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朝帝师-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远天似镀着一层斑驳陆离的青铜色,浮云翩跹,却是云中流水,将如海的松涛倒映上天穹,看起来整个世界都显得无比清澈澄净,不染尘埃。
  松涛柏海逶迤连绵于群山间,山势高而险,峰起峦涌,蔚为壮观。
  安伯尘悬浮于山峦之上,俯瞰林间白猿,遥望峰头鹰鹤,心中暗叹,原来是来到了屏风中的世界。
  “若那屏风便是袁三郎的法宝,按理说,以活人为祭,收魂魄炼化于屏风中的世界,这法宝便可收服。可现如今,我和袁三郎同时被收入,这法宝又该归谁?难不成……上官婉儿?”
  安伯尘莫名的一笑,低头看向身下山崖处的身影。
  炼化了天地双魂后,魂体飞出便能俯瞰百里天地,呆立在崖边的袁三郎自然躲不过安伯尘的法眼。
  神魂出窍是神师以上的修炼者所掌握的神通,袁三郎虽有天品修为,可从未神游出窍过,如今第一次出窍,自然和安伯尘当初一样,仅是地魂。那年安伯尘从琉京出,刚过烟花江便开始有些迷迷糊糊,如今可是离开大匡,来到不知有多远的屏风世界,袁三郎早已神志不清。
  “你和匡帝究竟什么关系……他下旨定我罪状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
  安伯尘喃喃自语着,御风而下,飞向袁三郎。
  在太清镇上,安伯尘面对袁三郎几无还手之力,现如今来到此方山水,两人间高下强弱业已调换。袁三郎纵有天品修为,可地魂远离肉身,浑浑噩噩,是生是死,还不是由安伯尘说了算。
  第209章 乱斗太清镇,初获惊天秘(四)
  山岚清幽,安伯尘踱步走到袁三郎身边,就见袁三郎目光呆滞,怔怔地望向悬于远山的飞瀑,神志全无。
  “袁兄,可曾记得我?”
  安伯尘伸手在袁三郎眼前晃悠两下,袁三郎麻木的抬起头,目光涣散,茫然的点了点头:“你是安伯尘。”
  “为何要杀我?”
  安伯尘点了点头,问出第一个问题。
  袁三郎虽神志不清,却也还记得前尘往事,只不过已经丢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吾等受陛下栽培之恩,十三年朝夕苦修,只为十年后守卫大匡宗庙。”
  听着袁三郎驴头不对马嘴的话,安伯尘皱了皱眉,刚想发问,就听袁三郎接着道:“安伯尘为少年俊杰,修为不差,恰好当作三郎磨砺修为和心性的踏脚石,顺便杀之祭宝,一举两得。”
  “踏脚石?倒还真看得起我。”
  安伯尘冷笑一声,接连问道:“如你者还有几人?修为如何?现在何处?”
  袁三郎想也不想,张口便答:“吾等共九人,乃是大匡同辈中的佼佼者,皆有天品修为,现如今各寻踏脚石,磨砺修为。”
  “他们可是和你一样,用的《大匡神怪谈》中的化名?”
  “非也,吾等化名出自《神怪奇谈》中的九个传说典故。”
  “神怪奇谈……”
  安伯尘呢喃着,心中暗道,莫非《神怪奇谈》就是《大匡神怪谈》?匡帝为何也有一本?其中的故事初读荒谬,可如今看来,无不暗藏玄机,仿佛真的曾经发生过一般……难道它是记录大匡年间神怪秘闻的野史。
  想了想,安伯尘又问道:“你们选中的踏脚石都有谁?”
  “琉京安伯尘,中都张布施,秦国无华,第一王风,长门任天罪,长门风萧冷……吴中司马槿。”
  安伯尘一直皱着眉头,直到听到最后那个名字,心头猛地一条,再看向袁三郎,眼中已酝满杀意。
  “挑选我们几人当作踏脚石,究竟是你们自己的主意,还是由你们陛下所安排?”
  “陛下道,这几人乃是放养于外的蛐蛐,同辈中的佼佼者,只有先杀了这几人,才有资格挑战天下虎狼,以吾等之力平定乱局,磨砺道行,以备十年后之战。”
  随着袁三郎一五一十的说出,笼罩在安伯尘心头的疑云渐渐散去,隐约间,他看到了一个足以惊绝世人的秘密,出自那个专好逗弄蛐蛐的帝王之手。
  “竟将我等比作蛐蛐,好一个匡帝。”
  沉默许久,安伯尘忽然笑了起来,时至今日,他终于知道这一切的幕后主使者是谁。
  长门自以为借助昏庸帝王之手,加害安伯尘,意图逼出无邪居士。却不知匡帝顺手推舟,反倒利用上长门,让安伯尘为诱饵,引动天下乱局。
  世人皆知匡帝昏庸,那黑锅自然为长门法会所背,天下越乱,在深宫逗弄蛐蛐的匡帝越开心。等到大局落定,他再以明君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眼前,以他的谋划本事想来轻而易举便能平定乱局。到那时既能完成他的计划,又可赢得一个中兴之主的美名,可谓一举两得。
  安伯尘步步推衍,越想越吃惊,他唯一想不通的,却是为何匡帝要借天下大乱来磨砺那九人。
  九个天品修士,若能光靠他们自身的力量,在十年中将天下之乱平息,以全天下为踏脚石,十年后,这九个人会成为如何强大的存在却已不言而喻。
  “十年后,究竟会发生什么?”
  安伯尘开口问道。
  袁三郎一反常态,竟沉默起来,许久才道:“十年后,仙临东界。”
  安伯尘心头一动,却是突然想起女儿国中,那位“八臂上人”逃走前留下的狠话。彼时安伯尘并没把那当回事,此时此刻,却不得不把两者联系起来。
  仙临东界?那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匡帝又如何得知?
  遥望远天犹如一面圆镜的行云流水,安伯尘目光闪烁,渐渐收敛。
  十年太久,至少对才渡过十七载岁月的安伯尘来说,十年之后的事,且等十年后再说,这十年中也不知会发生多少变故。
  可无论天下会变成怎样一番模样,都不能以我为踏脚石,用我的死作为代价,来成全那九个所谓的天才少年!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修行道路漫漫,一时高下又能说明得了什么?
  遥望远天,山岚跌荡,安伯尘眺望天地,目光如水,却也不知流向何方。
  他出身卑微,却因得遇“贵人”,一路前行,走在那条无数人追逐的不归路上,一经走上,便无法回头。
  修道为何?
  为了超凡脱俗?还是为了长生不死?又或是为了逍遥自在?归根结底,对于安伯尘而言,却只为了一件事彻彻底底的掌握他自己的命运。
  昔日琉京,初遇司马槿,安伯尘张口便讨要修行之法,那时候的他尚懵懵懂懂,或许连他自己也不知为何对修行那么好奇。如今想来,或许正因此前面对王馨儿时的无能为力,后又见识过道符道法,心底无比渴望能借此改变命运。待到踏上修行之路,却因二妖谋斗,安伯尘再度陷入困局,命运难度。为了抓住他的命运,安伯尘涉险游走于二妖杀局间,历尽艰难险阻,终于挣脱而出,重新掌握命运。
  琉京如小熔炉,天下为大熔炉,不到三年,安伯尘再度陷入困局。而这一回,竟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匡帝亲手所布的局,在这一局中,安伯尘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诱饵,一个被轻忽的踏脚石,仅此而已。
  山风清冷,安伯尘悬浮于山崖三尺上,笑着看向袁三郎道:“你既被匡帝看上,那你应当就是千万里挑一的俊杰天才了?”
  安伯尘的笑容没变,和琉京时候一样,有着小村少年的腼腆。只不过,他那双眸子早已比从前明亮了无数倍,里面没有半点畏惧和软弱,也没有丝毫犹豫和踟躇,眸如寒潭,瞳如潭中冷月,深不见底。
  袁三郎也没多想,按照他潜意识里的想法,点头道:“正是。”
  “好。天才去死。”
  安伯尘开口道,一脚踢中袁三郎的背部。
  蒙匡帝青睐,许以大匡同辈佼佼者的天才少年摇晃了两下,随后摔落山崖,转眼消失在云雾缭绕间,不见了踪影。
  虽只死了地魂,可地魂七日不归,肉身也将死绝。
  安伯尘一脚踢死了袁三郎,看向坠落山崖的魂体,只觉压在他心头的巨石也随之摔落,裂成粉碎。
  那块巨石压着许多,有安伯尘刻意隐藏的脆弱、害怕,也有身为大匡子民,与生俱来对上位者的敬畏,此时皆随着袁三郎的身死,一同被安伯尘丢入看不见底的山崖深渊。
  匡帝授意袁三郎,以安伯尘为第一块踏脚石,磨砺道行修为,迎接天下虎狼的挑战。而今安伯尘反将袁三郎杀死,当作他第一块踏脚石,迈过此石,依旧布满荆棘尖石。
  挑战皇权,直面千万里大匡之主的征途又岂会那么好走?
  道途漫漫,该丢即丢,该舍即舍,有舍有得,方为造化。
  丢弃诸般无用的劣性,安伯尘再度成长,天下为熔炉,安伯尘这块石头表面依旧圆滑柔软,可大火自石中起,将内里熔炼得愈发坚硬。
  屡屡被人夺走命运,现如今又得开始重夺命运,安伯尘心无畏惧,甚至还有一丝淡淡的兴奋。
  遥望崇山峻岭,安伯尘只觉天高地广,环视四合八荒,这一瞬,竟无一物能遮住他的眼。
  奇异的感觉从心底生出,安伯尘上前两步,扬声道:
  “我命何在?”
  恍惚间,遥远的彼岸响起一声回应,血肉相连的感觉从遥不知几万里的天地尽头传来。
  山河粉碎,大地平沉,安伯尘怔怔地望向远山下初露峥嵘的红日,心中荡起难以名状的喜悦。
  第210章 聚命魂,悟天机(上)
  朝阳从山峦下抬起头,密密麻麻的金光穿梭于群山峻岭间。
  缓缓转过身,安伯尘遥望向日华普照的远方,仿如大梦初醒的喜悦将他淹没,恍惚间,安伯尘似乎看到了另一个自己,正站在彼岸世界,隔着亿万苍生含笑望来。
  “请命魂。”
  下意识的,安伯尘脱口说道。
  话音落下的一瞬,安伯尘抬起头,就见天幕从千万里高空坠落,日光剥落,幻化成漆黑的阴霾将他笼罩。脚底的山岭平原亦随之升高,将安伯尘的魂体托起,迎向挤压而来的天幕。
  魂归肉身乃是天地法则,神游出窍已是逆天之举。现如今,安伯尘还想请出命魂,聚合三魂,合抱成婴,更是为天地所不容。
  安伯尘脚踩地,头顶天,笔直的立于天地之间。虽是虚幻之象,可来自天地间的威压却清晰无比,安伯尘仅凭心中的那丝执念坚持着,硬生生承受来自天地难以估算的重压。
  按常理来讲,只有打破三尺虚空的神师才有神游出窍的可能。突破神师境界后,便可于体内聚合三魂,合抱成婴,自能炼化神魂。安伯尘则将一步分为三步,先是地魂出窍,懵懵懂懂,只能奔走而无法高飞,惧怕金火之物,夜生昼隐。后又炼化天魂,聚合天地二魂,神志清明,能高飞,能游水,昼夜同行。
  天魂游走天云,需吞食天雷方能炼化,聚合天地二魂后,只差再炼化命魂便可修成真正的神魂。可安伯尘眼前是一张白纸,能够聚合天地二魂还是他连蒙带猜,侥幸得来。任凭他苦思冥想,也想不出如何炼化命魂,却在今朝明悟,终于迈出他修炼道途上极为关键的一步。
  命魂者和天地双魂有着本质区别,地魂逐于地,天魂游于天,命魂则栖于肉身,守护心志、意念。因此,想要炼化命魂,无法依赖外物,就算安伯尘日夜吞食天雷,也只能强固天魂而已。炼化命魂的关键在于修道之人的本心,凭心炼之,召唤守护本心的命魂。
  安伯尘杀死袁三郎,丢弃了因他出身卑微而根植在心底深处的犹豫和软弱,从此往后大步向前,不再踟躇。道途漫漫,有舍有得,放下之后方能拿起,压着他的那块巨石已不复存在,命魂也因此苏醒,从远在大匡的肉身中释放而出,遥遥盼向安伯尘。
  头顶天,脚踩地,安伯尘感受着那股从彼岸传来迫不及待的渴望,心中也填满欣喜。
  来自天地的威压一轻,安伯尘扬声呼唤:“请命魂!”
  “呼!”
  大风起,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在风呼啸和絮语中安伯尘隐约能听见一丝低鸣。低鸣声中夹杂着喜悦,随着命魂飞过彼岸疾飞向安伯尘,呜呜的低鸣愈发清晰。
  天地重新拉开,安伯尘魂躯一震,抬头看向由远及近的另一个自己,心中的激动再难抑制。
  仿佛沉睡了千万年终于苏醒,又好像远游的骨肉终于回返。
  可就在这时,从天云见裂开一条缝隙,漩涡流转,紫潮涌动,电闪雷鸣。
  命魂终于赶到,也是一条模糊的虚影,朝向天地二魂恭敬一拜,随后迈前一步。
  三魂聚合。
  “嗡!”
  安伯尘脑中轰然作响,只觉天地崩塌,世界倾倒,广袤无尽的虚空中只余他一人,千千万万的玄奥飞舞在他触手能及之处,囊括世间万般道理,毫无遗漏。
  雷鸣声再度传来,安伯尘睁开双眼,从意念虚空中走出,仰头望向弥漫在天云间的雷潮,满脸跃跃欲试之色。
  安伯尘业已聚合三魂,可仅仅是聚合而已,并未将命魂炼化入原先的魂体中。
  真正融合三魂并非这么简单,需得经历由生到死,化圆成婴的过程。
  云海上的紫雷终于堆满八重,摇摇欲坠。
  安伯尘平静的看向天雷,眸中翻滚起深紫的雷光,间或滚动着风水火三势。
  双目一闭一睁间,天雷轰然砸下。
  早在琉京时,安伯尘的天地双魂便已渡过七重雷劫,修道人游历大千世界,老天爷却无时无刻不惦记着,眼下安伯尘聚合三魂,从天而降的自然是八重天雷。
  八重天雷广漠无尽,磅礴浩瀚,就仿佛从天云间翻覆滚落的海潮,浩浩荡荡的倾轧向安伯尘。
  安伯尘直面紫雷,无畏无惧。
  转眼后他便被雷海淹没,魂体被撕裂成千万条,化作齑粉飘散游荡。
  游走于生死边缘,安伯尘只觉了无牵挂,可冥冥中又存着一丝执念,散布于每一粒魂体中。
  朝阳冉冉升起,渐渐攀爬到中天。
  流金若霞,跌落于青山荒野间。
  也不知过了多久,八重雷海缓缓褪落,被群山广地吸入腹中,散布在山崖周遭的千万魂粒扭动着,渐渐聚合。
  雷劫渡生死,由生到死,而后涅磐重生,亦如历经转世的初生婴儿,大梦苏醒,始踏新生。
  流金下,万千颗粒水乳交融,却不再是一条模糊不清的虚影,立于山崖边的“人”虽不被世间生灵肉眼所见,可却有手有腿,有鼻有眼,有眉有目,若此时有高人路过,运转目神通定会惊讶的看到一个有着及腰长发,气质飘渺出尘的少年。
  时至今日,历经八重雷劫,安伯尘终于炼化天地命三魂,合抱成婴,聚出神魂。
  地魂能远游却无法高飞,惧金火,惧日光。天魂能高飞,昼夜同行,不惧金木水火土,却依旧有七日出窍之期。唯独三魂合一的神魂,几不受任何约束,心意所及,转瞬及到,且能变化成世间万物。
  “龙!”
  安伯尘念道。
  转眼后,出现在崖上的不再是一个长发翩跹的少年,而是一条张牙舞爪的八爪飞龙。
  脱去肉身,神游天地,万物不扰,无拘无束。
  安伯尘化回原形,盘膝于地,静静品味着逍遥于物外的畅快。
  可就在这时,天云间又泛起密密麻麻的紫潮,更强悍威猛的天雷缓缓酝酿着。
  寻常神师炼化三魂,聚合成婴时也会有雷劫,可仅仅是一重天雷而已。安伯尘将一步划分三步,已然违背常俗定律,却又在那年京城斩蛇时,以双魂之躯越级吸引七重天雷,更是逆天之举。既然他无视天地法规,不知觉间超然物外,老天爷自然也不再对安伯尘使用常人那一套。
  刚降完八重天雷,九重天雷便已应运而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