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点与线-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日在此停留。”
    回电内容虽然有一半已在预料之中,三原还是恍然若失地坐下来。
    ——安田确是这样讲过,札幌的双叶商社有个名叫河西的男子,在一月二十一日到
札幌车站接他,他在二十二、二十三曰两天住在札幌市内的丸物旅馆里。
    三原取出香烟点燃。房间里没有第二个人,正是浮想联翩的好机会。
    这封回电的结果已如所料,与安田的解释毫无不同之处。从这上面,完全寻不到他
的破绽。照这样来看,安田果真是在二十一日到达北海道。二十日晚,佐山和阿时在九
州情死,二十一日早晨,尸体被人发现。在这时候,安田正坐在驶往北海道的快车“十
和田号”里。如果不如此,他就不可能在札幌车站和双叶商社的那个名叫河西的人会面
了。
    然而,三原的思想仍然离不开一点,安田为什么要利用东京车站的四分钟巧妙时机,
来安排目击佐山和阿时出发的第三目击者呢?这一目的,目前还不能猜透。虽然不能猜
透,目己却认为在二十日(那大晚上:佐山和阿时情死)到二十一日(那大早晨,尸体
被发现)这两天,安田的行动一定和九州方面有所联系,这是自己所坚持的看法。谁知,
现实却是安田的行动恰好和九州的方向相反。他并没有向西,却是向北去了。
    ——等一等。方向虽是相反,却还是有蹊跷。
    三原点燃第二支番烟。安田故意拣了相反的方向,离开东京,是不是故意避人视线
呢?这和故意利用四分钟的时机不正是同样的手法吗?
    三原想到这里,从口袋里取出一份关于佐山的调查报告书。这是福冈警署侦探鸟饲
特意给他准备的。许久不见的鸟饲重太郎的削瘦面庞和眼角的皱纹,不觉又在他的眼前
出现。
    佐山和阿时的情死——佐山和阿时吞服氰酸钾——是在一月二十日夜晚十点钟和十
一点钟之间的亭。这是尸体检查报告的推断。
    三原在早已准备好的火车时间表上反复寻找,在上述时刻,“十和田号”快车正在
常磐线上疾驶,刚刚驶过著名古迹勿来,在久滨、广野一带飞奔。
    再试一次。尸体被发现的时间是二十二日晨早六时半左右,这时,火车正驶离岩手
县的一户车站。安田如果搭乘这列火车,同九州香椎海岸所发生的事件,在时间上和空
间上都是完全隔绝的了。
    三原思索到这里,发现自己研究火车时间表的方法和安日的妻子在杂志上所写的方
法颇为相似,不觉苦笑起来。
    安田的妻子写道,安田对于火车时间表很为熟悉。所谓熟悉,不是可以发展为精通
吗?
    ——会不会是这样。他是在利用火车时间来证明本人不在现场?
    证明本人不在现场,这就有点趣味了。安田已经确认自己不在东京。这一次证明,
显然是要证明“自己并未前往九州”吧。
    三原重新拿起电报,又把电文读过几遍,然后把电报夹在指缝里玩弄起来。对于电
文,没有不信任的道理。实际情况恐怕也同电文所报告的并无出入。不过,这可能只是
从大街眺望一座建筑物的外观,还应当再从建筑物的内部去详细研究才好。
    ——去北海道看看!
    如果想发现建筑物有什么缺点,还是必须身临其境,一点一滴地仔细敲打盘查。三
原从各种情况出发,一一打定了腹稿。
    第二天早晨,三原等笠井科长到达办公室,便站到他的桌前。
    “札幌的回电来了。”他把电报交给科长。
    科长看了电报,抬头望着三原说,“和安田的话一样。”
    “对的。”
    “那么,你先坐下。”科长预料三原要发表长篇意见,便这样说道。
    “我昨天到镰仓去了,正是科长不在的时候。”
    “是啊,我看到你留下的条子。”
    “我是去看安田的太太,看看安田的话对不对头。他的太太果然有肺病,卧床静养。”
    “照这样说,安田的话都是句句兑现的。”
    “可不是,大体不差。不过,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
    三原说到此处,提起医生交给他看的安田妻子所写的文章,里面提到安田精通火车
时间表一事。
    “原来如此,果然值得注意。”科长把交叉的双手放在桌上。“这就说明了东京车
站的四分钟时间是故意安排出来的。”
    “我也是这样想。”三原看到科长的想法相同,兴致勃勃说道。“安田既然故意安
排出四分钟的目击者,就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他是在佐山情死事件上扮演了什么角色。
这是症结所在。现在虽然还不知道他是什么角色,但敢确定他一定是个角色。”这句话
意味着他直觉安田在情死事件上必然犯了罪。
    “讲得对。”科长立即表示支持。
    “所以,我打算到北海道去一次。安田在情死事件的当天虽说是正去北海道,可是
我总是认为可疑。札幌警署的报告固然可信,可是我也觉得此中必然另有诡计。如果能
够发现这一诡计,那时,安田为什么要在东京车站安排佐山出发时的第三目击者的谜,
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科长听了,一时没有答话,眯着双眼考虑了一阵才说,“好吧。事已如此,就要追
查到底。主任那方面,由我来劝说吧。”
    这几句话说得吞吞吐吐,同他以往的作风大不相同,三原大出意外,凝视着科长的
表情。
    “主任反对搜查了么?”
    “还说不上反对,”科长含糊说道。“他认为既然已断定为情死了,再追下去也没
有什么意义。这几句话说得并不积极,你不必担心,我去劝说劝说。”
    笠井科长微笑着安慰三原。
    ……
   





  

 



                              第十章   北海道的目击者

                                         一
 
    第二天黄昏,三原搭乘“十和田号”快车,自上野车站出发,前往北海道。
    这就是安田所乘的那列火车。一方商是这列车去北海道最为方便,另方面则是“实
地检查”一下安田的口供。
    三原在火车驶过勿来市之后才开始睡觉。对面坐着两个人,操着东北口音,天南地
北地闲谈,吵得人的神经丝毫不能休息。可是,快到十一点钟时,白天的疲劳终于带来
了睡意。
    翌晨,晨曦檬陇,大海罩在乳白色的天幕中,别有新鲜之感。车内已经开始了下车
的准备。
    列车员站在门口,道了声早,向乘客致词道:
    “终点站青森就要到了。诸位长途旅行,想已疲倦。不过,凡是有打算乘青函渡轮
前往函馆的人,请在旅客单上登记。现在,请先在登记表上填表。”
    列车员把登记表发给举手的乘客。坐船去北海道,在三原还是初次,他也要了一张
登记表。
    旅客单只是一张表,不知是什么原因,要在甲乙两旁上填写同样的表格,在收票处
交付。
    到达青森车站是九点九分。离渡轮开航时间还有四十分钟。上船前要经过一座长形
月台,旅客们为了争取好座位,争先恐后地向前奔跑,三原的后背不知被人冲撞了多少
次。
    到达函馆己是下午二时二十分。又过三十分钟,“球藻号”快车发车。车船时间联
系得很紧密。
    这列火车行车五个半小时,三原虽然是首次欣赏北海道风景,也不觉生厌。晚上抵
达札幌时,已经是精疲力尽,连屁股都坐痛了。
    到了车站,三原打听到一间廉价旅馆住下。虽然明明知道,如果投宿丸物旅馆,对
于调查安田的事可以一举两得,限于旅费不足,只好忍耐一些。
    那天晚上下雨。三原听着雨声,由于疲劳不堪,转眼就睡着了。
    早晨,过了十点钟才匆忙起身。昨晚下了雨,被褥潮湿湿的,有些寒冷。北海道天
气果然名不虚传。
    三原吃过饭,先到札幌中央警署。这是礼貌,先谢谢人家协助调查。
    “是不是调查得不好呢?”东京警视厅竟然派了人来到现地,就难怪札幌探长为之
忐忑不宁了。三原连忙解释说,并非如此,自己是前来进行个别侦查的。
    听说他想去丸物旅馆,探长派出一名探员给他带路。既然能够有此便利,他也没有
谢绝。
    旅馆方面已经受过调查,所以回话简单明了,女账房立刻把旅客名簿取出,指着安
田辰郎的姓名。
    “他是一月二十一日晚上九点钟来的。二十二日和二十三日部住在这里,白天办事
出外,天黑以前就回来了。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态度很沉静,”
    女账房所讲的话和安田的特征很符合。三原把记有安田辰郎字样的旅客名簿收过来。
出了旅馆,打发探员先回去,以下的行动,似乎一个人要方便些。
    双叶商社就在熙来攘往的大街上,贩卖机械器具,是一间规模很大的商店。橱窗里
陈列的物品连摩打都有。
    河西是个刚过五十岁的秃头汉子,自称是营业主任。看了三原的名片,不觉睁大了
眼睛。
    “前几天,札幌警署也派来探员打听我到车站迎接安田先生的事情,对于安田先生,
难道有什么怀疑吗?”
    




    河西的脸上完全是大出意外的表情。
    “不,没有什么怀疑。不过有一些其他的事情,需要调查一下,作为参考,请你不
要担心。你和安田先生在生意上来往很久了吧。”三原平静他说道。
    “有五六年,是个在信用上很诚实的人。”河西提出保证。
    三原为了让对方安心,不断深深点头。“那么,安田先生在一月二十一日来到札幌
那天,是你到车站接车的?”三原不远千里而来,就是为了提出这一个触及核心的问题。

                                     二

    “是的。我接到他的电报,说是二十一日乘‘球藻号’列车到札幌,请到车站候车
室会面,所以就去了,很不巧,电报已经撕烂撇掉了。”河西答道。
    “每一次来,都去迎接吗?”三原间道。
    “不是,每一次来都不去接。这一次据说是因为时间太晚,商店已经关门,有重要
事情要商谈。”
    “原来如此,所以安田先生乘‘球藻号’列车到达车站,马上到候车室去会你。”
    河西听了,稍微迟疑了一下才说:
    “是的。不过不是马上。那列快车是在二十点三十四分到站的。下车旅客走出收票
口,走向车站前的广场,是从候车室的玻璃窗看得到的,我记得我等候了好久,一直过
了十分钟才把他等到。”
    过了十分钟,算不得什么问题。看样子还是安田说得对,他是搭乘“球藻号”列车
到站的。
    三原感到失望了。这样的结果虽然在预期之内,但他对于原来的判断始终恋恋不舍。
事实上,这个人的说法与安田辰郎的口供毫无抵触之处:原来的判断,看来大成问题。
    安田确实是搭乘二十一日的二十时三十四分到站的快车到达札幌的。从那天晚上起
也确实下榻在丸物旅馆;破绽是一点也没有。三原自觉是站在石壁之前了。
    多少努力,到现在都未见到效果,在心情上说,对于一向支持自己工作的笠并科长
真是怀有负疚之感。据说,主任对于这桩案件毫不起劲,只是科长代为说项后才得继续
展开侦查工作,三原是不会没有责任感的。
    三原的面色发沉,坐在对面的河西看在心里,过了一阵,才踌躇万分低声说道:
    “还有一件事情要向三原先生交代。我同安田先生的接触并不多,你既然千里迢迢
从东京专为此事而来,我就应该把所注意到的事情都提供出来。不过,这只供参考,我
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重要意义。”
    “知道了,是什么事情呢?”三原望着河西。
    “说起来,安田先生来找我,说是有重要事情磋商,而且,他打来的电报也是这样
措词的,可是,我们会了面,他并没有什么重要事情要谈。”
    “哦,是真的吗?”三原立刻反问,喉咙间都似乎出了异声。
    “真的。而且,安田先生第三天到敝公司来,谈的也是无关紧要的事。当时,我心
里就觉得,这事情可有点奇怪。”
    三原突然感到,眼前的石壁已经出现了龟裂现象。心砰砰地跳着。他在表面上还装
作若无其事,用着极为平静的言词向河西追问,河西又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安田辰郎并没有重要的事,他为什么要河西到车站迎接呢?
    ——一定是安田希望有个目击者来证明他在一月二十一日乘“球藻号”列车到达札
幌,河西于是被选中了。
    一定是如此。理由也不外乎如此。他故意在东京车站上安排出一个四分钟的目击者,
在这里也同样运用了这一手。这些安排都是一脉相承,前后呼应的。
    那么,如果是故意安排的,安田的所作所为,一定是和搭乘“球藻号”列车到达札
幌的事实完全相反。换句话说,是不是他并没有搭乘这列火车呢?
    三原想到这里,自觉发现了重大关键,双目闪出了光辉。
    “河西先生。你同安田先生会面的地方是候车室?”
    “对的。”河西自从说话走嘴之后,每听到一句问话,便马上为之不安。
    “并没有到月台接车?”
    “对的。因为电报说明要在候车室见面,”
    “那么,”三原突生此问,“你并没有看到安田先生从火车上走下来?”
    “并没有看到,不过——”
    不过,从东京来的安田辰郎在那一时刻到了车站候车室,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当然
是从那列火车上走下来的了——河西的表情表示了这一看法。
    三原离开双叶商社,临走的时候,注怎样向河西告辞都忘记了。他在从未到过的札
幌街头到处乱走。宽宽的街道上,白桦树排成一条直线,高耸入云。他的目光对这些树
木却是似见未见,一边加紧思考,一边踟躇街头。
    安田是在说谎。他装作搭乘“球藻号”列车到站的样子,用电报叫河西就在那一时
刻,到札幌车站的候车室和他见面。这样一来,就成为“在车站迎接”。札幌警署奉命
调查后的回电就是这样说的。“在车站迎接会面”,在任何人看来,都是迎接刚下火车
的人。安田正是利用了这一错觉。
    “小雪饭庄”的两名女招待在东京车站上被安排成目击者。北海道的河西也是一样。
    ——好。定要把安田的画皮揭开。
    三原掏出笔记簿翻查,安田对他的解说是这样的:
    二十日乘“十和田号”快车离开东京上野车站,二十一日早晨到青森。乘九时五十
分青函渡轮,十四时二十分到函馆。乘“球藻号”快车离函馆,二十时三十四分到札幌。
    三原端望着这份时间表,突然之间,长吸了一口气。
    ——为什么始终想不到这件事?
    青函渡轮上不是每个人都要填写旅客表吗?把表一调查,安田的说法岂不就要崩溃。
    他如果搭乘了渡轮,就必须在旅客表上留下姓名。

                                       三

    三原的心砰砰跳着,又立刻不安起来。
    一月二十一日已经过了整一个月。渡轮旅客表还能够保存住吗?如果已经抛弃,一
切线索便都完了。
    应该先到车站去打听。他转眼之间就来到札幌车站。
    进入铁路警宫室,三原说明了身份,询问旅客表的保存期限。
    “青函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