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野人考察纪事-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一个月很快过去了,有关神农架植物综合生态评价即神农架是否还有“野人”生存的动植物条件的前期研究等等计划基本完成,大队人马撤回北京,只留下几人继续进行资源研究和追踪。遗憾的是,兵强马壮的追踪组当时几乎是无功而返,没有找到什么新的东西……当时的计划是等到冬季大雪封山后,在基本无人打猎的雪夜,放几个热气球,夜间红外摄影,对整个神农架或者几个可能有“野人”出没的地区来个地毯式扫描。那些天,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已经进行了前期考察,只等冬天来临。

  可惜,十多个冬天过去了,这个计划至今也未实现。

  原因主要是经费的问题,那次神农架“野人”探险考察是一次官方支持,由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奇异珍稀动植物考察专业委员会具体操作的民间活动,有点类似于1998年名气很大的徒步穿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也由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操作)。当时,关于神农架,传的轰轰烈烈的还有所谓神农架林区政府悬赏50万元捉“野人”,拔根“野人”毛也要奖几万云云,当时众记者一较真,全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大家忙着辟了半天谣。

  令人没想到的是,几年后,同版本的事情再次出现——1998年底有媒体惊呼:“说来恐怕难以令人置信,近日被全国媒体炒得纷纷扬扬的“神农架 悬赏50万元抓野人”“新闻”的“始作俑者”竟不是“神农架野人”的“监护人”——神农架林区政府。12月18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政府一位不愿披露姓名但表示“说话 能负点责”的干部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我们林区政府从来没有发 布过“抓野人”的消息!

  此事的起因又是一个推销旅游的商业炒作:凡持“神农架野人探险旅游卡”者,可参加’99揭开“野人”之谜悬赏50万元活动,可进入“野人”出没频繁的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拍到第一张“野人”照片奖50万元。……此卡售价500元。

  ——这样的炒作终于使有关方面震怒,表示要严肃处理。也使一些媒体在发问:“神农架野人”竟能被商业炒作到“火爆”的程度,这不能不令人沉思,尤其是在科学昌明的新世纪前夜。

  在采访了对“野人”持否定意见的专家后,也有媒体发出了:“野人”之说仅系民间传闻而已;神农架根本没有“野人”;从人类学角度分析,“野人”一说是假的,在科学上根本不成立之类的片面消息……

  这些,还有诸如“杂交野人”之类的恶性炒作,使近几年人们对“野人”是否存在这个原本严肃的讨论产生了一种戏剧感和滑稽感。

(六)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野人”考察
(六)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野人”考察

  神农架“野人”考察的历史,实际上差不多也就是整个中国“野人”考察的历史。

  回顾历史神农架的几次大规模“野人”野人考察,令人唏嘘。

  说起来,神农架“野人”最早进入科学家的视野是在1974年的房县。当年7月,连续两期《湖北日报》内参刊登了有关湖北房县发现“野人”的情况通报,原文摘要如下:

  (一)5月1日,房县上桥区杜川公社清溪沟大队革委会副主任、贫农殷洪发吃完早饭便上清龙寨山砍葛藤,他走到坡上,忽听身后坡下有响声,以为是人,便问:“哪一个?”问了几声,没人回答,等他回头往坡下一看,从坡下走上来快到他跟前的,是一个满身白麻色长毛,两脚走路的动物。这家伙伸出两只手走过来要抱他。殷洪发是个熟练的猎手,他立即使出全身力气用镰刀向这动物左臂一砍,这动物用右手抓他没抓到,他一只手抓住这动物头上一股长毛,一只手拿镰刀又向这动物左臂后面一砍,这动物用力把头一摆,头上长毛断下二三十根。这动物露出脸部,眼睛是红的,嘴象猴子,它从殷手中挣脱后,就“啊!啊!”叫着很快逃跑上山了。

  (二)6月15日上午11时左右快放工的时候,房县红卫公社19大队第一生产队耕牛饲养员朱国强(贫农),在关山龙洞沟山崖上放牛(4头);忽然他听到小路上有响声,他就把带来的猎枪端起来做好准备,正在这时,一个满身长毛的类人猿走到他跟前立即痛快枪抓拄了,朱国强全力和这类人猿夺枪,抓了一个机会猛放一枪,不料从猿的腋下打出;没有打中。猿若无其事,还是拉着不放,双方用力推拉,一下都倒下地,又立即起来夺枪,推拉,又第二次双方倒地。这次类人猿正倒在一头母牛旁边,这头母牛用角顶了猿两下。这猿跑了。朱没敢顾4头牛,就往山下跑,跑了一段,回头一看,见那类人猿没有再跑,站在山上正用手抓痒。……这份内参中,还列举了赤脚医生陈续明发现猿窝并捡回猿毛,以及民兵上山搜查未发现猿但又找到一处猿窝和一根毛等等情况……因之被称为“中国第一个与野人搏斗者”。几十年后的今天,老人家身体仍很硬朗,每逢旅游旺季,殷洪发都会在房县新开发的“野人洞”旅游区,和游人合影。

  1974年,这些情况很快逐级上报到了中央,中央有关负责人批示:请中科院速派人赴实地考察,了解真相。当时的中科院生物学部副主任过兴先连夜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动员中科院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关力量参与研究工作,并委派汪松、冯祚健、全国强三位助理研究员赴实地调查了解。据报道,1974年7月24日到8月16日,中科院“野人”调查小组由李建陪同,在房县地区进行座谈,并观察了殷洪发与“野人”搏斗的现场及“野人窝”,收集了部分“野人”毛。

  在还没有回北京对所谓的“野人”毛进行科学鉴定之前,调查组对所了解的情况已经有所疑惑。关键点为两起发现“野人”事件,都只有一个当事人,所述的具体情节前后有出入,真实性可疑。冯祚健认为,至少有三点无法解释,首先,如果怪物是食草或杂食动物,为什么冒险去接近异类?其次,如果这个怪物是食肉类动物,扑向异类的目的当然是猎杀对方,但它却直奔猎枪而去,并和朱国强反复争夺,朱逃脱后也不追赶,其目的何在?再次,包括人在内的绝大多数动物,都不可能在突如其来的巨大声响下毫无反应,但这怪物却能在枪响之后仍然若无其事,那几头牛居然也无动于衷(暂且不说这个怪物有没有惊着牛)。这些举动都不符合动物行为学的理论。

  带着满腹疑云,调查组返回了北京,投入到“野人毛”的鉴定工作中。当时的毛发鉴定结果为不支持有“野人”存在。这两位科学家后来成为否定派的重要人物。

  在事情的另一面,众多当事者仍相信这是实实在在的事实。当事人孙希清先生是房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干部,当时是县工作队的工作人员。他给记者回忆说,1974年那时候,他是接到同事官玉林的报告说,桥上的群众因为害怕“人熊”不敢作农活了。5月15日他到实地走访了解情况后, 报告工作队上级领导李建,李建意识到其中的价值,这才有了后来发生的一切。

  孙希清先生说:这些发现者都很憨厚,都是纯朴的农民,从人格上不可能说谎,也没有说谎的理由。再说1974年,正在狠抓阶级斗争,也没有人敢对组织乱说话。

  孙希清先生至今仍是坚定的肯定派,他坚信这东西有,是什么?有待确定。

  孙先生开始不愿意接受笔者的采访,后来碍于陪同我采访的几位当地朋友的面子,勉强说了起来,这位老人却是越说越激动,他逐一反驳了人否定派的几个论点,认为这些“科学家不科学”,难圆其说。而另一位重要当事人,后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的李建先生,更是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考察“野人”。李建,原名何士通,1943年在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1944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74年,时任郧阳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李建,采访了当代第一个与野人搏斗的农民殷洪发,写出了“在人与猿搏斗中,房县发现活着的人猿”的报告,从此,他的生活与“野人”考察再也没有分开。1984年离休后,李建担任了中国野人考察研究会第一执行主席和秘书长。 

  有关神农架“野人”的第一次正式的科学考察,正是从1976年湖北郧阳地区宣传部长李建同志向上级报告神农架林区六位领导干部路遇能两腿能直立行走的“毛人”或“野人”引起的。

  1976年5月14日凌晨1时许,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的几名领导干部从十堰开会返回神农架,当吉普车经过海拔1700米的椿树垭时,司机蔡先志突然发现;前方道路上有一个奇怪的动物正佝偻着身子迎面走来。几个人在三到五米处和“野人”对峙了几分钟,这是到目前为止,与传闻中的奇异动物相距最近,持续时间最长,目击者行政职务最高的一次目击事件。

  当时,他们六个人手中既没有可以制服这种奇异动物的器械,也无法把这个过程真实纪录下来,只能靠讲述再现当时的惊奇一幕。这6位目击者一致认为:这动物肯定不是熊,更不是猴子、羚羊等动物,而是以前从未见过的十分奇怪的动物。几天后,1976年5月17日,一封内容长达884个字,由当时的湖北省郧阳地委宣传部签发的电报,郑重发往北京,拉开了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野人考察的序幕。

  6月15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率领一支精干队伍,来到神农架。这时,紧邻神农架的湖北房县又传来消息,该县桥上公社妇女龚玉兰看到了野人。调查小组立即赶到现场考察,在野人蹭痒磨掉树皮的树干上发现了几十根毛发……前后两次考察,他们收集了大量物证,毛发、粪便、脚印等等,尤其对现场亲自采集到的毛发进行了电镜分析等一系列室内研究,初步鉴别出一种既不是熊,又区别于金丝猴、猕猴,高大又能两足行走的奇异灵长类动物。

  正是这个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权威结论,引起了中科院领导、有关专家和湖北省委的重视,促成了官方组织“野人”科学考察的决策和行动。

  1977年,中国科学院和*湖北省委联合成立“鄂西北奇异动物科学考察队”。考察队成员分别是来自北京、湖北、上海、陕西等省市的16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自然博物馆、动物园的科学家和神农架林区的科技人员、地方干部以及有经验的猎手,共110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专门派出了56名侦察兵参加考察,并提供了车辆、武器和电台。科学考察队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成立了指挥组、政工组、资料组、后勤组,总指挥由武汉军区某部副师长王高升担任,来自中国科学院的黄万波、袁振新等人任副总指挥。这次考察行动参加人数、涉及专业、考察时间、考察地区、考察项目,在世界野人考察、研究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1976年11月至1977年10月为期12个月的鄂西北奇异动物科学考察行动,对以华中第一峰神农架为中心的巫山、大巴山原始生态环境进行了大规模、多学科综合考察,考察行程5000公里,涉及区域面积1500平方公里,考察发现仅神农架及其邻近地区就有160多人发现野人54次,见到野人62个,搜集到奇异动物毛发数百根、脚印数百个,疑是粪便、睡窝多处。虽然没能在神农架地区如愿抓捕到 野人,但对奇异动物赖以生存的气候、地形、洞穴、动物、植物等生态条件考察获取的大量信息,为以后的考察活动奠定了基础。

  这次考察的一个意外收获是证实了神农架确实存在金丝猴。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在这个世界上至少已经生存了150万年,然而直到19世纪80年代,这个中国的国宝才被国际动物界所确认。在此之前,神农架是否存在金丝猴,专家学者中一直有争论,和“野人”一样是个传说。

  就此有人认为:如果神农架存在野人,很有可能是和金丝猴处于同一时期的灵长类动物,而其体质、智商和进化程度都远远高于金丝猴。金丝猴的发现成为神农架存在野人的一个佐证。 

  很遗憾,这次中国乃至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野人考察,却并没有抓到“野人”活体,也没有拍到“野人”的影像。之后,“野人”考察官方色彩渐渐淡去。

  1978年,在方毅院长支持下,科考工作转由中科院湖北分院继续。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如云南、贵州、四川、陕西、安徽、西藏、新疆,甚至海南岛、黑龙江林区,也多有线索或传闻,群众自发的调查考察,几乎遍及众多的偏远山区及人迹罕至的森林、高原地区,形成了一阵异乎寻常的“野人”探索热。

  在这样的背景下,1981年,全国各地野考科学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在湖北房县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民间的“野人考察研究会”。

(七)、我们没有撒谎!
(七)、我们没有撒谎!

  1976年的引起官方组织大规模考察的目击事件,当事者为领导干部;1995年吸引北京来客的目击事件,当事人的身份为高级知识分子。两起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并没有多少引起疑义。除此之外,在整个神农架几十年的“野人”考察过程中,目击者的诚信,其实,一直受到怀疑。

  到了2003年,一起目击事件中,因为当事者中有神农架的宣传干部和新闻记者,更是掀起轩然大波。人们怀疑他们是否诚实?是否说的是真话?是不是当地为了发展旅游而制造新闻?

  当事者神农架林区外宣办罗永斌和湖北广播电台驻神农架记者站站长尚政民对此深感冤枉,大呼:我们没有撒谎!

  我们不妨来看看这起“野人目击事件”:中新社武汉2003年07月02日七月一日电(尚政民 罗永斌)六月二十九日下午,笔者一行六人乘车从湖北神农架林区的木鱼镇前往松柏镇,在二0九国道天门垭下的一段弯道上巧遇一人形动物。 

  当日下午三时四十分,当车行至二0九国道一千五百五十八公里加一百二十五米处,由于公路左转弯,坐在前排副驾驶座上母亲刘爱琼怀中、处于最有利目击位置的神农架林区一中初二学生周江看到一个黑发齐肩、全身灰白、双臂弯曲下垂、一点六五米左右的人形动物,佝偻着腰向路中快步行进,此时,坐在后排的神农架林区宣传部干部罗永斌、林区个体业者向旭以及前排邮班司机刘杰也同时看到,那个人形动物发现有来车,迅走几步闪出路外,由于公路弯道树木遮挡,该人形动物从视野中消失,当汽车拐过弯道,冲至人形动物发现处时,四位目击者吃惊地发现这个人形动物已无踪迹,罗永斌急呼停车,汽车冲出二十多米远停下。大家迅速跳下车赶至路边寻找踪迹,一会儿,果然在路下密林中发现了可疑人形动物奔逃时留下明显的五、六个脚印和踏倒的灌木杂草,最大的脚印长三十厘米,上宽十六厘米,下宽十厘米,并有新折断的树枝。在公路的中央人形动物的出现处,一滩水渍从路中央一直流向路边,长达近三米,闻有腥臊味,干后水迹不褪,值得怀疑。

  事件发生后,目击者立即向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报告,林区人民政府迅速组织有关人士赶赴现场踏勘并了解情况,并决定次日派专人前往进行搜寻和调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