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王侯-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周氏茫然中……
    陈四六一指陈宁:“……不然怎么会生出这么个白痴?”
    一顶软昵小轿,跟着十几辆大车的陪嫁之物,陈莺儿低调的正式进了萧府的门。
    谨记自己的身份,陈莺儿进门之后以妾礼郑重拜了画眉和江都,四位夫人当中,陈莺儿已双十年华,算是年纪最大,可她却非常谨守本分的称画眉,江都和张红桥三人为姐姐。
    守了这么多年,幸福得来不易,更须妥善经营,好好珍惜,饱尝相思之苦,今日终遂之,陈莺儿知道幸福的分量多么沉重,绝不可因自己的言行而骤然失去。
    这幸福,是她亲手争取来的
    在萧府与心上人度过了几天甜蜜而平淡的日子,陈莺儿便马不停蹄的开始了工作。
    她没忘记画眉和江都的嘱托,更没忘记如今自己的相公万务缠身,作为他的妻子,自然要不遗余力为他解忧。
    不知不觉,已到寒冬腊月,洪武三十一年快要过去。
    这一年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不啻惊涛骇浪,如今总算过去了。
    腊月初三,京师天降大雪,一份奏本摆在了朱允炆的案头上。
    奏本是燕王朱棣写的,里面的词句情真意切,不但表示了对新皇陛下登基的拥护,而且发誓燕王一脉世代为大明天子效忠,其忠心天日可鉴云云。
    表完忠心后,燕王朱棣提了一个要求,本皇叔年轻时为国征战,数击鞑子,更且不惜性命,亲自上阵斩杀鞑子无数,如今年岁渐老,久伤复发,沉疴甚重,终日病床卧榻,怕是命不久矣,最为悲哀的是,先帝驾崩,本皇叔为了表示悼念,派三个儿子入京奔丧,以表孝心,可是这一去如石沉大海,三人皆被滞留京师,膝下无一子侍奉汤药茶水,临终连个尽孝的人都没有,想来不觉涕泪交加,尤觉晚景凄凉,臣冒死敢问陛下,能不能放我儿子回北平,让我死了也有个送终之人,若是陛下怀疑臣有不轨之意,臣愿放弃北平封地,放手一切兵权,自削燕藩,从此不理政事军务,只求临死前见儿子一面,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云云……
    这份看起来血泪交加的奏本令洪武三十一年年末的朝堂又掀起了一阵惊涛骇浪。
    朱棣在奏本中把自己写成了一个孤独可怜的病人,一心盼着儿子回家给他送终,甚至为了亲情而自愿放弃藩地的伟大父亲。奏本中还隐藏着另一层意思,我光明磊落的派儿子入京奔丧,这本是身为人子该尽的孝道,可你这个刚登基的天子却小肚鸡肠,怕我谋反而把我三个儿子全部扣押,相比人品,孰优孰劣,天下人一眼便能看得分明。
    明着是可怜求恳的奏本,实际上却是一份赤luo裸的挑衅书
    更过分的是,不知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朱棣将这份奏本复印了数十份,派快马分别传于戍守天下各地的藩王手中。
    朝堂震动,藩王震动,天下震动
    都察院御史,六部科道言官数十人齐聚于金殿,纷纷要求朱允炆释放三位燕王子,令燕王骨肉相聚,清流们更是发动起来,以黄观为首,纷纷将矛头指向萧凡,说他离间拆散天家,罪大恶极,请求天子降罪。
    各地藩王也纷纷递上了奏本,言及天子扣押燕王之子此举太过绝情寡义,皇叔们殚心竭虑为你守江山,抗击外辱,治理军民,你却如此无情扣押皇叔的儿子,你自己的亲兄弟,这样的举动怎能称得上圣明天子?如今燕王为了见儿子逼得自愿放弃封地,骨肉分离,何其惨也你如此作为寒了天下藩王们的心……
    藩王们上表当然不仅仅是为朱棣求情,为朱棣造声势,他们还有另外一层试探的意思。
    传言喧嚣尘上,朝廷欲削藩的说法早已传遍天下,藩王们正是惶惶不安之时,现在朝廷和藩王之间的矛盾和猜疑通过这件事终于直接爆发出来了。
    ——燕王现在已经公然宣称自愿放弃封地,你朱允炆敢答应吗?天下二十几位皇叔都在盯着你的反应,就看你怎么做了。
    事情已经无法遮掩,朝堂中的清流跟发了疯似的,要求诛杀国贼萧凡的奏本雪片似的飞进了皇宫,连国子监的学生们都发动了起来,纷纷于礼部衙门前请愿,要求裁撤锦衣卫,严惩国贼。
    突生变故,不及反应,面对满朝甚至整个天下的喊杀声,年轻的朱允炆慌了神。
    登基不过半年的他,根本没遇到过这样棘手的事。
    事态愈发严重的时候,朱允炆当即宣了萧凡进宫面圣。
    文华殿内,朱允炆一脸无助的搓着手,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转。
    “怎么办?怎么办?萧侍读,朕该怎么办?”
    萧凡阴沉着脸,紧紧抿着嘴一言不发。
    朝堂步步凶险,他是早已有了体会,可如今突然爆发的这件事,还是让他有些措手不及,朱棣厉害啊一份奏本便将他陷入了绝境,这招以退为进给朱允炆也给自己添了一个**烦。
    放了朱棣的三个儿子?这不是间接告诉天下人,朝廷这么做确实是错了?他萧凡更是这件事的罪魁祸首,罪不可恕。
    不放他们?这更向天下人说明朝廷是如何的薄情寡义,蛮横无礼,新天子年号还没改,天下的民心便尽丧,对将来的平叛更为不利。
    朱允炆看着萧凡阴沉的脸色,试探道:“要不……干脆把四皇叔的三个儿子放回去算了?老这么扣着他们也不是个事儿,派他们回去多吃一点燕王囤积的粮食,我们将来对付燕王也许便多了一分把握……”
    萧凡很无语的瞧着他。
    真是个天真单纯的孩子,你四皇叔有你这样的对手,实在是可喜可贺……
    '  '
第二百六十五章 化解死局
    第二百六十五章化解死局
    “燕王三子绝不能放回北平”萧凡斩钉截铁的道。
    文华殿内的气氛很沉默,君臣二人蹙着眉头,苦苦思索对策。
    这次的风波来得太突然,可以说是平地一声惊雷,把这两个年轻都震懵了,平素里萧凡那咕噜咕噜冒泡的坏水儿这回也息了声。
    不管外面多大的惊涛骇浪,有一点必须要坚持,朱棣的三个儿子绝对不能放回北平,萧凡非常清醒的知道,这三个人若回了北平,朱棣对朝廷便再没了顾忌,立马就会起兵谋反,易地而处,换了自己是朱棣,儿子回来了,麾下兵强马壮,朝廷的军制改革尚未见成效,这个天赐的良机若不抓住,还好意思妄称一代枭雄吗?
    朱允炆苦恼的叹了口气,然后指着龙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本,道:“萧侍读,你看看这些,都察院御史,六部给事中,戍守各地的藩王,甚至还有国子监近千名学生的联名请愿,这些,都堆在朕的书案上,里面的内容大同小异,知道他们都说什么吗?”
    萧凡笑了笑:“放归燕王子,诛杀我这个误君国贼,以正朝堂视听,以清圣君侧。”
    朱允炆点头:“还有要求裁撤锦衣卫,停止军制变法,恢复洪武旧制,查办朝中奸党,温言安抚藩王等等……”
    萧凡平静的笑:“真是风水轮流转,数日之内我便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奸佞之臣,而且还是坏得口生疮,脚流脓的那种。”
    朱允炆随手取过一份奏本,道:“这其中大部分是针对你我的,说朕宠信小人,昏庸无能,骄奢荒yin,贪图享乐,疏于政务,远贤亲佞,直将朕说成了一无是处的败家子皇帝,恨不得让朕早早退位让贤才是,而你,比朕也好不了多少,他们说你把持朝政,权势熏天,祸乱朝堂,败坏纲常,陷害忠良,娶了两位郡主还不够,又新娶两名小妾,令天家声誉扫地,大损皇家威严,最重要的是,你挑拨朝廷和藩王之间的矛盾,离间天家骨肉亲情,简直是十恶不赦,砍你一百次脑袋都不冤枉……”
    萧凡揉着鼻子苦笑:“这帮人撕破了脸真是什么话都说得出来,满篇没一个褒义词,实在太没礼貌了……”
    朱允炆深吸一口气,好奇的瞧着他:“你好象不怎么生气?”
    萧凡笑道:“我自入官场到现在,哪天不在挨骂?若每次别人骂我我都生气,我这一生肯定很短命。”
    朱允炆静静一笑,朝他竖了竖大拇指,赞道:“萧侍读好涵养”
    萧凡潇洒的一拂额头几缕散发,谦虚道:“一般一般,唾面自干……”
    谁知朱允炆脸色一变,接着狠狠将堆满龙案的奏本扫落地上,哗啦一声,奏本如雪崩一般散落一地,朱允炆还不解气,双脚在奏本上使劲的又蹦又踩,白皙的俊脸涨得通红,脖子上青筋暴跳。
    “可是朕很生气”朱允炆盯着萧凡,力竭声嘶的大喊道。
    萧凡静静的注视着他,不发一语。
    殿门外侍立的宦官听到动静,慌忙躬着身子进来察看,见朱允炆暴怒,宦官浑身一抖,跪下颤声道:“陛下息怒,保重龙体……”
    “滚出去”朱允炆指着宦官大声道。
    宦官打着摆子忙不迭的退出了殿外,还小心翼翼的关上了殿门。
    朱允炆两眼布满血丝,平素英俊白皙的面庞此刻充满了暴戾狰狞,一股低沉压抑的气息充斥着大殿,令人窒息。
    这是真正的天子之怒,雷霆万钧,天地风云变色。
    萧凡如同骇浪中的灯塔,双目半阖,俨然不动,仿佛睡着了一般,面无表情的站在大殿中间任由朱允炆发怒。
    大殿内一片静谧,只听得到朱允炆急促粗重的喘息声。
    狠狠一拍龙案,朱允炆阴沉着脸,咬牙道:“他们……他们这是要翻天呀”
    萧凡眉目不动,垂睑淡淡道:“翻天你又能怎样?”
    “朕……朕像皇祖父那样,把他们全都……全都杀了”朱允炆的面孔抽搐。
    萧凡微笑道:“洪武十三年,宰相胡惟庸谋反,先帝大怒,下旨诛杀,株连蔓引者三万余人,洪武二十六年,大将军蓝玉谋反,先帝诛杀一万余人,此外还有洪武十五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株连者亦数万人……陛下,你确定你也要杀这么多人吗?”
    朱允炆语气阴森道:“皇祖父能杀,朕……为何不能杀?”
    “陛下,先帝杀人都是有目的的,为了大明社稷的巩固,为了天家的皇位延续万世,有些人纵然无罪,亦该死,先帝杀人虽多,可都是冷静反复思量后的结果,对与错臣不敢妄自评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先帝绝没有因一时之怒而妄杀一人……”
    朱允炆垂头不语。
    “布衣之怒,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陛下登基时说要做个仁德君主,创一个煌煌盛世,时隔半年,便又要诛杀谏言逆耳之臣,如此两首极端,教天下人如何信服?陛下若欲做个暴君,不妨干脆撕破脸,直接告诉大臣们,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陛下若欲做仁君,当须谨记‘制怒’二字,身处陛下这个位置,有些事情若做了决定,施行起来可收不住了,大堤泄洪,一溃千里,遭殃受祸的,还是那些无辜的百姓和大臣家眷……”
    朱允炆沉思半晌,然后深呼吸了几次,终于露出了微笑。
    什么是朋友?
    朋友不是吃吃喝喝,举杯邀月,朋友就是那个在你犯了错,走岔了道的时候,能够及时一把将你拉回来的人。
    这才是朋友,千金不换。
    朱允炆喟叹道:“满朝文武都说你是奸佞,他们若知道你受了如此毁谤之时,犹自为他们开脱解释,不知作何感想?”
    萧凡笑得淡然:“声名于我如浮云,我此生说话做事,无非求个心安而已,别人打我一拳,我打回去便是,很简单的两人斗殴,赢了输了都有一个结果,但是把事情闹大,一定要不死不休,那就没必要了,我活着的意义不是每天快意恩仇,而是为了享受生活。”
    朱允炆若有所悟,深深道:“萧侍读,朝堂这么多大臣王公,你是活得最明白的。”
    “活得明白的人往往不幸福,我以后决定活得糊涂一点,这是人生境界的升华。”
    朱允炆的怒气渐渐消散,俊脸却又布满了愁色。
    “朕做错了什么?朕登基以来勤勤恳恳,每日三朝不断,批阅奏本,处理政务,纵不敢比先帝,却也自问算得上一个勤勉的皇帝了,他们竟说朕骄奢荒yin,贪图享乐,还宠信佞臣……你萧凡做错了什么?每日衙门里忙前忙后,苦思强国之道,一心辅佐君主,为的还不是这大明天下国富民强,为何这些迂腐大臣们把咱们说得如此不堪?”
    深深的疲惫涌上朱允炆的心头,当了半年皇帝,光鲜之外,更多的却是操劳和委屈。
    “陛下,这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站的角度不同,想问题的方向便不同,这种争议是永远无法消除的,哪怕你将来创下了一个远迈汉唐的盛世,这样的声音也不可能消失,唐太宗李世民雄才大略,一代明主,谏臣魏征照样在金殿之上当着满朝文武连骂他三声‘昏君’,若论起委屈,李世民比你更委屈,古今的明主仁君,谁不受一点委屈?”
    朱允炆展颜失笑道:“照你的说法,明主仁君是专门用来挨大臣骂的?”
    “明主仁君不是用来挨骂,而是要学会挨骂。”
    朱允炆叹了口气,颓然道:“那些大臣说的话,朕就当他们放屁好了,但是藩王们的反应颇为激烈,你说朕该怎么办?”
    “朝廷还需要时间,这个时候不可与藩王交恶,尤其是燕王。”
    朱允炆苦笑道:“朕实在想不出办法了。”
    萧凡笑道:“办法总归会有的,咱们一起经过那么多,何惧一点小小风浪?”
    “嗯,朕觉得也是,这事就交给你办了,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朕什么都不管。”
    “陛下别的没长进,推卸责任倒是颇为精进了……”
    “你那一肚子坏水儿肯定能想出两全其美的好办法,朕就不必多操心了。”
    “臣想了想,觉得还是杀人吧,陛下刚刚的决定其实很正确,咱们来个明朝版的焚书坑儒,杀他几万人,不信那帮大臣们不闭嘴。谁敢不跟陛下你走,臣便让他跟先帝走……”
    朱允炆笑眯眯的道:“朕刚刚想清楚了,杀人不好,天子之怒,伏尸百万,啧啧,太残暴了,朕晕血……”
    出了宫,萧凡的笑脸顿时垮了下来,说得轻巧,无非都是安慰朱允炆的话,这件事情很棘手,现在天下人都叫嚣着放了燕王的儿子,不放便是朝廷不仁义,不道德,是对儒家仁德的挑衅,是礼乐崩坏的前兆……
    萧凡承认扣押朱棣的三个儿子确实有点不地道,但也没他们说得那么严重,没杀他们已经算是很仁义了好不好?主人好客,留客人在京师多玩几天,跟礼乐崩坏有个屁的关系?
    现在的问题是,放了朱棣的儿子,必成朝廷大患,而且等于是给朱棣谋反放了一颗信号弹,没有后顾之忧,不用投鼠忌器,谁还不反?傻子才不反呢
    若仍旧扣着这三人,舆论的指责也会让朱允炆和他非常被动,不用想都知道,他萧凡的名字如今肯定已经万夫所指,受万世骂名了。
    放,还是不放?
    萧凡只觉得现在已经陷入进退两难之境,不论做哪种选择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从顺境徒然变成逆境,官场上一贯顺利无碍的萧凡,这回是真正发愁了。
    三日后。
    风浪没有停止的迹象,反而越来越猛烈。
    以黄观为首的清流大臣们仿佛等来了难得的机会,开始对萧凡进行口诛笔伐,每日的参劾奏本源源不断的飞进皇宫,早朝已经变成了对萧凡的批判大会。
    在黄观,暴昭,杨靖,卓敬等人的带动下,朝堂舆论以无法控制的态势渐渐向清流倾斜。
    他们紧紧揪住扣押燕王子不放这个理由,异口同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