主要是没有劲,我身体比你壮力气比你大,你当然不是我对手。
  我在香港时是校排球队队员,班级的足球队队长,还学过一年武术,有点小基础,卓干成不知道。
  官兵都没有长虱子的,服装够用,每天都可以换,缅甸的江河很多,我们每天都到河里洗澡,河水很干净,喝一口都甜啊,我们平时就是把河水煮开了喝,缅甸的人很少,到处是森林,当地河水没有污染,打上来的鱼都是雪白的,腥味都很小, 我小时候在家不吃鱼,这时候都跟着吃。
  晚上经常有文娱活动,大家一起做个游戏、唱歌,然后晚间点名,睡觉。 。 想看书来

第五节 这几鞭子挨得很值得(2)
第一次远征时,文工团和护士都死光了,所以部队里面没有女的,连护士都是男的。廖耀湘、李涛就下令,让学生大队上来,给大家唱歌高兴高兴。就派车接我们到师部去,全师一万二千人,除了必须留守的都来了,搭个大台子,李涛师长先讲话,然后开始唱歌,也没有扩音器,就那么唱。
  训练期间也休礼拜天。有个礼拜天副排长跟我说,走,炸鱼去。我说哪有鱼可炸?他说到江边。离我们驻地两三里路就是伊洛瓦底江。我问他有手榴弹吗?他说有的是。我叫了卓干成和另外两个广东同学,就跟副排长到江边去了,沿途看见老百姓的住房,才知道我们军营跟老百姓近在咫尺,之前不知道。
  到了江边一看,江水很深,流水也急。副排长就喊:“黄耀武,扔手榴弹。”我说:“扔啥呀,江水滔滔。”我跟副排长说这里的鱼是炸不到的,炸死了不就冲跑了吗?副排长扔了两个手榴弹,炸完一看,连个鱼毛都没有。他是黄埔十八期的。
  我就回来跟广东同学讲,我们二中队的广东同学最多,大家一起经历许多坎坷,因此特别团结,一有什么事情大家都归堆儿,力行中学和广东师范学校出来的都是比较有实力的,因为人多。大伙说这个傻瓜能炸到鱼吗,让他看看咱们怎么抓。就跟缅甸老百姓买了一大筐石灰,附近有个小河沟,在下面筑个坝一拦,石灰在上游撒上,小鱼一遇到石灰就不行了,直往上飘,一会儿我们就逮一筐,有十多斤,好几种鱼。这都是年龄大的同学出的主意,我就跟着玩。到伙房借个行军锅,开几个牛肉罐头,在外面煮鱼吃,好吃极了。我本来不吃鱼的,但是缅甸这个鱼我很喜欢吃。
  吃饱了,大家就在一起唱露营歌。我们这些学生在一起有个特点,怀念家乡的时候、空闲的时候,就在一起唱歌,因为都是远离家乡,也怀念家乡,大家在一起很高兴,就唱唱歌, 但没有酒。
  我在卡马英最大的收获就是实弹射击提高了。射击训练有一套要领和动作:举枪、握枪把、瞄准、屏住呼吸、扣扳机。握枪把这个动作也是很复杂的,第一道要握紧,第二道扣扳机, 扳机还不能扣到底,只扣到大半,扣到底就响了。
  之前我的实弹射击成绩总是不理想,美国教官给我们做示范,他坐着打、站着打百发百中,我就反复总结,举枪、握枪把、瞄准这些环节都没有问题,后来发现关键是击发的时候,
  枪一响眨眼睛了,改掉这个毛病后,每发子弹都能命中*环,这个命中率完全可以致敌于死命。
  就在卡马英训练期间,我挨了一次鞭子,这几鞭子挨得很值得,是个教训。
  那次是练习班攻击。班攻击的程序是,先攻击到指定地点, 离敌人三十多米扔手榴弹可以够到了,指挥官一喊,冲锋准备! 拔刺刀、上刺刀、拿出癞瓜手榴弹把保险拽开,在手里握着, 不松开弹簧不会响,松开后还有七秒钟。指挥官再喊,投弹! 手榴弹就扔出去。指挥官再喊,冲锋!前面手榴弹已经炸响了, 敌人正趴下躲避,我们端着刺刀就上去了。
  结果那次我们冲到指定位置,指挥官一喊,冲锋准备!我的刺刀还没拔出来,先把手榴弹拿出来了。那鞭子马上就到了, 一连好几鞭子,当时我都蒙了,还合计你打我干啥?
  程序错了。刺刀还没上,先把手榴弹拿出来了,再想上刺刀,就得把手榴弹放地上,但是手榴弹的保险已经拽开,放不下了。就算没拽开,也得放地上还得先上刺刀。
  这个指挥官是一中队长沈九高,到东北他做到六十四团副团长。
  在部队就是这样,该打就打,打错了也得认没打错也得认。
  挨了几鞭子我也服,可能是太紧张了,班攻击准备冲锋了,我怎么这么冒失呢。
  中队长里面,属沈九高留给大家的印象最不好,都知道二十二师将来肯定不会留他。第一,生活不严肃,爱嫖,抽烟很重。我们的伙食都是罐头,顿顿牛肉炖南瓜。到晚上了,他就用麻袋装几个,去老百姓家用罐头换人家女人,第二天才回来; 第二,给人感觉很散漫。他的嘴是歪的,部队宿营,他开吉普出去玩,出车祸,嘴歪了。还有一次他说打到野牛了,让我们去外面把野牛抬回来,我们去一看,不是野牛,是老百姓的水牛被他打了,抬回来他烤牛肉吃。
  二十二师的干部没有这样的,营级以上不抽烟不喝酒的有的是,就他一个。
  那天训练结束从野外回来,嫌我们走得不好,沈九高就喊, 匍匐前进!我们就全部卧倒,都穿着短袖衣服,在沙子路面上爬了一百多米,胳膊、腿都磨破了,后来大家背后就骂他不是个东西。
  射击训练我们还拿钢盔做过比较,英国钢盔、日本钢盔、美国钢盔都放在一百米外,瞄准了打,看哪个钢盔的钢好。英国钢盔最不好,打中了肯定就能打穿,日本的要打偏了,子弹就滑走了,美国的钢盔最好。
  后来英国钢盔全被我们扔了,宁可不戴钢盔,因为戴它没有用。天热的时候戴帆布做的通帽,软硬适宜,跟我们的军便服是一样的土黄色,很漂亮。不热了,就戴我们的军帽。我们都有美国钢盔,不是发的,跟美国佬买的,美国佬连手枪都能卖何况一个钢盔。也有些人给都不要,嫌沉。美国钢盔可以烧水、做饭、做菜,英国钢盔不行,很圆很深,还是铁的。
  这时我们已经训练了三四个月,子弹只要你能打就随便打, 这一枪打不着再打第二枪,光是实弹射击我就打了近百发子弹。从单兵训练到班、排、连的攻防以及火力配备,如何有效利用冲锋、受挫该如何组织新攻势、练防守、挖工事、训练独立作战能力,这些科目的训练已经超出了一般士兵的训练范围。
  尽管有严格训练,但是毕竟没碰到实践的机会,我们五分钟打出去五六发子弹是可以的,但到了战场能不能命中就是个问题了,光拿钢盔练终究不是实际的东西,战场上打日本人和打钢盔是两种心情,你打人家人家也打你啊。
  

第六节 中国军队在世界上是一支能打的军队(1)
十月上旬,整休完毕,我们开始分配。要分配了我很兴奋, 就要有仗可打了,能亲自杀死几个鬼子是我的心愿。
  学生大队大队长赵照资格很老,打了很多仗,但是在新六军吃不开,被安排给我们做大队长,他到东北后在二十二师当副员,副员没有军权也没有职务,大伙就跟他叫师副,但部队没有这个编制,这是大伙尊重他。
  要下连队了,我拿纪念册给他,请大队长给我写几句话。
  那么多人写留言,数他写的我到现在还记得:抗战功成归故处, 重兴旧业建家邦,岌岌外侮飞来时,再度执戈上战场,莫叫英雄志气短,休恋儿女话情长。
  他经常给我们做野外作业,就是土木工程、挖工事,那时候他已经四十多了,岁数比李涛都大,挂的还是上校军衔。他亲自挖给我们看,做机枪阵地应该怎么做,做完以后上面应该怎样伪装,土木作业做得让人佩服,那时候我们才十几岁,一看这老头儿行啊。据说他当过团长,后来他那个团打败了,就一直没有用他。国民党军队就是这样,一旦你打了败仗,这辈子很难翻身。
  从学生大队往连队分没有什么标准,不是按照什么表现, 结果很遗憾,我们一帮年纪小的,统统被分到师特务连了,卓干成跟我分在一个班。虽然我长得胖乎乎的,一看挺壮挺结实的,但实际上不行,他们知道我年龄太小,如果年龄大点就能分到步兵连,我是这么估计的。
  广东同学里力行中学、师范学校毕业的,还有几个大学生,很多都留在了军部和师部,一线部队缺兵员,后方就是留几个精英,所以选了又选。吴启光分到了师政治部,黎肇基分到了军部军需处。黄冈誓师时写歌词的李自成,分到了步兵连,他的年龄比我大一点。
  特务连的任务是保卫师部和师指挥所,保障师长等指挥官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指挥战斗。
  一个特务连有三个排,把原来三排的老兵调给了前面的步兵连,我们就成了师部特务连三排,清一色的学生兵,我担任轻机枪射手,卓干成担任预备射手,是我的副手,中士班长姓段,是湖南人,抗战初期就当兵了,打昆仑关和野人山都参加了,少尉排长是黄埔十八期的,跟我们一块到印度的,连长付介超是黄埔十三期的。
  二十二师的分工是师长李涛管全面,李涛干巴瘦、大金牙, 有点龅牙,黄埔军校毕业以后就一直在广东带兵,会讲广东话。副师长刘建章负责后勤,副师长傅忠良管作战,经常跟着李涛到一线去指挥。还有一个副师长赵霞管政工。
  二十二师这支部队有这么个习惯,领导班子关系挺不一般, 彼此关系密切,孙立人的三十八师也是如此,跟国内部队不一样,比如说一桌吃饭,师长、副师长、参谋长、军需主任、医护主任、副官主任这些师一级领导还有几个处的主任都坐在一桌吃。辽沈战役前夕我到了二○七师,团长、副团长一桌,剩下就是喜欢谁就让谁跟他们一块儿吃,等级不那么分明,这就有一个缺点,校官和将官在一块儿吃,基本上吃饭时都可以唠军事,但团长和书记官在一起能唠啥?
  二十二师将领的素质都较高,有文化,善于分析问题,作风比较踏实,每次战斗师长李涛都亲临一线。步兵连冲锋,必须有营长跟过去亲自指挥,营指挥所必须和一线连队在一块儿,团长必须到一线指挥,师长必须到主攻团去和团长一起指挥。这个指挥层次,如果贪生怕死肯定不行,这个师就有这个传统。

第六节 中国军队在世界上是一支能打的军队(2)
这个部队的老兵,凡是打昆仑关、第一次远征剩下没死的,认为在作战上、思维上表现不错的,在干部选拔时都会被提上来。中国军队应该说在世界上是一支能打的军队,参加抗日战
  争的这些官兵,都是苦大仇深的。一个农民,家里有几口人, 可能还有点儿土地,也可以租来土地,耕田、种田维持家庭。
  战争一来,老百姓遭殃,几个炸弹下来,房子也炸了,土地没有了,想种都种不上,什么都没有了,日本人是全轰全炸。道德上说不能炸平民,不能炸医院,不能炸学校,没有那个事,他就专炸你学校、炸你医院,给你精神上的威胁,也是压力。
  炸商业区,让你东西供应不上,在韶关的时候感觉最明显,老百姓每天都要跑空袭,我们家被炸后,我到市区去看那些商店, 也炸垮了不少,没有他不炸的。
  占领区的控制很严格,老百姓要吃要喝,物资从哪儿来?
  日本人首先要解决自己的需要,一百三十多万军队到中国来, 谁供给?从日本运来不可能,就得从你这儿拿,所以老百姓很困难。加上当时国民政府很黑暗,抽兵、捉兵,又*,物价通货膨胀,民不聊生,水深火热。
  大家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