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收藏-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风看了半晌之后点着头说道:“陈兄,运气不错呀,虽然不能确定具体时间,但这东西肯定是真的,好好留着吧,绝对有收藏价值。”
        陈彦他老婆一听这话,喜上眉梢的说道:“唐风啊,您先坐,我先出去买菜。”
        唐风点头说道:“哎,嫂子您忙。”
        陈彦他老婆刚出门就折了回来,她对陈彦说道:“二子,一定要把唐风兄弟给留下,怎么也得吃了饭再走。”
        陈彦捡了个大漏,心里难免有些得意,说话底气十足,他不耐烦的说道:“这还用你说,我知道了,你快点。”
        老婆才一走,陈彦这家伙就开始摆谱了,他大言不惭的对唐风说道:“这倒霉媳妇,她要敢不听话,我立马休了她!”。
        “我说,您千万别!”唐风立马跟他划清界限,他可不想被他老婆追――还拿着菜刀。
        “您还真信啊,我这也是随便说说,我可以换个老婆,但孩子不能换亲妈呀。”陈彦总算说了两句人话,不过,他的得意劲还没过,很快又开始自夸起来,他说道:“我这人没其他优点,就是心态好,你别看我光跟着你,我一直在学呢,我晃一眼这么一看,它就是明清时期的。”
        “还明清时期的?”既然他说自己心态好,唐风也就直言不讳了,他说道:“这就是清明时期的!”
        ★哎,命苦,2点才下班,给点票票吧。★
    第二卷 原始积累 第二十四章 寻宝
     更新时间:2009…12…10 12:09:19 本章字数:2789
        “啊?”陈彦立马就乐不起来了,他张大嘴巴问唐风道:“你不是开玩笑吧?刚才还明清时期呢,怎么一转眼就变清明时期了呢?”
        说出鉴定结果有时候也要看情况的,有陈彦他老婆在,唐风真的不方便直说,他要说了,当时肯定没事,但他一走可就是《第一次宅世界大战》了。但这种事情没办法隐瞒,迟早是要穿帮的,唐风拍了拍陈彦的肩膀,说道:“知道你心态好,刚刚你老婆在,我不好直说,但这东西肯定是假的。”
        陈彦很是沮丧的说道:“我不是不信你,你重要给我讲讲原因吧。”
        唐风点头说道:“那是当然。”他说完之后,将整个折本打开摊在茶几上,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开篇题款字数不多,上面写着――
        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
        塔感应碑文
        南阳岑勋撰朝议郎
        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
        琊颜真卿书朝散大
        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
        东海徐浩题额★原文古体,从右往左竖字,无法在起点显示★
        《多宝塔感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立碑于唐玄宗在位时的天宝十一年四月,是目前已知颜真卿的书法中书写时间最早的碑刻,它反映了颜体早期书法的风貌。此碑碑文结体严密,字体严谨、秀整,笔画粗细变化不大,是颜真卿继承传统的作品,风格接近欧阳询。
        中国古代的碑刻很多,但历经数百年的天灾人祸之后流传下来得却很少,所以,碑刻拓本的行情一直居高不下。民刻石碑大多都放置在露天的开阔地,难以避开风雨雷电的侵袭,大多官刻石碑虽筑有亭台,但同样会被风化。天灾不可拒,人祸最可惜,不谈历代战火、无数“运动”毁碑无数,有的人利欲熏心,在碑拓若干份后不惜毁碑,因为没有原碑的拓本就是孤本,身价将会倍增。
        碑刻都是石质的,立碑之后就无法转向,但风向却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由于石碑本身受力点不同,加上字迹简繁、笔画粗细、石质变化等原因,时间一长,同一平面的碑刻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风化。反应在碑拓上的直观感觉就是有的字迹清晰有的字迹模糊,同一碑刻在不同时期的拓本字迹相差都很大,有的缺字有的缺笔画。
        唐风说道:“你这个拓本的问题就在于字体呆板,没有颜体的神韵,而且字迹清晰与模糊之间的差异太大,完全没有自然过度的感觉,风又没长眼睛,一阵风吹过来怎么也不可能光吹一个字吧?所以,这肯定是从翻刻石碑上拓下来的,说清明时期那是玩笑,说不定是谷雨时期的。”陈彦这人挺豁达,唐风努力的制造一点轻松气氛。
        陈彦摸着脑袋说道:“可我都拿去检测过了。”
        唐风摇着头说道:“大哥,拓本不能光看纸的好不好,作假者完全可以用古纸碑拓嘛,虽然成本高了点,但相比假拓本的暴利,这又算得上什么?你这个啊,就跟上次江源买的那个假地契一样,老瓶装新酒。”
        陈彦气道:“我就奇了怪了,怎么到你这儿就捡漏了,到我这儿就剩下打眼了呢?”
        唐风说道:“我从小学的就是这个,就是死记硬背,我爷爷认识省城博物馆的一个老馆长,每隔一年都要带着我到他那儿考试。每个人的专长不同,叫我来玩你的雕刻艺术我不会打眼,只会傻眼。”估计又是一个盗墓的,解放后都改行了。
        “哎,您就别提雕刻了,说起来我还是吃这行饭的。”陈彦说道:“我一开始也怀疑来着,但那卖家说颜真卿那时候的书法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我觉得应该是这个理儿,总不见得一出来就是一书法家吧?”
        “字体差别只在细微,这翻刻水品还是挺高的,你留着吧,挂墙上挺好。”唐风说道:“哎,对了,你花了多少钱买的?”
        陈彦有些紧张的望了望大门口,小声说道:“六千八。”
        唐风也跟着望向大门口,他问道:“嫂子还不知道吧?”
        “什么话呀,大老爷们还能怕老婆。”陈彦大言不惭的说道:“我这是让着她,万一她要来个一哭二闹三上吊,让街坊们知道了多不好。”
        “六千八还算好,没亏多少,想办法捞回来就成了。”唐风突然想起陈彦上午在电话里说的话,他问道:“哎,你不是说你找了一个好门路吗,哪儿呀?”
        六千八确实不算多,上次唐风帮他淘的那方李适之的官印的价值远远超过这个数,陈彦说道:“在密云,那边要修路,刚好要穿过一个有年生的道观,马上要拆了,我估摸着能有点东西,过去看看吧。”
        唐风真佩服陈彦那耳听六路的本事,这种消息也能收到,他问道:“文物国有,我们这样不违法吧?”
        “违法?多新鲜呢。”陈彦说道:“我们一不偷、二不抢、三不**、四不反党,违什么法?他们反正都是要拆成建筑垃圾的,我们这是替他们减轻负担。”
        唐风说道:“成,那下午我们就跑一趟吧。”
        这时,陈彦他老婆回来了,她拎着一大堆菜笑着对唐风说道:“唐风兄弟啊,您先坐一会儿,我给你们做饭去。”说完,她乐滋滋的走进了厨房。
        “千万别让她知道!”陈彦跟唐风异口同声。
        密云县位于北京东北部燕山山脉脚下,历史悠久,山清水秀,被古人誉为“燕国天府”,密云的旅游资源丰富,长城呈圆弧状围绕密云东北部,著名的长城景观有司马台长城、古北口长城、卧龙山长城、蟠龙山长城、滴溜山长城。
        吃过午饭,陈彦和唐风从通州区一路赶往密云县古北口镇,古北口镇是燕京门户,战略位置突出,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他们所到的河东村离京通铁路、京承高速公路、古北口长城三线交汇的地方不远。
        大路走过是小路,小路走过是山路,现在的唐风和陈彦正走在崎岖的山路上,陈彦摇着头说道:“唉,那小子的消息真***扯淡,这鬼地方哪来的道观啊。”
        “道观我倒没有看见,但我看到文物了。”唐风眼望着前方,很有把握的说道:“而且还是无主的文物。”
        “哪儿呢,既然是无主的,那我们就搬回去。”陈彦循着唐风的目光向前望去。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是需要票票。★
    第二卷 原始积累 第二十五章 考古专家
     更新时间:2009…12…10 12:09:20 本章字数:2802
        “开什么玩笑!”陈彦远远望去,只看到位于远方山脊之上的巍峨长城,他说道:“这玩意儿就算能搬都没地儿放。”
        唐风说道:“我不是说长城,我是说前面那座石拱桥,绝对的文物。”他们所走的乡村小路的前面,有一座不是很高的山,山下有一座石拱桥。
        “果然是无主的,就是搬不动。”他们现在离那座小桥还有二十米,陈彦看着那座不起眼的小桥,问道:“你离这么远就能肯定那是文物?”
        唐风用手指了指石拱桥边那颗树冠巨大的银杏,对陈彦说道:“那棵树可以证明这是文物。”银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最早出现在3。45亿年前,被称为活化石,这种树的寿命长达千年,中国现在仍然存活的银杏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了。
        由于石拱桥就在这颗银杏树下,银杏的根系已经扎进了石拱桥的石缝,一看那根最粗壮的树根的直径就不难想象这座石拱桥的历史有多长。
        两人走到石拱桥的桥边才发现桥下是一条滩多水少的小溪,浅草没路、小桥流水,如果老树再停上一只昏了头呱呱直叫的乌鸦的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凉萧瑟感觉就出来了。
        但他们并没有看到乌鸦,却看到了一位美女。唐风跟陈彦来到石桥边才发现这边挺热闹,有好几个人坐在桥下小溪边的石滩上。
        “差不多了,开工吧。”一个中年人招呼着同伴。
        唐风和陈彦两个人的眼睛同时聚焦在一位身段窈窕的女子身上,运动鞋、牛仔裤、夹克衫,马尾辫露在棒球帽外,女孩子也可以英俊潇洒的(春哥纯爷们,不归此类),她的五官精致的无懈可。。。。。。这时,她那冰冷的目光望向了唐风,唐风宁愿遇见一只昏了头呱呱直叫的乌鸦也不愿意遇到她。
        她就是柳月,其实唐风也就看了几眼她的背影,但偏偏就跟她的目光相遇了,柳月愣了愣之后突然掩口而笑,转过头去了。
        陈彦立即用胳臂撞了撞唐风,说道:“她刚才对我笑了。”看这家伙的样儿,估计心里早就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魅力值了。
        唐风一看这些人手里的测量仪器就猜出了他们的身份,他们在进行考古,大工程之前文物部门都会召集考古专家对拆迁地进行一番地毯式的搜索,以防有文物遗迹被破坏。
        七八个考古人员从溪边的石滩走上岸,然后一起围在一块石碑周围你一言我一句的谈论,陈彦对唐风说道:“走,我们也去看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唐风跟陈彦一起走了过去。
        古人认为修建桥梁方便行人是大善积德之事,因此,桥边都立有桥碑,用于歌功颂德。这块桥碑高约半米,宽30厘米左右,桥碑正面的中间竖刻着“积善桥”三个楷体大字,这是桥名。桥名的下面还有两排楷体小字的落款,分别写着横山郡,大宋宣和七年,前者是指地名,后者是指修桥时间。
        唐风拿的还是比较准的,密云地处北方,上面的大宋肯定是指北宋。北宋宣和年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也算得上是大名鼎鼎了,正是他大力提倡收藏,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收藏热。不过,他的大名鼎鼎并不是因为这个,因为他是历史上最窝囊的皇帝之一――宋徽宗赵佶,宣和七年也就是公元1125年,距今差不多有九百年。
        桥碑的背面密密麻麻的刻着一些小字,上面留有捐资建桥人的姓名并附上了一些歌功颂德的话。由于密云地处偏僻,并没有出现过什么名人,所以,这块桥碑没有太特别的地方。
        “这桥不对啊。”一个考古人员说道:“宣和七年怎么可能出现横山郡的字样呢?”
        古代密云隶属于檀州,后晋天福元年也就是公元936年,臭名昭著、认贼作父的后唐大将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这其中就包括檀州。幽云十六州的拱手相让让古代中国彻底失去了北部的屏障,长城几大要隘,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雁门关皆落于敌手,汉民族漫长的苦难史拉开了序幕。
        北宋宣和五年,就是公元1123年,金国将檀州归还给宋朝,宋徽宗改檀州为横山郡。公元1125年,也就是宣和七年,金国又侵占横山郡,再次将横山郡改名为檀州。
        这座桥修建于1125年,那么当时的地名就应该叫檀州,既然是檀州那就属于金国,谁那么大胆子还敢留横山郡、大宋宣和七年的字样呢?正确的落款应该是檀州、大金天会三年。
        “是啊。”另一个人也说道:“这不符合常理呀。”
        “我倒是觉得完全符合常理。”唐风老毛病又犯了,好在这不是文物交易,为首的中年人问唐风道:“这位先生可有依据。”
        唐风说道:“那时候交通闭塞,中央政府的通告很难及时的传达到普通老百姓耳中,虽然已经沦陷了,但老百姓并不知情,所以他们还以为自己是大宋子民。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座石拱桥是跨年度完成的。造桥立碑前,这里还叫横山郡,等到这座桥完工时,这里已经改叫檀州了,巧就巧在这座桥修建于1125年,恰好撞上了。”这个跟前面的孟法师碑拓本不一样,当时的孟法师碑立于长安,长安的老百姓第一时间就能得到改年号的消息,但这座桥地处边疆,老百姓不知道局势变迁也是有可能的。
        “嗯,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说话的是柳月,柳月说道:“本来立好的桥碑应该被官府勒令整改的,但由于这个地方实在太偏僻,官府没注意,老百姓也就得过且过了。”老百姓才不管哪个政权上台呢,他们最希望过好日子,最怕折腾。
        唐风觉得奇怪,柳月是拍卖行的,她怎么有资格进入考古的行列呢?他心里想着,眼睛不由自主的望向她,她的的胸前挂着一块牌子,牌子上面写着:中国国家博物馆实习研究员柳月。啧啧,真看不出来啊,她还是一位考古学家。
        “也只能这么解释了,唉。。。。。。”中年人叹了一口气说道:“这座桥估计是留不住了。”
        “张教授。”柳月对中年人说道:“这棵银杏树可以移走吧?2000多岁了,砍了多可惜。”
        “嗯。”张教授点了点头,说道:“我回去打个报告递给林业部门。”
        陈彦一看这阵势,哪里还会不明白,他连忙拉开唐风,轻声对他说道:“哎,我们得赶到他们前面去道观,不然就没好东西了。”连一棵树都要移走,他们走过的地方还能留下什么呀。
        ★上架日期已定,覆发誓这本书不会太监,请兄弟们继续支持吧!★
    第二卷 原始积累 第二十六章 罪魁祸首
     更新时间:2009…12…10 12:09:21 本章字数:2897
        唐风想想也是,不管那个道观有没有好东西,先去一步总是好的,他说道:“嗯,我们先走。。”
        过了石桥是一条依山而修的小路,二人顺着小路绕过山坡之后,面前豁然开朗,远处的山坡上矗立着一座气势恢宏的庙宇。
        唐风越看越不对劲,这座庙宇香火鼎盛,不像是要拆迁的样子,他问陈彦道:“这那里是道观,分明是庙宇,它真的要拆吗?”
        “嗨。”陈彦摇着头说道:“你说的那个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