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入地-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呀,不错,王宾你有进步啊”,李大虎拍了拍王宾脑袋。

“别拍了,本来就笨”,王宾甩开李大虎的胳膊。

“咱们如果就这样开车过去,太招摇了,最好不要引起村民的注意”

“对,丰哥说的对”

晚上兄弟三人在宾馆旁边找了一家小饭店,吃饭过程中,李大虎和老板搭讪:“老板,这附近有个叫古家村的村子吗?”

老板眼睛定定地看着李大虎:“你怎么知道古家村的?”

“我们朋友说的啊”

“你们朋友?男的女的?多大?你们要去干嘛?”

“男的啊,我们这么大,我们去找他”

“恐怕那个时候还没有你们这么大的孩子吧,更何况,根本没有你们这么大的男人,如果是旅游的,我建议你们离古家村远点”

“为什么?古家村怎么了?”

“没什么,总之我劝你们不要去”

后来无论李大虎怎么跟老板套话,老板都不说了。

兄弟三人满腹狐疑地吃完饭,从饭店返回宾馆,发现一个在街边修鞋的白发老者,丰晓走上前去:“老人家,能保养一下皮鞋吗?”

“孩子,我能给你保养一下皮子”

“好的,麻烦您给保养一下”,说着,丰晓坐在旁边的马扎上。

“老人家,您听说过古家村吗?”

“咚”,丰晓的鞋从老头的手中掉到地上,丰晓注意到,老头的手有些微微发抖。

“孩子,你们听谁说古家村的?”

“听我们的一个朋友”

“我不管你怎么知道古家村的,我劝你们千万不要去古家村”

“古家村怎么了?”

“古家村挺好的,天晚了,我该回家了”,说着,老头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走。

“老人家,您别走,我们问了好几个人,都不和我们说古家村的事,您就行行好,给我们讲讲古家村吧,我们是真有事要去古家村”,说着,李大虎掏出一张百元大钞塞给老头。

“这不必,你们要是真想知道,我就给你们讲一讲”

“谢谢老人家,这里不是讲话的地方,老人家您还没吃饭吧?咱们找个饭店慢慢说,怎么样?”丰晓

“那不是要你们破费了?”

“老人家哪里话,应该的,大虎王宾,帮老人家收拾东西”。

四人来到一家小店,要了一个单间,坐下,听老头讲故事。

“孩子,古家村这个名字,已经消失三十年了,我已经好多年听不到古家村这三个字了,关于古家村的记忆,都快消失了,如果不是你们提起,关于古家村的一切,恐怕我要带进棺材里面去了”

“我原来一直在古家村住着,但我不是古家村人,你们一定奇怪,我在古家村住,怎么不是古家村人呢?”

“因为我不姓古,也就是说,我们家是后迁过去的,不是祖祖辈辈的古家村人,而古家村里除了我,全都是姓古的人,并且,古家村有个奇怪的传统,媳妇姓什么都可以,第一,不能姓古,第二,不能姓昔。听老一辈的人讲,古家村的人是唐代从西方迁过来的。”

“西方迁过来的?”

“嗯,说是唐朝的军队在新疆打仗,打败了,一伙残兵败将退回中原,就在这里安了家”

第10章

 “哦?这么说,古家村还是挺有来历的,那有没有考古学家对古家村进行过专门的研究,我感觉这段历史,是很有史料价值的”丰晓问道。

“你说的历史研究,那是改革开放富裕以后的事,以前老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哪有心思研究历史啊,可是,改革开放后,人们有条件想研究的时候,却没有机会了”

“怎么没有机会了?”,丰晓不解。

“三十年前,古家村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对古家村来说,不啻灭顶之灾,但外界几乎一无所知,由于种种原因,消息被封锁,国家不想这件事情被宣传。自从那件事情发生以后,政府把老古家村用推土机推平了,把仅存的村民全部消毒,在古家村的地皮上,由政府出钱,统一盖的瓦房,改名叫半甲罡村,清一色的青砖红瓦,那叫漂亮,那时候,别的村都住在草棚子里,可是,除了古家村的人,没有人愿意去住新房子”

“这半甲罡村的名字,据说是请了一个远方的道士,来查看了古家村的情形后,给起的名字,至于这名字背后的玄机,就没有人知道了,那个时候的环境没有现在这么宽松,封建迷信是坚决打击的,那道士是村中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者秘密请来的,换上普通村民的衣服,在新建的村中走了一遍,一边走一边说,奇怪,奇怪。”

“道长,您是说?”,老者问道。

“这村子阴气甚重,然而阴气中却透着刚劲,似有阳气滋生,哪有阴气重孕育阳气的呢?在阴气中,又有戾气,虽然这村子有阴气也有戾气,但是附近的阴气却绝不敢靠紧此村,那道士思索了半天,说,似有刀兵之气”,转身问老者:

“你的先人操刀兵为业?”

“道长高明,我的先祖是武人”

“那就对了,不过怨气甚重,你们把房子建在先人福地之上,恐非吉兆啊”

“道长果然法力非凡,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一千多年来,古家村都太平无事,只是不知遭了什么天谴,竟。。。”,说着,老者哽咽。

那道士把老者拉到一个僻静无人之处,道:“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道长尽管明言”

“天道循环不爽,岂能无妄降灾于贵村?是贵村不肖子孙惊扰了先人!”

“啊?道长此话怎讲?”;老者莫名惊诧。

“有缘者自会解之,何须贫道浪言!”

“道长,有什么办法消灾吗?”

“消灾是可以的,只是逆天道,恕贫道不能为之,况且,消此灾,又会有彼灾,先人之业障,总要有人去还啊”

“不说也罢,非不为也,实不能为也”

“然后,那道士在村里作法三天,看样子累得够呛,最后终于摇着头离开了。后来又有传说,这半甲的意思是三十年,也就是说,道士这名字只能保证古家村三十年的太平,三十年后的事情,那道士也无能为力,到今年,刚好三十年,你们真不应该去啊”

“老人家,三十年前发生了什么事?”,王宾道。

老头看了一眼王宾,抿了一口酒,吃了一粒花生豆,双眼微闭,额头上青筋暴起,陷入回忆状态:“现在想起来,我仍然毛骨悚然”

“那是八十年代,我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仗打得真是残酷,我们团长是参加抗日战争的老兵,他说当年打小鬼子也没有越南人难缠,因为中国那时是越南人的老师,越南人是中国的徒弟,中国对越南抗美的援助是无私的,尤其是军事技术,解放军的那一套被越南人学得炉火纯青,又和美国人在战场上实战检验过,越南人的军事技术确实非常过硬,从军官到士兵,军事素养很高,而他们的武器装备和后勤物资,那是中国人节衣缩食省下来的,很多东西我们还没有批量装备,优先援助越南人,哪成想养出一群白眼狼”

“我在对越前线服役一年,那艰苦真是一言难尽,由于重重原因,一年后我就退役了。”

“我退役后,就被安排到古家村,我之所以被安排到古家村,大概上级觉得古家村是新建的,各种条件比较好,对我是一种优待吧,可是他们哪知道,我住进古家村没几年后,却发生那样的惊天动地大事。”

“那时我复员后被安排到村委会,给村委会做事情,那时退伍兵的待遇是相当好的,我很快娶妻生子,家庭很幸福,我在村委会的工作就是记账、跑腿,生活过得非常滋润,当然了,在老山前线爬过来的人,对生活有什么不满意的呢?有一天,我出去采购一些农资,去郑州,走了三天,等我往回走,离古家村不远的时候,发现情况不对。持枪的武警把整个村子包围了,周围用一人多高的木栅栏围起来,不远处一群野战帐篷。外面的人不许进去,里面的人也不许出来”

“当时我的心里一颤,我已经放下枪一年多了,已经做回一个平常人,那些战场上的血腥已经渐渐离我远去,可是眼前的景象,又勾起我的回忆,你们无法理解,我当时那种心情非常复杂,有恐惧、有好奇、有不知所措、有茫然,还有一些激动”

“但这绝对不是我希望见到的场面,自从我复员后,我一辈子再也不想见到那把钢枪,虽然我曾经对他爱如宝贝、相依为命,那把钢枪是我最可信赖的伙伴,不像你们这些年轻人,是狂热的军事爱好者,其实你们完全没有军旅生活的体验,一个真正的军人,是坚定的和平爱好者,因为他们见过战争的破坏力,见过那种妻离子散和家破人亡,甚至赤地千里!”

“尽管我是一个小兵,没什么文化,但是我理解,战争只是一种手段,绝对不是一个目的,达成战略目标就算完成任务,而你们这些小军事迷,却对武器的杀伤力痴迷,难道杀人是目的吗?”

“因为我是退伍兵,自恃这种身份,我来到最外围的一个警戒岗,我想搞清楚情况。”

“同志,我是这个村的,我的家人还在里面,我能进去吗?”

那个站岗的武警对我说:“按照上级的命令,任何人不能进村,你是村里的人也不行”

“那我怎么办?你不能让我在外面就这么站着吧?”

那武警用手一指不远处一座帐篷:“你去那里呆着,你们从外面回来的村面都在那里面”

“于是我走过去,有三四个我相识的村民都在里面,经过交流,他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都是这一两天刚到这里,部队供应吃喝,尽管伙食不错,可是一直呆在这里也不是办法呀,我就又出了帐篷,找到那个站岗的武警”

“同志,你们这里的最高领导是谁?”

“我们团长”

“在哪?”

“在哪能告诉你?我们团长你想看就能看吗?”

“我猛然想起自己的退伍兵身份,就对那武警说,我是XXXX部队的退伍兵,参加过老山前线,听我这么说,那武警眼神一亮,你知道,武警和作战部队是不一样的,尤其是野战部队,是武警特别向往的,我看那站岗武警的样子,就是一个生兵蛋子,根本没上过战场,那武警上下打量一下我,将信将疑,就指向另一座稍高的帐篷说,在那里,我们团长姓张。”

“当下我到那座帐篷,门口有两个兵站岗,我说找张团长,进得帐篷,我一眼就瞄上两个少校军衔的军官,可是不知道哪个是团长,我想另一个是政委吧,他们抬起头看我,我说我找张团长,一个稍胖的军官说”

“我是张团长,你有什么事情吗?”

我“啪”一个立正,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报告张团长,我是XXXX部队的退伍兵,目前住在这个村子里,前几天出去办事了,刚回来,却进不了村,我还有亲人在里面,我想问问,我能不能帮上忙?”

我动了一下脑筋,说我想帮忙,而不是想进村,我想,这样更容易融入他们吧,因为见到这些当兵的,我就有种亲切感。

张团长听我说XXXX部队,眼神明显亮了起来,XXXX是对越的英雄部队,在全军通报奖励过,解放军报还曾经几次以大篇幅、纪实文学的形式报到我们部队的事迹,想必张团长肯定有所耳闻。

张团长抬起伏在桌子上的身体,站直后,也给我一个回礼,之后快步走过来,紧紧握住我的手:“原来是英雄部队的同志,欢迎欢迎!我们现在正缺人手,如果你愿意,我们一起战斗吧?”,说罢,张团长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

“请张团长布置任务,我一定坚决完成!”

“好,不愧是英雄部队的子弟,对面那个帐篷”,说着张团长用手一指:“那里需要帮忙,你过去看看,对了,你换身衣服,小王,你领这位同志去换一套军装”

第11章

 待我穿上那套久违的军装,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这身军装,承载着我年轻时的梦想,穿上它,想起我那些牺牲的战友,那些蹲守猫耳洞的日子,一幕一幕电影般在我眼前掠过,如今穿上它,却是在为家乡尽力。

“当时一个帐篷里需要我帮忙,我就跑进去,一进帐篷,一阵浓烈的血腥味迎面而来,帐篷上面吊着很亮的大灯,灯下是一张病床,床上一个人像是正在接受手术,周围穿白大褂的人在忙碌,这时有个护士模样的人提了一大包带血的纱布让我拿出去,再拿一些新纱布送进去。当我把旧纱布扔掉,新纱布送进去的时候,他们又给我一个垃圾桶,告诉我找门口的武警,他们自会处理”

“我出了帐篷,由于好奇,偷偷打开垃圾桶盖,这一看不要紧,恶心得我好多天吃不下饭。只见垃圾桶里一个密封的塑料袋,塑料袋里都是白色的虫子,还在动,那虫子比蚕蛹还大,白胖白胖的,要是只是虫子,也还罢了,恶心的事还在后面”

“只见虫子之间互相咬,互相吃,虫子不大,嘴却出奇的大,虫子之间相互吞食的时候,虫子面目狰狞,绿豆般大小的眼睛,发着绿光,当我掀起盖子的时候,那些虫子之间停止噬咬,竟全部瞪着眼睛看我!我被惊呆了,不知过了多久,突然一只虫子开始啃那塑料袋,很快,塑料袋被咬开,那虫子爬出来,直奔我而来!”

“我吓得魂飞魄散,扔了那桶,转身想跑,可是战士的责任感告诉我,我不能当逃兵,可那虫子转眼间已经爬到了我的脚旁!”

“就在这时,从我身后冲过来一个武警,向我大喊,退后,我快步向后退去,他手里端着一个枪模样的武器,半跪在地上,将枪口对准地面上的虫子,枪口喷出一米多长的火舌,我才猛然醒悟过来,那是火焰喷射器”

“随着汽油的燃烧,虫子吱吱叫,突然,我感觉头上掉下什么东西,用手拿下来,这东西还在蠕动,黑乎乎的一截,流出绿色的液体,我用鼻子一闻,奇臭无比,我马上反应过来:这是那被烧的虫子,下意识地扔进火中。让人惊奇的是,那虫子被烧后,竟然能够跳那么高,跳到我的头顶!”

“我正看得发呆,那站岗的武警说,看什么看,再去拿,不许开盖子,赶紧送到前面去,扔进去,说着用手向前面一指”

“前面用水泥砌了一个两人高的圆锅,里面像是倒了汽油,火苗子有一米多高,当时我看着垃圾桶,又不敢开盖子,正捉摸怎么弄出来扔进去,旁边的武警说,傻看什么,连垃圾桶一起扔进去,我用尽力气扔进去,听见里面吱吱叫,想是那虫子在叫。”

“我在返回帐篷的路上,由于好奇,趴在栅栏上向村子里面看,这一看不要紧,我差一点腿都软了,想我也是上过老山前线的,什么样的死人没见过,可是那情景,我是真吓坏了”

“只见两个穿着防化服、戴着防毒面具的人,架着一个人正向外走,那人浑身是血,根本看不出面目,本来这村不大,村民我都认识,可是我真认不出来他是谁,只见这人肚子上血肉模糊,嘴里哀嚎不止,双腿乱蹬,根本不能走路,可以看出架他的那两人一定是当兵的,力气很大,几乎是抬着他走。”

“他们出了木栅栏,马上有人朝他们身上喷一种白色的粉末,那粉末落在两边穿防化服的战士身上也没什么,可是刚落在那浑身是血的人身上,那人立刻爆发出声嘶力竭的叫喊声,随后又有人拿高压水管朝他们身上喷去,随后被架去另一座帐篷”

“随着发病的人越来越多,武警人手不够,由于我的当兵背景,团长给我发了防化服和防毒面具,让我跟他们一起进村,当时我是十分希望进村的,虽然情况很恐怖,但是在前线摸爬滚打的经历,还是锻炼出了我的一些胆量,因为我的老婆和儿子都在村里,拼出这条命我也要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