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给谁来酿酒-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莲教的起义前后历时九年,洪秀全的革命历时也不短,然而,命运却是相同的。为什么?我们如果参照以后的革命的话,就会发现,这里面有一个由谁来领导这场革命的问题。倘若换一个人来领导的话,其结局又会如何?或者我们不妨更大胆一些,倘若由洪秀全的老对头曾国藩来领导这场革命的话,又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呢?   

  不好说不好说,这一时期的历史,用潘旭澜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迷魂阵〃。   

  不好说也就不说了。但是可以肯定的说,要是由曾国藩来领导这场革命的话,那一定好玩得很。         

→虹→桥→书→吧→BOOK。  

第11节:十年征衣(1)         

  一代名儒   

  曾国藩一生征战,功勋显赫,能文能武,且有慧眼识人之能。不但驱下有术,更能与君斗法,一生传奇。其以理学大师、中兴名臣定格在历史的薄册上,在当世,更称得上是一个特殊的外交家。   

  十年征衣   

  有人说,历史是一个小姑娘,任人打扮。我要说,历史不是任人酿的酒,其中滋味需要去品,每个人品出来的滋味或许各有不同。   

  征衣似雪。我们来看看十多年间曾国藩的遭际。   

  一身多病:曾国藩可以说是一个病号。道光二十年六月,他在京城参加散馆考试半年后就得过一场肺病,肺病在当时几乎无救,幸遇名医,才死里逃生。后又得牛皮癣,此病最是顽固、难医,自道光二十五年开始得此病,几乎终生伴随着他,虽然吃药不断,然一旦情绪有变化,此病即行复发。因而,每当军事不利,曾国藩身上便奇痒难耐,以至于搔得全身上下出血不止,而痒依旧,痛苦万分,只觉〃无生人之乐〃。同时也患耳鸣症。耳鸣症源于肝和肾的毛病。自咸丰七年丁父忧时,年不到五十,便开始眼睛模糊,寸大的字都看不清,他自己屡次提到身体虚弱,不能苦思久坐,再后来还吐过血。最后大概死于中风。   

  两大爱好:曾氏年轻时有两大爱好,下围棋和吸水烟。下围棋太耗时,影响读书,曾氏曾下决心要戒掉,然而在十年征战中,不仅没有戒掉,反而几乎每天一局,就是战争极不顺时,也照下不误,成为他一生唯一的娱乐活动。吸水烟却真的戒掉了。   

  两度丁忧:十年间,先是母亲去世,回乡守丧,然而未及一半,他的天生对头就出现了,广西事发,被迫墨絰从戎,以一个文弱书生而受命大将出征。尔后父亲去世,朝廷仅准假三月回乡料理丧事,再次夺情。两次丧亲,两次夺情,使得为人子的曾国藩未能一守孝道。孝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天大的事,不忠不孝是莫大的罪名,同时孝也是中国以家庭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中为人子者的最大情结。不能尽孝是人生莫大的遗憾。   

  两失兄弟:十年间,曾氏四兄弟均从征于杀场,各自统帅一支军队,日夜操持。劳苦不说,先是六弟曾国华战死疆场,继而幼弟曾国葆病死军前,不仅使曾氏丧失了两员得力大将,也严重地挫伤了曾氏的心。须知曾氏的兄弟情谊,当世无人能出其右。   

  祸不单行:同样给曾氏带来感伤的还有他子女的不幸。一是曾氏五个千金。长女纪静,嫁了个典型的纨绔子弟,嫖娼不说,醉酒不说,且不敬岳父,私取公款。纪静在夫家受尽了冷落,年仅29岁就死了。二女纪耀,丈夫性格也不好,虽没有官家子弟的坏习气,身世也不幸。纪耀终生未育,39岁病逝于法国。三女纪琛,丈夫就是罗泽南的公子,也是一个没有本事只知吃喝玩乐的少爷,而且婆婆太厉害,纪琛深畏之。有劣夫有恶婆,可以想见此女的命运,更想不到的是,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儿子,在南京被炮声惊吓而死,曾氏目睹心伤不堪。四女纪纯的丈夫身体差,21岁就死了,留下孤儿寡母,家境艰难,纪纯也只活了35岁。五女早夭,唯有六女纪芬命好,活过九十,五世同堂。自家女儿如此不幸,怎么能不给做父亲的平添许多辛酸和打击?         

◇欢◇迎◇访◇问◇。◇  

第12节:十年征衣(2)         

  几次自杀:十年征衣,几度自杀,这对于一个行军统帅来说是多么大的无奈,我们无法想象。一次是在靖港之役,这是曾氏出师不久,湘军训练不足的结果。原本颇有大志的他,目睹湘军惨败,欲投水自杀,被人阻止;一次是在湖口一役,曾氏坐镇指挥湘军水师,被罗大纲偷袭,座船都被太平军夺去,情势十分恶劣,不得已跳进了冰冷的江水,幸被部下救起;还有一次就是在祁门困守之时,料知不能免于死,立下遗嘱,准备随时自杀,好在当时围困祁门的李秀成胆小,自行撤退,才又躲过了一场劫难。   

  友逝敌增:曾国藩晚年自述一生朋友不多。十年之间,先是恩师胡文镕、爱将塔齐布,继而是罗泽南、李续宾、胡林翼等等,这些与他共患难的人先后战死沙场,丧失了他赖以辅佐的几支关键力量。他的朋友中,李元度应该算是能与他共生死的,在江西最艰难的时候,李元度一直陪在身边。然而,他派李元度守徽州,才守了一天就落荒而逃,这一逃竟不逃归曾氏大营,却投向曾氏的政敌何桂清去了。这对曾氏来说又是一个莫大的打击,故此后,曾氏数次参劾李元度,后人只说曾氏不是,其实有谁理解他的心思。左宗棠也应算是他的朋友,刚出师的时候,左在湖南,尽心为曾氏募集军饷,鼎力支持。然而后来曾氏父丧,不待圣旨即行回家,第一个站出来骂的便是左宗棠。曾国藩胞弟曾国荃攻下南京洪老童生的老巢,让幼天王逃走,第一个上表朝廷的也是这位左宗棠。这几件事无疑也在曾氏的心上插了几刀。人生莫大的悲哀就在于朋友从背后伸出来的刀子。   

  十年一妾:作为一个湘军统帅,曾氏十余年间征战沙场,他的对头洪老童生正在南京城里享受着88个美女的轮番侍侯,而曾氏十年间仅仅娶得一妾。他的正室欧阳夫人长年待在湘乡老家,无法享受夫妻之乐。娶此一妾,尚是曾氏疾病缠身,特别是牛皮癣复发,奇痒难耐,身边急于有个人料理之际。然而,不幸的是,此女仅仅伴随曾氏一年半,其间大半还在生病,很快就死去了。   

  几大恶名:十年征衣,为曾氏换来了什么?在出征太平军之前,曾国藩就己经是礼部侍郎,官居二品,十年之后,直到江南形势大变,才得以实授两江总督。最后终于位极人臣,列汉臣第一,大红大紫,然而也来不及享受这一盛名,就遇上平捻挫折、天津教案,将自己的功名折损许多。死后得封侯,谥〃文正〃,也算是善终了。然而,十年间恶名几乎一直伴随着他。在组建湘军不久,因为斩杀了十来个抢米行、被疑为会党分子的平民,被人称为〃曾剃头〃。当湘军正盛之际,就有臣子要陷他于万劫不复之地,对皇帝说什么一个汉人,一个在野之人,振臂一呼而天下应,这恐怕不是皇帝之福啊。几十年后,又被封上若干恶名,什么〃镇压农民革命的元凶〃,什么〃地主阶级的反动头子〃、〃大汉奸〃、〃大刽子手〃,甚至还有什么〃卖国贼〃都来了。   

  好在历史选择了曾国藩。十余年间,尽管战场硝烟不散,随时命悬一线,谣言和指责纷至沓来。曾氏却在这些年间,留下了一部日记(从第二次出山起至去世前一天未尝中断)、一部家书(被后世称之为最好的家教教材)、一个文派(湘乡派)、一种精神(湘军精神、敢打硬仗,确立了湖湘文化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开创了一个运动(洋务运动)……         

。←虹←桥书←吧←  

第13节:龙蛇起陆(1)         

  龙蛇起陆   

  俗话说,毁树容易种树难。就是说要破坏一件什么东西容易,而要建设一个新的却很难。比如打碎一块镜子只需轻轻一击,而要恢复起来却是十分困难的。对于一些可触可摸的事件固然如此。然而,历史上的许多经验又告诉人们,有时破坏要比建设还难。一些难以触摸的事物往往遵循这样一个规律。比如传统,千百年来,要打破一种传统,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而要确立一个新传统,往往只需借助于某一件很不起眼的事。又如历史,古人讲:〃欲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此话不可谓不毒也。然而,千百年来,亡国者不可数矣,可有几个亡国者是先亡于史呢?而中国历史上,恰恰相反,新朝建立后,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往往便是替前朝修史。其深层的原因便在于,要破坏一个眼中之物容易,而要破坏一个心中之物则万难。也正为如此,吾国之传统才得以千百年来传承下来。这似乎又应了王夫之所说的话:〃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已矣。〃   

  前面我从一个人的档案说起,仅仅停留在个人身上,并没有把他置于任何一面历史镜像之中。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更方便讲述本书要说的核心人物。因为我一开始就没打算给这个人物立传,也没打算给他写史,我只是想告诉人们,作为一个人他是如何活着的,他为什么要这样活着,他还有没有别的活着的方式。   

  本来,写历史人物,自然离不开历史。但我不想以史家的角色或身份来为历史人物盖棺定论,我只想以一个人看另一个人的方式来看他。在这中间,我和他是平等的,不管他在历史中作用如何之大,也不管他地位如何之高。既如此,我也不承担什么历史重任,我也承担不起。我要做的便是抛开历史这个沉重的盔甲,轻装前进,因此,我不相信什么历史学家只应该叙事而不评价的迂腐之论。因为,事实的选取、裁剪本身就体现了评价,事实不可能孤零零地摆在那里。我的评价就体现我的喜好,体现我的眼光,甚至我的立场,而不是像某些大家所说的那样是什么〃平民立场〃、〃现代视角〃。你一个人能代表平民吗?你一个人能反映现代吗?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千万不要代表我,也千万不要把我的当成你的。         

→虹→桥→书→吧→。  

第14节:龙蛇起陆(2)         

  曾经有许多人都在撰文说,要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曾国藩。其实,没有几个人真正做到了。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观念上的深层因素,二是缺乏过硬的研究。   

  真正要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曾国藩,往往很难。品三国易,品曾国藩难。这是我在长达十余年尤其是近来看曾国藩的过程中经常感叹的。品三国为什么易呢?因为没有观念上的障碍,所涉及的时代也久远;品曾国藩为什么难呢?因为他去古未远,所涉及的人和事过于纷繁复杂,内心常常被一些看似清晰的东西所纠缠。前面所讲的就是为了告诉广大读者,曾国藩所面临的对头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这很有必要,因为一个人往往又是另一个人的镜子,正好比我可以从你眼里看到我自己一样,这样做有利于更清楚地认识曾国藩其人。   

  中国文化里有一个千年不变的传统,那就是为尊者讳,为名人讳。周文王本是臣属于殷商的一个少数民族部落,他的来历出身如何,难以确考。但当周文王造反之时,便在思考如何造神,在精神上求得天下的响应。于是一个神话或者鬼话便开始广泛流传。这一神话或者说鬼话至今还保留在《诗经》里:   

  厥初生民,时维姜源。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攸止攸介。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为后稷。   

  这是说周的始祖叫姜源,姜源是怎么把后稷生下来的呢,说她是踩了神的大脚印而怀了孕。也就是说,姜源不是与其丈夫合法性交而怀孕生产的,后稷的父亲是谁就成了问题,本来在那个时代,女人没有什么贞节观念,她可以和任意一个男人性交。比如孔子的母亲,据说是野合而生下孔子的。所谓踩了神的脚印,说穿了大概也是与人野合,这本来没什么了不起,但对周民族来说,毕竟不大光彩,连父亲都不知道是谁,是要被人骂做〃野种〃甚至〃杂种〃的。所以只好在这个方面大做文章,造神。至于后稷到底是不是周民族的祖先,只有天知道。这样一来又把自己的身份与远古时代的圣人挂上了钩。   

  后世的帝王都从中学会了这一套,无一不依此照葫芦画瓢,冒认祖先,虚构身世,伪造简历。如汉刘邦就有了一套〃赤帝子杀白帝子〃的鬼话。《史记》还说汉高祖刘邦之母,于大泽之陂歇息,梦与神遇,未几有孕,遂产高祖。几乎是周代神话的翻版。刘邦〃龙准而龙颜,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醉卧之时,其友见其身上常有龙。唐朝的皇帝姓李,为了攀上老子(李聃),苦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八杆子打不上,只好转而尊奉道教。其实老子虽是道家,道家与道教固然有一点渊源关系,但实则是两码事。《晋书》曰:〃李太后数梦两龙枕膝,日月入怀,遂生孝武帝及会稽文孝王、鄱阳长公主。〃《南齐书》说南齐太祖十七岁时〃梦乘青龙西行逐日,日将薄山,乃止,觉而惧,家人问占者云:至贵之象也〃。《宋史》说,安懿王梦见两龙与日一起下坠,他以衣承之,后来生下的〃龙子〃就是英宗……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  

第15节:龙蛇起陆(3)         

  曾国藩生于十九世纪文明程度较高的时代,只是湘中山地一农民。不想时世造英雄,成就了他一生风云。作为一介饱读儒家诗书的士大夫,自然不会给自己造神。然而,既是传说又是事实,围绕着曾国藩的出生也有一个〃神话〃。   

  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日深夜,曾国藩的祖父竟希公忽然看见一条巨蟒在自家门口自天而降,并绕屋一匝,进了大门。蛇身如吊桶,黝黑有光,斑纹赫然,吐着长长的信子,〃嘶嘶〃作响,眼睛通透有红光,头进院子很久,尾巴还在门口。竟希公吓出一身冷汗,就醒来了,方知是南柯一梦。披衣起床,走出户外,明月当天,四周寂然,突然看见屋门前的空坪上分明躺着一条大蛇,左右挪动,不禁又吓了一跳。再定睛看时,哪里有蛇,分明是一株老藤在月夜下的影子。   

  就在他三思之时,家人过来报喜,孙媳妇生了个胖小子。   

  竟希公喜出望外,看那小子,竟然眼睛尚未睁开,却似笑非笑。竟希公猛然醒悟,此子莫非就是蟒蛇精投胎?于是把刚才梦境一说,众皆唏嘘。   

  这故事较早就在湘乡曾府流传。有人说,当年郭子仪出生时,其祖父也梦见一大蟒蛇进了家门,其后果然力挽狂澜,立下赫赫战功。有人说,曾国藩成年后,一直患有牛皮癣,其状堪如蟒蛇之皮肤,莫不应验乎?   

  龙图腾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且不说真龙天子的传说有多少真实性,中国龙确有专横霸道,憎恨秩序,炫耀自我,好大喜功的一面,但是,热情、欢乐、活跃、灵动、智慧,又是中国龙的原初的可贵品格。龙并非帝王专属,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知识分子,也可以喻之以龙。孔子惊叹老子的学问博大精深,曰:〃老子其犹龙乎?〃诸葛孔明,人称〃卧龙先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湘乡荷叶的地形地貌也是〃实生龙蛇〃之所。用以比喻非常之人,〃人中之龙〃可以是各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