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王侯-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元璋现在的心情很不好,他眉头紧蹙,显然正强自压抑着怒气。
    齐泰正在向他禀报一个坏消息。
    “洪武二十九年十月乙丑,东南倭寇袭我大明登州府福山县,倭寇约千余众,自威海登岸,扰我沿海百姓,抢掠百姓牛羊家禽财物无数,凌辱掳掠妇孺数百,劫掠过后快速离去,不知所踪,福山知县刘诚聚乡众力拒倭寇,战死,登州知府周倡兴闻知倭寇袭扰,举家弃逃至莱阳县,倭寇退后方才回城……”
    朱元璋面孔一抽,眼中迸出浓烈的杀气,语气却平淡如水:“传旨,抚恤福山知县刘诚,追爵一级,荫其子,周倡兴临战弃城贪生,车裂,夷三族。”
    阁内三人尽皆一凛,恭声应了。
    闭目沉思了一会儿,朱元璋睁开眼,沉声道:“自我大明立国以来,倭寇频频扰边,犯我大明疆境,掳掠朕之子民,朕之天下,岂容蛮夷跳梁如此猖獗!齐泰!”
    齐泰浑身一颤,急忙应道:“臣在。”
    “朕欲于山东再设两卫,其一设于威海,名曰威海卫,其二立于成山,名曰成山卫,两卫治下各辖三个千户所,由魏国公徐辉祖设卫戍边,命五军都督府即日遣选军户,交由徐辉祖统领,开赴山东,若遇倭寇扰边,击之。”
    “臣遵旨!”
    这时黄子澄上前禀道:“陛下,蜀王八百里加急快报,洪武二十九年腊月壬寅夜,蜀地华阳县地龙翻身,百姓死伤无数,蜀王报,远在成都的蜀王府亦震感强烈,蜀王特向朝廷请旨抚恤百姓……”
    朱元璋一听,神色顿时有些焦急,急忙问道:“蜀王可有受伤?”
    蜀王朱椿,朱元璋第十一子,为人性孝友慈,博学多才且容止都雅,颇受朱元璋喜爱,朱元璋常笑赞他为“蜀秀才”,是诸王中名声最好的贤王。
    黄子澄道:“陛下宽心,蜀王无恙。”
    朱元璋松了口气,道:“那就好……”
    接着朱元璋眉头一蹙,道:“地龙翻身,此乃天灾,可命户部尚书郁新酌拨粮草入蜀,以救灾民……”
    黄子澄神色犹豫了一下,道:“陛下,臣尝闻圣明天子以孝治天下,地龙翻身,此乃不祥之兆,亘古至今,凡有天灾者,皆帝王施政有不妥之处,故而上天降之以灾,示警于世,陛下受命于天,天既示警,陛下首要做的,除了尽快赈济灾民之外,还要省身罪己,下诏纳言,以消弭天灾,否则臣恐社稷有难,天人弃之,伏望陛下明鉴。”
    朱元璋闻言顿时沉下脸来,道:“天灾已降,百姓蒙难,朝廷此时要忙于赈济灾民,祭天罪己,下诏纳言,这些繁琐之事朕哪来时间做?黄子澄,你是否本末倒置了?”
    黄子澄执拗的一挺脖子,扑通一声跪了下来,道:“陛下,大明江山社稷才是本,唯乞陛下赈助黎民的同时,亦下诏罪己,广纳天下士子之言,否则若惹上天震怒,频降天灾,社稷危矣!”
    朱元璋大怒道:“你怕惹上天震怒,就不怕惹朕震怒吗?”
    黄子澄以头触地,哭道:“自古文臣死谏,武将死战,方乃为臣之道,臣死不足惜,唯乞陛下纳臣谏言,先抚天怒,再安黎民,臣死亦瞑目矣!”
    这时一旁的黄观也扑通一声跪下,道:“臣附议黄大人所言,圣人云: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诗》亦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陛下,先敬神而后安民,此为正道也,若陛下只赈民而妄天意,臣恐天弃之,陛下明鉴!”
    兵部左侍郎齐泰看着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的两位大臣,他神色略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一咬牙,也跟着跪了下去,道:“陛下,臣附议两位大人所言。”
    朱元璋顿时气结,雪白的胡须微微抖动,脸上杀机愈浓,终于又重重叹了口气,皇帝杀人至少也要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哪怕是借口,可是现在地上跪着的三人皆以社稷江山为由,请皇帝敬天地鬼神,无论怎么说都是没错的,文臣以死直谏,若皇帝真把直谏的文臣杀了,后人必将骂他是个昏庸之君,这倒罢了,朱元璋并不在乎后人怎么说他,最重要的是,眼前这三人是他留给孙子朱允炆的肱骨之臣,若把他们都杀了,以后谁来辅佐朱允炆?
    这两年来,朱元璋觉得自己愈发老迈,怕是大限不远矣,杀几个大臣不打紧,可他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培养一批能辅佐孙儿的大臣?
    重重拍了一下龙案,朱元璋无奈而又愤怒的大叫道:“迂腐!迂腐!”
    跪在地上的黄子澄和黄观脖子一梗,一副宁死维护社稷的忠臣模样。齐泰心中悄然叹了口气,以头触地,一动不动。
    朱元璋叫过之后,顿觉浑身无力,心中很是悲凉。
    这些整日只知圣人云孔子曰的大臣们,说话行事如此迂腐穷酸,凡事死板呆滞,不懂变通,这样的大臣,能辅佐允炆吗?朱元璋心中蒙上一层深深的忧虑。
    武英殿的暖阁内,炭火烧得通红,屋内暖乎乎的,可是君臣四人的心却冰凉凉的。
    内侍庆童迈着悄无声息的碎步,走到朱元璋面前轻声禀道:“陛下,江浦县民萧凡,奉诏入宫,于殿外听宣。”
    朱元璋无力的挥了挥手,道:“宣他进来吧。”
    “是,陛下。”
    地上跪着的黄子澄和黄观听到萧凡的名字,眉头一齐皱了皱。
    对这两位大臣来说,萧凡这个名字可算是如雷贯耳了。黄观自不必说,江浦知县黄睿德早已向他哭诉过,他被县丞夺权,皆因这个低贱刁民一手谋划。
    黄子澄却是听朱允炆提过几次,他是朱允炆的老师,平日相处的时间多,朱允炆素无心机,随口便告诉他,说他交了一个平民朋友,这个朋友讲猴子的故事如何好玩,他的观点如何新奇等等,说过几次之后,黄子澄便记住了这个名字。
    两人却没想到,连皇上都知道他了,而且还把他宣进宫召见。
    莫非……皇上要封他做官?那怎么可以!此人身无功名不说,就凭他在太孙殿下面前胡说八道,说些离经叛道的东西,两位大臣便决计容不得他。
    太孙淳朴仁义,正是一块未经雕琢的上好璞玉,两位黄大人绝对不能容许任何人去破坏它,玷污它,一个有着仁君明君之相的未来帝王,若被萧凡这种贱民带坏了,那简直是大明王朝的灾难!
    殿内众人各怀心思,却见殿门外光线一暗,一道修长俊秀的身影,缓步向暖阁内走来。
    脚踩在猩红的长毛地毯上,萧凡心情紧张而激动,进殿之后他便一直低着头,毕恭毕敬的走到一方卷耳龙案的前面,然后稍稍抬头,见龙案后坐着一位年纪老迈的老人,他穿着明黄五爪金龙袍,头戴翼龙冠,花白的眉毛,花白的胡须,脸型方正,但额头微微前凸,面相峥嵘,这位老人正静静注视着他,威严的脸上毫无表情,一双狭长的眼睛里却自然流露出锐利如刀锋般的光芒。
    萧凡心跳不由自主的加速。
    履至尊而制**,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帝王之威,静如龙隐云雾,光照四方,怒则九天惊雷,天地崩塌!
    朱元璋,他就是朱元璋!终于看到这位明朝的开国皇帝了!前世无数的电视,小说和史书上,都仔细的描绘过这位伟大的帝王,那些平面的描述却始终不能让萧凡对他建立起一个立体的印象,今日却活生生的见到真正的朱元璋了。
    他就那样静静的坐在龙案后面,他的头靠在椅背上,神色间布满了深深的疲惫,昔日的草莽英雄,如今已华发丛生,英雄迟暮,日薄西山,教人不胜感慨唏嘘。
    强自压下激动的心情,萧凡毕恭毕敬的一撩长衫下摆,跪下之后将头深伏在地毯上,朗声道:“草民萧凡,奉诏叩见天子,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不言不语,一双眼睛紧紧盯着跪在地上的萧凡,似乎想把这个年轻人一眼看透。
    许久之后,朱元璋开口了,带着几分凤阳口音,威严的道:“你就是萧凡?”
    “草民正是。”
    “哼!皇太孙屡次在朕面前提起你,赞你心思灵巧,为人淳厚,你到底有何本事令太孙如此夸耀你?”
    “草民才疏学浅,不敢当太孙殿下谬赞。”
    朱元璋哼了哼,沉声道:“你知道就好,君有君的本分,臣有臣的本分,民,亦有民的本分,信守本分才算得上淳厚,你现在的身份是百姓,太孙与你相识虽说有缘,可朕若有一天听到你与太孙妄论国事,插言政务,朕必诛你,听明白了吗?”
    萧凡吓得面色苍白,他浑身一颤,急忙伏地拜道:“草民听明白了,草民绝不敢逾越本分!”
    萧凡额头的冷汗一滴一滴的落在猩红的地毯上,可他却动都不敢动一下,他感到很郁闷,朱元璋大老远把他从江浦召来,不求夸他几句吧,干嘛一见面就劈头盖脸先训一顿?真要我安本分的话,我这时应该好好待在山神庙里做我的平民百姓,你又何必把我这无官无职的百姓召进皇宫?
    见到萧凡惊惧的模样,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敲打收到了意料中的效果。
    抬眼又瞟了一下旁边仍旧跪着的三位大臣,朱元璋若有所思,嘴角忽然露出几分笑意。
    “萧凡,既然皇太孙说你是个人才,朕有件事想先考考你,答得好,朕有赏赐,答得不好,说明你是个无用之人,朕便把你杀了,以为天下刁民者戒,如何?”
    说到最后一句话时,朱元璋的语气已变得阴森冰寒,充满了杀机。
    萧凡吓得脸都变绿了,浑身止不住的颤抖。
    这位洪武皇帝未免太把人命当儿戏了,一个问题答不上便要杀人,我的命有那么贱吗?天下的蠢人多了,你杀得完吗?再说我也不蠢吧?我是穿越者好不好。
    “草民……草民……”萧凡吭哧了半晌,却不知该不该答应这蛮横无理的要求。
    朱元璋容不得他拒绝,径自道:“听好了,本月壬寅,蜀地华阳县地龙翻身……”
    说到这里,朱元璋顿了一下,有意无意的瞟了瞟三位面无表情跪着的大臣。
    萧凡却听得一楞,脱口道:“谁翻身了?”
    一旁的黄子澄万分不屑的道:“地龙翻身,就是地震了!哼!”
    萧凡擦汗,伏地道:“草民……惭愧!”
    朱元璋不以为忤的笑了笑,接着道:“地龙翻身,百姓死伤无数,房倒桥塌,路毁河移,朕且问你,该如何处治?”
    萧凡楞住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他还以为朱元璋考他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呢。
    “陛下,就……就这个问题吗?”
    朱元璋点头道:“不错,就这个问题,答得好,朕有赏赐,答得不好,斩首。”
    萧凡微扭了一下头,却见旁边两名跪着的大臣正恨恨的瞪着他,另一名稍年轻些的大臣则面无表情直视前方。
    萧凡有点纳闷,那两位大臣怎么了?干嘛用这种眼神看我?我得罪过他们吗?
    朱元璋催促道:“萧凡,可有处治之法?”
    萧凡当下也横了心,答不上就要被杀头,自己拼了命也要答上呀。
    “陛下,地震了,当然是救灾呀,还能怎么处治?”
    这实在是一个根本不需考虑的问题,萧凡觉得朱元璋的提问是有意在放水。
    朱元璋若有深意的道:“有人劝朕要先祭天罪己,反省自己的过失,并下诏纳士子之言,然后再救赈百姓,你认为呢?”
    萧凡听得莫名其妙:“陛下,草民愚钝,地震是天灾,跟陛下有何关系?百姓此时身陷水深火热,哪还有时间做那些祭天罪己之类无谓的事情?陛下,救灾如救火,万万耽误不得啊!”
    “哼!一派胡言!”黄子澄怒道:“你一介草民有何资格妄言国事?天灾即由**引起,这是老天在向世人示警,若不先行祭天罪己,整个社稷都会动摇,怎么是无谓的事情?小子莫要胡言误国!”
    萧凡闻言眉毛一挑,却见他身着官服,而自己只是一介平民,于是又生生忍下这口气,扭过头不言不语,眼睑半垂望着地面。
    朱元璋将众人的神色看在眼里,见两句话的工夫,便引起了两方的敌视,朱元璋眼中终于现出些许轻松之色。
    轻轻敲了敲龙案,朱元璋沉声道:“黄爱卿勿插言,萧凡,朕再问你,你说救灾,当如何救?”
    萧凡努力回想了一下前世救灾的一些经验,半晌,他恭声道:“第一,派京师官员入灾区抚民,最好是跟皇室有关的皇子,代表陛下抚慰万民,安抚民心……”
    听到这话,黄子澄又跳了起来,情绪激动的大声道:“陛下,切不可听此人胡言乱语!天家皇子万万不可参与抚民之事,灾民无着,此乃收揽邀买民心之机,皇子若去安抚,万一民心归附,将来恐生不可言之祸端,陛下三思!”
    ------------------分割----------------
    吸取上本书的经验教训,该严肃的时候要严肃,不能再不分场合的没大没小了。
    求收藏,推荐,本书成绩如何,完全由大家决定。
    读好书;请记住网唯一地址(。^^^。)
第六十八章自取功名
    他虽不敢称自己是个绝对的好人,但他觉得自己至少是个无害的人。与人和善,彬彬有礼,而且多少还存着一些“达则兼济天下”的高尚情操。
    这个世界上,像他这样的人实在不多了,凤毛麟角。
    他想不通为何眼前这位不知名姓的大人如此针对他,几乎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有点像跟丈夫吵架的泼妇,蛮不讲理的样子分外可憎令人想痛扁他,彬彬有礼的正人君子发起飙来很变态的。
    好吧,以上只是随便想想,人家毕竟是穿着官服的朝廷命官,自己只是个落魄到住山神庙的草民,惹不起这样的大人物。
    于是萧凡不说话了,由着这位干巴瘦削的大人口沫横飞,滴诣不绝的说着皇子赴灾区抚民的害处。
    他的论点很简单,如今大位的正统是皇太孙,若由皇子去抚民,未免有收揽邀买人心之嫌,将来恐怕会影响皇太孙的君威,在这个时代,君威是至高无上的,绝对不能容许任何人在民间的威望驾凌于君威之上,皇子更不行。
    萧凡很吃惊于他的论点,这人脖子上扛的是个什么东西?是脑袋吗?
    如此迂腐之人,怎么能当上官的?老朱的眼光很有问题啊。
    不管派什么人去灾区抚民,打的当然不可能是个人的旗号,而是中央朝廷的旗号,灾民们心中感念的当然也是朝廷的恩德,若说收揽人心,那也是朝廷收揽,跟皇子有个屁的关系!你当那些灾民都是网出壳的小鸡仔,第一眼看到谁就认谁当娘吗?
    黄子澄仍在诣诣不绝的反驳,萧凡百无聊赖的跪在一边,趁人不注意,小小的打了个呵欠。
    三位大臣没发现,但朱元樟却看到了萧凡的小动作,目光不由露出几分笑意,然后朱元群不轻不重的敲了敲桌子,皱着眉不满的道:“黄爱卿,听萧凡把话说完,联说过,不要插言。当联的话是耳边风吗?”
    黄子澄顿时惊觉,立马伏地颤声道:“臣失仪,臣有罪。”
    朱元璋没理他,转头对萧凡道:“萧凡,你网说第一是遣皇子或官员抚民,嗯,有第一想必还有第二第三吧?你继续说。”
    萧凡看了看黄子澄,有点犹豫,自己网说个第一就被人诣诣不绝反驳了半柱香时辰,若继续说下去,除非老朱今儿愿意留他在皇宫过夜……
    不过既然朱元樟命令他继续说,那就继续说吧,说快点儿,不给别人打断话茬儿的机会就是了。
    “第二,灾区所有人饮水,必须喝烧开了的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