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浩劫重生-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燃料后处理过程的废气,大部分是放射性碘和一些惰性气体。
    3)、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放射性固体废物主要是被放射性物质污染而不能再用的各种物体
    (1)焚烧(2)压缩(3)去污(4)包装
    5、放射性物质的分类
    为了放射性货物的安全运输,将放射性物质分为五类:
    a。低比活度放射性物质
    b。表面污染物体
    c。可裂变物质
    d。特殊形式放射性物质
    e。其他形式放射性物质
    '编辑本段'核武器的厉害:事例
    1945年8月6日;美国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了一枚绰号〃小男孩〃的原子弹。需要说明的是;用于实战的原子弹并不是掉在地上才爆炸。为了增强杀伤效果;这颗原子弹是被设定在空中爆炸的。原子弹从9600米高空被扔下来;在距离地面600米高度上爆炸。
    〃小男孩〃肚子里装有50千克铀235;起爆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爆炸的威力。如此巨大的能量;从一个白色亮点瞬间变成巨大的火球;火球中心的温度超过1000万度。原子弹爆炸正下方投影点附近区域内;温度立即上升到3000~4000度;连房屋的瓦片都纷纷〃起泡〃;木制房屋则立即被〃烤〃得燃烧起来!据事后调查;原子弹释放的大量热量让距离投影点1千米内的人;全部受到了5度的严重烧伤;裸露表皮几乎全部炭化;其中90%的人没能活过7天。距离投影点305千米的木制房屋都因光辐射自燃;让内部居民遭受了二次烧伤。
    原子弹爆炸时;爆炸影响区域内的气压急剧升高;引起了恐怖的冲击波和气浪。爆炸中心区域的风速惊人;比12级台风还高10倍;达每秒440米;超过了声音传播的速度!高速气流和冲击波一起向外扩散;将大部分建筑夷为平地。被冲击波摧毁的建筑物碎片;会像弹片一样高速飞出;杀伤附近的人员。在强烈的冲击波作用下;据说有些暴露的人的眼球和内脏甚至直接从身体里飞了出去!
    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内部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尘埃;蘑菇云窜到上万米的高空;和云中的水汽混合;产生黑色的降雨落到地面。这种恐怖〃黑雨〃流到河流;污染了河流;如果不慎饮用了这样的水;就会受到严重辐射;严重者几天内就会死亡。核爆炸产生的大量放射线是无形的杀手。遭受了大剂量放射线伤害;一般不会立即有所感觉;但急性放射病会慢慢地产生作用;患者会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发热;头发脱落;皮下出血;或者患上白血病。严重的会在几日到一个月内死亡。据统计;仅在1945年8到12月;〃小男孩〃就夺去了近12万人的生命。
    原子弹是裂变核武器;而氢弹则是聚变核武器。核聚变不象核裂变;它的要求很高;需要温度在1400万度以上才可能实现。怎样才能把聚变材料加热到这样的温度呢?人们想到了原子弹;原子弹爆炸时不就能达到这个温度么?有了这个想法;人们把原子弹作为氢弹的起爆装置。换句话说;氢弹里面本身就含有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前;先引爆原子弹;利用裂变产生的高温引起轻核聚变反应;释放出更多的能量。1952年美国试验第一颗氢弹时;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在地面炸出了一个深50米;直径6000米的大坑;爆炸的威力相当于1000万吨TNT炸药;是广岛原子弹的500倍!
    再来说说中子弹。中子弹是一种设计难度很大的小型氢弹;它在爆炸时能产生大量高能中子;这些中子能穿透30厘米厚的钢板;可以毫不费力地穿过坦克;掩体和砖墙等;杀伤里面的人;却不会毁坏其设施。即使是一枚1000吨TNT当量的中子弹在200米高空爆炸;也能让半径200米内的任何生命死亡。但中子弹对周围的建筑和装备破坏较小;因此;算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核武器。
    核武器是人类发明的;但它也能消灭人类自己。如果世界上真的发生核战争;频繁的核爆炸在瞬间杀死千百万人的同时;还会产生大量恐怖的核烟云;这恐怖的核烟云将会把地球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让太阳光照不到地面;地表温度会骤降到零下几十度。没有阳光;植物无法生长;动物也没有食物;在核爆炸中残余的人类自然也无法生存;这就是恐怖的〃核冬天〃。为了人类自己;我们需要抵制;限制和禁止核武器的使用。
    正文 洲际弹道导弹(资料可跳过)
     更新时间:2009…9…18 16:03:46 本章字数:2975
    弹道导弹是一种无人驾驶的无翼飞行器。它沿一定的空间轨迹(即弹道)飞行,攻击固定的目标。根据射程远近弹道导弹可以分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四种。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在8000公里以上。根据发射位置的不同,它可分为地对地弹道导弹和潜对地弹道导弹两种。所谓潜对地,即从导弹核潜艇上对准目标发射。
    导弹点火以后,先垂直向上飞行,几秒或十几秒后,导弹进入安全预定高度,开始调节弹道曲线,向指定目标飞行。当导弹的位置和速度符合预先设定的曲线后(能保证导弹命中预定目标),发动机熄火。这时,导弹的弹头与弹体分离,依靠惯性飞向目标。因为这一段飞行是在大气层外,弹道受地心引力的影响,呈椭圆形。这一段飞行的最大高度离地面100公里以上,约飞行30分钟,最大速度每秒7公里。
    '编辑本段'洲际弹道导弹的内部结构
    战斗部(Warhead)
    又叫弹头,洲际导弹的弹头一般采用核弹头。
    发动机(Engine)
    又叫推进系统。现代弹道式导弹的推进剂占整个起飞重量的90%。推进剂,有液体的,也有固体的。最早的液体推进剂是液氧和酒精,后来采用肼类。早期的是在发射前加注燃料,制成可贮预装液体推进剂,装入导弹后可长期贮存,方便多了。近来固体推进剂发展很快,用它制成的发动机结构简单,能长期贮存,便于使用、维护,为导弹的机动发射创造了条件。而且大大缩短了发射过程的响应时间。
    推进剂(Propellant)
    国产东风洲际弹道导弹洲际弹道导弹当推进剂在燃烧室里燃烧时,燃烧产物向后喷射,获得的推力是非常巨大的。例如,一个射程10000多公里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动机推力可达100吨,功率可达几百万千瓦。这功率与一座发电厂供给100万人口的城市的功率相当。
    洲际导弹一般做成两级或多级。
    制导系统(Guidancesystem)
    制导系统是导弹地“大脑”。它地任务是保证垂直发射地导弹按一定程序准确地飞入预定地位置。
    制导方式:广泛使用惯性制导。它地基本原理是:利用加速度表。在3个互相垂直轴地坐标系上。测出导弹重心运动地加速度分量。通过解算装置。得出导弹在某一时刻地速度和距离。然后与预定地位置发生偏差时。制导系统会发出校正信号。操纵空气舵和燃气舵。使导弹回到预定弹道上来。
    当洲际导弹地发动机熄火后。弹头将从弹体上分离出去。开始被动段地飞行。当它重新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很高。约等于音速地十几倍;它和气流剧烈摩擦。表面温度会达到几千度。如果不采取措施。它就将被烧成灰烬。因此。弹头表面要涂一层高分子耐烧蚀材料。在高温作用下。它将逐渐分解吸收热量。
    人体是通过发汗来降温地。有一种“发汗冷却弹头”正是根据这个道理制成地。在压力和高温作用下。“发汗剂”从多孔材料挤出。迅速分解汽化。从而大量吸热。当“汗”出完。弹头也已击中目标了。
    一枚白杨洲际弹道导弹
    '编辑本段'现代洲际弹道导弹地发射方式
    车载型
    (如题图)
    车载型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和隐蔽性具有全球打击能力。但车载型由于受到车体自身大小和载重量的限制,一般限于机动作战用。最典型的莫过于俄罗斯的“白杨”系列导弹,目前是白杨M型(发射车为8轮)
    潜射型洲际弹道导弹(Submarine-launchedintercontinentalballisticmissile)潜射型洲际弹道导弹所谓潜射型,就是指将导弹弹体安装在潜水艇中(一般是核潜艇),进行发射。潜射型弹道导弹是一个国家真正的杀手锏。具有全球到达(核潜艇可以连续巡航上万海里、几个月不浮出水面)、全球打击(导弹一般具有上万公里的飞行弹道)、隐蔽性高(超过水下300米的深度)和二次打击能力。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美国的三叉戟核潜艇和苏联的台风级核潜艇。
    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但潜射型导弹一般受到潜艇自身高度、宽度和载重量的影响,比较粗短,而且导弹的弹体周围必须要有一个保护壳,来承载巨大的水压。因此导弹弹体比较小。发射时一般由潜艇把发射浮筒发射出舱,壳体上浮至离水面数米处,启动点火程序,保护壳内的导弹点火、冲出水面,通过地磁和GPS天线自行调整弹道曲线。
    陆基型(Land-Basedtype)
    陆基型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
    一定意义上说,陆基型导弹才是真正的“洲际”,因为陆基型导弹可以不考虑体积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因素。这种导弹发射距离最远,反应时间最快,自我保护能力也最强。
    陆基型导弹发射井所有陆基型导弹都需要一个发射井。原子弹发明后,洲际弹道导弹都具备了发射核弹的功能。因此,为了自身具有反击能力,发陆基型洲际导弹发射井井壁很厚且深埋地下。一般都能够在自身遭受核弹攻击后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自行启动,实施核反击。因此,陆基型洲际弹道导弹具备二次打击能力。
    所有的宇航用发射架都适合发射洲际弹道导弹,但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井却未必适合用于航天项目。因为作为战争机器,洲际导弹需要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射出舱,并通过大气层外的高速滑翔飞向敌战区。因此,发射震动很大,且自身体积越小越好。而且宇航用发射井主要用于民用和科学实验,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
    发射井这就是为什么洲际弹道导弹可以在车载、艇载和陆基环境下发射,甚至可以在自身遭受核打击后反击;而科研用的火箭、宇宙飞船却只能在指定的发射基地中发射的原因。
    目前的科技手段很先进,从70年代开始,苏联就率先研制“反导”系统。当导弹由外太空进入大气层时,空气摩擦加剧,红外线特征明显。为了阻止敌对国拦截导弹,且为了扩大杀伤效果,目前的洲际导弹基本都具备“多弹头”的能力。在指定的区域、高度、温度和速度下,导弹将体内预装的数枚弹头抛出,能够同时打击多个区域,即便敌人进行拦截,只要有一枚导弹击中目标,都会给敌方造成巨大的伤害。
    '编辑本段'著名的洲际弹道导弹
    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DF-31)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DF-41)
    俄制SS-18(西方代号为“撒旦”)洲际弹道导弹
    俄制SS-25M“白杨-M”型机动式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俄制SS-N-30(西方代号“布拉瓦”)潜射洲际弹道导弹
    三叉戟III(E6)潜射洲际弹道导弹
    三叉戟II(D5)潜射洲际弹道导弹
    三叉戟I(C4)潜射洲际弹道导弹
    美国“大力神”洲际弹道导弹
    美国“民兵”洲际弹道导弹
    正文 核捆绑(资料可跳过)
     更新时间:2009…9…18 16:03:47 本章字数:1707
    所谓“核捆绑”学说:核力量相对弱小的国家通过己方核力量将某个具有更强核能力的国家捆绑于己方的战车上。其目的是防止一个核战力强于己方、而己方难以打击的第三方对自己发起核攻击。
    “核捆绑”可以引发世界大战
    为什么能肯定“核捆绑”战略可以引发世界大战?
    这是基于如下原因:一:美国和俄国的终极核战略都是“全球毁灭”战略;二:核大国建有自动化核反击体系——“死手系统”,即在首脑指挥机关被消灭的情况下,可自动打击预先设好的打击目标。也就是说,一旦国家的最高首长机关和指挥体系被核突击消灭或瘫痪的话,“死手系统”将自动发出核密码及核打击指令。该系统与数百枚洲际导弹相连,可以自动分配打击目标。此系统不会分辩打击的目标是不是攻击的目标,只是按照预定程序打击。一旦某个国家对俄罗斯首脑和指挥机关发动核突击,就会把“死手系统”激活,那将肯定触发全球核大战。因为俄核弹的打击目标大多数是美国本土目标。
    “核捆绑”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A国拥有核武器,但是其核打击能力不足以覆盖到它潜在的敌人D国——而这是一个同样拥有核武器的强国。于是,A国将它的核捆绑对象设定为B、C两个国家——他们在A国的核武器能够打击到的范围,即使B、C两国与A国关系非常友好。当D国与A国爆发战争时,若D倚仗其实力,对A发射核弹。则此时,虽然A的核武器对打击不到D,但是根据其“核捆绑”的策略,A会将其有限的核弹全部发射到B、C两国,从而将B、C两国拖入核战争。如果B、C国家也制定了适应他们自身实力的核捆绑策略,则会有更多的国家卷入核战争,进而引发世界全面核战。
    因此,核捆绑的目的在于:
    1。一旦爆发核战争,所有的核国家将被拖入核战;
    2。出于第1条的顾虑,当爆发战争的时候,核国家(尤其是核大国)不会轻易使用核武器;
    3。由于第2条的原因,所有其他的核国家在可能爆发核战之前就会积极从中斡旋,而不是袖手旁观。
    “核捆绑”的是与非
    我们知道核捆绑其实是一种非常恐怖地国家战略。因为从核捆绑地表面上来看。当一个国家遭受打击地时候。它不是积极抵抗。或者请求援助。反而将世界上地所有国家不分青红皂白地拖入战争地泥潭。但是。在当今这样一个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地国际环境下。所谓地正直与正义有什么意义呢?事实上。核战争并没有真正爆发过。而核捆绑地战争策略客观上让每一个“核俱乐部成员”拥有一种责任。那就是保护世界。在任何核战可能爆发地征兆下。每个国家都会积极地斡旋。直到达成和解。因为一旦核战争爆发。世界将被毁灭。核战没有胜者。更不会有妄图旁观得利者。
    只用于中国战略空档期
    传说中国“核捆绑”战略地基本构想是:以美国为主要防范对象。通过以核武捆绑俄英法等核国家地方式阻止对美国中国可能发动地核进攻。一旦美国对中国发动全面核进攻。中国将集中核武对俄英法等核国家发起攻击。并以此引发全面核大战使整个世界都退回到石器时代。这样地结果是美国和世界所不愿看到地。因此美国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敢对中国发起核进攻。尽管中国地核导弹并不一定能打到美国本土。“核捆绑”战略原则上只适用DF41没有大量部署之前地这段“战略空档期”。
    中国也可能被别国核捆绑
    如果中国可以对俄国采行“核捆绑”政策。同样。别地国家或地区也可以对中国采行“核捆绑”。比如日本、韩国、朝鲜、越南。若他们拥有核武之后也可以中国实进行“核捆绑”。以此来防范其它国对它地核打击。
    以日本为例子。假设日本拥有了威胁中国地核能力。那它就敢于和美国对抗了。因为美国一旦对日本下手它就会对中国下手;一旦中国地首脑机关被毁。中国地自动化核反击体系就会被激活。中国地核武必定会对俄罗斯与美国发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