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湖西惨案大揭秘-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同郭洪涛来的社会部部长刘居英见张令仪聪明利落又能干,就问她愿不愿意到抗大学习?张令仪当然愿意。“湖西事件”处理结束后,张令仪跟着刘居英来到山东分局。正值山东妇联筹备姊妹剧团,组织上就分配张令仪参与剧团的筹备工作。

  过了很久,刘居英才对张令仪说了一件事,他说:“你两个姐姐都死了。我原来不敢告诉你,我相信你能挺得住。”

  原来,张令仪投奔八路军学兵队后,在临汾读书的大姐也奔向延安,她乘坐的那只船在过黄河时翻了。二姐令德在护士学校学习时,因病死在岗位上。

  张锡九的三个女儿只剩下令仪,就是粉身碎骨,他也要来见见这个女儿。

  短短的几年,张令仪有了太多的经历。她在等待恢复党籍的日子里,比同龄的女孩成熟多了。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的消息传来。山东省领导机关要召开追悼大会,姊妹剧团连夜赶制花圈。牡丹花、栀子花、喇叭花、*……一朵朵洁白的花儿都是女孩们蘸着泪水剪出来的,每朵*有几十个花瓣,每个花瓣都是用剪刀,把一条条的细长白纸在手心里压成弯弯的*瓣,手压痛了,红了,肿了,没有人停下。追悼会这天,剧团向死难烈士献上花圈。陈若克作为山东省妇联代表,代表山东妇女与儿童在大会上控诉国民党反动派,不抗日却杀害抗战的新四军。当她讲到多少失去了丈夫的妻子,多少失去父亲的孩子,都在声讨杀人的刽子手,血债要用血来还时,字字血,句句泪。参加追悼会的人无不失声痛哭。参会人员振臂高呼“反对内战,反对投降”!参加追悼会回来,剧团的同志们都吃不下饭去,大伙商量写一个揭露皖南惨案真相的剧本,向群众进行宣传。张令仪以最快的速度将剧本写出。内容大致是:新四军家属,欢送自己的亲人北上抗日,战士离家不久,就听到被国民党杀害的消息,他的家庭同时遭到蒋匪帮的抢劫,强逼这位军属承认新四军是违抗命令而受到惩罚。坚强的大嫂拒理力争,誓不低头,大声呼喊“他们没有抗命”,被匪军拳打脚踢,大嫂奋力反抗……这出戏由张令仪演军属大嫂,倪振华演嫂嫂,陈立、王峰演儿子。排练时,张令仪完全进入角色,演得真实、动情,在指控国民党暴徒时,她声泪俱下,无法控制感情,最后连台词都说不下去了。在台下观看的分局书记朱瑞、秘书主任谷牧,妇联的领导祁青若、刘锦如、陈若克、戈明、李岩也都看得声泪俱下。

4、罗荣桓的心情仍然十分沉重
湖西“肃托事件”被制止了,大批干部和群众得到了解救,可是身为领导的罗荣桓的心情仍然十分沉重。

  有一天,他散步时,遇到了在第4大队一营当组织干事的陈忠梅。

  陈忠梅是1929年后参加革命的红小鬼,曾在罗荣桓领导的第一军团政治部工作过。如果是在别的场合,罗荣桓见到他一定会亲热地谈一会。可是此时此刻,罗荣桓的心情很沉重,他一见到陈忠梅就表情严肃地说:“小鬼呀,你还记得打‘AB团’的教训吧?湖西事件又重犯了那种错误呀!”

  这一事件为什么会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教训是什么?我们党内为什么总是有人制造于革命不利的事件?罗荣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苦苦地思索着。

  在这一段时间内,罗荣桓脑海中总是浮现出红军时期肃“AB团”的运动。红军总前委对敌情估计错误,在红军中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肃反斗争,结果造成了乱捕乱杀现象。罗荣桓还清楚地记得,他当时任红4军政委,一位年仅十几岁的小战士也被打成了“AB团”,原因是他给被打成“AB团”的人买了酒和花生米,最后是罗荣桓救了这个小战士。当时有人说12师师长萧克也有“AB团”的嫌疑,准备抓起来,是罗荣桓保护了他。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红4军政治部通知说12师的宣传队长和一个宣传员是“AB团”,于是,师里立即将这两个人逮捕。提审时,这两个人不承认,一用刑,承认了,又供出十几个人。再抓,再打,再审,这十几个人又供出几十人,不到两个月,这个师抓了100多人。当时规定,捕人由各团决定,杀人由各师党委决定,不须向军党委和总前委请示报告。12师准备杀几十人。

  就在准备动手的那一天早晨,12师领导感到杀这么多人有问题,萧克便骑马到军部向罗荣桓政委请示。罗荣桓和红四军军委秘书长黄益善接待了他,听了他的汇报。罗荣桓当即明确答复:“不能杀那么多人。”听了罗荣桓的意见,萧克心中有了底。他立即往回赶,救下了30多人。从此,“罗政委刀下留人”的故事便在红军许多部队中流传开来。

  王凤鸣所在的四大队隶属于苏鲁豫支队。“肃托”事件发生后,支队政委吴法宪没有露面。罗荣桓到湖西后便打电报,叫吴法宪迅速从陇海路南到湖西来,但吴行动迟缓。

  罗荣桓严肃地责问道:“你是支队政委,湖西发生了这样严重的问题,你为什么不来处理?”

  “王凤鸣把梁兴初都抓起来了,我来也处理不了。”吴法宪说。

  其实,吴法宪是怕王凤鸣把他也给抓起来。

  对于吴法宪的胆小和失职行为,罗荣桓进行了严肃批评,报请上级批准后,将吴法宪作降职使用,由支队政委改任支队政治部主任。

  罗荣桓以果断的措施挽救了湖西的危局,区党委和湖西各县县委陆续恢复了工作,湖西抗战形势逐步好转。

  在湖西被罗荣桓营救的干部,后来许多人担任了各级领导职务。罗荣桓处理湖西事件的历史功绩,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湖西事件以后,罗荣桓经常以此为鉴,教育干部严格掌握党的锄奸政策,在115师机关和部队中,从此再未发生过类似的事件。

  1941年,115师师部进驻滨海区。

  一天,罗荣桓听说山东纵队第2旅奉命在搞“肃托”,抓了几十个人。他立即对旅长邓继先、政委江华说:“此事应当慎重。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要赶快把被捕的人放掉。”孙继先和江华按罗荣桓的指示,立即将被捕的72人全部释放。 txt小说上传分享

1、粉碎顽军的联合进攻
经过“6。14”事件, 丰县国民党当局便以百倍的仇恨,向八路军黄河支队及湖西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猖狂的反扑。与此同时,丰、沛、砀三县日伪军和商丘日军一部也先后对丰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于是,日伪、国民党地方军与黄河支队在丰北十字河湖西抗日根据地的东大门展开了更加激烈的“三角斗争”。

  1940年11月20日,顽专员汤铁飞(即汤静)尚未定惊魂,为了整顿残部,便以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的名义,声称奉江苏省府令,遂将丰县常备队改编为丰县保安旅,委县长董玉珏兼任旅长,黄体润任副旅长。保安旅下辖四个团,一个警卫营。原一大队一区常备队直属中队和五、六区常备队编为第一团,王德举任团长,该团驻扎丰西五区王沟、齐胡同一带;以二大队、四大队、二三四区常备队及一二游击小组编为第二团,彭世亨任团长,该团驻扎丰西北四区丁庙、王学屋一带;以七大队、华山大队及新编之第三大队为第三团,李秉玺任团长,该团布防于丰南,西起丰砀公路,东至丰铜公路的大沙河两岸;第四团为薛廷燧部,布防于城北陈三座楼、赵庄一带。原常备队手枪队改为特务队,直属旅部。这四个团的整体布防主要是针对鲁西南和丰县东北三区的抗日*根据地。

  1941年初,国民党江苏省沛县县长兼保安旅旅长冯子固、山东省第一行政区专员兼保安第十四旅旅长周侗等部,封锁津浦路及微山湖东西地区,隔断了八路军湖西、鲁南抗日根据地的联系。为打通两区之间的联系,扩大回旋区域,一一五师于1月15日,组织教二旅、教三旅、教四旅,东西配合,反击顽军。教三旅、教四旅向冯子固部出击,收复鱼台、丰县间的十字河地区,迫近微山湖西岸;教二旅第六团在滕(县)西之望冢、南韩桥一带,反击周侗部。2月1日克南阳镇,恢复了鲁南、湖西两区的联系。3月,当国民党军李仙洲部之第二十一师进到徐州以西陇海路北地区时,冯子固又联合当地土顽,充当李仙洲入鲁的急先锋,向十字河地区进犯10余次,并一度占领十字河以东地区。教三旅、教四旅再次展开反击,经军事上针锋相对,政治上分化瓦解,粉碎了顽军的联合进攻。至5月,八路军恢复了十字河全部地区,稳定了局势,保持了湖西与鲁南和华中的联系。

  1941年农历2月16日夜,盘踞在和集西头楼的日伪军数百人,突然包围了红枪会(此时已称自卫队)总部。队长渠运玉在紧急关头迅速组织部分队员及家属与敌人拼杀起来。其他队员听见枪声,跃身起床,火速赶到总部救援,反复冲杀,一直相持到天亮。此时,邻村的援军陆续赶到,崔庄、马庄、渠新庄的红枪会小队也相继入村与敌教授,敌人只得仓惶撤退。

  在这次日伪扫荡中,总队长渠运玉不幸壮烈牺牲,另有几名红枪队员中弹身亡。事后,总部召开了紧急会议,安抚了死难家属。并迅速安排转移事宜,防止敌人卷土重来。果然,第二天,丰县日军纠集了沛县、砀山、鱼台、金乡、单县的日伪军数千人气急败坏地再次来渠三座楼进行了“清洗”,此时,村民与队员已安然转移。

  敌人撤走后,湖西专署及丰县人民政府领导同志赶至渠三座楼慰问了死难家属和红枪会队员,召开了追悼大会。湖西专员李贞乾送来了沉痛悼念渠运玉先生的挽联:“红枪迎鬼面,为国誓雪百年耻;白刃刺奸头,保有气壮三座楼”。从此,渠三座楼人民子弟和红枪会队员,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纷纷走上革命的道路。

  1941年夏,金,单、丰地区形势比较 紧张,串城日伪军的活动主要在丰县西部,  因此丰城到小刘集的情报干线的任务厂比较繁重。从这年夏季到秋季,丰城的日伪军曾三次扫荡我五区的张蒋河、周庄、刘集等村,均因我们的情报送递及时,日伪军不仅扑了空,还遭列我部队的伏击。同年,鲁西南国民党反动头子来世勤集中兵力,将我活动在单县东部的机关、部队向东排挤,而丰城的日伪军也出动兵力向西出击,企图夹击我们。有一次,丰城日伪军一千多人,以坦克开路,向我丰单地区扫荡。我丰城情报站事先得到情报,由一区区委书记孙廷选同志亲自出马,将这份重要情报迅速转往小刘集,我机关,部队得以安全转移。待敌伪收兵回城时,在王岗村又遭到我军的伏击,敌伪死伤二十余人,狼狈窜回丰城。日军头目当即把伪军骑兵连胡连长揍了两个耳光,大骂道:“为什么在地图上找不到王岗村”原来王岗村在单县,日军看的是丰县地图。

  1941年初,国民党江苏省沛县县长兼保安旅旅长冯子固、山东省第一行政区专员兼保安第十四旅旅长周侗等部,封锁津浦路及微山湖东西地区,隔断了八路军湖西、鲁南抗日根据地的联系。为打通两区之间的联系,扩大回旋区域,一一五师于1月15日,组织教二旅、教三旅、教四旅,东西配合,反击顽军。教三旅、教四旅向冯子固部出击,收复鱼台、丰县间的十字河地区,迫近微山湖西岸;教二旅第六团在滕(县)西之望冢、南韩桥一带,反击周侗部。2月1日克南阳镇,恢复了鲁南、湖西两区的联系。3月,当国民党军李仙洲部之第二十一师进到徐州以西陇海路北地区时,冯子固又联合当地土顽,充当李仙洲入鲁的急先锋,向十字河地区进犯10余次,并一度占领十字河以东地区。教三旅、教四旅再次展开反击,经军事上针锋相对,政治上分化瓦解,粉碎了顽军的联合进攻。 txt小说上传分享

2、“湖中”诞生
一九四一年春,八路军主力部队活动在丰北十字河一线,主要任务是打击河东魏楼一带的国民党部队。当八路军主力部队东进时,丰县的日伪军立即从丰城、常店等据点出动兵力,从其背后偷袭。

  一天,从徐州增兵到丰县的两连日军,配合驻丰县的日军百余人,由大量的伪军开道,向十字河出发,企图从背后偷袭我主力部队,我们得到情报后,就赶在日伪行动二十四小时之前,将情报由城关、赵楼、史小桥,送到大裴庄(丰北抗日根据地)。我主力部队得到情报后,在军事上作了周密布署,巩大庄一战,打死日军一百—、十多人,打伤;百多人。从此,我主力部队解除了东进讨顽的后顾之忧。至5月,八路军恢复了十字河全部地区,稳定了局势,保持了湖西与鲁南和华中的联系。

  1941年3月, 湖西抗日中学在微山湖西抗日游击根据地创立。

  “湖中”的学员大多数是来自本县、沛县、金乡、鱼台等县的抗日青少年宣传员,少数同学是徐州铜山及敌战区来的进步学生。学校的教员都是湖西地委从党政机关选调来的干部,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第一任校长是由湖西专员李贞乾同志兼任的,刘尹斋任副校长,郭怀信任教导处主任,王晓天任大队长,张学清忍指导员。

  开学典礼上,李贞乾校长对学生们讲道:“我们所以决心在艰难的斗争环境中办校,就是为了把你们培养成革命事业的继承人……要成为有本领的革命事业继承人,就要学习马列主义革命理论,还需要有科学文化知识。要为人类美好的理想共产主义而奋斗,希望都能以共产党员的革命品质来要求自己,在战争中迅速成长。”他强调:“老师和同学要团结互助,要时刻提高警惕,要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湖中”把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校歌作为自己的校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就是学校的校风。由于学校诞生在抗日战争中最艰难困苦的时期,日本鬼子读一我们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湖西抗日根据地在日、伪、顽三方面势力的包围和夹击下处境十分艰难,敌人的小股武装突击几乎随时都可以遇到,学校在这小小的根据地里经常要穿插在敌人的空隙中,不停地奔波、流动、转移……

  “湖中”的师生们一方面过着游击生活,与敌人巧妙周旋,另一方面,还要与饿打交道。当时,素称“鱼米之乡”的微山湖和南阳湖南岸地区正逢灾荒,抗日根据地的粮食缺乏。在这种情况下,抗日政府想方法来保证学校们的定量粮食(每月略低于工作干部的定量粮食)。由于学校处于流动式的,经常要换地方,做饭问题是个麻烦事,有时碰上“情况”,要走上四五十里地住下,刚住下,又可能发现敌情,也得撑着咕咕叫的肚子“开路”。有时甚至会饿上两天。后来,区政府把一定的粮食交给群众基础较好的蔡湖村里的两户老乡,让他们到指定的宿营地送一趟窝窝头。

  因为三天两头作行军转移,学生们的上课学习往往安排在敌人扫荡间隙、行军一停下来,就要赶紧上课。屋里、院里、地头、路沟边、、树林里,都是学习的课堂,甚至冰天雪地里也是学习的场所,学生们在战斗、紧张的革命熔炉里开始锻炼成长。

3、《鹰之歌》
1941年4月上旬的一天,盘踞山东鱼台县城的一股日寇、伪军到首羡乡朱洼村抢掠、抓人。三区游击队员张体全因躲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