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鸦片战争-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物资运送到新加坡。  同时向周围大量收购粮食和军用物资,从大陆运送火炮和弹药到此。  关天培对曾国藩的话深以为然,亲自率领部分舰队回大陆运送军资。
    这些措施施行以来,新加坡港口内的船只络绎不绝,一些法、美、葡、荷等国的商船也纷纷贩卖物资到此。
    这天曾国藩正在港口检查增设炮台的施工进度,有士兵来报,朝廷使者到来,正在总督府内等候。
    曾国藩暗自奇怪朝廷使者来的好快,奏折刚刚送走十天,即是到了广州有铁路也不可能现在就返回。
    仔细一思量,曾国藩醒悟到,一定是和柔佛王国谈判的使者回来了。
    虽然手头的工作仍然很多,曾国藩仍然准备回去了解一下对岸的消息。  曾国藩将最重要的工作交待给了步兵第五镇的统制纪岚,他让纪岚带领麾下的战士在自己测定的位置修建一条防御性壕沟,壕沟前要遍布竹签和铁刺。  这些位置是曾国藩仔细计算过的,刚刚在舰炮的有效范围之外。这样做的目的不言而喻,曾国藩并不打算在英国人的舰炮覆盖下作战,而且这样能减少新加坡的防御范围。  所有靠岸太近的住宅,曾国藩都已经下令放弃。  这些放守的据点,主要在一些有所凭峙的高地上。  另外曾国藩从国内运来了大量的新式掷弹,这些掷弹已经不是像西方国家一样用专门的掷弹并抛掷。  因为TNT炸药的优良,中国产的掷弹基本上和20世纪的手榴弹区别不大,每个士兵都配备了五枚的基数。  现在为了应对英国人即将到来的大反扑,曾国藩要求回去运送军资的舰队,多运送一些掷弹。
    向纪岚安排完毕,曾国藩又向新加坡华人陆景生说道:“还要麻烦先生带领警察局的人严密放守奸细,那些宵禁的命令已经发放,我就不多言了。  街上各要道都把戊午时斩首张大牛的布告张贴了吗?”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三备战新加坡3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三备战新加坡3
    说到这事陆景生替张大牛求情道:“督军大人,当天晚上处于乱军之中,一切都是难免的,何况张大牛杀的只是一名英国人,”
    曾国藩坚定说道:“陆先生大概有所不知,张大牛将英国妇女先奸后杀。  他是非杀不可,现在新加坡人心不稳,其中洋人众多,这些洋人来自世界各地,我中国士兵在新加坡的一举一动,代表了中国的形象。  我们可是王者之师,仁义之师。  若不能杀一儆百,洋人都以为我中**队只是一群野蛮人。  他们出去后一传十,十传百,我堂堂王者之师,何以服人,何以在新加坡立足。  你们不必多言,杀!”
    听完曾国藩的话,陆景生再无言语,连原本想求情的步兵第六镇统制王大勇也没有开口,虽然王大勇的资格颇老,可是这段时间以来,曾国藩严厉的治军和深谋远虑的智慧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对这样一个统帅的决定,王大勇终于没有开口。
    再说曾国藩回了总督府一看,朝廷来人是总理外交事务衙门东亚司章京郭柏苍。  说起来曾国藩和郭柏苍在京城便已经认识,当时郭柏苍刚刚从欧洲留学归来在总理衙门当差,曾国藩则从京师讲武堂出来在兵部当差。  两处衙门相隔不远,朝廷派发饭银时,两人的名单一前一后,所以时常相见。  今日的相见让两人都格外高兴,曾国藩连忙让人奉上香茗。  将郭柏苍请入坐席。
    郭柏苍左右打量了一翻充满西方情调的总督府,对这些西洋建筑郭柏苍也不算陌生,当初他在欧洲大陆周游时,也算见闻广博,对这些西洋建筑早已不稀奇了。  今日郭柏苍与当年地旧友重见,更让他心中感慨的是曾国藩已经是一方大员了。  当下郭柏苍说道:“今日伯涵已经是朝廷重臣,事事变化莫测难料。  想当**我二人。  常常为被克扣的饭银和户部的官员吵闹。  今日想起往事,仿佛只是在昨日发生。  颇觉有趣。  ”
    曾国藩笑道:“蒹秋是淡泊之人,不好世间俗事。  那些银两原本我也不在乎,可想到朝廷规矩被这些污臣破坏,我自然要出头一闹。  ”
    郭柏苍摇着头笑了笑,指着曾国藩说道:“也亏得当今皇上圣明,要不然你现在已经回湖南老家了。  ”
    曾国藩哈哈笑了笑,心中也有些感慨。  两人一时都沉默了下来。
    郭柏苍呷了一口酽茶,咂了咂嘴巴,转移了话题说道:“可惜了上好的普洱茶,伯涵将老茶和新茶杂放,叶色已然变红,味老而香衰。  ”
    见到郭柏苍淡然自如的样子,曾国藩笑道:“蒹秋还是老样子呀,嗜茶如命?”
    郭柏苍摇头说道:“时世沧桑。  一切都在流逝。  我又如何能不变,你去了数月,可知道朝廷又去了两位重臣。  ”
    曾国藩猜测的说道:“可是陶中堂大人。  ”
    郭柏苍点头说道:“还有曹中堂。  ”
    听到朝廷一下去了两位重臣,曾国藩注意力集中到了此事上,他开口说道:“连曹中堂也去了,真是可惜。  那现在地大学士由何人担当?”
    “武英殿大学士由包世臣、王鼎二位大人担当。  体仁阁大学士由林则徐与杜受田大人担当。  ”
    曾国藩不由凝神问道:“那皇上又改了祖制,将大学士中的两个满人名额都给了汉人。  ”
    “是呀,这次满人地表现的确差劲。  英国人占领定海后,从镇海登陆,在浙江附近几个州县如入无人之境。  当地的满八旗,一触既溃,尚不如绿营汉军。  最后还是新军出马,也不知道是不是英国人得到了消息,左军镇的炮营在铁路沿线布好了阵势,两军尚未交战。  英国人便匆匆退回海里。  ”
    八旗的衰败那是众人尽知。  但是当今皇上敢如此重用能臣干吏仍然出乎众人的意料,曾国藩本身就是受到浩荡皇恩的人。  他地感触更深,此刻曾国藩的心中对皇上有一种神圣的崇拜感,同时他又替皇上忧心满人可能出现的不满,他脱口又问道:“那军机大臣由那些人担当?”
    “魏源、林则徐、包世臣、陶廷杰、杜受田、徐继畬。  ”
    曾国藩不禁又感叹道:“这些人中魏源、杜受田、徐继畬不仅是留洋生员,而且忧心忧国,时刻不忘强国强民,而林则徐、包世臣都是当世俊杰,陶廷杰为人刚直不阿对皇上尤其尽忠尽职。  ”
    说到这里曾国藩不禁叹道:“有明君如此,我中华有望。  ”
    郭柏苍点头说道:“京城中的满人老爷,对此很有些意见,不仅是满族皇族贵胄,便是朝中满臣也纷纷上书皇上,要求恢复旧例,皇上在**昭告天下,中华境内,凡我大清子民,一切人等俱是中华民族一员,何须区分满蒙汉,天下本是一家,为何又要分家。  事后不久,当朝大儒贺长龄为皇上重理家谱,皇上一族始出于公孙轩辕一支。  皇上马上到黄帝陵认祖归宗,奠拜炎黄二祖。  ”
    曾国藩听到这里,向郭柏苍说道:“今日若不是蒹秋前来,我还不知道朝中出了这许多大事。  朝中的满人大臣难道会罢休吗?”
    “不罢休又怎样,京城中驻防的禁旅八旗连影子都没有了,近卫军是从新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九门提督程廷华是皇上心腹,麾下地武装警察都是原来绿营汉军改编过来的。  北京周围驻扎的新军,虽说有少量满人,可这些人多为贫苦人家,他们那里在乎这些朝中之事。  在说新军的军官无一不是皇上的学生,都是京师讲武堂出来的俊杰。  ”
    “看来天下大势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大变,皇上一步一步,用十数年地时间将满人一点点架空了。  难道皇上……?”
    郭柏苍已经猜到曾国藩话里有猜测皇上不是满人的意思,他立刻回答道:“这决不可能?”
    “是呀,大行皇帝嘉庆不可能传位于他族的人,何况嘉庆年间仍有不少遗臣,如果皇上有问题,这些人不可能不知道,当初也不会将皇位传给当今圣上。  ”
    “看来,只能说当今圣上的出现,乃是上天眷顾我中华。  试想,如果不是皇上早早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恐怕……。  ”
    虽然郭柏苍没有说完,但是曾国藩知道他的意思,如果不是皇上的革新,中国必败。
    即便是现在的局面,曾国藩仍然没有胜利的把握,其实曾国藩的内心深处知道中国并无战胜地可能,可能地只是将战争打成和局或者是败局。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四吴淞口攻防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四吴淞口攻防
    上一章名字写错,应该为“备战新加坡2”
    吴淞口炮台位于黄埔江入海口,是守卫上海的海上门户。  1839年秋季的一天清晨,当浓雾被阳光驱散后,炮台的守军发现江面上出现了一支庞大的舰队。  舰队从东北方向黑压压的逼近,船身巨大的战舰一字排开在不远处的江面上。  一场等待了多日的战斗终于来临,稍后英国战舰向吴淞口炮台发起了猛烈的炮击。  舰炮的声音如同雷鸣一般从海面上隆隆传来,一股股浓烟在英国舰船上方飘荡,大白天里仍然能看到火炮出膛的刹那间发出的亮光。
    英国舰队进攻吴淞口的炮火,根本不需要传令兵的通报,陆军大臣龚自珍已经知道了。  他的驻地就在离吴淞口不远的宝山附近,一听到海面上的炮声他立刻从屋中走出。
    龚自珍的脑海里飞快的将情况理了理,吴淞口炮台由黄埔江江面自然分隔为东西两组老式炮台,东炮台守将为绿营余步云,西炮台守将为绿营周世荣。  除此两组老炮台外,尚有两组新式火炮,这些新式火炮为长卫三型线膛炮,是中国自产火炮,由于钢材质量稍差一些,加厚了炮管,因此增加了重量。  虽说不便于炮兵机动,这些火炮却正好适用于固定炮台。  两组新式炮台各有四十门,隐蔽的分别建于两岸的林木稠密之处。
    这场可能来临的战斗,龚自珍已经备站多日。  按照计划在英国人地初始进攻时。  新式炮台不许还击,那么此时的英舰一定在轰炸那些暴露出的老式炮台。
    龚自珍的亲卫为他拿来了望远镜,陆军总参谋长罗兰罗曼带着一帮军官从附近的营房中集中了过来。
    从望远镜里可以清晰的看到一轮轮炮弹倾泻下来后,空中弥漫着硝烟和尘烟,炮台的四周到处都布满了弹坑。  可以想想此刻地战场上一定充满了刺鼻的硫磺味。
    罗兰罗曼已经熟练了许多地汉语在龚自珍的耳边响起:“我早就猜到英国人会来的。  ”
    从罗兰罗曼的话中不难听出,这次的进攻已经在陆军衙门的预料之中。  早在定海被攻陷以后,上海的防御已经不断地得到了加强。  此时守卫在上海的除当地的绿营官兵和地方八旗兵以外。  尚有炮兵第一镇、步兵第十三镇、步兵第十五镇、骑兵第二镇。  这些部队除了炮兵一镇是广州过来的以外,其他二镇步兵是东北紧急抽调过来的。  骑兵第二镇则是从京城抽调过来的。  这些新军部队共同组成了两江防御军团由龚自珍亲自率领。
    按照事前的布置,八旗兵在进攻开始后增援绿营。  在战斗开始后半个小时,这些八旗军才从营地里磨磨蹭蹭的开拔了出来,往吴淞口地方向缓慢的运动过去。  从营地到前线炮台,这短短的两里地竟然用了半个时辰。
    龚自珍已经将部队集合完毕,他登上了附近一座山头调整着手中的望远镜。  江宁将军惠敏徘徊在八旗兵阵地中的身影出现在镜头里,这家伙行军打仗还坐轿子。  真是操蛋。  他的镜头往前延伸,可以看到第一线绿营官兵地战况。  半个时辰的轰炸后,东炮台守将余步云已经在仓皇的撤退,西炮台守将周世荣仍然在顽强的还击。  暴露出的炮台大多已经变成了瓦砾碎片,那些用条石垒成的炮台地基被打的坑坑洼洼,无一处完好。
    “大将军,末将吴起云愿率领第十三镇支援东炮台。  ”
    “在下愿往。  ”
    “下官第十五镇统制张魁愿往。  ”
    听到这些将领的请战,龚自珍知道他们是在湖州窝了一肚子的火。  英国人在攻陷定海后不久。  又袭击了镇海,进而在镇海附近四处攻打,宁波府的八旗和绿营在与洋人交锋后,数炮之下打地落荒而逃。  偶尔有些亡命地绿营队伍,还没冲锋到英军跟前便已经成片倒下。  得到消息的两江防御军团迅速赶往赶到镇海,可惜两江军团还未到宁波府。  英国陆军造已经撤退回了海中。  支援宁波府不成,军团官兵却在宁波府看到被洋鬼子烧杀抢掠一空后地村镇。  那些焦黑的瓦砾,悬吊在树旁的中国人尸体,无不让部队官兵窝了一肚子的气。  这次英国人攻打上海,难怪新军将领纷纷请战。
    龚自珍对这些将领淡淡说道:“诸位,稍安毋躁。  ”
    龚自珍之所以不马上支援,是在等待八旗兵的溃退,他可不想八旗兵把新军冲散了。  对于皇上暗中叮嘱自己让这些八旗兵和绿营兵挡在前面,龚自珍是心领意会。  皇上应该是想借英国人的手打击和削弱八旗兵和绿营兵,看起来这次战争之后。  皇上会有新的军事调整和部署。  不难猜测皇上会加快淘汰八旗和绿营的速度。
    英国人的轰炸终于渐渐的弱了下来,他们的运兵船开始出现在龚自珍的镜头里。  看来英国人想登陆了。  而且英国似乎也观察到东炮台守将在撤退,他们的登陆的地方正是东炮台一侧。
    见到英国舰队的靠近,罗兰罗曼和龚自珍都意识到是炮台开始反击的时机。  两位目光碰在了一起,罗兰罗曼微微的点了点头。  龚自珍向身边的传令官吩咐道“立刻传令所有炮台,进攻。  ”
    正当英国舰队在向前逼近以掩护运兵舰登陆的时刻,看起来残破不堪的吴淞口炮台突然火光闪闪,一发发炮弹从隐蔽的火力点发射出来。  海面顿时笼罩在一片炮火中。
    第一轮轰炸的准头很差,只有几发命中了军舰,但是这些炮弹和刚才老式炮台的实心弹完全是两样。  炮弹在舰船上再次发出致命的怒吼,闪耀出橘红色的光芒和气浪,方圆数丈之内无一完好的物体。  立刻有两艘被击中甲板的运输船,炸出了数处大洞,伤亡了大量的英军官兵。
    龚自珍看到靠近的十数艘英**舰不仅没有掉头,而是立刻开始还击。  他不得不说英国舰队指挥官的命令是正确的,现在舰队和炮台的距离大约在千米左右,若是英国舰队掉头回去肯定会遭到巨大的损失。
    海面和岸上俱是火光闪烁,一道道浓烟、一阵阵爆炸,一切都笼罩在铁与血中。  刚刚到达前线的八旗兵好像被浪头冲散的沙子一般,立刻倒卷回来,片刻间作了鸟兽散。  那位江宁将军惠敏坐在轿子里还不忘探头出去看看后方的情况,在镜头里看到他一脸张皇,挥汗如雨的样子,真的让龚自珍感到一身冷汗。  幸好,幸好皇上组建了一支新军。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五吴淞口攻防2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七十五吴淞口攻防2
    第十三镇的指挥室在一间废弃的棚屋里,屋子摆放着一张八仙桌和一些柜子。  桌子上铺放着一张大地图,围着桌子站着三个人。  他们是第十三镇统制吴起云,第十三镇参谋长毛隼,第十三镇教导官邝树人。
    终于接到了立刻开赴前线的命令,让吴起云好战的血液里有一丝丝兴奋。  他让让参谋长立刻下达了各协官兵集合的命令,随后向外面叫道:“喜子进来收拾东西,准备出发。  ”
    邝树人在一边建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