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谍海火狐-代号007-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左右三方,连结着不下于三米宽的回廊,一色衔样平滑的松木地板,与室内地板连成一片,想必是夏夜纳凉,冬就暖阳的所在。

  在回廊平列有着镁空图案,直平厚实的木质双合大门的前房三间,南侧拐角有窗的一间,阳光充足,可能是主人的春秋季卧室。

  其余两个大间,隔以木扇,便于敞开联通,或是客厅兼作舞厅;小型聚会,一厅尽可。

  大型宴乐,隔扇拆开,加上回廊都能派上用场。

  中外名人,不时云集,日夕宴乐,轻歌漫舞,何其鼎盛。

  名媛贵秀,一登松厅,如跃龙门,何其贵气。

  不过由于当时黄山所处的位置和作用,这里不可能举办盛大的舞会,这里更多是宋美龄外交的场所,许多外宾都在这里聚会过。

  酒会渐入佳境,一个英俊的身影出现在众人视线之内。

  在场的很多人一眼便认出了他,肖锐锋,国防部二厅军事委员,高级参议,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身边的红人。

  在重庆,肖锐锋是各种高级聚会的常客,但今晚,一些神秘密人物的到来和国民党高官们的兴奋表现,让他感到颇有些异常。

  肖锐锋见到段伯宇,就问道:为什么大家这么高兴?

  整个战场的最高机密,就这样,在解放战争爆发前夕进入了共产党情报组织的视野之内。

  肖锐锋交际广泛,朋友众多,在高层社会各界都声望颇高。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五一章。婚姻服从政治需要
一。

  在上层社会,有一年轻女子纵横江湖,嚣张跋扈,政府头头脑脑对其避之而不及。

  说到此女子的家事,自然是大得吓死人。

  老爸是当年曾任中央行政院院长;中央财政部部长;中国银行总裁的孔祥熙。

  而其老娘,则是著名宋氏三姐妹之老大宋蔼龄。

  她就是中国魔鬼撒旦的女性版,孔家二小姐孔令俊。

  孔二小姐从小就爱在男生中当首领,最喜欢在操场,教室等地欣赏两拨人男生打架,她自己做壁上观,不亦乐乎。

  对于管教她的老师,孔二小姐的策略一般是这样的,找到校长,说:

  “这个人不配做我的老师,叫他滚。”

  此女对机械及骑技有先天性的掌握,十一二岁时竟然已能拆卸枪械,据说弹无虚发。

  骑马,开车的熟练程度都让人叹为观止。

  孔氏夫妇对其自然是钟爱有加的。

  连宋美岭都喜欢她:

  “令俊天生豪放,很像我。”

  不过美龄喜欢她还有进一步的原因。

  当年宋美龄要出远门,孔二小姐天才般地预见到某些状况,强烈要求美龄由第二辆改坐在第五辆车上。

  结果第二辆被敌机扫射成蜂窝煤,而第五辆安然无恙。

  于是,宋美龄逢人便说:“还是珍妮聪明。”

  这个珍妮,便是孔二小姐的英文名。

  中央训练团的两个师长,在银行附近,碰上了孔二小姐,偕同一位“绝代*”一起姗姗前行。

  怪只怪这两位少见脂粉场面的土包子师长,遇着这两个漂亮女人口水直流,他们的举止给孔二小姐看穿了。

  于是乎,也展开了佯攻态势,人眼交投,一幕街头吊膀子的追逐戏,热烈展开!

  这场追逐戏,由重庆市区延伸到两路口,再深入到李子坝,两军始终保持若干距离,未曾说过半句话,只是相顾而笑,孔二小姐有时也勾勾手指,耍一套诱敌的战术,可怜这两位万夫之长,一直被蒙在鼓里,茫然不觉,只顾追击。

  孔二小姐的另一住宅到了,门前有宪兵守卫。

  这时孔二小姐一声令下,挥手一指,把这两位不熟性的生孽猫,拖入围墙内,捆绑在柳树上,剥除衣服裤子,打屁股!

  真是惨不忍睹。

  白崇禧得报,立即找到戴笠紧急营救,戴笠也不敢轻举妄动,又仓皇去找宋美龄,由她出面处理,事情才算解决了。

  事后,宋美龄把孔二小姐叫去痛责一顿,并且在房间罚她跪了两个钟头。

  在重庆时,因时有日机空袭,实行灯火管制,一次孔二小姐驾车回家,大开车灯,被执勤兵阻拦制止,谁知她一边破口大骂:

  “滚你妈的蛋!”

  一边猛踩油门撞将过去,把执勤兵撞飞在路边。

  在南京,一次孔二小姐驾车兜风,因违反交通规则,被警察教训了几句,她一怒之下竟拔出手枪,将该交警当场击毙。

  据说后来南京流行一句话:

  “你不要神气,小心出门叫你碰上孔二小姐”。

  
  二.

  婚姻服从于政治的需要,这在政坛上自古亦然。

  国民党的*陈立夫与军事重将胡宗南情同父子,而总司令蒋介石与胡则是货真价实的师生,然所需各有不同,于是也就有了关于胡宗南的这场婚姻闹剧。

  陈立夫突然请胡宗南秘密回沪陈立夫与胡宗南不仅同为老乡浙江湖州人,而且是特殊的师生关系。

  陈在未进入军界之前,就是湖州中学的一位颇有学识和远见的教员。

  胡宗南则是该校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因此深得陈立夫的器重,获得的关怀和宠爱有加,多次给予学费援助。

  陈常自豪地对同行们说胡宗南是他的得意门生。

  胡宗南对陈感恩万分,称为恩师。

  凑巧的是胡宗南后来也在湖州中学任教。

  只是他去时,陈立夫已进入仕途,且春风得意,正愁身边要人之急,自然不会忘记他的这位高徒。

  胡宗南果然非等闲之辈,弃教从戎后在军界一炮打响,锋芒初露。

  陈立夫心中窃喜,认定胡宗南必是大将之才。

  他为了进一步培植自己的党羽,逐步地扩大江浙帮派势力,以达到巩固中统在国民政府中的统治地位和军事优势,除了经常煽动胡宗南大干快上外,还从江浙的财团中为他源源不断提供财物,以促进他招兵买马,购置枪炮的进程,使雏鹰试飞的胡宗南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大资本家蔡翊祺对胡崇拜不已,想到他的旗下谋个一官半职,胡当即表态:

  “可以考虑,但必须要有一个交换条件。”

  蔡回话:

  “条件好说。”

  胡要蔡拿出30万大洋作为扩军费用,可让他担任军需主任。

  蔡一口应承20万。

  胡宗南一想,西北地方太穷,有这个数也行,尚缺部分,再找老师去要就是了。

  正在这时,突然接到陈立夫电报,要他速去上海,有要事相商。踌躇满志的胡宗南手捧电报,反复揣摩,最后猜定准是恩师给他一笔可观的军费,喜得他一夜未能入眠。

  胡宗南想不到艳福天降久别重逢,师生格外心喜。

  胡宗南见到陈立夫如同见了家父一般,有很多话要说。

  二人谈完大事之后,陈立夫望着学生那副敦实的身材,满脸写着青春自信的仪态,忽然话题一转:

  “宗南,如果我未记错的话,你今年已是六六大顺了,俗话说,人人有个三十六,喜的喜,忧的忧,你可是大喜哟!”

  胡宗南还蒙在鼓中,不知什么事,略带微笑地望着老师:

  “老师,不知这喜从何来?”

  陈立夫一本正经地说:“恭喜你交上了桃花运,艳福不浅啊!”

  中统与军统不和,明争暗斗,相互制约,这是蒋介石的手法。

  破除胡孔联姻是*需要。

  因而当胡宗南第二次来戴笠家时,戴笠连连摇头道:

  “这个孔二小姐,我看是前世投错了胎,她明明是个男胚,却成了女人,你看她那副浓眉大眼;鹰鼻阔嘴的模样,加上她又爱女扮男装,雌雄难辨,哪有半点女人味,你若娶了她,够八辈子倒霉。”

  戴笠还要往下说,被胡宗南制止:

  “够了,够了,我不爱听了。” 

  胡宗南像冬天吃冰块,冷了半截腰,他想不明白:

  为什么中统把孔二小姐捧成一朵花,而军统把她说成一把渣呢?

  我到底听谁的好?

  他略思片刻,当着戴笠的面说:

  “感谢你一番盛情,我会认真对付的。”

  他咬咬嘴唇,心想只有拖为上策,借故军务繁忙,拖她一段时间,待我亲自考察清楚之后,再说不迟。

  告别了戴笠,又回到西安去了。

第一五二章。失败的惨痛教训
一。

  蒋介石飞抵西安,亲自部署进攻延安,决定以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为主力,并率马鸿逵,马步芳,邓宝珊等部共34个旅25万余人,100余架飞机,由南、西、北三面对陕甘宁边区实施重点进攻。

  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研究击破国民党军重点进攻的问题。

  毛泽东亲自制定了外线配合内线作战,保卫延安的计划。

  同时决定,必要时主动放弃延安。

  毛泽东一面向各解放区通报陕北军情,一面急调外线部队靠近陕甘宁边区,电令王震率两个旅由晋绥西渡黄河,同时调守卫边区南线的新四旅,三五八旅从淳化,合水一线回延安。

  3月8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新市场举行万人大会,动员保卫边区,保卫延安。

  保卫延安的部队集结完毕,彭德怀亲临前线部署。

  当时,陕甘宁野战集团军主力只有6个旅,兵力不足3万,与敌相比,众寡悬殊。

  面对危急形势,为掩护党中央,中央军委机关和群众转移,中央决定将兵力部署于延安以南地区,用运动防御战阻击敌人。

  胡宗南是蒋介石嫡系,长期屯驻西北,已发展为拥有几十万军队的西北王;蒋介石倚为股肱的方面大将。

  发动内战;进攻延安*中央所在地,自是胡宗南承之大任,连带着肖锐锋也就真正应该发挥大作用了。 

  胡部进攻延安前,肖原已远离胡部,想不到胡竟“如同鬼摸了头”,将在重庆闲着的肖锐锋紧急调来帮忙,于是,进攻延安之计划部署悉经肖手转给了延安。

  兵马未动粮草未行,而一切却已为对手知悉,此仗焉能不败?

  于是,胡宗南虽占领了延安,却扑进了空城。

  他来到了一间毛泽东住过的窑洞里,胡宗南看见了一张纸条,一手苍劲有力的浓墨狂草书写着:“胡宗南到延安,势成骑虎。

  进不能进,退又不能退。

  奈何?

  奈何!”

  这显然是毛泽东留给胡宗南的。

  但这个纸条没有对胡宗南形成足够的刺激,因为此时的胡宗南还自认为是一个胜利者,他把毛泽东的纸条看成是失败者无奈的宣泄罢了。

  但很快他就知道了。

  虽有几十万大军,却找不到对敌之处之机,反被共方吃掉几个旅。

  毛泽东周恩来带领*机关在山沟里转悠,近在咫尺的胡军却茫无所向。人赞毛泽东“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这个百万大兵是应将胡军一起算上的。

  事后,周恩来夸赞肖锐锋几人的作用相当于三个师,从胡部受挫对大决战全局影响,从共产党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相持再转为战略进攻来看,肖锐锋等人作用又岂止是三个师力量可比!

  二。

  胡宗南曾几次对蒋介石大夸海口,说什么要奇兵突袭,三天拿下延安。

  蒋介石当时就不十分相信,曾对总统府长官吴忠信说:“三天,谈何容易?

  我看五天能攻下延安就不错了!”

  果不其然,蒋介石守在电话机旁,三天后接到国防部报告:“胡宗南大军遇到*的强烈抵抗,右路军才到达临真镇。

  金盆湾;左路刚刚攻占甘泉县的峻山。”

  第五天,国防部又报告:胡部在金盆湾,南泥湾裹足不前。

  就这样,蒋介石还是耐着性子等了七天。

  苦苦企盼中的蒋介石,当得到空军方面的观察结果,获悉胡宗南军队已攻人延安城内后,怎么能不欣喜若狂,又怎么能不急于知道更多的情况呢。

  之后,蒋介石频频打来电话,急急催报有关情况。

  连连询问胡宗南,可胡总是含含糊糊,只推说还在清查之中。

  这可害苦了专侍蒋胡之间传呼电话的人。

  这时的蒋介石,犹如秀才待榜,怀着满腔希望和焦虑的心情,不断地打电话多次追问清查的结果。

  不仅向胡追问,也向空军王叔铭追问,问题的中心集中在有什么重要的虏获?

  有*首脑人物和重要的有关*党政军文件没有?

  *首脑人物去向如何?

  所有这些,我也只能向胡宗南追问。

  可是天晓得问胡,胡也答不出。

  因为他们既没有虏获到什么共产党的重要文件,更没俘获到什么首脑人物。

  延安的空室清野很彻底,既找不到吃的,也找不到向导。

  不但处在第一线后方的胡宗南得不到情况,就连董钊、刘勘他们在第一线的指挥人员,同样也得不到情况。

  整编第72师师长郑经武,举起望远镜,看着山那边的乌压压一片;混杂无序;聚集在半山腰,只是放枪,不敢前进的国民党整编第1 师第1 旅攻城部队,嘴角拉得老长老长,轻蔑地说:“瞧这副熊样,还他妈王牌军呢?

  丢他娘的军人的脸!”

  瞄了身旁的参谋长一眼后,他继续说:“过去有人出胡宗南的洋相,说他在玩弄诡计方面有一套,但指挥打仗只是个连长的材料。

  这话,现在看来一点儿不假。

  还有董钊,今天我看他的才能,充其量也只配当个排长,根本不是军长的料。

  你瞧,如果山头上人家*有大部队,这时候来个出击,他这张王牌就要完蛋。

  到那会儿,他俩哭爹都来不及。”

  郑经武发泄着几天来的满腹积愤与牢骚。

  在七八架低飞盘旋的蒋机掩护下,国民党军的整编第1 师才由其第1 旅打头,畏畏缩缩地进人延安城。

  面对早已人去室空的街巷;窑洞,这些国民党兵如临大敌,如履薄冰。阵风吹动店铺的标牌,他们会立时一通机枪狂扫。

  登檐扑扑而飞的惊鸡,他们也要随即卧倒仓惶射击,就是街旁巷口的土堆柴垛,也被他们看作暗藏机关。

  待到确信没有伏兵,没有雷阵后,这些洗财心切的国民党军官兵,才放肆地争先恐后地抢掠起来。

  然而,当他们撞开院门,砸开门销,闯人屋内搜寻时,看到的只是整整齐齐;明亮晶光的桌椅板凳和空空的箱子缸罐。

第一五三章。应急机动性作战
一。

  为了给国民党部队造成临沂附近屯有重兵的假象,沈步云所在的山东军区特务团在临沂东南一带修工事,挖战壕,忙个不停,借此迷惑敌人。

  他已经记不清战斗真正打响是哪一天了。

  有一天,他们接到命令,要求部队迅速赶到临沂东南附近埋伏,阻击敌军。

  接到命令后,团长孙亮立即带上一营二连,三连和一个重机枪排,赶赴设伏点,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兵力部署。

  不一会儿,前方侦察员来报,说敌人约有三个旅的兵力,向我军埋伏方向行进。

  但当大家能看清敌人时,发现敌人的行军方向与侦察员报告的方向有偏差。

  这可真让人着急。

  团长孙亮命令重机枪排机动到敌人前进一侧,先敌开火。

  同时,命沈步云到三连,通知他们以一个排迅速重新占领有力战斗位置,以便更好地打击敌人。

  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