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柏杨曰(全三册)-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设立祠堂祭祀——祭祀天地及祖先,这就是证据。由此推断,西汉王朝继承尧帝伊祁放勋的大运,盛德已高达顶点。斩杀大蛇,就是符信。国旗用红的颜色,乃火的标志。这是上帝的安排,一切都出于天意。”
  刘邦的出身,不过一个地痞流氓。可是当了头目之后,自有马屁精造神弄鬼,拼命往他脸上涂脂抹粉。连班固,这位受人尊重的史学家,也奋不顾身,查出刘邦竟然是儒家学派顶礼膜拜的尧帝伊祁放勋的后裔。看他这篇大作,左拉右扯,驴头马嘴,真是辛苦非常。司马迁在他的大作《史记》里,便没有这些呓语。
  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借着吉诃德之口,告诉他的伙伴桑丘说:只要你能混出一点名堂,就自会有人发现你有皇家血统。可说明这种摇尾手段,古今中外,相差不多。不过,刘邦也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君王之一。所有关键性的大决策,都是别人的主意,没有一个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庸碌的领袖面对着比他智慧高的人,会感到一种压力,浑身不舒服,自己的愚蠢见解一旦被部属批驳,他会老羞成怒,翻脸无情。左右必须全是比他更庸碌的蠢材,使他有机会表演“面授机宜”、“智从己出”,他才满意。刘邦几乎样样不如人,然而,他是一个优秀的统御人才,能作正确判断,能承认错误,能宽容别人的过失,能用度外之人;胸襟坦荡,不拘小节,具备一个理想领袖的条件。即令生在民主时代,他也会同样崛起。
  刘邦最大的罪恶,是他用残忍的手段屠杀功臣,留下不可抹灭的劣迹,我们绝不宽恕他。但我们也了解,专制独裁政治就是杀戮,当初大家一块当小偷、当强盗,吃在一块、睡在一起,大哥二哥麻子哥,好不亲爱,一旦你高坐金銮宝殿,装模作样,想想你当年狼狈嘴脸,要不是我,你还能活呀?王朝政权建立伊始,效忠心理还没有凝聚成为惯性,互相猜忌之下,不但君要杀臣,臣也要杀君。猜忌犹如荆轲的毒刃,见血封喉,毫无回转余地。西汉王朝初期,我们只看到君杀臣。以后,我们将看到臣杀君,同样凶暴。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论刘邦(2)
这是封建制度的特产,只有民主政治才可以消除这种毒瘤。
  

樊哙被捕
刘邦卧病时,有人诬陷樊哙,说樊哙是皇后吕雉的一党,只等刘邦死掉,就要派军队诛杀赵王(首府邯郸)刘如意跟他的随从。刘邦大怒若狂,用陈平的计谋,把绛侯周勃召到病榻之前,亲自下令:“陈平乘坐驿车,带着周勃,火速前往前方,由周勃接替樊哙的职务,陈平就在军中斩樊哙。”
  樊哙跟刘邦是连襟姻亲,从小玩伴,情同骨肉,为“大哥”刘邦出生入死,忠心耿耿。鸿门宴上,强闯项羽先生军营的镜头(参考前206年),仍历历在目。而刘邦却只听一句风言风语,便下毒手,当年恩义,霎时勾销,所谓“亲密的战友”,使人心冷。政治恩怨,本来变化莫测。而专制独裁下的政治恩怨,不但变化莫测,更带血腥。
   。。

人猪事件
西汉王朝(首都长安【陕西省西安市】)皇帝(二任惠帝)刘盈(本年17岁),凌晨到郊外打猎,唤赵王(首府邯郸【河北省邯郸市】)刘如意一块前去,刘如意年幼(才13岁),贪睡不肯起床,刘盈只好独自出发。皇太后吕雉得到消息,急派人拿毒酒闯进寝宫,强迫刘如意喝下,刘如意遂毒发身死。黎明时,刘盈回来,弟弟已成为尸体。根苗已除,吕雉的复仇之手直指戚姬,下令砍断戚姬双手双脚,挖掉双眼,凿聋双耳,灌下破坏声带的哑药,把她扔到厕所,命名“人猪”。几天之后,吕雉特地叫人引导刘盈前往参观。对着墙角一团血肉模糊,蠕蠕而动的物体,刘盈询问是什么东西?左右据实回答,竟是戚姬。刘盈痛彻心腹,放声大哭,遂患病卧床,一年有余,不能行动。派人告诉娘亲吕雉说:“这不是人做的事。我是你的儿子,对你无可奈何。但竟不能保护老爹心爱的姬妾和弟弟,还说什么治理天下?”从此,刘盈每天饮酒、玩女人,恣意淫乐,不再主持政事。
  司马光曰:“身为儿女,父母有过失时,应该规劝。规劝而父母仍不听,应该号泣规劝。岂有继承老爹创立的政权,当天下的领袖,只因不能忍受娘亲残忍,竟不管国家大事,纵情酒色,自伤身体的道理?像刘盈,正是只怀有小的爱心,而不知道什么是大义的那种人。”
  刘盈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一位仁君,戚姬母子夺嫡利刃,对象就是刘盈。刘盈对她们的仇恨,应远超过娘亲。但危险既已消失,亲情仍是亲情,也只有刘盈这种具有宽厚心灵的人,才能如此地不记旧恶。俗云:“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刘盈从小就在凶爹恶母控制之下,他有什么办法反应他的愤怒、悲哀?司马光轻轻一句:“规劝不听,继续号泣规劝。”弟弟已死,庶母已成“人猪”,还有什么可规劝的?规劝不听,号泣规劝。号泣规劝再不听,下一步又该如何?是号泣个没有完?还是把娘亲皇太后的权柄剥夺!如果那样,司马光又要责备他不孝了。刘盈被迫逃避,是一种无力感的反应,那是对恶母的悲凉抗议,使人充满同情。
  然而,问题仍在“人猪”。禽兽扑杀对手,目的只在置之于死,不在使对手痛苦。吕雉如果把戚姬一刀斩首,我们可以谅解她的积恨。但用“人猪”残酷手段,是禽兽不如。我们绝不反对报复,报复是一种激发人类奋斗进取的最大动力之一。没有报复之心,便成了一滩泥奴才。而“以德报怨”,更是一种狡狯诈术。连儒家系统开山老祖孔丘都强烈反对,认为应该“以直报怨”,那就是,报复不应超过对方应得的。《基度山恩仇记》上,当邓迪斯看到检察官发现妻子和儿子惨死,立刻发疯时,邓迪斯就后悔他做得过分。报复超过限度,心肠阴毒;有力量报复而不报复,属于最高层面的神圣品质,我们在刘盈身上找到。
  死不认错的理论根据
  刘盈住未央宫,经常前往长乐宫朝见娘亲吕雉,平常无事时,又常常跑去闲逛。而皇帝上街,都威风凛凛,军警夹道,禁止通行(这就是“出警入跸”,一种权威展示)。刘盈觉得扰乱社会秩序,就紧傍军械库之南(未央宫到长乐宫,中间是武库)修建双层大道(复道)。祭祀部长(奉常)叔孙通警告说:“这是高皇帝(刘邦)衣冠出巡的道路,子孙的车马,怎么能在上面走?”(皇家礼仪:刘邦生前穿的衣服和戴的帽子,每月一次,都要从墓园捧出来,捧到刘邦的祭庙,称为“游衣冠”。刘盈的双层大道,正筑在“游衣冠”那条路上。)刘盈慌忙说:“马上把它拆掉。”叔孙通劝阻说:“领袖永远没有过失,既然已经筑成,人民都已经知道,拆除了岂不自承错误。我建议陛下在渭水北岸,给高皇帝再建立一座祭庙,这样的话,‘游衣冠’时,就不必再到长安城里的祭庙了。而且对祭庙大加扩建,正是大孝的基础。”刘盈立即下令在渭水北岸,为刘邦建第二座祭庙。
  孟轲曾斥责陈贾,说:“现代的人岂止继续错误下去而已,反而捏造出许多理由,把错误说成美德。”但陈贾不过是偶尔干那么一票的小人物。叔孙通却为拒谏饰非,提供理论基础:“领袖永远没有过失。”于是,冥顽不灵兼死不认错,上行下效,遂成官场中的金科玉律,贻害两千余年,使中国人丧失了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到了现在,偶尔发现中国人主动向人道歉时,尤其在高位的中国人主动向属下道歉时,简直是一幅美好的图画。
  

诛杀三族
纪元前187年,西汉政府下令废除秦王朝的“诛杀三族令”及“妖言令”。
  诛杀三族(父族、母族、妻族)是秦政府制定的法律,这是专制帝王企图彻底消除叛逆的手段,谓之“斩草除根”。问题是,叛逆有它产生的条件,一旦条件具备,不要说诛杀三族阻吓不住,即令诛杀三千族也阻吓不住。而且因有诛杀三族的恐惧,一旦推翻旧统治者,新统治者的报复性和预防性的屠戮,就更凶恶。中国历史上,帝王子孙几乎都被杀光,就是渊源于统治阶层先下毒手。
  连坐,是野蛮民族的产物,时到20世纪,中国虽不再有诛杀三族,但家属对罪刑的分担,仍保持这种余绪。
  

吕家班
纪元前180年,西汉王朝皇太后吕雉逝世,政变爆发,吕家班最信任的郦寄,诱骗吕家班交出军权,吕家班遂全族被屠。
  班固曰:“刘恒(西汉王朝五任文帝)在位时,天下人都认为郦寄出卖朋友,见利忘义。然而,郦寄的老爹(郦商)是开国功臣,又被强力挟持,所以摧毁吕禄,安定国家,拯救父亲,拯救皇帝,大义已够。”
  根据已知的史料,并没有吕家班要夺取刘姓政权的证据,吕雉不过一个泼辣的悍妇,跟《红楼梦》上的王熙凤是一路货色。有小聪明,也有恶毒心肠,但没有疯狂野心。比起7世纪出现的中国唯一女皇帝武曌女士,吕雉就像一个白痴。吕雉最大的愿望不过把她娘家人封王,风光风光而已。封王引起激烈的反应之后,才不得不更坚持封王政策,来保护她的家人和她的弱孙安全。看她饿死刘友,只是为娘家女儿出气。毒死刘肥,只是因为他坐在她儿子的上席,都非一个胸怀大志的人的作为。吕禄、吕产,一对荷花大少,更非政治人物,如果有意谋反,岂会被郦寄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轻率地交出军权?吕家班政变的消息,主要地来自刘章,自从逃席事件之后,双方对立立场,十分明显,吕家班纵有阴谋,也不可能对刘章毫不设防。刘章年轻躁进,利用妻子身份,制造无法求证、但却迎合人心的情报,也只不过为了博取政治暴利。
  以陈平、周勃为首发动的政变,事实上是一场夺权斗争,所以必须使用“诬以谋反”法宝。郦寄当时就被人指责,可见即令在吕家班被肯定为叛逆的恐怖气氛下,公道仍在人心。班固为他辩解的理由:一、老爹是功臣,二、老爹被挟持。功臣之子,难道就可以丧天害理?这种想法可谓奇异之极。而我们又根本不相信他老爹真被挟持这回事,军权在吕家班之手,太久的劫持会使阴谋暴露。
  郦寄卖友求荣、见利忘义,已铁案如山,班固却把他美化得忠义千秋,只不过成则王侯败则贼,刘家班成功罢了。如果吕家班成功,对郦寄这种行为,又是如何评估?当时还有公论,后世的史学家,反而替郦寄开脱。
  不过,无论如何,我不希望朋友中有郦寄先生这种“大义已够”人物,上帝保佑!
  

魏勃
西汉王朝吕家班覆亡后,全国最高统帅(大将军)灌婴在荥阳(河南省荥阳县),听说齐军统帅魏勃是说服齐王(首府临淄)刘襄起兵的人,派使节召他见面,责备他轻举妄动。魏勃回答说:“家里失火,岂有先禀告家长,才去救火的?”退立一旁,两腿发抖,害怕得说不出话。灌婴再问他,他仍是这一句。灌婴瞅看他,失笑说:“人们都说魏勃人中豪杰,简直胡扯,不过一个脓包罢了,有什么作为?”命魏勃回去。灌婴也自荥阳班师。
  有些人久负盛名,平常日子,嘴脸多端,俨然人物。一旦形势有异,如果再继续拍胸脯表演将要杀身成仁,可能就真的要杀身成仁了。于是立竿见影,立刻两腿发抖。不过,柏杨先生积60年的经验,可以预测:魏勃回到齐国后,向齐王刘襄提出报告,或向他的部下训话时,准把这场“荥阳之会”,描绘成据理力争,灌婴终于被他说服,对他充满敬意,待若上宾。说不定魏勃还会在媒体上发表一篇回忆录之类,说灌婴还向他下跪,请他宽恕。达官贵人中,多的是魏勃,久瞧便知。
  

刘邦嫡孙被屠灭
诛杀吕家班政变后,西汉王朝政府面对四任帝刘弘属于吕家班的严重问题,共同会商对策,决定说:“皇上(刘弘)、梁王(首府定陶)刘太、淮阳王(首府陈县)刘武、恒山王(首府真定)刘朝,都不是惠帝(二任帝刘盈)真正的亲生儿子,而是皇太后(吕雉)夺取别人的儿子,杀死他们的娘亲,送到皇宫养育,叫惠帝收作自己的儿子,立为皇太子;晋封王爵,目的只在加强吕姓家族的力量。今天把吕姓家族全部屠灭,而皇帝也好、亲王也好,年纪一天天长大,一旦掌握权柄,我们可要付出代价。与其冒这项危险,不如在高皇帝(一任帝刘邦)儿子群中,遴选一位品德贤明的亲王,请他当天子。”于是刘弘兄弟全部被诛杀。
  刘盈16岁即位,23岁逝世。7年之间,正是青春壮士,生儿子的可能性远超过不生儿子。史书上只说皇后张嫣无子,并没有说刘盈无子,他的小老婆群照样可以生子。史书上强调刘恭(三任)、刘弘(四任)是“他人子”,只是指小老婆的儿子,交给张嫣抚养。站在张嫣立场,固然是“他人子”,站在刘盈立场,仍是刘家血统。正因为如此,吕雉才把孩子的娘亲杀掉。如果是抱自别家,难道独放过老爹,而不灭口?吕雉当然有可能把姓吕的孩子抱来充数,但屠灭吕家班罪状中,没有此条。如果有这种行为,反吕阵线难道不抖出来?而且,抱养一个就足够了,却抱养了七个,数目越多,泄露机密的机会越多。吕雉不傻。
  我们肯定地认为,刘弘兄弟八人,全是刘盈亲生之子。他们的罪状在于他们身上所流的四分之一的吕姓血液。高官们对他们长大成人后的恐惧之情,溢于言表。###下常使事实真相淹没,反吕阵线的史学家,自然希望后人相信这项诬陷。不过,至少有一点可以证实,政变时口口声声保护皇帝安全,不过一个骗局。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乱世悲喜剧
纪元前179年,西汉王朝五任帝(文帝)刘恒,封太子刘启的娘亲窦女士(名不详)当皇后。窦皇后,是清河郡(河北省清河县)观津县(河北省武邑县)人。弟弟窦广国,广国小时候,被人掠夺贩卖,共转卖了十余家,听说姐姐当了皇后,上书描述自己的身世。窦皇后召见,盘问出实情,于是,厚厚地赏赐给他田宅金钱,跟老哥窦长君,定居长安。右宰相周勃、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太尉)灌婴等人说:“我们的性命,握在这二人之手。二人出身微贱,必须妥善地给他们遴选师傅和宾客。否则,如果再步吕姓家族后尘,可是关系国家的大事。”于是物色品德高尚有节操的人,跟他们同住。窦长君、窦少君遂成为谦恭之士,不敢用他们的尊贵身价傲慢别人。
  窦皇后跟窦广国,是观津人,拥有使人唏嘘的凄凉身世和传奇性的姐弟相会。他们的遭遇如果写成报告文学,一定会被人认为虚构,但史实俱在,悲惨世界中,偶尔出现一幕喜剧,也足以鼓舞人生。
  窦皇后自幼家贫,被吕雉女士强迫征入皇宫。有一次,吕雉赏赐每个亲王五名宫女,窦女士在名册之中。她因家距赵国首府邯郸较近,哀求主持这件事的宦官,务必把她分发到赵国。宦官满口答应,但立刻也就忘记,他不会把一个穷苦的小宫女的话,放在心里。于是当动身时,窦女士才发现她被送到代国(首府晋阳【山西省太原市】),伤心哭泣,不肯上道,但皇宫岂允许一个小宫女反抗?想不到到了代国之后,受到代王刘恒宠爱,生一女刘嫖,再生一子刘启。后来刘恒当了皇帝,刘启又被封皇太子,她竟被尊为皇后,阴差阳错,使她走上巅峰。当初如果如愿以偿地分发到赵国,不过仍是一粒微尘。
  弟弟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