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末魏武帝-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都是万里挑一的人物,难怪曹操会如此为难。
    更主要的是他们双方都有一定的背景。
    其中琴家家财万贯,他们曾经垄断骊山陵墓的所有水银来源,那家财便是始皇帝也眼红过。
    比方说前一个月,琴老妇人送来了整整一万匹乌孙马,惊的曹操几乎脱了下巴。
    乌孙马又名西极马,古语俗称,乌孙马是男人的马,它臣服于强悍的义士,向往一种桀骜不逊的力量。===他体格高大俊美,结构匀称,体质结实,气质灵敏。有悍威。头中等清秀,眼大明眸,广额鼻直,鼻孔较大,颈长中等高举,肌肉充实,颈肩结合良好,耆胛中等。肋骨开张良好,背腰平直。肩胛长而斜,胸深,尻长中等稍斜,四肢干燥端正。后肢稍刀状,筋腱明显、长短中等。蹄质坚实,擅于奔袭,爆发力强,是最适合骑兵骑乘地马匹之一。
    曹操依稀记得,因为前汉不重视马匹的培育。每每遇上匈奴,便溃不成军。只能以联姻的方式维持和平。
    但自从汉武帝即位后,他引进了乌孙马改良了中原的马种,组建了一支强大的足以跟匈奴媲美得骑兵团,将匈奴赶出了中原,使得漠南无王庭,匈奴人亦高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最好的战马在曹操的映像中应该是大宛国的汗血宝马,但汗血宝马珍贵稀少,即便有足够的钱物也很难凑成一支骑兵队。
    而乌孙马却是不同。它数量多。用他来组建起兵那是再好不过了。
    这不,听说曹操购买了一万匹乌孙马。桓、夏侯婴就象是闻了甜味地蚂蚁一般,黏糊了上来,要着马匹的使用权,还差点儿不顾身份的比划了起来。
    曹操一人分给他们五千匹,这才让他们满意离去。
    接着,曹操便头疼了起来。
    由于曹操另有计划,所有并没有暴露自己和晋阳赵家的关系,表面上是曹操花巨资买地,实际上是琴老妇人送来的嫁妆之一,分文不取地。
    琴家家大业大,又准备了那么长的时间,为何还来这之一一说?
    显然是另有用意。
    琴老妇人这老狐狸是在暗地里告诉自己,嫁妆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便看自己的了,若能立琴无暇为后,那么还有一批更加丰厚的嫁妆。
    但若自己是立虞姬为后,那么余下的一部分很可能仅仅只有几匹布料了。
    这琴老妇人为了琴无暇出手阔绰,实在令曹操汗颜,心动。
    相比之下,虞姬地嫁妆便有些可怜,毕竟虞子期不可能有琴家这般富庶,但虞子期却是自己的宿将,在自己起兵地时候变跟随自己了,而且立下了赫赫功绩。^^ ^^此刻更是拥兵三万帮助自己镇守黄河门户,一次又一次的抵御敌人的进犯,乃是自己的得利助臂。
    虞子期将虞家都压在了自己的身上,如果他得知自己的妹妹并没有得到正室之位,难保他不会因为觉得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而心存不满。
    如此,很可能会照成可怕的后果。
    “麻烦,麻烦,麻烦……”
    天色以黑,房间里四周一片昏暗:案几上的油灯不知何时已经熄灭,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呈现了一片柔和地美。
    曹操揉了揉眼睛,不知不觉已经坐了两个时辰了,他长叹了口气道:“若是能两个都娶,那便好了。”
    他呻吟了一声,十根手指深深地刺入了自己地头发。
    “还真不好抉择。”他低吟道,突地抬起了头叫道:“来人,请陈平先生过来。”
    外面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随即一个身影倒映在了门外。
    “陈先生……进来吧。”他平静道,声音中露出一丝狡黠。
    陈平走了进来,反手关了屋门,问道:“武王还在犹豫?”
    曹操沉默半晌,反问道:“陈先生怎么看?”
    “这个……乃是武王地家事,属下不易插话。===”陈平很平静的答道。
    “孤王再问你呢,别东扯西扯的……”曹操有些不悦的说道。
    陈平暗暗叫苦,自己这位主上的心思他焉能不知,明摆着双方都不好得罪,让自己来开这个口做决定,然后再将麻烦推在自己的头上,让自己帮他承担一些罪过,令虞子期或琴家将气出在他的身上。
    “这个属下还真不好判断。这琴府家大业大,而琴无暇又是琴老妇人唯一的依靠。如果娶了她,琴家定然会全力助我军取得天下。那虞姬身后也有个虞家。虞家家主虞子期乃是我军宿将,手拥三万大军掌管地我军的门户。武王若是娶了她,虞子期必将对大王忠心耿耿,是死以报。”陈平微笑的分析着。
    “这么说来,陈先生是希望孤王先娶虞姬,已定虞子期将军的心?”曹操试言问道,嘴角露出了一抹笑意。
    陈平****的摇着头,“属下可没如此说过。”
    曹操惊诧道:“那么先生是要孤王娶琴无暇,得琴家的鼎力支柱?”
    陈平依旧摇着头道:“属下也没如此说过。===”
    “那你是什么意思?”曹操怒声质问。
    陈平鞠躬道:“武王。陈平只是说明二者各有利处,至于大利,小利,具体采纳那个。还请武王自己定夺。”
    曹操摇头苦笑,以知他言下之意。这老狐狸恐怕一开始便知道自己的用意,因此才在这里出主意又不表态。
    显然是怕惹祸上身。
    “好了,你下去吧。”曹操瞪了他一眼,道:“去通知萧何,说十日后。孤王先迎娶虞姬,后在迎娶无暇。”
    其实。陈平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虞子期是虞家的家主,而琴无暇是琴老妇人唯一地亲人。两者相比,虞子期是独立的,而琴无暇和琴老妇人却是结合一起的。
    娶了虞姬未必能安虞子期得心,但只要娶了琴无暇,琴老妇人便只能与自己合作,不管她的身份如何。
    因此,立虞姬为后,以安虞子期得心是最好地选择。
    消息很快传开。琴老妇人闻讯后。微微一叹,将琴无暇搂在怀中。爱抚着她的秀发道:“奶奶已经尽力了……”
    其实,在事先他便找过尉缭,尉缭就曾告诉她,曹操十有**会选择虞姬。
    琴无暇扑在琴老妇人地怀里,一张脸上亮晶晶的全是泪。
    若非不得已,谁又甘心当妾?
    远在河内的虞子期闻讯后,微微一笑,起身前往校场操练士卒去了。
    十日后,曹操同时迎娶了虞姬、琴无暇。
    当夜,他走进了虞姬的闺房中,和这个天仙般得美人儿,渡过了荒唐的一夜。
    十日后,诸臣上表尊立虞姬为后。
    新婚燕尔,曹操似乎忘记了处理政务,所有事情都交给麾下诸臣处理,日夜于虞姬、琴无暇厮混在了一起。
    纵然萧何、张这类大臣、重臣想要见曹操一面,曹操也总是托辞免见,或者说时间尚早,还未起身。一连数次,便把萧何、张冷落在外面。
    与此同时,刘邦在关中高举丧旗祭拜楚义帝,申斥项羽十大罪状,河南王魏豹、常山王张耳、翟王董翳,相继响应,起兵三十五万,号大军五十万东伐项羽。
    刘邦以河南王魏豹为全军统帅,先于项羽所命之韩王郑昌交战。郑昌不敌,刘邦收其降卒,兵锋直指中原腹地。
    项羽得讯时,刘邦以攻占陈郡,兵临彭城。
    阳城城下,项羽面色阴沉地可怕,全身上下布满了凛冽的杀气,麾下诸将大气也不敢喘一
    他霍得一下站了起来,咬牙切齿地说道:“我项羽起兵以来,战无不胜,为天下诛灭暴秦,而今却人人反我。韩广如是、陈余如是、魏豹如是,纵是英布也公然违背孤王命令。”
    “好……反吧……大家都反吧!我项羽何惧之有?我西楚霸王也不介意戟上多沾些人血。”
    他厉声大笑,“龙且,点骑兵三万,我项羽便要去教教刘邦小儿怎么打战。亚父、项声,你们继续攻打阳城,破城之后,城内居民不论老弱,一个不留。我便要让世人看看,反我项羽的下场。”
    范增道:“籍儿不如通知曹操,让曹操出兵断刘邦后路,刘邦可破。”
    “笑话!”项羽怒视范增,道:“我项羽打战何须他人支援,曹操以一统北地,我岂能输他。”
    范增不语,心中却是暗喜。
    曹操一统北方,领土以胜于项羽。
    项羽霸道,曹操一统北地的举动,显然已令他暗生不满。
第一百六十六章 都是性格惹的祸
           砀郡诸侯联军帅帐。
    由于刘邦势大,这一路来他们除了在韩地受到了阻碍以外,其他地方官员并不敢正面对刘邦大军的锋芒,他们不是叛逃就是投降,刘邦的军队不减反增速度奇快。
    不过半月,他们便由关中抵达了砀郡,入夜,他们在砀郡驻扎。
    见即将抵达彭城,刘邦将一众诸侯和文武重臣都聚集了起来,打算商议下一步的动向。这是他的一贯作风,他自知自己的本事几何,所以每每在大战前他都会耐心的询问麾下诸臣,借用他们的智慧指挥军队。
    这命令一下,诸路诸侯和文武大臣皆来帐中议事。
    刘邦身为四国盟主身兼诸侯上将军,高居首位,在他身旁的乃是诸侯副将军河南王魏豹,其次是常山王张耳和翟王董翳。
    接下来是四国重臣,汉相蒯彻、魏相卫忠、翟相董迪以及一杆文臣武将:包括了樊哙、郦食其、灌婴、郦商、陆贾、张苍、韩信、王陵、靳歙、随何、袁生、郑忠等等,其中一大半都是刘邦麾下的人才。
    韩信闭目养神,微微眯起的眼神中出现了一丝的不屑,低声叹道:“想我韩信,竟于郦商、陆贾、张苍之流为伍,真是莫大的羞耻。** ***”在他的面前有樊哙、郦食其、灌婴、周勃、郦商、陆贾、张苍。樊哙、郦食其、灌婴、周勃四人韩信也知道他们是宿将老臣,以自己的功勋还不能跟他们相比,但郦商、陆贾、张苍在他韩信的眼中等同废物,如此人物有什么资格站在自己的前面?
    “诸位,我军行军神速,前面不久便是薛郡,这过了薛郡就到彭城了。那里是项羽的居城,想必到时必有一番血战。不知诸位有何妙计?”在韩信胡思乱想之际。刘邦的声音由上头传来。
    韩信心念一动,大步上前正待开口,便听河南王魏豹说道:“项羽这厮乃是一介莽夫,冲锋陷阵确实勇猛无比,但一遇上城墙便鳖了。只要我们加速行军,在项羽回援之前攻克彭城,破项羽根基,其军必乱。然后我军再依城设防,时日一久,那项羽便不足为虑。是以。魏某认为这当务之急是要出兵彭城,先项羽一步将彭城纳入掌中。”
    魏豹趾高气昂,颇有指点江山的气概。这一路上的胜战,已经让这位诸侯副将军得意万分。** ***似乎项羽不足为惧一般。
    韩信听得几乎要笑出来,这是哪门子地馊主意。以当前的形势,速战速决才是真正的上上之策,这世间拖得越久,便越便宜了曹操。
    若依照魏豹所言,这消耗战一打。最后的胜者必然是曹操,此举岂非是给曹操做嫁?天下竟有如此愚笨的人物。
    这一想起曹操。韩信便是恨得牙痒痒的。
    他自恃甚高,几乎不将天下人看在眼内,他认为当世之上能与他一战的只有两个,第一曹操、第二项羽。除了这两个人值得他全力一战以外,其他人都不足为惧。
    他视曹操、项羽为对手,但却认为自己之能在他们之上。
    可他打的第一战便栽在了曹操的手上。
    当时,他自认为自己所出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近乎完美。以章邯之能,不可能识破他地计划。
    事与愿违。章邯似乎一眼便看穿了他的计划。早已在陈仓小道上设下了伏兵,一把火将他领的军队烧死半数。他自己也身负重伤,险些丧命,仅带十余人逃回汉中。*****
    韩信生平首战,便遇如此败绩,这让性格孤傲的他羞愧若死。
    他完全想不明白为什么章邯会看破他地计策。
    因为,韩信首战败得太难看了,以至刘邦以为他是赵括一般的人物,说地头头是道,但却是纸上谈兵,没有什么真实的本事,将他贬至小吏。
    后来,韩信又因表现出众,被刘邦受封为将军。
    也许是那一次惨败在刘邦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韩信远不如以往那般热情,只是拨给了他五千兵马,让他统领。
    不久前,翟王董翳在汉相蒯彻的策划下投降了刘邦。
    韩信好奇的向董翳问出了他困恼已久地事情:章邯是如何看穿他的计划地?
    董翳原是章邯的心腹,正好知道这件事情,便告诉了韩信,这一切都是曹操策划,他看穿了一切,修书告诉了章邯。
    章邯在曹操手上吃过大亏,心知曹操用兵的厉害,也不犹豫立刻派人查探,果真发现了陈仓小道。
    于是,他便依曹操计策而行,这头樊哙一开始修建栈道,那一头他就安排了伏兵等待韩信入瓮。
    听到了这个消息,韩信比先前更加震怒。
    章邯却有大才,但韩信并不将他看在眼里,他胜了自己那是侥幸。可曹操不一样,曹操是韩信认定了的对手之一。
    而这个对手却一看看穿了他的意图,这让韩信如何忍受的了?
    他不服气,为什么曹操可以一眼看穿他的意图,千里之外便可至他于死地,而他要想弄明白曹操的意图需要一定的时间琢磨?
    难道这意味着自己不如他。
    韩信不服。
    因此,从那是起,他便迫切的要于曹操一战,要雪耻,要雪恨。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而已,不过这一想起曹操,他便会念道此事,心中便充满了求战地**。
    他哪里知道曹操是个后世来地人物,早已知道了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壮举,是以暗自阴了他一把。
    韩信回神过来,见刘邦神色大悦,以露出了意动地神色,心底一急,叫道:“汉王,不可,河南王此计乃下下之策也。”
    此话一出,刘邦一惊,魏豹顿然不悦。
    韩信也知失口,但也不改口道歉,本来嘛魏豹的计策确实是下下之谋。
    魏豹被一小将拂了脸面,面色登时燥了起来,气急怒喝:“无知小儿,可知兵否?”
    韩信理也不理魏豹,望向刘邦说道:“末将有一计策,可破项羽!”
    刘邦颇为尴尬,对韩信的傲气颇为不满。
    帐下诸臣也看好戏似的看着韩信,有些人更是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神态。
    刘邦听蒯彻之言筑台拜将,将毫无功绩的韩信拜为上将,已让诸将很是不满,偏偏韩信孤傲,并不将刘邦麾下的诸将看在眼底,从不刻意的打好关系。因此,韩信在刘邦军中人缘极差。
    蒯彻知韩信大才,见刘邦如此,忙道:“定川民,破章邯,韩将军功不可没,可见他确有奇才。汉王何不听听他的意见?”
    刘邦对蒯彻言听计从,见他如此说来,也只好点了点头。
    韩信自信道:“项羽暴戾,性格唯我独尊。他一旦得知汉王兵临彭城,定会大怒非常。亲领偏师飞速疾行来战我军。末将认为因用虚实之道,来破项羽。首先,我军佯攻彭城,让项羽错意。然后伏兵于项羽往来的途中,项羽自傲必然中计。届时我军以养精蓄锐之师,对抗彼方远途疲乏之旅,焉能不胜?这项羽长胜不败,乃楚军心目中的战神。一旦遭受惨败,彼方军心既然动荡,届时我军大有可能将项羽一举击破。”
    “末将说河南王的计策乃下下之策并非虚言,这原因有二。其一、我军深入地方腹地,战线极长。若项羽并不攻城,而转断我军粮道,届时我军必困死于彭城。其二、大王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