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兴之主-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上一次的战斗,胡人必然对于我军有些轻视,所以此番只要我们出兵,胡人一定会前来迎战。本帅以为,为了表现出我们急于复仇的态势,此番出兵比起上一次只许多不许少,不过考虑到格鲁还要其中一部分军士继续打造攻城器械,所以我军此次出动的兵力最好在三到五万人左右。”对于继续出兵的意向,苏泰本身也是极为同意的,此时听到赵凯开口,沉思一番接着道。

    “那大帅以为,此番出兵兵种方面该当如何分配?”郭文通略一沉思,然后开口道。

    “胡将军乃是殿下钦定的临阵指挥,不知胡将军可有什么意见?”听到郭文通的询问,苏泰倒是没有直接开口,反而向着仍在沉思的胡全开口问道。

    此次行动的目的就是为了直接打击偏关的十万胡骑,这个战略目的比起上一次可是艰难多了。赵凯回到晋阳城之后就直接告诉胡全想要让他担任此次指挥官,所以胡全这几日养伤的同时同样在思考这个问题。

    听到苏泰让自己说说看法,胡全开口道:“大帅,末将以为此次行军主力仍是五千陌刀军,至于剩下的兵力同样需要从边军之中抽调精锐。末将建议,从边军之中抽调两万精骑为两翼,然后在抽调三千长弓手和两千弓弩手为远程打击力量,最后再抽调一万精锐步卒为中军。”

    顿了顿,胡全对着苏泰一礼道:“如果大帅和殿下也要临阵观战的话,还要再抽调三千精兵为护卫。”

    苏泰的意思是此番动用的兵力最好控制在三到五万人左右,如果人数太少万一出了岔子可就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反而言之,因为格鲁还要让自己麾下的大军参与打造攻城器械,如果人数太少的话,万一格鲁避战不出,此次动兵同样难以建功。

    按照胡全的建议,此次一共需要动用四万三千人,如此一来,胡人至少需要动用四到五万人,此战已经算得上是胡人南下以来最大的一次战役了。

    听罢胡全的一番分析,众人商议过后并无不妥,所以各自点头认同。

    商议既毕,赵凯环顾一周开口道:“诸位都知道此战的重要性,所以本王就不必多说了。虽然本王想要等到五千陌刀军训练更为成熟之时再行动军,不过眼下胡人攻城器械已经快要打造完毕,如果是野战的话,我们根本没有能力拦截会师之后的三十万胡人大军,所以此战眼下却是势在必行了。”

    顿了顿,赵凯接着道:“所以本王决定,三日之后大军立即向静乐县进发。后勤方面的事务仍旧拜托丁刺史,而抽调兵力之事,就有孙将军配合胡将军一起施行,其余人等各安其位,专心备战即可!”

    听到赵凯的吩咐,丁建阳和孙虎臣等人各自领命,然后众人立即开动起来。

    偏关,胡人大营。

    上次大战一共斩杀汉军将近一万人,自己麾下却只损失了不到五千人,而且更具有战略意义的是,这是自己跟父汗率军踏破雁门关和偏关之后汉人朝廷第一次大规模的狙击战,此战得胜,无疑让军中大部分士卒更加信心满满,所以格鲁这几日同样心情舒爽。

    至于刘世成率领的三千叛军狙击失败之事,格鲁根本就没有太放在心上。那三千叛军贝莱就没有被他看在眼中,而且法能和尚和明光道士又是死心塌地的跟随自己,所以三千叛军行动失败之后,格鲁非但没有责备青龙寺和长春派的众人,反而又对法能和明光大力抚慰一番。

    格鲁心里自然明白,这些汉人最大的用处是在将来全面进攻河北之地时让他们去劝降那些守军,至于正面战场,暂时还用不到他们发力,所以对于此次截击失败之事,格鲁在众人面前根本只是简单说了几句就略过不提了。

    从眼下的进度来看,最多还有十日左右偏关的攻城器械就能打造完毕,格鲁现在正在思索到时候是自己单独南下,还是跟父汗的二十万大军会师之后在一起南下。

    本来最初的战略是会师南下,不过自从经过上一战之后,格鲁对于汉军的战斗力难免有些低看,如果跟父汉分成两路南下的话,自然可以更快到达晋阳城,只是如此一来就需要自己单独面对晋阳方面派出的阻击之兵了,所以这几日格鲁还有些琢磨不定。

    就在格鲁思索之时,忽然乌儿乞赶到房中兴奋道:“殿下,汉人大军又来了。前方斥候回报,又有四万余人的汉兵出了晋阳城,一路向着静乐县进发,似乎是想要给上一次那些废物报仇,哈哈。”
第一卷初临大夏第五十三章 士气
    听到汉军又有四万余人前来阻击,格鲁神色凝重道:“可曾探清这股汉军到了何处?领军主将又是谁?”

    对于汉军会继续阻击自己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所以格鲁并不慌乱,眼下偏关诸将士正在夹击打造攻城器械,如果汉军不派人来阻击那才说不过去。不过上一次毕竟是自己大胜,想必此次汉军一定是做足了防备才敢前来的,而且主将很有可能会换人。

    “汉军已经到了静乐县地界,看他们旗号打的是苏字,军中斥候以为此番汉军主将爱是他们皇帝派来的北线总管苏泰那个老东西。”

    “嗯?居然是苏泰亲自领军前来?你速速去召集千夫长以上的诸位军官前来议事。”

    苏泰久镇边关,无论是战功还是威望在胡人之中都是极为深重的,听到此次领军主将乃是苏泰,格鲁确实有些忧心。本以为苏泰作为北线总管,要么是在晋阳城主持整体防御,要么就是前往雁门关一线去跟父汗的二十万大军对峙,没想到居然冲着自己麾下十万大军来了。

    “殿下,就算是苏泰那老东西亲自领军又如何?他都一大把年纪了根本不可能亲自上战场,最后也只能在后方摇旗呐喊罢了。只要殿下给我五万大军,末将一定将苏泰的头颅给你提来!”相对于格鲁的谨慎,乌儿乞倒是有些不以为然。苏泰名气虽大,不过这么多年一直在长安城静养,而且年纪也越来越大,乌儿乞根本就没有太当一回事。

    “你懂什么!且不论苏泰此人在边关多年,早已熟悉我们的战法,而且此人在汉军之中同样威望颇高,开战之时只要此人能在后方鼓劲,对于汉军来说就是莫大的鼓励。此番大战我们双方加起来将近十万人不是儿戏,速速去召集诸位将士前来议事。”看到乌儿乞赢了一场之后居然如此大意,格鲁难得有些愠色。

    “殿下稍后,末将这就去传令诸将士前来议事。”看到格鲁有些生气了,乌儿乞赶紧去召集将士前来议事。

    不一时,营中千夫长以上的将军已经全部到来。

    看到众人已经到齐,格鲁率先开口道:“根据斥候探报,有一股四万余人的汉军正在前往此处,目前已经到了静乐县地界,而且此番汉军主帅乃是苏泰,本王已经决定要将汉军阻击在静乐县地界,一定不能让他们进入偏关,不知诸位有何看法?”

    偏关的地形更偏向于防御北方的敌人,所以汉军如果是从南方来,偏关的城墙等物根本就起不到什么防御作用,如果将这股汉军放过静乐县地界,到时候万一出了什么差错,自己在偏关之中打造的各种器械可就危险了,为了攻打晋阳城的大局着想,格鲁还是决定派兵前去迎战,至少要将这股汉军拖在静乐县地界。

    听到格鲁说此番汉军主将乃是苏泰,大堂之上诸多将士立即交头接耳起来。虽然乌儿乞性子鲁莽对于苏泰并不放在心上,不过大堂之上的几十位将士全都是听着苏泰的威名长大的,此番听到苏泰亲自领军前来,居然没有人敢出声迎战,反而各自窃窃私语起来。

    格鲁本以为此番连破雁门关和偏关两处险关,而且此前一战又大败汉军,军中将士必然信心十足才对,结果诸将士一听到苏泰前来却如此谨小慎微起来,心中立时有些发怒。

    不过这个时候开战之前倒也不宜太过训斥他们,看到乌儿乞对于大堂之中诸将士窃窃私语目露不屑,格鲁心思一转对着乌儿乞开口道:“乌儿乞,你是本王麾下的雄鹰,上一次汉军来袭就是你率军将他们击溃,对于此次战役,你有何看法?”

    本来格鲁对于乌儿乞的大意还有些担心,不过看到眼前诸多将士居然有些怯战,格鲁只能将乌儿乞拉出来给众人鼓劲了。

    “殿下,末将以为四万多的汉军根本就不算什么,我们在偏关还有十万大军基本没有什么折损,而且眼下诸多攻城器械已经打造的差不多了,完全可以抽调出六七万人左右前去迎敌,如此一来至少从兵力上来说还是我们占据优势。”

    顿了顿,乌儿乞环顾堂中诸将冷声道:“至于此番汉军主将乃是苏泰,末将根本没有将此人放在眼中。虽然苏泰久在边关确实对于我们有些威胁,不过诸位不要忘了,此人在长安城赋闲多年,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此人现在已经垂垂老矣,他最多只能在后阵指挥罢了,如此一来此人又能翻得起什么风浪?当年我军既然能将此人独子苏胜武斩杀于雁门关下,此次不妨再加一把劲,就让他们父子团聚好了!”

    虽然乌儿乞这番话未免有些吹嘘,不过这个时候用来鼓舞士气再好不过了。

    听到乌儿乞一番话毕,格鲁不待众将反驳,立即击掌道:“好!乌儿乞将军果然是我汗国大将,本王先赐给你二十个汉人女子,然后再给你黄金三百两,命你随本王一起出兵负责临阵指挥,如果此战得胜,本王还有重赏,不知乌儿乞将军可敢领命?”

    “末将得令!还请殿下在阵后观战,末将此番必然不负厚望,一定会将汉军再次击败!”听到格鲁准许自己再次领兵,乌儿乞心中立即大喜。虽然自己对于那二十个汉人女子和三百两黄金并不太放在心上,不过四皇子殿下能够让自己继续领军,那就说明殿下还是极为器重自己的,如此一来将来自然少不了更大的赏赐。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三百两黄金和二十个汉人女子对于乌儿乞这等万夫长来说算不上什么,下面那些千夫长可是眼馋不已,再加上乌儿乞方才的一番自吹自擂,堂上一种千夫长立即奋勇起来。

    “殿下,末将也愿意跟随殿下出战!”

    “末将也愿意出战殿下,还请殿下恩准!”

    “殿下,末将早就想斩了苏泰那老贼的狗头了!还请殿下允许末将出战!”

    看到堂上诸将士终于放开心中的顾虑,一个个开始请战起来,各路心中略显安定。

    双手虚按示意众将噤声,然后格鲁正色道:“此番出战本王会亲自跟随众将前往,临阵指挥则由乌儿乞将军负责,尔等愿意出战的立即率领本部精兵前往校场集合,由乌儿乞将军负责挑选人手。本王给你们一个时辰集合军队,集合完毕之后速速跟随本王前往静乐县。既然上一次我们能够在静乐县大胜一场,此番出兵就在老地方再给汉军当头一棒!”

    格鲁一声令下,诸将士立即下去准备去了。

    看到众人皆已退下,站在格鲁身边的法能和尚略带忧色开口道:“殿下,虽然眼下诸将军心可用,不过苏泰此人在胡汉两朝都有颇高的威望,此番亲自领军前来,只怕确实不易对付啊。”

    “大师,苏泰此人年轻时曾经不止一次的率领自己部下杀出雁门关到草原上烧杀掳掠,本王岂不知此人难以对付?不过军中诸将听到此人的名号居然有些怯战,这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所以本王这才让乌儿乞给诸将鼓鼓劲,而且此番出战本王会亲自前去压阵,只要军心士气不坠,还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格鲁能够被巴托暗定为下一届胡人大汗,无论是眼力还是胆识自然都有过人之处。此番汉军虽然来势滔滔,不过斥候回报说他们只有两万骑兵,剩下的都是步卒。

    如果是四万余大军驻守一座城池,格鲁还有些担心一时半刻攻不下来,不过四万余人的汉军居然想要在静乐县跟自己麾下的骑兵野战,如此一来格鲁自然心中大定。对于自己麾下一众骑兵的冲击力格鲁还是深以为然的,就算是汉军六七万大军摆开阵势又如何?只要乌儿乞率领骑兵几个冲锋就能击溃对方的中军,到时候这股汉军就只能任凭自己宰杀的份了。

    看到格鲁信心满满,明光道士略一沉吟同样开口道:“殿下,苏泰乃是军中宿将,对于我军的冲击力自然深有体会。不过此人居然敢率领四万余人跟我军野战,莫不是另有所持?”

    “道长多虑了,从雁门关道晋阳城一路上或许还有许多可以阻击我军的城池,不过从偏关前去晋阳城中间只有几座小城,苏泰若是想要依仗这些小城池阻击我军,那就是画地为牢自行封困了,所以本王料定,此番苏泰之所以率军跟我们野战倒不是什么有所吃,反倒是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开战之前赵凯都能想到前去雁门关等地探查地形,胡人大军拿下雁门关和偏关之后格鲁自然也会命令麾下斥候前去探查汉军的虚实。

    从偏关前往晋阳城这一路上靠近黄河,所以附近根本就没有太多的城池,所以格鲁认定苏泰此番率军跟自己野战根本就是不得已而为之。

    明光道士本来还想再劝,不过一抬头却看到法能和尚微不可查的对自己摇了摇头。如此一来明光道士立即反应过来,格鲁此人虽然对于自己颇为看重,不过这事眼下已经当着众将的面决定过了,如果自己再行苦劝难免坠了自家威风,而且还会惹得格鲁心中不快。想到此处,明光道士立即闭口不言。
第一卷初临大夏第五十四章 静乐县之战(一)
    一个时辰之后,格鲁亲临校场,看到中军已经集合完毕,立即吩咐乌儿乞从中抽调了六万将士一起动身。

    对于胡人来说根本就没有太多的阵型可言,最多也就是将大军分成左中右三路,然后在留下一部分充当监军和预备队罢了。

    不过此番毕竟是对付汉军名将苏泰,所以格鲁略一沉思终于还是将自己麾下最为精锐的骑兵指派给乌儿乞打前阵了。之所以准备如此做法,主要是担心汉军中军过于牢固,如果前锋不能在短时间内击溃汉军的中军,极有可能会导致自己后方阵型紊乱,而自己将麾下最为精锐的骑兵派出去充当前锋,就是想要在短时间内攻破汉军的中军。

    看到乌儿乞已经抽调完毕,格鲁一声令下,众军立即浩浩荡荡的前往静乐县而去。

    静乐县北部,汉军正在行进之中。

    此番出兵苏泰完全按照胡全的建议分配兵种,除了五千重甲陌刀手为中军之外,两翼各有一千人的弓弩手和一千五百人的长弓手压阵,而长弓手外围则是一万精锐骑兵,剩下的一万步卒则紧紧跟在陌刀手身后。最后三千名骑兵卫则跟在一万步卒后方拉开一段距离,紧紧护卫着赵凯和苏泰等人。

    本来赵凯是想让一万步卒为中军,然后将五千重甲陌刀手埋伏在中军之后,等到胡人前锋气馁之时再行杀出。

    不过胡全和苏泰商议过后终于还是否决了赵凯的建议,主要是胡人骑兵的冲击力太强,如果一万步卒摆在前方被胡人前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