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列强代理人-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凡是伤到要害部位的,基本都是死路一条了。比如刘铭传被打中了后背,子弹深入了躯体,这单是要从身体里挖出子弹来,即便是再壮士的汉子,恐怕也受不住。一个是疼痛,一个是失血过多,这两点就足够要了伤者的命。
  除此之外,就是感染,一般打中胳膊、腿等非要害部位的,在挖出子弹之后,还要从伤口上挖出一块头,免得这块肉感染。
  但是刘铭传受害部位是后背啊,哪里能挖出肉来,要是从这挖块肉,人也死定了。所以见惯了受枪伤的刘铭传自认为必死无疑了。
  刘铭传面色苍白的道:“太师,我死之后,我儿子……”
  刘铭传这是自认为必死了,准备安排后事。他在没遇到李明峰之前就成家了,在保定整军的时候,他妻子给他生了个儿子,今年已经四岁了。这是他唯一不放心的,刘铭传希望李明峰能在自己死后照顾自己的儿子,这样他死也能瞑目。
  李明峰怒道:“你要是再废话,就真死了!”
  说完,李明峰就一挥手,止住了刘铭传的话头,让人将刘铭传快速抬了出去。此刻刘铭传鲜血直流,要是再和老李扯几句,死亡率会更高。
  ********************************************************
  刘铭传被送走之后,李明峰命令擂鼓,督促大军发起猛攻。这几千回回骑兵越战越少,但是彪悍的却让人感觉到吃惊,他们竟然没有一个要投降的。
  数千人马,只是在不断的寻找突围机会,李明峰让向导对回子们喊话劝降,回回们却丝毫不为所动,更加勇猛了。
  杀到晚上,五六千人只剩下了不足千人却仍然在坚持作战,此时无论是阿古柏的先行军还是玉努斯江的军队,都已经远去了。也不知道他们在坚持什么,即便是身为敌人的李明峰,也对这些骑兵的英勇程度感叹不已。
  正当老李以为大局已定的时候,就听哈密城内喊杀声不绝,片刻之后,哈密城内竟然冲出来大约一千多手执火把、砍刀的回子。阿古柏的军队毕竟还不正规,军服都是普通的阿拉伯长袍,这次冲出来的一千多人身上的长袍十分破旧,看来也不是什么嫡系军队。
  “怎么还有人没走?”李明峰心中暗想。
  这很不合常理,这一千多人根本对战局起不到任何作用,他们留下来要说是埋伏常胜军的,那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不过,要不是留下来埋伏常胜军的,那难道还能是他们被阿古柏给忘记在城内了,撤退的时候没有通知他们?当然,这也是决不可能的,但是除此之外,还真不知道能有什么其他的解释了。
  “宋庆,让你手下的第一团列阵!”李明峰下令道。
  骑兵们马上就要被吃掉了,这时候李明峰可不想让人搅了局。
  “是!”宋庆应道。
  常胜军一镇一万人马,分成四个团,每个团大约两千五百人。李明峰看到敌人只有一千多,还都是使用的砍刀,所以只调一个团的兵力列阵阻截回回。
  常胜军日常训练严格,此刻命令刚刚下达,一个团的兵力就立刻在外围列阵完毕,等待远处的回回们杀来。不过,正当老李准备观看一场厮杀的时候,就看到这波回回中竟然举的是一面画有骨头的旗帜。
    正文 第两百八十六章 回王家族
     更新时间:2008…8…7 19:14:09 本章字数:5915
          “先别开火!”李明峰看到旗帜之后立刻下令道。
  这个旗帜当然不是海盗的旗帜,老李知道,这个是“白骨家族”的意思。在新疆的穆斯林之中,分为和卓、白骨和黑骨三种人,实际上也就是神族、贵族和平民的意思。
  和卓就是“圣裔”在新疆的本土称呼,是默罕默德的后裔,算是神族。白骨家族类似于黄金家族,代表尊贵;地位仅次于和卓,再往下就是黑骨,也就是老百姓了。
  阿古柏等人是从浩罕国来的,没有这个传统,而哈密方圆数百里,能使用白骨旗的,只能是哈密回王家族。
  这个家族的名气很大,在出征的时候,李明峰收集到很多相关资料。哈密回王是绝对忠于朝廷的地方势力,在老李出征初期,曾经想要依靠他们家来渗透入新疆。不过在老李出兵之前,哈密就丢失了,老李以为哈密回王家族早就被阿古柏灭族了,没想到他们竟然还在。
  冲出来的一千多回民看到清军露出敌意,连忙止住了前进步伐。有几个人一边连连摆手,一边缓缓的走了过来。看到这种情况,老李也知道对方没有恶意了。
  片刻之后,数个年轻的回民簇拥着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回民走到李明峰的中军帐下。这个老回民穿着虽然整洁华贵,但是满脸烟尘之色,头发也是凌乱。
  “你是何人?”李明峰端坐在中军大帐问道。
  这个年老的回子连忙从怀中取出一个大印递给常胜军的亲兵,然后亲兵又转交给了李明峰。
  看到老李接过印信之后,这个年老的回民才说道:“太师大人,老朽是哈密郡王伯锡尔!”
  这个回王汉语说的竟然字正腔圆,看来也是经常去内地或者京城的,否则不会这么流利。
  李明峰查看了印信,发觉无误,连忙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抱拳道:“原来是王爷驾到,在下失礼了。”
  伯锡尔有些局促的忙摆手道:“不敢,不敢,在太师大人面前,老朽岂敢造次。”
  李明峰早就知道这个伯锡尔是个胆子小,敬畏天朝的人,所以对他这番表现也没什么惊讶的。李明峰又和伯锡尔客气几句之后,就看到包围圈内的回回骑兵们全部被杀光了。
  看到常胜军在打扫战场,伯锡尔赞叹道:“太师大人果然军力强盛,这些乱贼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朝廷之威严,大清之庞大,又岂是这些小小蝼蚁们可以妄自揣度的?天朝一怒,阿古柏匪帮只有覆灭一个结果!”
  从语调和神情上看,伯锡尔绝非拍马屁,他这些话都是由衷之言。
  这个伯锡尔有些崇清思想,他去过几次北京,看到了那座有百万人口的庞大城池。大清皇帝的紫禁城、颐和园、圆明园之壮丽、秀美、精巧深深的征服了他。让他知道了中土文化之璀璨。
  在伯锡尔年轻的时候,道光爷曾经带他狩猎过。那是一年的秋季,道光爷在承德避暑山庄避暑。狩猎的时候,五万满洲八旗兵,五万蒙古八旗兵,五万汉军八旗兵和十五万绿营兵护卫在旁。
  这次参加狩猎的不但有新疆的回王,还有西藏的达赖、班禅,蒙古各部王公大汗,也有安南、朝鲜、琉球等国的使者。所以这次狩猎活动,被道光帝当成了一次炫耀国力的时机,几乎调集了北方数省全部的兵力。
  三十万精锐兵力,在蒙古草原上纵横驰骋,那场面给伯锡尔带来的只有震撼。要知道,他的家族凭借两千回兵就能称雄北疆了,而整个新疆最大的势力一般也就是几千人马。在他年幼没有离开过新疆的时候,伯锡尔本以为他家的两千人马就是天下最强悍的军队之一了。
  但是他这一次就看到数十万大军!而且这么多人马竟然只是陪伴君王打猎的!那大清的真实力量到底有多强大呢?一百万军队还是两百万,三百万甚至更多?想想这些数字,就让伯锡尔头皮发麻,越发的感觉到自己家族的渺小了。
  伯锡尔从哈密到北京,一次要走两三个月,路上经过兰州、西安、太原等大城。每一座省会级别的城池,都相当于哈密的十倍以上。而从大清舆图上看,伯锡尔所经过的地方,还不到大清的十分之一。由此可见大清疆域之大。
  这些种种见闻和经历,让伯锡尔对清朝产生了盲目崇拜,也导致了他对清朝的忠心,所以在阿古柏侵入哈密的时候,他是唯一一个坚持不降的地方实权派。
  ********************************************************
  此战阿古柏留下断后的精锐骑兵全军覆没,常胜军也因此战死一千多人,受伤两千多人,刘铭传也背部中枪,正处于抢救之中,生死不知。常胜军到底是占了便宜还是吃了亏,倒也真不好说。
  李明峰命令宋庆带人收拾战场,并且将营寨拆掉,移驻哈密。伯锡尔亲自在前面引路,带领李明峰进城休息。
  “好家伙,王爷的府邸倒也够辉煌的了。”李明峰站在伯锡尔的家门口感叹道。
  伯锡尔毕竟是哈密郡王,其家族在哈密经营三百年,没有大清的时候就有他们家族,所以他们家的积累可是很惊人的。
  整座府邸占地面积达数百亩,建筑风格是阿拉伯式的,白墙、金顶。王府之内古树林立,地砖也不知是什么材质的,既古朴又坚固,一看就是高档货。
  只是因为阿古柏临走时的搜刮,让王府内一片狼藉。但是此时正有数百人在忙碌的收拾着,看来不需要多久这座哈密王府就会恢复往日的盛况了。
  伯锡尔谦逊的说道:“太师大人过誉了,这都是天朝的赏赐罢了。太师大人,你看咱们今夜是否要大宴一番,犒赏犒赏大军?”
  李明峰道:“不必,今夜事情太多,城外还有物资需要迁徙,受伤的士兵也很多。而且他们征战多日了,如今可算有一座城池可供休息,就先让他们休息休息吧。”
  伯锡尔道:“那也好!太师大人若有差遣,直接和老朽说便可,老朽能做到的一定全力做到。”
  看到伯锡尔要离开,李明峰连忙一伸手止住了他,微笑着说道:“王爷,咱俩还是闲聊几句吧。”
  李明峰现在很需要伯锡尔这个地头蛇的支持,所以也没有客气,直接就提出要和伯锡尔谈谈。
  伯锡尔有些受宠若惊的道:“好,那我叫下人备酒。”
  李明峰和伯锡尔进了宴客之所后,伯锡尔立刻亲自下去准备宴席了,老李则独自坐在屋子里,看着金碧辉煌的回王府,并回想着哈密回王家族的辉煌经历。
  第一代回王产生于明末,其祖先是蒙古人,居住于伊犁。时逢乱世,第一代回王木罕买提夏从伊犁组织了上千兵马,征服了哈密地区,从此他和他的子孙们成了哈密地区的统治者。
  木罕买提夏本是蒙古人,还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但是为了方便统治,其自称为“圣裔”。 后来几代回王也坚持称自己是默罕默德的子孙,不过到了近代,回王统治已经坚固了,“圣裔”之说也不再被回王家族提起了。哈密回王的族谱上,已经明确的标明了,他们是蒙古人的后代。
  第二代回王是木罕买提夏的儿子额贝都拉,他才是理论上的首任回王,因为从他开始,他们家族才被中央政权承认和支持。
  额贝都拉继位之后,正遇上蒙古的准葛尔汗国扩张,哈密被迫成了葛尔丹的下属。后来康熙帝征讨准葛尔汗国,额贝都拉坚定的站到了清朝一边,给清朝提供兵力援助,粮草援助和情报援助。为康熙征讨葛尔丹提供了莫大的支援,立了一大功。
  在康熙帝平定了葛尔丹之乱后,额贝都拉被授予了极大的权限,他甚至有权在哈密贩卖人口。也就是说,哈密极其附近方圆几百里的地区成了额贝都拉的私人领地。
  额贝都拉对朝廷那也是极尽恭敬,曾经送一种甜瓜上供给康熙帝,康熙吃了之后龙颜大悦,赐名哈密瓜。从此以后,哈密瓜就成了贡品,其名号也在全国传遍了。
  第三代回王没什么功绩,但是其曾经擒获了准葛尔大汗葛尔丹的儿子,将其送交给了朝廷。第四代回王曾经多次协助朝廷击败蒙古,立有大功小功无数。其先被加封为镇国公,然后又升为贝子。
  第五代回王名叫玉素甫,他就任之时,已经是乾隆年间了。乾隆一生最是好大喜功,其年老之时,号称“十全老人”。所谓的十全,就是指其在位期间,取得了十场战争的胜利,其中有一场就是“平定大小和卓之乱”。
  大小和卓实际上就是两个“圣裔”,本来朝廷是在新疆实行的双线统治,也就是说朝廷在新疆驻兵,但是新疆的具体事物,都由大小和卓负责。换个现代点的说法,也就是说大小和卓对新疆有“治权”,没有“主权”。
  但是大小和卓却不能接受这种统治方式,于是就发动了叛乱,最终被乾隆镇压。从这次之后,朝廷对新疆的统治力大增,新疆才从真正意义上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在这次战役之中,哈密回王家族又给清廷提供的巨大的支持。向来好大喜功的乾隆自然不吝赏赐,先将五代回王玉素甫从贝子提拔为贝勒,然后又让其带郡王衔。所谓的戴郡王衔,并非真正的郡王,只是在某些方面享有郡王待遇。
  不过,即便如此这也是莫大的恩赐了。清代非爱新觉罗家族和蒙古各部汗王之外还能获得王爵的,寥寥可数。
  五代回王去世之后,乾隆下旨绘像紫光阁,并由其能力比较强的次子继位,这就是六代回王。六代回王做了没到十年就去世了,传位到七代回王。
  七代回王同样对大清忠心耿耿,七代回王每隔七八年就要去京师觐见皇帝一次,受到当时当政的乾隆帝、嘉庆帝的封赏。在此期间,七代回王带上了双眼花翎,穿上了黄马褂。
  嘉庆十八年,七代回王去世,其长子伯锡尔继位,是为八代回王。此时当年发动叛乱的大和卓的孙子张格尔已经长大**,此人野心勃勃,妄图完成祖父遗愿,统一新疆。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张格尔在南疆聚集上万叛军,占领南疆,张格尔自称苏丹。当时清廷从盛京调集精锐八旗三万人,开赴新疆征讨叛乱,八代回王伯锡尔又和其先祖一样,组织人马、物资、情报给清廷以大力支援。
  在张格尔叛乱彻底平定之后,道光帝晋升伯锡尔为郡王。所以说,严格来讲,伯锡尔这一代才是真正的哈密回王。
  不过,伯锡尔这个王爷当的也不那么舒心。他虽然名为王爷,可是毕竟地盘太小,而且都是贫瘠之地,所以伯锡尔做事都是谨小慎微的,生怕得罪任何一个朝廷的实权派。
  伯锡尔家族在哈密那就是绝对的土皇帝,所以也就免不得有一些什么欺压百姓的事情发生。道光年间,林则徐因为引发了鸦片战争,所以被道光帝免职,发配到伊犁。林则徐到哈密之后,当地百姓纷纷的找这位大人来告状。
  按理说,林则徐不过就是一个被革职发配的罪臣罢了,自身都难保,伯锡尔根本不必怕他。但是伯锡尔胆子还是太小了,听到有人告状,立刻就向朝廷写奏折检讨自己的错误,并且将自己家的上万亩耕田捐了出来。
  哈密回王家族那是有大功的家族,而且政治地位重要,是朝廷统治新疆的最关键的棋子。朝廷绝不会因为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找伯锡尔麻烦的,所以接到伯锡尔的检讨奏折之后,道光都有些哭笑不得。
  为了安抚伯锡尔,不让他太过担心,所以朝廷又赐予伯锡尔“禁宫骑马”的待遇。这件所谓的民告官案,也就不了了之了。
  伯锡尔连林则徐这种失势被发配的罪臣都害怕,那他对李明峰这种正当权的人物有些敬畏之心也就可以理解了。所以当李明峰要吃饭的时候,伯锡尔这个堂堂郡王,竟然亲自去安排。
  *********************************************************
  过了一阵子之后,一切准备停当了。伯锡尔让人将准备好的吃食抬了上来。老李一瞧,原来是整只的烤全羊。李明峰也不客气,拔起插在羊身上的银质小刀就开始自己动手吃了起来。伯锡尔一边吃,一边和李明峰讲述他的遭遇。
  原来李明峰抵达嘉峪关之后,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