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走啊,走啊,心动-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房东说,身体刚刚恢复,东西是必须要吃的。在墨鱼炖鸡汤的大锅里撕下一根鸡腿递给他。吃吧。心情不好也是要吃东西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注定(2)
我吃不下。他说,原本以为是来这里调整心绪的。他从房东手里接过鸡腿,顺势放在了房东太太的碗里。谢谢您,一直照顾她。
  房东说,想好了吗,什么时候走?
  明天。
  明天我去送你。房客说,她是个顶优秀的姑娘。她演奏的竹笛的时候……
  长笛。子敬用淡漠的语气纠正他。她的专业是长笛。
  哦,长笛。房客不无尴尬的继续说,总之演奏的很棒,很有乐感,我们都使劲地鼓掌。
  子敬很想说那是你们没有听到她内心真正的情绪。他已经习惯大众对于古典音乐的漠视和附庸风雅的谈论。虽然房客把她的专业说成了竹笛,又用半专业的调子评价了她的演奏,让他非常抵触。但他觉得房客毕竟是在表扬她。
  喏,想办法追回来吧。房客说。
  那我帮你定明天下午三点的返航票吧。房东说,现在的票比较紧。三点这趟,我会去想办法。
  晚饭后他一个人去了石螺口。
  他乘坐当地渔民的摩托车前往。载他的人说,他在岛上生活了三十八年,从来没有碰到一个游客会在天色擦黑后去石螺口。他问,那么晚还去石螺口,打算回来吗?
  只是去吹吹风。您等我一会,载我回来。
  需要加价的。
  石螺口有一大片岩石。岩石的最上端有几处黑魆魆的山洞。渔民说别去那里,可能有咬人的动物。
  整个海滩杳无人烟。他下了车后一路狂奔,跑到岩石群前。头顶上夕阳不能照透的云层像天空中的一把巨大的笔刷,色泽鲜艳的书写着悲怆苦难的天国书信。岩石上成千上万颗枯死的螺类星星点点的密布,像是遭遇过极大创伤的心房。伤口密密麻麻的排满。
  他脱去全身的衣裤,赤裸的躺在一片平整的岩石上。小型扁圆的海难牺牲品贴在他的背脊上倾诉着或许是千万年来都无人问津的每一次亦步亦趋的步伐。一丝不挂的身体在岩石上极力的吸纳着自然界的秘密。他不知道,从他来到这个世界开始算起,自己已经在无声无息中经历了多少秘密,也不知道有多少秘密还在一排白浪后的城市里等待着他。
  鸟鸣浪啸。被大自然隔绝起来的人像是躲在母体里蜷睡的婴儿,没有杂念,纯粹的呼吸。吐纳星辰的活着。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远送
下午三点,他登上了返航的客船。一大部分当日于北海与涠洲岛两地往返的旅客大肆的谈论着一小时航程带来的悬殊的海产品价格。房东为他买了头等舱的船票。房东说,身体不好,容易晕船,还是坐在沙发上比较舒服。
  头等舱里除了三个工作人员在闲谈,没有多余的旅客。电视里放着香港歌星的演唱会,画面的质感粗糙,声音断断续续。对抗噪音的最好办法就是带上随身听,目视窗外的碧海蓝天。
  服务人员送来免费的矿泉水和洗干净的苹果。这是头等舱的待遇。他礼貌的致谢。服务人员说,如果感到不舒服的话可以告诉我。我们准备了陈皮。
  因为没有他人,他可以躺卧在沙发上休息。移开沙发上介绍航班的报纸时看见航班信息清楚的写道:每日北海——涠洲岛始发早8:30(两次);涠洲岛——(返)北海下午3:00(两次)。他迅速找来服务人员询问。服务人员说,从涠洲岛返回北海的航船只有下午启航的。中午是不会有航班的。
  他气喘吁吁地冲到甲板上,望着岛屿迅速的缩成小点。心急如焚。他猜想她留在了岛上。他知道房东太太欺骗了他。但他不恨她。他知道房东太太一定受了她的重托,用一个善意的谎言将他逐走。聚会和告别,如同轮回。除了等待,无法掌控。
  她站在涠洲岛的制高点上看见船逐波斩浪的离开。长久的汽笛声穿越了四面环海的小岛。船尾在海面上带出的白色线条越来越长,距离越拉越远。彼时,再来。
  她对房东太太说,有一个女子用生命去赎回他的清白。有这样信念的女子值得被爱,也值得尊敬。我们在不同的时间和他相遇,先后相恋。第一次看到他与那个女子的照片时有些嫉妒。怕是把自己比下去。后来有一场车祸刊登在报纸上。一个被汽车冲撞出十米开外的女子奇迹般的存活下来。当时就想,没有坚强信念的人是不会活下来的。再后来,我在医院里看到了她。她静静的躺在床上,细长的眼睛带着坚定的线条,仿佛告诉每一个前来探望她的人她还有所期待。她期待他的冤屈被洗清。她对他的清白有着不可波动的信念。这种信念支撑着她在生命线上顽强的游走。一段路,一段路。没有人知道她过了几次水火叠换的难关。他应该回到她的身边,告诉她,他清白了。请您替我撒谎,让他回去。我们原本是不该再碰面的。见到他,总是能想起那个女子。没有嫉妒,没有恨。只是想,没有任何一个人应该带着长久的等待不醒人世。
  

尊重
他没有返回去找她。他觉得他应该尊重她的决定。无论好的,坏的。如她所说,每一个人从一开始走入人世就注定了未来走出尘世的道路。注定的,强求与挽回不来,只有边行走边承受。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转变(1)
春节前他去了青岛。在两个中年人的沉默与泪水中与她交谈。他说,不要再责怪自己。
  过年以后他又来了。对她说,再不醒来,我就要责怪自己了。
  他带来了大提琴。他为他演奏,从早上一直到晚上。音乐没有间断过。老人说,停下来吃饭吧。他摇摇头,继续演奏。连续一周,他早上出门的时候喝一盒牛奶,晚上回到旅馆的时候吃一碗泡面。
  这一段时间他对演奏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于以前的舞台和舞台下的黑色区域,他已经全然的释怀了。演奏时他不再去思考情感的存留度,也再也不去揣测听他演奏的人群是用何种心态来面对他。面对她的时候,他只是从心底最深处去歌唱旋律,把自己的身体当作乐器,忘我的传达。他相信,用真心,用真情,她能听到。
  为她演奏久了,就会突然的发现自己的舞台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小的时候只有她是听众,大的时候可以延伸到世界的任何角落。他偶尔也会想,云游他乡失去联络的冯子敬也能听到。他不再因为爱恋而想起她。他想起她的时候,有兄妹般的亲切,也有友人间的信赖。
  开学以后他找到学生处长,他说,我要参加学校的社团。
  处长推荐他参加了在学校有十年历史的云和社。处长介绍了云和社。社团里的人并不似其他社团的人多,但是都是经过了十年光阴大浪淘沙聚集在一起的人。社团分两个部门,演奏和戏剧。处长说,你可以参与演奏。处长还说,你多参加些集体活动,会得到意想不到的乐趣。
  问及社团名字寓意何在。处长说,古人曰,挂云和弹八尺琴,是形容一种超凡脱俗的心态,讲究一种清净无为,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境界。社团是由一群追求散诞不羁、自由超旷生活的人组成。处长递给他看云和社的简报。上面的抬头写着,让我们和白云同一高度,自在的飘荡,荡出年华的甘油!
  他说,我是一个从来没有集体生活的人。从云和社开始,改写历史。
  此后每周周五下午,他都去学校五层大厅参加社团排练。第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云和社排练的作品全部是原创,几乎都是武欣若的作品。他一直很喜欢这个人,因为他写作的状态很纯粹,不商业。后来再听说武欣若也是云和社的社员,他顿时对这个社团充满了好感。
  排练后的晚上他直奔火车站,搭乘去青岛的车。周六的早上,他要在她面前演奏。
  他把他参加社团的事告诉了她。他猜想她听到的话一定很高兴。她一直希望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不那么悲情,应该充实起来。与人多交流,才会其乐无穷。她曾经这样告诉过他。他说,今天给你演奏新的作品。你要仔细听。
  他在她家演奏的事情不胫而走。周遭的人们不太了解他与她的过往,只是道听途说了一些零碎的话语。大家开始接受他,喜欢他,像对待社区里的孩子一样对待他。有的中年妇人牵着孩子来听他演奏,给他带来自制的腌鱼抑或汤品。有的老年人拄着拐杖默默的到来,在他演奏完毕后轻轻地鼓掌。临走前会留下一句祝福的话给她。年轻的医护人员经常询问他演奏的作品来自哪位大师,抑或作品本身要传达的情感。
  渐渐的,来听他演奏的人多了。原本了无声息的房间开始春暖花开,如同窗外的春光,光泽烂漫。他从来没有得到过那么大的满足感。以前舞台上的鲜花和掌声能侵蚀他的虚荣心,但不能腐蚀他真挚的情感。现在的满足,完全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畅通无阻的交流。他能在他们的呼吸中听到自己的脉搏,他们也能在他的演奏中听到属于他们的真诚,以及可能已经远逝的青葱岁月。他拿起弓子就可以完全的投入,不再需要提前预设煽情的桥段以支撑旋律的走向。他也不再害怕每次演奏完就仿似被掏空的情感,内心不再虚空。因为有爱,因为被爱,皆能直白的感受到。
  她的父母在每个周六的早上等待他的到来已经成了习惯。他们说,鹃子是不幸的,我们哭干了眼泪也唤不醒她。但是我们又都相信,她是幸运的。语言的尽头是音乐。我们相信鹃子能听到比苍白语言更有力量的声音。每周有你的音乐和大家的祝福,她迟早会醒过来的。
  

转变(2)
听这种话的时候他会双眼潮润的握住她父母的手说不出话来。
  每个周六晚上他会和她的家人一同进餐。餐后,他背着紫色的琴盒赶上回北京的火车。在凌晨到达。
  在子敬前往青岛的每个周末,唐莉也开始从书上学习如何炖制补气养身的汤品。她和思齐总是会很细心的将新鲜的汤品放在餐桌上。起初会留下字条,子敬,辛苦了,喝完好好休息。后来干脆放上一个小碗,盖上餐盘,不再赘言。
  三月,学校开始招生。惯例性的招生假会持续一周。思齐和唐莉决定陪同子敬一同去探望林鹃。临行前,武欣若从北海回到北京了。他带回来他的新作品《风波亭》。子敬在云和社的放假前最后一次排练上试奏了这首作品的大提琴独奏部分。所有人听罢叫好不绝。武欣若说,子敬,我们应该是最好的搭档。我写的旋律在你的演奏中得到了闪光又人性的二度升华。对于他无懈可击的演奏,大家都认定,将来必有大成就。
  在去青岛的车上,他对思齐说,以前我说过很多次我不想当演奏家。现在,我反悔。原本我是热爱音乐的,就像我的父母说的,三岁那年我就被音乐迷住了。只是因为孤单寂寞,产生了抵触。原来不是孤单寂寞而想过中断,我想是因为演奏时没有对象,没有目标。没有真正愿意去交流和倾诉的人。也没有真正懂得去为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演奏。演奏,是我长大以来学会的唯一能释放真情的手段。我不再彷徨。如果将来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演奏家,我想,我也会成为一名非常称职的情感外交官。我是说,用音乐传递情感,让彼此消灭陌生。
  

醒(1)
早上他们去看林鹃的时候,房间里没有人。父母留下字条。子敬,我们去买菜了。晚上去家里吃饭。
  思齐和唐莉很久没有看见林鹃了,面对她消瘦的几乎脱行的脸禁不住流下眼泪。唐莉握住她的手说了很多有关学校同学的事情,也和她分享了自己的恋情。思齐打来一盆温水,拧干了毛巾,轻轻的在她脸上擦拭。
  子敬从琴盒里拿出琴,拧紧弓毛,调弦校音。
  他决定用一上午的时间来为她演奏巴赫的六首无伴奏组曲。以前导师说过,演奏巴赫的作品是最难也是最基础的功课。演奏时要平衡情感与严肃而深奥的演奏外观之间的关系是作为艺术家必须突破的门槛,也是必须用心研究的课题。
  导师说,巴赫没有浅薄抑或漂浮不定的情感,没有如狂风骤雨突袭的愤怒,没有急促无终的语汇。他的音乐是宏伟的,是对美好事物的赞许与永不停止的追求。
  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思齐和唐莉都不再发出任何声响。房间里起初的四个人逐渐变得多了。在他每一次停顿下来进行下一首演奏时,门外的人们就会轻轻地,悄悄地进来。
  音符一个个从琴身里滋长出来,在阳光洒金的房间里串涌。远古的密语像是不远处的海洋,带着和谐的波动震至水平线另一端。音乐的起伏带动起在座者的思想。因为思想的豁然站立,沉睡的心灵开始重新审视、建造、自我询问。深入灵魂深处,从而繁殖灵魂。
  他在音乐中看见自己,被光芒四射的灵魂拥抱。用一种蜷伏的姿态被拥抱。与他有关的一切,过往的一切,都属于飘在半空中的尘埃,不会消失也不会被过分重视。只是存在,已经足够。所谓如仓惶星球一般严峻而令人战栗的黑色孤独,只是一场不会永久的破坏。在这场如雾状般散开的大破坏之后,是即将风吹云散的希望,带着光亮,拂动。
  几乎不间歇的演奏一直持续到中午。倾听者又轻轻地离去,寻找温暖的餐桌,填补饥饿的灵魂。她的父母回来的时候,房间里回到了最初的四个人。
  在他即将演奏到最后一首的时候。唐莉大声叫了出来,子敬,她……她听到了。
  思齐和子敬都冲了过去。唐莉指着林鹃的手说,刚刚动了。真的,我刚刚看见她的手动了。话音刚落,她的手又动了。
  思齐转头激动的对她的父母说,阿姨叔叔,鹃子有意识了。
  她的母亲听罢眼眶刹的就红透了。她说,一直都是这样。好几天了。医生说,只是证明她的意识活动还没有完全死亡。依然不能醒来的。
  除了她的父母,他们三个人都以为真的遇到了复活的奇迹。那一瞬间,他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当他们突然又知道,这只是一种证明着她还不会死去的状态并依旧不能醒来时,心理的挫伤感如一颗炸弹爆破了坚强的防卫。他拉住她的手,泣不成声的想说几句话。
  很久没有伤心了。像是蓄积已久的雨水,溢出,爆发,不可收拾。
  她的父亲过来安慰他。父亲说,第一次发现鹃子的手可以动的时候我们都很激动。当时,你们学校的一个女同学来看她。在她耳边悄悄说了很久的话。我们看见她说话的时候流了很多眼泪。后来鹃子的手有了反应,她也和你们一样激动的叫了起来。医生检查后告诉我们依然不乐观的时候,我们也伤心过。那个女同学离开的时候说了一句话,说的很对。她说,鹃子是不希望我们伤心的。她没有醒来不是奇迹没有发生。只是她还不愿意醒来。所以我们要安之若素的等待她。
  父亲说着从柜子里拿出一封信递给子敬。他说,那个女同学也叫子敬。留了一封信给你。
  子敬:
  带着父亲罪孽的救赎,我来了。来对林鹃说抱歉。已经听说你每周都来的消息,为此十分高兴。我上次说了,你变了,因为林鹃而改变。
  她已经苏醒。相信信仰的力量吧。她只是不愿让我们知道。用同样的心去猜想她,我知道,她是怕醒来会失去最美好的事物。
   txt小说上传分享

醒(2)
最美好的事物是——你每周如约而至的诚心演奏。
  我一切都好。
  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