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林中小憩-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球员在输球的最后几分钟内能麻木的去进行比赛,为什么我们就不能麻木去反思呢?

  输了,累了,是教练,是球员,还有我们这些铁杆的球迷.这里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拿出一个正确的,积极的想国外那些球迷一样的心态去支持我们的国家队呢?

  

留给明天
高三,到底被怎样定义着,不知道。踯躅在高三数个不眠之夜,我所体味到是另一种拥有。仰望夜空,还有明月,不知情的展示她的妩媚,房东家的那棵樱树已经开了很多很多的花,粉白,也纯的可爱。小小的书桌真的很难负荷书的重力。想想自己不争气的成绩,想想老师留下的不屑一顾的语言——有些学生已经放弃,因为不能给予他本科的名誉。孩子的心,从这一刻开始堕落,且很多。他们崇拜八十年代的语言,他们迷茫。本来可以的。但是父母的万千叮咛,乡邻的难解的眼神,给他留下的却是死一样的挣扎。很多的故事就是从美丽的死亡开始,所以给予死的定义,就是解脱。也曾是,多少个夜,伫立在楼上。想想那年少的心被感情的折磨的痛不欲生,我?也想到了纵身一跃的结果,可能很美丽,可能很狼狈。但被赋予的生命却不廉价的。日日夜夜,我做着反复的动作,站在窗口。高三,也给了我太多的思考。有人说高三的经历就是成熟,我责打那该忘却很多的东西。但世间没有忘情水,也没有超人的魔力。还在梦呓中吟诵那写不懂的诗。我不知道是不是该写,或该怎么去写,高三、年轻、心还是稚嫩的。思绪却翩翩纷飞。我想我不能,所以决定留给明天!

  ——写给高三不眠的夜

  知道了把得不到的幸福、还有言不完的伤痛留给明天。也把所有没划上句号的故事留给明天。哪怕那个圆圈留下的笔迹太深——故事就予以这样的完结。

  灿烂的笑,是儿时演绎的烂漫,于今依旧。青青草地,小池塘边,和踏过的每一个足迹,叫我怎么可以忘却?春水荡起的涟漪还有夏荷的幽香。阵阵扑鼻。荷叶上的青蛙。冰凉的水珠还在荡漾。叫我怎么可以忘却?秋叶纷飞。却是数不尽的点点滴滴,像满天的繁星,但空中的明月依旧饶过所谓孤单的身影。冬,是不是皑皑白雪情结。村庄、小城、郊野并着白衣萦绕的衣衫,还没有来得及思考,所有已被太阳彻底融化。

  每个季节的每一天,每个人都写着自己的故事。笔只是在纸上留下蒙胧的字迹。我伧然若失、我无能为力、我任凭悲情伤感的万千思绪为生活的无助作惨白的序言。

  高三的第一天,老师问我们有什么打算,很多的朋友只留下的却是北大、浙大、复旦,对我,那只是些可望而不可及的名字,我失落。一只小小鸟在林子里穿梭。我对自己说,高考之后的那一天,你要么安静的等待大学的通知书,要么从很高的地方作匀速下滑运动。让青春留下像流星一样的轨迹,在最员处滑落。我不留痕迹,只有一点殷红的颜色而已。

  呵呵,原来,原来对于生命的否定是那么简单,那么容易!

  留给明天是海子的诺言。留给明天是花样少年在十七楼下用生命拼揍的乐章。不留痕迹、不带杂念、更没有悬念的把所有都付诸与稍纵即逝。

  夜途中,笑问明月,能否记起岁月的碎片。车鸣声,依然在夜途中忙碌不停。蓦然回首,那些叮咛的嘱咐还在耳边作响。今夜,我又做了一件傻事,只是不明白在沉默的时候为什么要选择独处与深夜,为什么要一定沿路向东,注定那儿就一定有黎明时的旭日吗?

  黄昏,度步与操场的环道上,才知道,生活已被校园诠释得淋漓尽致。透过缝隙,看见斜阳,记忆中的点滴再次涌现。但我不能——

  想起昨夜。伫立在楼上。我知道日历上的页码,已寥若晨星。不知道是不是就像我说的那样——选择另一条路,我不后悔的路。就在那一刻,我很想尽快的结束茫茫未知路。但我还是不能——斜阳的微笑,还是那样的温柔,我值知道她很喜欢枕着晚霞的柔情。她留恋她珍惜的每一天。

  有一首歌,我知道可以记起很多——岁月难得沉默秋风厌倦漂泊/夕阳赖着不走挂在墙头舍不得我/昔日伊人耳边/话已和潮声向东流/再回首往事也随枫叶一片片落爱已走到尽头恨也放弃承诺/命运自认幽默想法太多由不得我/壮志凌云几分愁知己难逢几人留/再回首却闻笑传醉梦中/笑谈词穷古痴今狂终成空/刀钝刃乏恩断义绝梦方破/路荒遗叹饱览足迹没人懂。

  高三的心,还是崇拜那些奇幻的世界。我喜欢逍遥,我喜欢自在,但都不在生活的范围之中。

  留给明天,海子已经忘记了春暖花开。

  留给明天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面向大海的诺言

张干:一个文人的沉没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来记下那个时代的文人的生活,苦于自己的学识,及各方面的不足,我不敢妄下结论来议论那个时代的什么。谁有错?但我想老天在忘记谁同时,他也在努力的做另个比忘记还要痛苦的事。张干的一生,苍白、但岁月与命运没有掠取他的正直与气节,他一生以一个平民的身份从事他的教育事业,一生疾苦。他一生以一个平凡的世人活着,不问政事,留给我们的却是却让后人思考着那个时代文人的最终归宿。谁又在他的身上想到了什么,挖掘到了什么?

  他不是什么学术名人,也没有什么突出的历史贡献。如果硬要在他的头上加点什么,那就是他在培养一个开国元首(毛泽东)的同时,却被他的学生驱赶辞职。

  但,他身上给我们思考的东西是多元、有教育的使命、有学术的态度、有文人的心态、有社会的良知,那就是气节,还有什么,对他本人而言,那就是一个中国文人最率真的追求。

  ————   晓晖手记

  “我知道我很苛刻、不近人情,我也知道学生们讨厌我,包括很多老师都觉得我太过于保守迂腐,但这是我的本意吗?孔校长(孔昭绶)满腔爱国之情,更有兼济天下之心,可到头来却只得到了一张通缉令,不得不背井离乡,甚至差点给一师带来灭顶之灾,这都是因为现实太黑暗了啊!抵抗既然无用,便只好委曲求全了,我不能拿学生的命运开玩笑啊!我让学生们死读课本,两耳不闻天下事,只是想让他们在乱世中保全性命,等到时机到来之际再去施展他们的才华和抱负啊!

  ……”

  这是毛泽东的一位校长对毛泽东的另一位老师杨昌济在被免职后告别一师(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所说的话。

  张干在接任湖南一师校长之职时,一个公文包,一把油布伞。他和一师前任校长孔昭绶分处两个极端:孔昭绶温和大度,笑容常挂在嘴角,很有魅力;张干严厉,不苟言笑,不招人喜欢。孔昭绶思想开明,注意因材施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方面颇为重视,他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鼓励学生参与到救国行动中去,是个不折不扣的性情中人;张干却不然,他古板守旧,要求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禁止学生参加与学习无关的活动,给老师和学生们制定了繁琐苛刻的校规,还开创了“月考”的新制度。自然而然地,学生们乃至很多老师敬重孔昭绶,排斥张干。

  1915年6月,湖南省在军阀汤芗茗的控制下,湖南省议会公布一项决定:要额外征收师范学生十元学杂费,校长张干坚决执行。但这一决定遭到家境贫寒的大多数学生的激烈反对,斗争的矛头自然对准校长张干。湖南一师的学生纷纷罢课,在校内外掀起了声势洁大的“驱张运动”。

  一天,毛泽东和挚友萧子璋(后来成为著名诗人的萧三)路过“布告栏”,仔细阅读传单后,毛泽东说:“子璋,我看这些传单并没有击中张干的要害。”于是二人来到古色古香的君子亭,毛泽东奋笔疾书,一张四千余言的《驱张宣言》立马挥就。子璋一看,《宣言》上写着:“张干自到我们一师任校长以来,对上逢迎,对下专横,教学无方,贻误青年……”

  小小的10元是他和毛泽东矛盾激化的导火线,也是他结束一师校长的主要原因。可谁有知道在这10元钱的背后的故事呢?

  为了不让学生出这10元,张干深知学生穷苦,一个大洋都交不起,他数十次往返于都督府和学校之间,只为求姓汤的拨款,可惜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后来学校连伙食费都拿不出来,张干自掏腰包(其实他也很穷),甚至连怀表都变卖了,给学生买米。他向长沙巨富——陶斯咏的父亲求助,希望从他手中给学校借点钱。陶翁满口答应,甚至提出捐给一师5000大洋,条件只有一个,就是开除毛泽东。张干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并且朗声说道:“我张干决不拿学生的前途换大洋……”但他从没有向学生透露一句。

  被免职后,在杨济昌一再坚持下,他才想一师的老师们说下那些在心中压抑很久的话。离开校长办公室的时候,他认真仔细的把办公桌擦的干干净净,静静地站立许久,离开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年的老校长张干贫病交加,最困难的时候,竟无米继日。他几次想给自己的学生毛泽东写信,请求援助,但几宗往事却使他实在难以启齿。

  第一件,就是1915年的“驱张运动”。

  第二件是,经过土改,张干被划为“地主”。一个地主,怎么能向国家主席请求援助?

  第三件,1945年张干在邵阳市省立六中当校长,见报载蒋介石两度拍电报给毛泽东主席,请他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自己也曾拍了一封电报给毛泽东:“延安,毛润芝学弟勋鉴:抗日获胜,建国弥艰,万恳应召赴渝,赞襄国政,幸勿固执,致失人望。

  1950年10月15日,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的客厅里洋溢着欢声笑语。这是毛泽东举行家宴,欢迎自己青年时代敬重的师长徐特立、谢觉哉、熊瑾玎和同学周世钊等。

  毛泽东一边饮酒,一边回忆一师那古朴的校园,谈论当时每一位清苦的老师。“啊,淳元,”毛泽东问周世钊,“我们的老校长张干先生还健在吗?”“在,他一直在教书,现在在妙高峰中学教数学……”

  “哦!”

  毛泽东放下筷子,情不自禁地说“张干先生办事果断,很有魄力,是个很有才干的人,才三十几岁就当了我们的校长,不简单啊!当时,我很不喜欢他,认定他这样的人一定会向上爬。实际上,他当时要爬上去也是很容易的。可是,他并没有爬上去,没有进入仕途。新中国成立前他吃粉笔灰,新中国成立后还吃粉笔灰,难能可贵,难能可贵!”

  “是的,润芝。”

  徐特立放下酒杯,慈祥地望着当了国家主席的学生,“张干年轻有为,而且有股韧劲。”“嗯,”熊瑾玎笑道,当时我常说“‘张干张干,肯干肯干’。他有一种湖南人特有的蛮子精神。”“润芝,”周世钊有点难过说,“张干一家六口,现在十分困难。他身患重病,整日卧病在床。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微薄的工资,有时竟几天无以为呢!“哦!”毛泽东站起来,用略带责备的目光望着自己的老同学,“淳元,你怎么不早说?对于张干这样的老教育家,应该照顾,应该照顾!” 

  后来,毛泽东已直接致函湖南省政府主席王首道: 

  “首道同志:

  张次伦(张干别号)、罗元鲲两先生,湖南教育界老人,现在平均七十多岁,一生教书未做坏事。我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张为校长,罗为历史教员。现闻两位先生家口甚多,生活极苦,拟请湖南省政府每月每人至少给津贴米若干,借资养老。据罗元鲲先生来函,曾任我国文教员之袁仲谦先生已故,其妻七十岁饿饭等语,亦请省政府酌予救济。并请派人向张、罗二先生予以慰问。张、罗通讯处均为妙高峰中学,袁住新化,问罗先生便知。顺致敬礼!

  毛泽东10月11日”

  王首道接信后,立即先后两次给张干一家送去救济米一千二百斤和人民币五十万(旧币)。张干看到毛泽东给王首道的信,又接到王首道送来的米和钱,激动得双手颤抖,泪流满面…… 

  帖请张干赴北京 

  1951年暑期,张干接到毛泽东主席寄来的请帖,请自己最敬爱的老师到北京叙别后之情。张干激动得热泪夺眶而出。

  张干到京后,9月26日上午,与李漱清、罗元鲲、邹普勋一起游览故宫,陪同他们参观的办公厅干部告诉张干一行:11时请在招待所等候,毛泽东主席要派专车来接他们到家里吃饭。张干高兴得抖着花白胡子说:“啊!终于要见到润芝了!” 

  11时后,一辆小轿车把张干一行接进了新华门,行至丰泽园。车一停,便见满面红光,身材魁梧的毛泽东笑着迎了上来。

  “张校长,您好!”毛泽东紧紧握住张干的手,凝视自己三十多年未见的老校长。

  “您好,润芝!”张干苍老的眼里噙满泪。

  老人们走进客厅,毛泽东谦让着,一定要老师们坐上席。

  “李老,”张干让着李漱清,“您老是润芝童年私塾的启蒙先生,请坐上席。”

  “您是润芝的校长啊!一校之长,当然要坐首席!”八十高龄的李老风趣地说。

  “好!就依李老的话,”毛泽东笑着说,“还是请老校长坐上席吧!”张干这才不得不坐上席。

  “润芝,”老校长说,“你身体还这么好!”

  “哈哈,这是在一师时洗冷水澡锻炼出来的!”“你还是那个老脾气!”“老校长,您大概忘了,”毛泽东厚大的手放在张干布满青筋的手上,“在一师时我就听您讲过,我身上兼有二气,虎气和猴气。虎气为主,猴气兼之。这二气可以说左右了我的一生。” 

  “嗯,”张干深思着点了点头,“一师闹*那阵,我可被你的虎气吓住了,所以才力主 

  开除你,真对不起啊!”老校长张干终于向学生说出了憋在心内几十年的道歉话。

  毛泽东摆摆手:“当时我虎气太盛,要是像现在这样多点猴气,就不会发动‘驱张运动’了!”张干听着学生的肺腑之言,眼里噙满了泪水:“总之,这是我不对!身为教师,我深感惭愧!”“老校长,您老言之过重了,”毛泽东诚挚地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这样的‘寸草心’,是怎么也难报答尽老师‘三春晖’的啊……”

  毛泽东向张干递上一支烟,诚心赞许道:“次伦先生,您和元鲲先生都没有加入蒋帮,这很好。在旧社会,这就很不容易啊!……次伦先生,您老现在还在工作?”“我在长沙妙高峰中学教数学。”“您老年事已高,就不要再教书了,”毛泽东关切地望着老校长,“学校应该予以优待,薪水照发。”“谢谢您的关照!”张干流下了激动的泪。 

  12时15分,正式开席。毛泽东不停地替四位老师夹菜送汤。“次伦先生,”毛泽东举起酒杯,站了起来,“我祝您桃李满天下,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很多好事!”张干激动地站起来,举杯与毛泽东一碰,一饮而尽。回敬一杯,“润芝,我也敬你一杯,祝我们的国家在你的领导下,兴旺发达!”“谢谢!”毛泽东一饮而尽。

  饭罢,毛泽东亲自陪同四位老师参观中南海。他们缓缓并排而行。张干指着平静的水面说:“我们的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