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私生子-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颂府上
    整个东京经历了两天沉重如灌铅的压抑气氛之后,庆寿宫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陕西华州传来华山崩的奏报
    这份奏报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彻底把整个大宋朝堂激得摇摇欲坠
    人们再次想起了沈清直根据天象得出的预言,即便原本不信鬼神之人,也难以解释这种现象
    华山是五岳之一,和东岳泰山一样,这些山就象是中原大地的脊梁,在人们心目中是神圣的,前朝那些大有为之君一次次的举行盛大封禅大典,早以在人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心里暗示
    现在华山竟然崩塌了,这难道不上天给出的明确暗示吗?上到朝廷百官,下到黎民百姓,无不忐忑难安
    就在这一天,赵似正式下了禅位诏书
    同日,原来驻守在京城外的刘武,按照朝廷诏令率一万西北军入卫京城
    礼部侍郎杨畏被擢拔为礼部尚书未完待续)
第298章 禅位
    ***
    嘉德元年十二月初十,是日大吉
    经过礼部、太常寺等部门全力筹备,禅位大典于此日隆重举行
    朝廷百官、皇室亲王、勋爵外戚,各国使节,一个个峨冠博带,神情庄严,在礼部官员的指引下,列队进入皇宫
    朝霞漫天,宏大的宫殿群流金溢彩
    巍峨的金銮殿前,太常寺、教坊司上千乐工奏响礼乐,乐曲气势恢宏,跌宕起伏,低沉的鼓声,磅礴的大钟,让人荡气回肠的音符,回荡在金碧辉煌的汉家宫阙间,让人不由得想起了那首《故宫的记忆》
    琉璃瓦覆盖下的庄严大殿,大气而不失瑰丽的汉家服饰,金黄色的巨大华盖,汉白玉雕刻的台阶,威武雄壮的金瓜武士;
    目光所及,耳边所闻,无不彰显了这个国度庄严瑰丽、如同史诗一般辉煌的底蕴
    在大气磅礴的礼乐声中,一身龙袍袞冕的赵似乘着巨大的龙辇,在金象虎豹嘶鸣声中缓缓而来
    赵似登殿,百官参拜
    然后由赵似自亲宣读禅位诏书,再由身穿凤冠霞帔的刘皇后引着刚能走路的赵捷,坐上龙椅
    在礼仪官的引领下,百官隆重参拜皇
    礼毕,颁布皇继位诏书,大赦天下
    改封赵似为楚王晋封朱太妃为太皇太后,赵佶等晋封嗣王,赵宗汉等晋封亲王,绍圣皇后晋封为太后继续由刘太后摄政
    章惇、苏颂晋封国公,开府仪同三司李清臣、许将、蔡京几人也一并晋封国公,另文武百官各有封赏
    接着颁布改元诏书定于明年改元文昌
    杨逸这次除了得到一些金银绸绢的赏赐之外,爵位官职上没什么变化若从受益大小上去分析,绝对没有人想到这次禅位事件有他参与
    尘埃落定之后他是低调,包括西夏卓啰和南都统军乞力刚内附之事,他都没有再过问
    不过乞力刚的内附,确实给赵捷的登基增加一种喜庆的气氛,对禅位带来的朝局震动,也有一定的稳定作用,同时再一次把朝野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西北
    冬至过后,东京城里各个街道口都搭起了彩棚各种杂耍百戏纷纷上演,精彩纷呈;
    沿街店铺的彩楼欢门都是装饰一,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年货的采办,一连串节日礼品的准备,使得街上人流加拥挤
    禅位是朝堂上的事,谁来当皇帝至少目前对普通老百姓还看不出有什么影响热议了几天之后,京城的百姓又恢复了往日平静而多彩的生活状态
    杨逸下朝回到家,家里也已张灯结彩,有了几分过年的气氛,见他回来李湘弦连忙过来帮他换下朝服;
    大宋的朝服是朱衣朱裳,内为白色罗中单,外束罗料大带,并有绯色罗料蔽膝,身挂锦绶、玉佩、玉钏,下着白绫袜、黑皮履
    这种朝服样式统一,官职的高低以搭配的不同来区别禅衣中单的有无以及锦绶图案的变化,往往表明官职的高低
    着朝服时必戴进贤冠是一种涂漆的梁冠帽、貂蝉冠又名“笼巾”,是以藤丝编成形、上面涂漆的冠帽、獬豸冠属进贤冠一类
    根据官员品级的不同,冠的梁数与装饰材料有异,进贤冠从宋初的五梁、三梁、二梁三等发展至元丰及政和后分七、六、五、四、三、二等六等
    第一等是七梁加貂蝉笼巾,第二等是六梁不加巾,以此类推,梁数越少,官职越小冠上饰金、银、玳瑁、玉等,不同材料装饰的官品不同
    二是锦绶的花纹不同锦绶是锦织而垂之于腰旁的装饰,花纹有天下乐晕、杂花晕、方胜官男、翠毛、簇四盘雕、黄狮子、方胜练鹊及御史所用的青荷莲等朝服之锦绶共有19种之多,用作官品的区别
    同时衣带也是一种区别,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规定:三品以上服玉带,四品以上服金带,五品、六品服银镀金带,七品以上未参官及内职武官服银带,八品、九品以上服里银带,余官服里银方团及犀牛角带,贡士及胥吏、工商、庶人服铁角带,恩赐者不在此例
    官员上朝时还有簪白笔与持笏板的规定簪白笔之制即在冠上簪以白笔,竹为笔干,裹以绯罗,用丝作毫,拓以银缕叶而插于冠后
    最初簪笔是为奏不法官吏之用,见到有不法者可以立即着笔奏告,到宋代已演变成七品以上文官的身份象征了
    笏板也是如此绯袍高官用象牙笏,着绿袍的低级官员用槐木做笏板笏板之形,宋初短而厚,至皇年间变得极大而薄,其形也由直而向后微曲
    还有就是鱼袋,鱼袋是在袋上用金、银饰为鱼形而佩在公服上,系挂在革带间而垂之于后,用以分别贵贱
    杨逸好歹立了不少功劳,因此也得赐金鱼袋杨逸不把这些当一回事,李湘弦却是丝毫不敢马虎大意,朝服一下,她便找来熨斗,重把朝服熨平整
    这时候的熨斗是铜做的,象个水瓢,里面放上燃烧的木炭,便可拿来熨衣裳了,杨逸见李湘弦操作娴熟,不禁好奇地问道:“仙儿,你竟也学过这个不成?”
    李湘弦却是头也不敢抬,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只听她答道:“杨郎别打岔,你先歇着喝口茶,等妾身把衣裳熨好再说”
    杨逸呵呵一笑道:“仙儿,你也摆起谱来了?小心我打你屁股”
    李湘弦无奈,只得停下手解释道:“杨郎有所不知,这朝服是丝绸所制,稍一不小心就会烫坏了”
    杨逸看了看,那铜制的熨斗上加了火炭,温度过高,用于熨丝绸布料确如李湘弦所说,稍不小心就会把丝绸布料灼伤了
    他心思一动说道:“仙儿,这有何难,我跟你说,让人去定做个陶瓷熨斗,材质薄一点,上面开个小口,往里面注上热水,用这种熨斗来熨丝绸面料的衣裳,你便再也不用担心灼伤衣料了”
    李湘弦一点即通,欣喜地连连点头,还不忘跟他打趣道:“还是杨郎有办法,杨郎,难不成你也学过熨衣裳?”
    杨逸高深莫测地笑道:“许多事情并不一定你去亲历,我曾经梦到过一位仙人,他告诉过我一句话”
    “什么话?”李湘弦好奇地问道
    “仙人说:拥有苦难的人很多,但他们很少有人能使苦难具有价值,你需要做的,就是把他们的苦难据为己有,然后放到一个高度上去升华,你要记住,关键并不在于你是否亲历,而在于你是否用心体验”
    “杨郎……”听了杨逸这翻话,李湘弦震动很大,愕然难语
    “这熨衣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我虽然没有亲自熨过衣裳,但我用心去体会了熨衣裳的艰难,我改进熨斗,这就是我用心体验之后的一种升华;哈哈哈,或许这将成为嘉德元年最伟大的发明,今后全大宋的女子都会感谢我,甚至很多人激动之下以身相许也说不定”
    杨大官人越吹越离谱,李湘弦从思索中回过神来,不禁俏生生地翻了个白眼这时门外传来了十三娘的声音:“官人,谁又要对你以身相许啊?”
    杨大官人唬了一跳,连忙上去扶她落坐,陪着笑脸说道:“娘子请坐,娘子您听错了,没人以身相许,绝对没有,官人我刚才正在和仙儿讨论熨斗的事情,仙儿才思泉涌,突然想到了用陶瓷来做熨斗,里面注上热水用来熨丝绸衣裳,便不会灼伤衣料,娘子你不是最喜欢这些吗,你先和仙儿探讨着,官人我还有事”
    杨大官人刚想趁机开溜,便听十三娘喊道:“官人慢着,您这是要去哪儿啊?”
    反了反了竟敢对俺用这种命令的语气,我非……留下不可
    杨大官人魂魄在向外飞奔,探出门槛的脚尖却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收了回来他非常确定自己探出的是左脚,他恨这左脚,怎么就跟不上魂魄的度呢?
    “不知娘子大人有何吩咐?”
    十三娘也向他翻个白眼儿,不理他,转头去和李湘弦探讨熨斗去了
    太嚣张了太嚣张了杨大官人决定……老实等着
    俩位娇滴滴的美人儿就熨斗的改进,召开了一场学术研讨会,接着又召开了一个茶话会,其间还杂着服饰展示会,选美大赛什么的,看得杨大官人决定等下立即去研究老花眼镜
    终于,美丽的、妖邪的、骄傲的十三娘开始跟他说正事了
    “官人,婆婆今天跟妾身提起,说今年想回老家杭州过年,官人您看……”
    “娘子大人您的意思呢?”
    其实杭州那边杨家没什么亲戚朋友,如今一家人都在京城,回不回老家过年杨逸倒不太在意
    “妾身能有什么意思?自然是一切听凭婆婆安排,妾身这么问,不过是想知道官人你能否抽身一同回去,官人你若是脱不开身,就由妾身陪婆婆回去也行”
    “那不行,大过年的,一家分两地不好,我也没什么特别的事,陪娘亲回趟杭州不成问题”
    老人家思念故乡,这是人之常情,杨逸没有多想,便决定趁年假之时陪杨氏回一趟杭州未完待续)
第300章 东南第一州
    ***
    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
    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白居易这首《长相思》所说的汴水就是汴河,泗水是另一条平行于汴河的河流,最后也同样流入洪泽湖
    洪泽湖,顾名思义,你可以将它理解为因洪水形成的湖泽确实,目前洪泽湖还只是一个个互不相连的小湖组成,还没有形成大片的湖面
    三十年后,也就是1128年,黄河改道,南徙经泗水在淮阴以下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东潴水,原来的小湖才扩大为巨大的洪泽湖
    杨逸一行过了应天府、经洪泽湖、高邮、杨州,来到瓜州古渡头,在润州停留了两天
    第一天是和十三娘回家拜见她娘家的大哥、二哥、五、六哥,外加七大姑八大姨,不得不佩服老丈人苏颂,几十年间都快发展出一个民族来了;
    人真多啊杨大官人送礼送到吐血,他很怀疑老丈人能不能把所有的孙子名字都叫上来;
    而且这还只是冰山一角,京城、福建还有不少呢
    看到了苏家人丁如此兴旺,而杨家现在还是独苗一根,杨氏又开始念叨十三娘她们了,还明着劝杨大官人赶紧和清娘圆房,人多力量大嘛
    十三娘她们理亏这年头生不出孩子是女人的责任一个个低着头不敢吭声,只能等到了晚上,使出浑身解数在杨大官人身上榨取希望的种子
    第二天是去沈家的梦溪园作客拜祭沈括,并将沈括的煌煌巨著《梦溪笔谈》借出,杨逸准备将此书带回杭州杭州的印刷技术目前世界第一自己出资请最好的刻印作坊印它一两万份,半送半卖造福百姓
    与《梦溪笔谈》一同付印的,还将有另外一本书,便是十三娘这几年来跟随在杨逸身边收集整理的笔稿,涉及医学、农业、器械、航海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例如外科手术、败血症防治、农作物嫁接、水稻抛秧技术、工程器械的制作、航海用的六分仪等等,其中还收录了杨逸和清娘的诗词,并将此书命名为《晴清笔谈》
    之所以决定把杨逸和清娘的诗词也收录进去,是为了借助杨逸和清娘的名声增加《晴清笔谈》的销售量;
    时下人们对百科类的书籍还不太感兴趣,加进杨逸和清娘的诗词便不同了,读书人必定抢着买,这无形中就加大了科普面,让多的人了解这些知识
    这每一项技术一但得到推广,都会给大宋带来巨大的好处,拿最简单的水稻抛秧技术来说若是插秧的话,一个人弯腰苦干几天才能插一亩田,若是使用抛秧,一个人半天、最多一天便能轻松抛完一亩秧,这就大大节省了人力而且增强了秧苗的生长能力
    当然要想让百姓立即相信这些技术不可能,杨家在杭州也有田地,杨逸打算便在自家田间作试验,让百姓看到效果后,再让官府加以推广,以促进大宋的农业生产
    停停走走,终于在年前两天回到了杭州
    此时的杭州,作为东南第一大州,已提前进入了节日的狂欢,繁华程度并不亚于京城,各个酒楼商铺全部装饰一,迎接年
    入城之后,清娘的眼睛就看花了,那些酒楼茶肆名称有雅致的,如思堂春、兰陵、蓝桥风月、齐云清露等等;
    也有以怪异恐怖的名称来吸引顾客的,如有名的王妈妈家开的茶肆就叫作“一窟鬼”茶楼
    确实是创意无限,极为吸引人眼球
    为了满足清娘,杨逸干脆让母亲杨氏她们先回去,自己带着清娘和李湘弦漫游一翻再回家
    街上人潮摩肩接踵,各种杂耍百戏比比皆是,那些演“抱锣装鬼”的伎人,穿着青帖金花短后衣服,帖金皂裤,赤脚携大铜锣,装成厉鬼,踏舞步而进退
    还有动人心魄的“武舞”:一人舞大旗,一人翻筋斗;人在旗中扑,旗在人中卷
    “狮豹蛮牌”又是另一种格调:许多挥舞木刀枪持兽面盾牌的健儿击刺打斗,在乐队奏出的“蛮牌令”中,他们变化阵势,两两对舞……
    尤其是像鱼跳刀门、使唤蜂蝶、追呼蝼蚁这样的绝技,在东京是热门的观赏节目,在杭州同样可看到这样精彩的表演,引得百姓喝彩如潮,声嚣天外
    鱼跳刀门,就是伎人立于鱼缸前,只要用声音指引,缸里的鲤鱼便会高高跃出水面,跃过刀门
    这样的杂技是长期训练而成,并非幻术,象训练舞鳌,就是把地烧热,把鳌放在地上,忽然拍巴掌指令它跳梁,久而久之,鳌就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即便地不热了,只要听到伎人同一节奏的掌声,一样会跳梁大概鱼跳刀门和训练舞鳌的方法近似
    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的少不了青楼妓馆,姑娘们细抹头面,盛装打扮,莺莺燕燕于楼前空地演乐歌舞,一来可以吸引客人,增加自己的知名度,二来也可融入民间,与普通百姓一同享受节日的喜庆
    杭州的烟花业不比京城差多少,从上、下抱剑营、漆器墙、沙皮巷、清河坊、融和坊、荐桥、街、后市街,到金波桥等两河以至瓦市,有三十六条花柳巷;
    苏东坡在杭州做知州时,一次能集合上千妓女出游,便是因为杭州有繁盛的烟花业作为支撑
    三人走走看看,累了就在街边吃点茶糕饮食,小腊茶、七宝擂茶、葱茶应有尽有;
    豆腐羹、熬螺蛳、灌浆馒头、鹅鸭包子、槐芽温淘、云英面,从几文钱一样到几百贯一样的饮食,任君选择
    后市街的‘贺家酥’一个就卖五百贯,相当于十五万元一个糕点,能把穷光蛋吓成偏瘫
    这些东西之所以卖这么贵,美味肯定是不用说了,其制作也极为精细
    贺家酥是贺家的不传之秘,别人不知其制法,但从“云英面”制作的精细复杂便可略见一斑
    云英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